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患者刘某 ,女 ,5 6岁 ,主因头部肿物半年于 2 0 0 1— 11— 12入院。患者半年前左枕部发现一枣核大小肿物 ,无触痛及红肿 ,经治疗后逐渐增大 ,有时肿物可呈针刺样刺痛 ,近来长至栗子大小 ,以头部肿物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无视力障碍。外科情况 :左枕部可触及一隆起肿物约 4cm× 4cm ,无触痛、出血 ,表面光滑 ,较固定。外院 CT示 :左枕部软组织占位 ,左枕骨外板有侵润。入院诊断 :左枕部肿物待诊 ?B超 :1左侧甲状腺腺瘤 ;2左侧甲状腺钙化斑。肝脾未见明显异常。胸部 X线未见异常。于2 0 0 1— 11— 14行左枕部肿物切除术 ,术后送检标本 :…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2岁,因右面颊部肿物10年,于2007年3月收入院。患者于10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面颊部一肿物,大小约1.0cm×1.0cm,肿物时大时小,偶有面部发痒。在当地医院一直按“慢性淋巴结炎”治疗,症状无改善。近1年该肿物逐渐增大。既往无寄生虫病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20年前患肾病综合征,已治愈。体格检查:右侧颊部相当于副腮腺部位膨隆,可扪及一约3.0cm×3.0cm肿物,质地韧,无压痛,边界清楚,右颌下扪及一约1.0cm×1.0cm淋巴结,质软,活动差。  相似文献   

3.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0岁。发现左侧乳腺肿物20d入院。既往无乳腺癌家族史,已绝经。入院后查体:肿物位于左乳腺内上象限,大小约3.0cm×2.0cm,质较软,活动性较好,边界欠清。右乳未扪及肿物,双侧腋下及锁骨上未扪及肿大淋巴结。钼靶片表现为左乳内象限局部密度增高,未见明确肿物及钙化,右乳未见明显异常。彩超表现为左乳内上象限乳头旁可见大小为2.71cm×1.29cm的低回声团块,形态欠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右乳九点方向乳头旁可见大小为  相似文献   

4.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58岁,因发现左大腿近端内侧肿物2年,近半年肿物明显肿大入院.患者于2年前发现左大腿近端内侧肿物,约鸡蛋大小,无疼痛,无红肿.近半年自觉肿物逐渐增大,偶感局部酸胀.既往体健,否认手术及外伤史,否认其它病史.专科查体:左大腿近端内侧可触及一肿块,类椭圆形,大小约5cm×3cm×3cm,质纫,活动度可,边界欠清,局部皮温正常.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 1998年 1月收治 1例泪囊粘膜相关型恶性淋巴瘤 ,现报告如下。患者 ,男 ,42岁。 1997年 9月发现左眼泪囊部黄豆大小肿物 ,伴溢泪 ,无脓性分泌物 ,未治疗。 1月后出现涕中带少量血丝 ,肿物逐渐增大。无疼痛 ,视力下降 ,复视等。在当地医院予以抗生素治疗。但肿物增长迅速。于 1998年 1月来我院就诊拟“泪囊新生物”收治入院。眼部检查 :左眼视力 0 .8,左眼泪囊区眼睑皮肤肿胀 ,无溃破 ,可扪及约 5 cm× 3cm× 2cm包块 ,质地韧 ,表面尚光滑 ,境界欠清 ,活动度较差。左眼球无突出。眼球向鼻下方运动受限 ,泪道冲洗不通畅。右眼正常。 CT…  相似文献   

