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建立全省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质量控制,保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准确可靠。方法 省、地市分别建立各级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明确职责;重新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黑龙江省质量管理方案》,建立和完善各级监测机构管理体系文件;加强质量管理队伍培训、拓宽视野和提升能力;实施多种形式的督导检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风险监测工作质量;组织实施实验室质控考核,开展监测机构之间的“交叉互测”活动,从而调动检测人员的积极性,掌握监测机构的实际检测能力。结果 完善管理体系文件,使质量管理工作有据可依;质量管理人员直接参与风险监测工作,提升了队伍的质量管理能力;通过质控考核,不断提升监测机构的检测能力。结论 通过对风险监测实施全面的质量控制,达到使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目的,提高了风险监测工作的质量,维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罗晓航  刘秀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9):2641-2642
目的:培养出生缺陷监测管理队伍,稳步提升监测质量,迎接"人群监测"的开展。方法:以现有监测单位的技术专干为基础,进行监测质控管理培训,以三级医院技术专干为骨干,按照北京市妇幼保健院制定的统一质控要求,完成各监测单位的自查、互查和区级质控。结果:出生缺陷漏报率由原来的7.4%,下降至1.3%。结论: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确定之后,培养和发挥基层专干的管理职能,激发他们的使命感和全局观念是提高朝阳区监测管理水平、提升监测质量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3.
罗晓航  刘颖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3):3212-3213
目的:确保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的落实,减少出生缺陷漏报,提高出生缺陷监测质量,探讨有效严谨的管理方法。方法:采用目前北京市妇幼保健院制定的统一质控要求,对区内各监测医院相关科室进行原管理标准下的监测工作和新管理方法下的监测工作进行质控检查后,对漏报率的发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漏报率由原来的20%下降至7.4%。结论:根据目前的质控要求,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可有效地减少出生缺陷监测漏报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临床营养质量对巩固疾病治疗效果,确保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指出江苏省临床营养质控工作存在覆盖范围不全面、质控指标有差距等不足,总结江苏省临床营养质控中心工作实践,从管理构架、质控指标、质控同质化和质控信息化4个方面,阐述了营养质控工作经验,为我国临床营养工作开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完善的军队卫生监督监测档案并实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增强卫生监督监测水平及管理水平。方法分析研究军区部队近几年来军队卫生监督监测档案工作情况,指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做好卫生监督监测档案管理的建议。结果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制定卫生监督监测档案管理办法和标准、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知识培训、加大卫生监督监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科研工作投入等建议。结论卫生监督监测档案反映了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业务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军队卫生监督监测档案,是提高军队卫生监督监测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型自然人群队列基线调查工作普遍完成,如何开展常态化的随访已成为进一步提升队列建设质量、保证队列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经典的队列随访有重复调查、常规监测、社区定向监测等,但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成本高、难度大、错报率高等问题。电话随访具有成本低、反应快、质量高的特点,成为重要补充手段。但其组织难度大、质量控制(质控)困难、应答率低且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限制了其在大型自然人群队列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本研究借鉴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基于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随访现实需求,依托REDCap系统搭建自然人群队列电话随访管理质控系统,对电话随访在组织架构、项目管理、数据采集和过程质控等实施关键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全面提升电话随访水平,进而提升随访的质量和效率,以期为新建队列和现有队列研究提供常态化随访方案及高效质控工具。  相似文献   

7.
病案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管理水平的高低.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病案信息价值的日益突显,医院应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质控网络,运用现代化的质控方式,加强全程管理,强调全员参与,在不断探索中寻求病案质量管理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8.
周小葵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674+4677
目的 了解宜昌市城区2008~2010年医院出生缺陷漏报及报告卡质量情况.方法 根据《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对出生缺陷监测质量的要求,对城区各助产机构出生缺陷漏报及报告卡质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08~2010年宜昌市城区医院出生缺陷漏报率平均达7.49%;表、卡填写差错率平均达1.26%.漏报率和差错率都有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加强管理,坚持督导,提高医务人员责任心,是提高出生缺陷监测质量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省级专业质控中心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开发省级质控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了数据上报、数据分析、监测预警、排行发布、质控大屏、指标动态管理、一体化质控管理、系统管理等八大功能模块,满足了省级专业质控中心的质量管理需求,提高了数据质控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方便了各级质控单位智能化管控质量指标,并针对存在问题及时改进。该平台还需进一步融入PDSA理念,完善考核标准和数据评价方法,利用专网传输数据。  相似文献   

10.
陈妹芳 《中国卫生资源》2010,13(3):125-125,139
目的:探索对基层医院医疗质量监管的方法。方法:对近几年医院医疗质量监管的做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健全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依托质控网络,发挥专家专业优势,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突击检查,确保医疗质量。结论: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工作,医疗质量监管已成为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必须长抓不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不同监测期限的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对完善出生缺陷监测方法提出建议.方法 比较同一人群3种不同监测方法出生缺陷患病率、种类顺位、转归与诊断时间相符性等.结果 5年共监测胎婴儿17 030例,各类监测共报告出生缺陷468例.3种监测方法的出生缺陷疾病顺位中先天性心脏病均居首位,国家级,市级,省级的先心病患病率分别为29.7/万,52.8/万,71.0/万.结论 不同监测期限各有利弊,适当延长监测期限可以防止漏报,应根据监测工作基础和监测重点选择监测期限.  相似文献   

