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性聚氨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詹红菊  娄兆文  周莉  董军臣 《粘接》2003,24(2):31-33
以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为主要原料,以二羟甲基丙酸为亲水单体合成了一系列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分散液,并将其应用于织物整理剂、纸张光亮剂及鞋用胶粘剂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文针对其不同的用途对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和应用工艺分别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以不同分子质量的聚醚多元醇制备水性聚氨酯织物整理剂,可以达到不同的整理要求;调整反应过程中的NCO/OH比值,可以制备成膜性好,光泽度高的纸张光亮剂;以MDI制备的水性聚氨酯鞋用胶,剥离强度可达到100N·cm~(-1)。  相似文献   

2.
水性聚氨酯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水性聚氨酯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介绍了水性聚氨酯作为防水透湿涂层剂、羊毛防缩整理剂、抗起球起毛剂、免烫整理剂、印花涂料、抗静电整理剂、固色剂的机理、整理工艺、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东华大学的李栋等人采用自乳化法合成了一种含有硅烷链段的水性聚氨酯整理剂。研究发现,当n(硅烷扩链剂):n(硬链段调节剂)为3:7时,反应结束时产物仍为透明的黄色液体,仅体系黏度有所增加,随着水性聚氨酯大分子中硅烷链段含量的增加,水分散液的透光率逐渐减小,年度呈递增趋势。将该整理剂应用于活性染料深色纯棉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整理,效果良好且能改善织物的手感。  相似文献   

4.
东华大学的李栋等人采用自乳化法合成了一种含有硅烷链段的水性聚氨酯整理剂。研究发现,当n(硅烷扩链剂):n(硬链段调节剂)为3:7时,反应结束时产物仍为透明的黄色液体,仅体系黏度有所增加,随着水性聚氨酯大分子中硅烷链段含量的增加,水分散液的透光率逐渐减小,年度呈递增趋势。将该整理剂应用于活性染料深色纯棉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整理,效果良好且能改善织物的手感。  相似文献   

5.
亲水性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丙酮肟半封闭聚氨酯预聚体的-NCO基和含羟基聚丙烯酸酯的-OH基的加成反应,合成了亲水性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并就反应参数对转化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这种改性聚氨酯涂饰织物的耐水压特性,粘合性及强度性能的测试数据,表明此水系涂层剂可成为一种有前途的织物整理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整理剂的合成原理及方法,探讨了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及时间对纯棉织物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整理剂用量40g/L,焙烘温度170℃,焙烘时间80s。  相似文献   

7.
热反应性水系聚氨酯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供了热反应性水系聚氨酯织物整理剂的合成方法,整理工艺条件,讨论了该整理剂对于纯棉、涤棉混纺、真丝等织物的整理效果,及与其它整理剂的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8.
水性形状记忆聚氨酯的合成及其在织物整理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织物防皱整理剂释放甲醛的缺陷,制备了反应型水性形状记忆聚氨酯并用来整理织物,提高了织物的耐水洗性,同时赋予织物形状记忆功能,其在热水或热空气中能恢复日常穿着或洗涤中产生的折皱。  相似文献   

