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以包钢CSP工艺生产的5.0 mm热轧板在实验室分别压下到1.75,1.25和0.75 mm冷硬板为原料,在实验室模拟了包钢罩式退火工艺,观察了不同压下率试样的显微组织.实验表明,通过观察罩式退火过程中试样的组织的变化,确定了再结晶开始温度在540℃左右,再结晶终了温度为700℃左右.并用X射线检测了试样在热轧和成品两个阶段的织构.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压下率的增大,再结晶进行的速度增:大,成品试样的织构密度增大,织构类型以{111}<110>和{111}<112>织构为主,但两者织构密度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2.
以薄板坯连铸连轧(CSP)工艺供基料的现场两种冷轧压下率的低碳钢板为原料,实验室采用两种不同升温速度的退火工艺模拟了现场罩式退火工艺过程,分析了冷轧压下率和退火升温速度对钢板组织和微区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压下率较大的CSP低碳钢板在退火过程中再结晶开始的较早,其成品晶粒尺寸相对较大;慢速升温有利于再结晶的进行,并可以抑制成品{112}<110>取向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于包钢CSP热轧工艺下2.75和4.5 mm现场冷轧至1.0 mm的SPCC钢板,冷轧压下率分别为64%和78%,实验室模拟了罩式退火工艺,并利用XRD测得了冷轧和退火过程中织构的演变.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冷轧压下率的钢板在冷轧和退火过程中织构演变规律相似,但是冷轧基料厚度为2.75 mm的钢板在整个过程变化幅度更大,而且成品的织构类型更有利.  相似文献   

4.
基于金属流动原理,采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模拟薄板轧制过程,研究轧制力、摩擦系数、压下率对轧件宽展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系数越大,轧件宽展也越大;轧件的最大宽展随着轧制力的增加而增大,轧制力对轧件后端部分宽展影响程度较大;压下率增大,轧件宽展随之增大,轧件各部分宽展的不均匀程度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5.
铜铝薄板轧制复合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电子、散热等器件对铜铝复合材料的需求,开发了铜铝薄板复合轧制技术,采用实验方法对轧制复合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了铜铝复合薄板轧制厚比的变化规律,并通过不同的退火工艺,研究了铜铝轧制复合界面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铜铝复合临界轧制压下率随铜厚比例的增加而减小,铜铝组元压下率与总压下率之间成正比关系,随着轧制压下率的增大,各组元压下率也成增长趋势.退火处理可以提高薄板的弯折性能,但当温度过高时,在铜铝界面会产生脆硬的金属化合物,严重影响铜铝复合板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元胞自动机方法对CSP流程冷轧低碳钢再结晶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冷轧变形量为71.4%的CSP流程冷轧低碳钢的再结晶开始温度为540℃左右,再结晶结束温度为600-620℃;计算机模拟得到再结晶完成温度为604℃,再结晶完成时间为96 min;再结晶完成时,其晶粒平均直径为7.0μm,而晶粒尺寸分布主要集中在2-14μm,此类尺寸晶粒约占晶粒总数的90%,且具备了Weibull分布函数的特征。同时冷轧低碳钢再结晶完成时,{111}〈110〉和{111}〈112〉织构组分的含量最高,总计为63.12%,{110}〈110〉和{112}〈110〉织构组分的含量则分别为9.67%和7.6%,而{001}〈110〉织构组分的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7.
对冷轧压下率为80%、厚1 mm的Ti-IF钢经不同温度退火处理后进行拉伸试验,测量其塑性应变比r值。观察退火试样的显微组织,并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对其性能和再结晶织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轧试验钢分别在780、810、840℃退火3 min后,均发生了再结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大多数晶粒尺寸由5-6μm增大到9-10μm;试验钢的r值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增大;退火钢再结晶织构表现为强烈的{111}织构,主要由{111}〈110〉和{111}〈112〉两类取向晶粒组成。  相似文献   

