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远权 《工业建筑》2022,(4):248-249
<正>水彩画作为一种空灵清透的艺术形式,于公元9世纪出现在欧洲,又经过文化交流与传播,逐渐传入我国,成为我国艺术史中的重要画种。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成熟,水彩画呈现出题材类型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的发展趋势,并逐渐衍生出建筑风景水彩画这一新的绘画形态。水彩艺术具有自然通透的绘画美感,能够中和建筑的冰冷感,激发建筑本身的活力与生命力,突显其艺术魅力,有效推动了建筑风景画的繁荣发展。由叶武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21年2月出版的《建筑风景水彩表现技法》一书,引入多篇精彩范例,结合自身创作经验,阐述水彩画历史发展与色彩原理,深入分析建筑风景水彩绘画的创作要领和表现技法,充分展现水彩绘画建筑风景的趣味性与艺术性,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5)
张大千对中国绘画表现技法中"泼"的继承,不是简单的绘画形式的继承与开创,而是一种对中国绘画艺术精神的自信与肯定。其泼墨泼彩体现的是中国式抽象写意绘画方式。水彩画意象表现的诸多技法与"泼"相似,但相对而言,由于水彩语言自身的特性及"泼"的技法特点,以"泼"的方式进行水彩意象表现较为适宜,既符合绘画艺术表现的一般规律,也更接近意象绘画艺术的真实。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
油画和水彩创作过程有一定区别,也有类似之处。很多水彩技法能够应用于油画创作,这种创新方法丰富了传统油画的表现效果,综合了水彩和传统油画的特性。水彩画偏向于透明清澈,以水彩材料混合水为主,充满幻化色彩,油画则偏向于厚涂。艺术间的绘画技法是能够互相学习的,水彩画和油画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绘画方式,但其技法是互通的。创作者应在绘画实践中不断研究,从而产生良好的绘画技法,进一步实现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3)
美是水彩艺术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通过水与颜料的融合而形成的水彩艺术,犹如梦境一般,清新而明快。水彩画是基于水的创作实践,时间、空间上的偶然性造就了水彩画独特的韵律美。因此,创作者要挖掘水彩艺术的美学价值,丰富水彩艺术的内涵与技法。  相似文献   

5.
手绘Show     
罗华  梅遥炯 《园林》2008,(2):59-60
上世纪80年代前后,我国最初作为效果图的手绘技法课,是建筑类的相关专业课,主要讲授水彩渲染的技法,如水彩的平涂、退晕以及建筑配景的画法,这种技法的特点是表达的意境好、画面建筑感强,但缺点也是很突出,如绘图速度慢,表现手法单一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要,一些快速的技法及手段出现,钢笔、彩色铅笔、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4)
文章对儿童绘本水彩插画色彩颜料使用的便捷性,以及绘画语言的诗意性、事物表现的真实性和技法应用的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儿童绘本水彩插画色彩具有种种优越性,促使其能够更好地体现艺术魅力,且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因而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3)
传统水彩艺术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水的流动性,一是色彩的透明性。中国当代水彩画受到国际艺术多元化、水彩艺术价值提升、艺术交流范围扩大、地域性特色成型等影响,挣脱了束缚,向水色交融、新技法的新特征方向迈进,形成了当代水彩艺术独有的创作特色。伴随着"新特征"的影响,大批水彩艺术家纷纷转变,关维兴、张克让、张翔得、祝林恩等是其中的代表画家。文章对当代水彩艺术的两个新特征进行研究,并以当代水彩艺术作家创作实践为基础,试图阐释当代中国水彩艺术的研究方向与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4)
水彩源于西方,在18世纪的欧洲得到飞速发展,之后传到亚洲。水彩传入亚洲后,很多画家开始研究与创作水彩。日本动漫艺术家宫崎骏将水彩绘画技法和表现方式与自身的创作相结合,将水彩应用于动漫手稿创作,充分发挥水彩的通透性,创作出许多优秀的原画手稿。水彩独特的表现方式使宫崎骏的动漫手稿独树一帜,在水彩与插画领域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3)
工笔花鸟画以线造型,注重平面与主观表现。教学中要求学生扎实基本功,具有设计意识,从创作选材到构图构思,再到艺术表现都很关键,本文是就工笔花鸟画创作教学中题材、构思构图、技法表现等问题,进行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6)
水彩画和中国画在绘画意识形态和表现技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泼墨相比,西方绘画的泼色法大有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意味。在绘画颜料上,水彩和水墨都是通过水与色配合,通过干湿浓淡等不同技法,营造千姿百态的物象。无论是水彩画还是中国画,均是利用艺术要素绘制成图画,从而给人以独特审美感受的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3)
生活是艺术的本源,通过写生,创作者可以更加贴近生活、感悟生活,在自然界中感悟自己的艺术取向。风景写生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使其探求外光色彩写生基本规律,掌握风景写生的构图能力。同时,学生要在自然中通过写生感悟,从自然中汲取美的营养、发现美的内涵,提高审美能力,表现出风景画特有的气氛感受、情调和意境。户外写生课也是水彩专业的必修课,文章从风景写生的立意、取景构图、技法表现和创新思维等方面谈谈水彩风景写生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17)