6.
例1,男,45岁,近2年来发现肿物生长加快,于2014年2月2日入院.患者45年前出生时发现骶尾部有黑色皮肤肿瘤,约一元硬币大小,当时认为是胎记未引起重视,后随年龄增长,黑色肿物逐渐增大至手掌大小,无红肿及疼痛,未经任何治疗.入院体格检查:患者骶尾部近肝门处可见有12 cm×6cm大小黑色皮肤肿物,高出皮肤,上附毛发,有高低不规则赘生肿块,无红肿及破溃,质中等,活动可.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1岁,因发现右耳部肿物1年于2013年12月18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耳部肿物,初起时约黄豆大小,触碰时有轻微疼痛感,局部无红肿、溃烂,无发热,无耳内流脓,无耳鸣、听力下降,无面部麻木感,一直未就诊及治疗。近1年来肿物体积逐渐增大,我院门诊取局部组织病理活检结果:表皮轻度不典型增生伴过度角化,住院行手术治疗。患者否认传染病及外伤、手术史,冶游史无特殊。入院体格检查:右侧耳廓上方椭圆形肿物,大小约1.5 cm ×1 cm,质稍硬,边界清,活动度差,表面活检处皮肤破溃结痂,周围皮肤稍充血,局部有触痛,无明显红肿及渗血渗液,余查体无特殊。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3岁.因发现右侧腋窝肿物3个月入院.肿物发现时如鸡蛋大小,病程中逐渐增大,至拳头大小.既往健康,否认外伤史.入院后查体:右侧腋窝可扪及一肿物,大小约8.0 cm×5.0 cm,质软,表面尚光滑,活动度尚可,边界尚清.双侧乳房未触及肿物,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辅助检查:乳腺钼靶片和超声检查均未见乳房异常;超声检查见右侧腋窝稍高密度肿物影,椭圆形,最大径约9 cm,周边有血流;右肩关节多排CT示右侧腋窝区脂肪密度占位性病变,直径约8 cm,考虑脂肪瘤可能性大,未见肿大淋巴结.在全麻下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有完整包膜,质软,大小约9.0 cm×8.0 cm×3.0 cm,内至胸廓外缘,外至肩胛骨外缘,上至锁骨下缘,下至第三肋下缘,仔细离断肿物周围滋养血管,将肿物及包膜完整切除.病理所见:淡黄色椭圆形肿物,体积12 cm×10 cm×5 cm,包膜完整,切面实性,淡黄色,质软.镜下表现:肿瘤组织大部分由成熟的脂肪组织组成,局部近边缘及纤维间隔中脂肪细胞和间质细胞有异形性,可见病理核分裂像,考虑高分化脂肪肉瘤.手术切除后未行进一步治疗,术后1年未见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9.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2018年3月19日因"左侧大腿肿物逐渐增大1年余"就诊于我院。患者1年多前无意中扪及左侧大腿肿物,约鸽蛋大小,无疼痛、无局部红肿、无皮肤破溃,未予诊治。1年来逐渐增大至鸡蛋大小,伴局部胀痛不适。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查体:左大腿外侧可及一大小约4 cm×4 cm包块,质中,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53岁.发现左腹股沟肿物3.5年,破溃不愈3年.3.5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腹股沟区有一黑色肿物,约"黄豆"大小,无自觉症状,故未作诊治.3年前肿物出现破溃,到当地医院局部持续换药未愈,后破溃较前增大,于2008年10月12日来我院就诊.可见左腹股沟中下部约2.5 cm×1 cm大小溃烂区,局部红肿,创面新鲜,触之易出血,腹股沟区未触及淋巴结.破溃处取材病理:基底细胞癌.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腹股沟肿物局部扩大切除术+左腹股沟淋巴结摘除术.切口愈合良好,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1.
腺泡状横纹肌肉瘤临床上较为少见。我科近治1例,现报告如下: 某男,24岁,农民。患者于1989年11月偶然发现在前臂中段前方有一肿物,如枣核大小,初起无症状,未引起注意,以后逐渐增大,局部发热,影响功能活动而就诊,于1990年3月13日住院。无外伤史及家族史。查体:左前臂中段前方可见约8×6cm大小的包块,局部皮肤颜色不红,无静脉曲张,皮温略高,质中,活动度不大,无波动感,界线尚清,轻度触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左前臂旋转功能受限,左手背第4、5掌骨处亦可扪及1×0.5cm大小的肿物,左手活动好。入院体温36℃,颈及腋下淋巴结未扪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17岁。鼻尖部无痛性肿物1年,于1978年7月20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意中发现鼻尖部有1约0.2cm大小的圆形肿物,无自觉症状,因肿物逐渐增大,影响面容而就诊。  相似文献   