12.
出生缺陷监测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获取基于人群的出生缺陷相关数据信息。方法:以社区人群为基础,采用政府领导管理为主导;以区(县)为监测点,统一的监测方案,建立监测队伍三个技术要点为支撑的"一加三"出生缺陷监测模式,并在重庆市试点区/县进行示范研究。结果:建立了基于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网络的出生缺陷人群监测体系,2005年~2006年在试点区(县)进行了出生缺陷人群监测方法的应用研究,获得了区域性的出生缺陷有关信息。结论:充分利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网络的优势,将出生缺陷监测与日常生殖健康服务紧密结合,建立基于社区人群的、长期的、动态的出生缺陷监测体系,获取全面、详实的出生缺陷发生信息,为政府制定科学、可行、经济、有效的出生缺陷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郭志斌  李萍 《中国保健》2006,14(6):37-39
对2005年抚顺市全部产科单位12887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在抚顺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7.70/万,前5位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腭裂、多指(趾)、先天性脑积水、神经管畸形;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率11.79%,最高的是先天性脑积水、神经管畸形、腹裂;男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婴;居住在城镇与居住在乡村者出生缺陷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较上一年有所下降.随着人们对出生缺陷发生重要性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各界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意识的逐渐加强、监测系统的逐步稳定、监测人员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质控力度的加大以及围生期各种先进检测诊断设备的应用、孕期筛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普及等多方面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残疾儿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总结梳理降低出生缺陷的困难与问题,研究政府在出生缺陷防控工作中的角色及相应的对策。方法:在宁波市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内住院分娩围产儿中,连续监测2006~2010年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随机抽取2010年度可随访到且资料完整的693例出生缺陷监测病例,并随机抽取条件相当的585例无出生缺陷的产妇(对照组),进行致出生缺陷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配对比较。统计分析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和现行干预措施的效果,探讨目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寻求相应的对策措施。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2009年起有较明显上升。有危险因素的对致出生缺陷有统计学意义;而参加婚检、优生优育检测和服用叶酸均能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是出生缺陷防控工作缺乏统一的领导组织、统一的协调机制、强有力的推进机制和有效的保障机制。结论:政府应是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协调者、保障者和管理者,应加强对出生缺陷防控与干预工作的领导、协调、组织实施与保障,采取三级综合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窦翼飞  冯小兰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3):3279-3280
目的:为了解秦皇岛市出生缺陷发生率、发生类型及导致可疑和相关因素,为政府决策、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准确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06~2008年在全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门诊系统检查、住院分娩的孕产妇进行出生缺陷监测,对孕期及分娩后进行全程监测与干预,对发现异常的及时矫治,并进行监测质控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全市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在38.54/万,其中2006年出生缺陷儿162例,出生缺陷率为49.65/万;2007年出生缺陷儿为103例,出生缺陷率为30.25万/;2008年出生缺陷儿125例,出生缺陷率为37.28/万。同时对76956例围产儿实施三级预防干预,发现先天畸形198例,出生缺陷为25.7/万,对24237例未进行系统实施干预,发现先天畸形192例,出生缺陷为79.2/万。结论:加强优生知识宣传,做好优生咨询,加强育龄妇女健康教育和孕前孕期干预力度,加强婚前保健和早孕期保健及孕期营养指导,提高孕早期出生缺陷的检测技术,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前诊断,提高宫内诊断技术,是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病案质控流程重组,总结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方法 在分析病案出院前质控流程现状的基础上,从缩短审核时间、增加病床合理使用和保证病历质量等方面阐述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来改善病案质控流程.结果 加强病案质量控制,不断提高病历书写质量.结论 使病案质控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7.
许怀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117-4119
目的:在现有以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的基础上,通过试点逐步建立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系统,获得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方法:按照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制定的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连江县2003年5月1日~2004年4月31日所有孕20周~生后1年的监测对象进行逐一筛查,首次发现的所有出生缺陷病例均应报告。结果: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13 159例,筛查出生缺陷494例,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37.54‰,前10位畸形病种顺位是:血管瘤、脐疝、斜疝、鞘膜积液、睾丸未降、先天性心脏病、副耳、先天性脑积水、多指(趾)、唇裂。出生缺陷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出生缺陷确诊时间在生后1~3个月比例最大,占52.02%。结论:以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由于监测期短,存在一定的偏倚,尚不能完全反映人口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结果避免了上述不足,能够很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并为进一步探讨致畸物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通过信息平台,提高出生缺陷防控水平的经验和挑战。方法回顾性总结系统中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落实,沿胎儿生命周期获取功能和代谢障碍缺陷个案的数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平台促进了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落实。系统包括11912例有遗传病或缺陷儿家族史的孕妇信息,433例染色体和基因异常胎儿产前诊断记录,7977例结构、功能和代谢障碍儿的体检记录,1266例听力障碍儿;553例苯丙酮尿症儿,2627例先天性甲低代谢障碍儿,并提供随访等技术支持。结论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河南省内母代和子代信息互连,建成了出生缺陷从医院监测发展为人群监测的省级平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规范免疫规划工作实施,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接种安全.方法: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强调的过程管理方法,对免疫规划工作的计划、实施、督导检查和整改等细节进行全过程控制管理.结果:灌云县免疫规划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免疫规划针对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实施免疫规划过程管理能提升工作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实施需加强基础建设,重视队伍建设,兼顾绩效考核,体现PDCA循环思想.  相似文献   

20.
在妇幼卫生监测工作中,无锡市重视监测质量控制,实行逐级质量控制制度,加强质控管理,抓质控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做到监测质控与执法相结合、年度质控与平时质控相结合、补漏调查与抽样质量调查相结合、数据质控与质量质控相结合。通过妇幼卫生监测质量控制,提高了妇幼卫生管理质量、服务质量、数据监测质量,巩固和健全了监测网络,使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提高了妇幼卫生信息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