写实表现在水彩创作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观念的不断更新,水彩写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水彩传统写实的基础上,艺术家各尽其能,对各种绘画表现技法进行了探索,使水彩写实不仅仅停留在物质的表象上,而是更加注重精神内涵。文章针对水彩教学中写实创新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笔者自身的创作和教学经验,总结出拓展写实创新的几个方法,以期使学生对水彩写实有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并创新写实表现,从而促进学生水彩创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陈佳  崔宝 《建筑结构》2021,51(9):后插9-后插10
油画创作中城市建筑技法表现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表现城市建筑物之宏大叙事场面,借助油画创作技法表现与手法选择进而烘托画面创作中的情感氛围.通过油画创作中的城市建筑物的研究与刻画犹如在像读者透露着城市建筑的现实和情绪意象中的一种自我倾诉.本次题材的选择主要是从油画的技法表现、色彩搭配、审美构图、笔触造型、肌理质感等等几个视觉维度方面着手考虑,通过对城市建筑群的分析考察,使理论高度层面和绘画的表现层面不断研究考证,使油画创作中的城市建筑;在技法选择方面和画面效果表现方面力求达到完美和谐彼此衬托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14)
广胜寺水神庙壁画生动地描绘了元代的社会生活,在继承历代壁画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特别是在画面构图、人物造型及表现技法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提高。另外,广胜寺水神庙壁画的独具魅力之处还在于它脱离了以往壁画内容题材的束缚,不以佛教内容为题材,表现的是市民阶级生活内容,为我们研究元代壁画、戏曲、建筑、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提供了真实而宝贵的历史图像资料。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7,(16)
该文主要针对水彩技法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实践进行研究,从水彩创作与油画创作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水彩技法在油画创作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探索,目的在于更好地将水彩技法与油画创作融合,提升油画创作的意境与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电影是多维度的空间艺术,文章探究了以心理为背景下的多重空间维度,由实景空间到空镜空间再到虚无空间,分别对角色心理以及观众心理作对应的探讨,将电影空间的表现技法与人物心理状态相对应,揭示空间艺术对建筑和生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龚玉老师是我国著名的水彩画家,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西南画派代表人物。她在水彩画的许多题材作品上都有着高深的造诣和显赫的艺术成就。通过多年以来的对于艺术的探索和追求,龚玉老师在水彩画这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做到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她的作品深受业界专家好评,也得到了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喜爱。最主要的是龚玉老师作为水彩艺术的教育者和水彩艺术的推广者,在岗位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水彩艺术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13)
文章主要通过赏析《花园之墙》这幅水彩画,阐述美国画家萨金特的水彩魅力。萨金特拥有高超的油画技法,同时,他对水彩画的把握也非常精妙。萨金特充分利用了水彩的流畅性和透明性,使画面笔触自然生动,颜色奔放流畅,人物和风景大胆、概括而不失其特点。他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水彩艺术的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蔡泓秋 《华中建筑》2010,28(2):192-193
该文通过介绍作者带建筑学专业学生到山西平遥教学实习,以13幅建筑徒手画和建筑写生为示范,提出了建筑徒手画和写生要注意的建筑准确性,建立较好的画面感,表现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建筑修养和艺术素养等三个层次目标,并强调应用"简宜繁之,繁宜简之"的处理画面的技法。  相似文献   

20.
1987年7月上旬,笔者有幸一睹正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全国建筑画展览”。这次画展是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建筑画》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展出建筑画共300幅,画种多样,题材广泛,是近年来建筑界建筑表现方面的大展阅。这次画展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工具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建筑表现领域。入展的300幅作品,除水粉、水彩渲染外,相当一部分作品是用马克笔、塑料彩笔、油画棒、拼贴画、针管笔加彩制作而成的。与水粉、水彩画相比,它们更显亲切、简洁、流畅、痛快,表现手法新颖别致、独具匠心。这些画作色彩丰富典雅,色彩之间相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