8.
对包钢CSP热轧板进行了冷轧及退火,利用显微镜观察了试样的织构蚀坑,并进行了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对于同一试样,在1/4厚度处的{111}织构明显比1/2厚度处的多,且在1/2厚度处{100}织构有明显的增加;当退火工艺与试样厚度位置等条件都相同时,试样的{111}/{100}织构的线密度比值随冷轧压下率增大先上升后下降,在67%时达到最大值,与有利{111}织构组分变化相同;压下率相同时,保温时间越长,线密度{111}/{100}的值越大,有利织构组分越大,从而深冲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极图分析方法研究了冷轧压下率(80% ̄90%)对Nb+Ti处理的ELC-BH钢板冷轧和退火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和退火织构的基本特性与冷轧压下率无关,冷轧压下率增大对于退火织构的有利组分与不利组分的强度比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工业试验,研究罩式退火工艺对CSP热轧带钢作为冷轧基板生产的SPCD深冲性能的影响。还研究了罩式退火时,钢卷的堆垛位置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织构测定分析、TEM观察和拉伸实验研究了退火态、固溶态及T4态汽车车身用Al-0.9Mg-1.0Si-0.7Cu-0.6Mn合金薄板的再结晶晶粒取向、拉伸变形时的晶粒转动规律及其对板材塑性应变比r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copper和brass取向的冷轧铝板经410℃×1 h退火或540℃×0.5 h固溶处理后,其再结晶主织构均为绕板法线方向旋转20°的立方取向,即Cube+ND20,自然时效对再结晶织构无明显影响;单向拉伸过程中主织构Cube+ND20取向晶粒绕板法线ND向〈100〉方向旋转5°左右,成为Cube+ND15取向,同时取向密度降低;不同热处理状态铝板在拉伸变形任意应变量时的r值均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2.
为了指导600MPa级冷轧双相钢后期热处理工艺的制定,利用金相显微技术和硬度测试对冷轧双相钢的组织再结品演变规律作研究。分析再结晶过程对实验钢组织的影响,以及此过程中硬度的变化,建立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模型。实验表明:对于冷轧双相钢而言,再结晶温度一定,随退火时间增加,组织中再结晶的体积分数急剧增加,直至保持在一平台,达到完伞再结品;保温时间一定情况下,随着退火温度的逐渐升高,组织发生再结晶的速度更快;再结晶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研究了预先再结晶对冷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研究再结晶演变规律确定了预先再结晶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700℃保温30s;另外,通过奥氏体形成动力学及相变点检测确定两相区退火工艺参数;最后分析了预先再结晶对冷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冷轧钢板经T=700%,t=308预先再结晶处理后,迅速升温进入双相区热处理可以较好的消除了条带状组织,得到均匀的F+M双相组织,其塑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抗拉强度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14.
通过PAM-STAMP 2G分析了不同板厚、摩擦系数、压边力等因素对CSP工艺与常规工艺的冷轧板胀形过程的影响,对两种工艺的冷轧板在胀形过程中板料的厚度分布均匀性、胀形深度、成形性能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SP工艺与常规工艺DQ级冷轧板的胀形深度基本相同。当摩擦系数为0.12板厚为1.8 mm时,以CSP为原料的冷轧板CSP工艺与常规工艺冷轧板的胀形深度差值最大,最大差值达0.25 mm。随着摩擦的增加,两者胀形深度相差减少。在弹性形变的过程中,两者厚度变化均匀性一致。在局部发生屈服形变时,常规工艺冷轧板的厚度分布均匀性要稍好,但两种工艺冷轧板的总体厚度分布均匀性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5.
将经CSP流程生产的、w(Si+Al)=1.0%为基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在MULTIPAS模拟器上进行连续退火工艺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钢种的热轧板卷经过压下率约75%的冷轧,得到的冷轧,板完全再结晶温度为700℃,经820℃×60 s退火可获得磁性和力学性能较好的全工艺型产品,经720~780℃×60 s退火可获得力学性能和磁性较好的半工艺型产品。在MULTIPAS模拟器上进行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连续退火模拟,采用合适的涂层保护可防止钢材表面氧化;选取合适的升温及降温速度,可使退火后的板形满足磁性测量的要求。在MULTIPAS模拟器上,进行不脱碳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连续退火模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显微硬度计、金相显微镜、差热分析仪和XRD研究了稀土元素Ce对00Cr17高纯铁素体不锈钢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的影响.结果表明,00Cr17钢中加入Ce降低了再结晶温度,促进了再结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微量Ce固溶到00Cr17钢中引起晶格畸变,增加了冷变形储存能,从而增大了00Cr17钢的再结晶驱动力.00Cr17钢中加入Ce增加了晶粒长大激活能,减小了晶粒生长指数,阻碍了00Cr17钢的晶粒长大,这是由于Ce偏聚到晶界,增大晶界运动的阻力.  相似文献   

17.
Effects of cold rolling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e-Ni-Mn-Mo-Ti-Cr maraging steels were studied.To investigate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optical microscopy,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X-ray diffraction,tensile test,and hardness test were u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lution-annealing treatment in the cold-rolled steel redounds to the formation of submicrocrystalline Fe2(Mo,Ti)Laves phase particles,which are stable at high temperatures.These secondary Laves phase particles prevent from recrystallization at high temperatures and correspond to semi-brittle fiacture in the subsequent aging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8.
采用EBSD分析方法,对CSP试验钢冷轧板退火过程中组织转变和再结晶织构的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用钢的再结晶过程属于定向形核理论,试验钢的再结晶形核阶段在{111}112冷轧基体上形成了{111}110和{110}100再结晶形核,在{111}110变形晶粒晶界形成{111}112新晶粒核心,{111}112和{111}110织构相互生成.在晶粒长大阶段消耗的大量的{100}110织构,且生成了{112}110织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