13.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68岁。因“扪及右腹股沟区包块1年余,确诊转移性低分化腺癌4日”于2021年3月29日入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1年前,患者自觉包块直径约1 cm,边界清,无触痛,未到医院诊治。后因包块进行性增大于2021年3月17日当地医院就诊,行盆腔CT示:双侧腹股沟区见大小不等结节影,较大灶约5.8 cm×4.2 cm(图1),进一步行肿物穿刺活检,病理提示:转移性低分化腺癌,倾向卵巢来源。入院后,我院病理会诊:符合高级别浆液性腺癌(图2A),请查附件及盆腹膜。查体: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6 cm×6 cm×3 cm,边界尚清;左侧腹股沟区可触及一肿物,大小3 cm×2 cm×2 cm,边界尚清。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21岁。发现右下颌角部逐渐增大肿物1年多,1个月前曾在当地作手术肿物活检。病理诊断:化学感受器瘤。要求再次手术于1987年12月18日入院。体查:右下颌角下方有长约3cm 疤痕,其下局限性隆起,可扪及约5×4cm 肿物,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无搏动,无震颇及血管杂音。入院后行右颈动脉血管造影见:颈动脉分岐部呈"0"型增宽分离,其间可见一软组织阴影,约5×2cm 大小,且有无数迂曲细小之小血管阴影与颈外动脉交通(见附图1)。术前诊断:右颈动脉体瘤。按 Matas 法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9岁,发现左踝部肿物6年余,近1年来自觉肿物渐增大,遂来我院门诊就诊.查体:左踝关节皮下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5 cm×4 cm×2.5 cm,质地中等,局部质硬,边界清楚,触之无压痛. 超声检查示左侧外踝皮下组织内见大小约5 cm×2.5 cm的混合回声团,边界不清,内部可见大量强回声及少量不规则暗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6.
范浩  王昇  高平 《宁夏医学杂志》2013,35(7):671-671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5岁.因发现左乳肿物2个月于2012年5月22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意中扪及左乳外上象限约核桃大小肿物渐增大.患者于5年及2年前均于左乳内上象限同一位置发现肿物,均就诊于石嘴山市医院2次行"左乳肿物切除冰冻术",第1次病理报告提示颗粒细胞瘤,第2次病理切片报告为左胸壁小细胞恶性肿瘤浸及胸肌组织.免疫标记提示:符合原始神经外胚瘤.第2次术后在我院行术区胸壁放射治疗Dt50 Gy/25fx共4周.查体:双侧乳房对称,无乳头凹陷、乳头溢液,无皮肤水肿、橘皮样改变、酒窝征,左侧乳腺外上象限近胸壁处可触及2个大小分别约3 cm×1 cm、2.5 cm×1.5 cm肿物,似哑铃状,质硬,边界清,形态规则,活动度欠佳,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7.
女,34岁。因腰部疼痛2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入院前在外院CT检查示:骶骨区膨大,大小约2.0cm×2.0cm,边缘有硬化,不规则,膨大局部密度较低,考虑骶骨囊肿。局部穿刺未见肿瘤细胞。在我院行骶骨MRI检查示:骶骨右侧耳状面骨内异常信号,大小约2.0cm×2.0cm,边缘不规则,局部密度较低,考虑为肿物。入院后临床物理检查以及血常规、血沉、生化、免疫、肿瘤系列等检查均正常(无嗜酸细胞增多)。于5月30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骶骨肿物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53岁.3.5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腹股沟区有一黑色肿物,约"黄豆"大小,无自觉症状,未诊治.3年前肿物出现破溃,到当地医院局部持续换药未愈,后破溃较前增大,故来我院就诊.查体可见右腹股沟区中部约2.5 cm×1.0 cm大小溃烂区,局部红肿,创面新鲜,触之易出血,腹股沟区未触及淋巴结(图1).破溃处取材病理示基底细胞癌.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局部扩大切除术+右腹股沟淋巴结摘除术,且在手术部位植皮重建.术口切口愈合良好,随访1年未见复发(图2).  相似文献   

19.
右手脂肪神经纤维瘤较少见,现报告一例如下: 患者,女,29岁,因右手掌部肿物逐渐增大已5年,于1981年3月17日入院。患者1976年起,发现右手掌部有一小肿物,无痛及不适。1980年发现该肿物逐渐增大,自觉局部发麻,用右手干活时尤明显。曾诊断为右手掌部血管瘤,经局部穿刺未抽出血液,以右手掌部肿物待查收入院。局部检查:右手掌大鱼际部可触及一约3×4 cm大小肿物,表面皮肤无红肿,无压痛及麻木、质软,边缘不清,肿物如海绵样感。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7岁,农民,因发现右乳肿块3年,局部切开1月余入住本院.患者入院前3年无意间扪及右乳中央区乳晕深面有一约2cm×2cm包块,质中,活动,边界清,未行任何诊治.2个月前分娩后哺乳时,出现右乳肿块处及其周边区域红肿、溃烂,且自觉肿块有所长大,在当地医院诊为右乳脓肿并行切开引流术(自述术中切开后为实质性肿物,取组织活检后未缝合),3d后发现右乳包块呈进行性长大,现增至约6cm×6cm大小,并侵及皮肤,表面溃烂,来院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