9.
七十年代,水溶性聚氨酯问世,应用于纺织工业对织物进行整理,获得了惊人效果。织物经聚氨酯整理,弹性好、毛感强、厚实丰满,柔软滑爽,耐磨耐撕,且减少由于只用2D树脂整理织物所释放出的游离甲醛。以水溶性聚氨酯为整理剂可利用印染厂现有设备,以浸渍方式对织物进行加工,且加工工艺无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0.
水性聚氨酯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涂料、胶黏剂和表面整理剂等领域,但存在着力学性能低、热稳定性差的缺点。基于此,综述了近几年用于提升水性聚氨酯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方法,并就水性聚氨酯的应用领域进行了介绍,旨在为科研人员开发、合成新型水性聚氨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采用FCB15型拒水拒油整理剂对锦棉织物进行拒水、拒油整理,得出最佳的整理工艺:整理剂质量浓度20 g/L,烘焙温度160℃,烘焙时间3 min。经此工艺整理的织物,虽然织物强力和透气性有略微的下降,但并不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织物具有优良的拒水拒油性能,且经过洗涤后织物仍然具有良好的拒水拒油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柞蚕丝织物的生态染整加工技术,重点介绍了天然染料染色、数码喷墨印花、壳聚糖及丝素抗皱整理等生态染整技术的性能特点及其在柞蚕丝绸染整中的应用情况,并指出了生态整理技术在柞蚕丝绸行业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用丝素蛋白整理棉织物,研究丝素蛋白降解时间及浓度对整理后棉织物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的丝素降解时间和浓度。在此基础上与TiO2复配,研究整理剂中TiO2含量对棉织物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丝素蛋白降解时间为120min,丝素浓度(质量分数)为1.63%;此时将丝素与TiO2复配,当TiO2质量分数为0.35%时,可使织物折皱回复角比纯丝素整理提高8.68%,紫外防护系数达到42.9,抗紫外性能达到二级。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丝素蛋白整理可降低棉纤维的结晶度,并使棉纤维由纤维素Ⅰ向纤维素Ⅱ转变,而TiO2整理可提高棉纤维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14.
棉织物抗紫外线整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织物是人们夏季服饰的首选,但是棉织物的抗紫外能力差,所以对棉织物进行抗紫外线功能整理是实现健康绿色理念提高其附加值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现有棉织物的整理方法,详细介绍了有机紫外线吸收剂整理方法和无机纳米紫外线屏蔽剂整理方法的研究进展。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有机紫外线吸收剂整理法应用工艺的改进和高效稳定试剂的开发同样重要;无机纳米紫外线屏蔽剂整理工艺方法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5.
对间位芳纶基导电纤维多功能混纺棉织物进行了阻燃和拒水拒油整理,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整理剂质量浓度、烘焙温度和时间对织物性能的影响。试验得出:整理剂质量浓度的变化、烘焙温度的升高以及烘焙时间的延长,均对织物的阻燃性、拒水拒油性、抗静电性及白度有影响,提出了适合生产要求的后整理工艺,为开发出多功能织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宏英  王鸿博  傅佳佳  王文聪 《化工进展》2019,38(10):4651-4658
由于聚酯纤维的化学性质稳定、纤维表面光滑,不易与后整理剂相结合,因此利用薄荷油微胶囊后整理对聚酯织物进行舒适凉爽改性时,存在附着量少、改性效果差的缺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后整理前增加了碱预处理和等离子体预处理。通过对聚酯织物原样、无预处理后整织物、碱预处理后整织物和等离子体预处理后整织物进行舒适凉爽性能测试,深入分析两种预处理方法对聚酯织物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预处理在织物透湿、导水、润湿、速干和凉爽性改性方面促进作用更明显,相比无预处理后整织物,等离子体后整织物的透湿率、经向和纬向芯吸高度、滴水扩散时间、蒸发速率及接触凉感系数分别提高了3.32%、40.24%、27.25%、80.39%、21.21%和5.59%;碱预处理则在织物透气性和吸水性改善方面的效果更佳,相比无预处理的后整织物,可将织物的透气率和吸水率分别提高43.43%和13.03%。因此,两种预处理方法对聚酯织物舒适凉爽性的改性效果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经电晕辐照处理后 ,毛涤织物表面性能有较大的改变 ,对后整理效果也有较大的影响。着重研究了电晕辐照处理与抗静电整理效果的关系 ,摸索了利用电晕辐照处理来提高织物抗静电整理耐久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纺的含间位芳纶基导电纤维的纱线,通过正交试验,从织物密度、组织和嵌织间距等方面出发,设计出不同规格的织物,并对织物进行阻燃、抗静电等功能性测试。在此基础上,对正交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出最佳的织物密度、组织和嵌织间距来保证织物具有最优的功能性,从而为织物的功能性整理做准备。  相似文献   

19.
针对Lyocell非织造布的易燃性问题,利用水性氨基树脂和自制植酸铵作为阻燃整理剂,采用浸轧-烘焙的工艺对Lyocell非织造布进行阻燃整理.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阻燃整理Lyocell非织造布的红外特征、耐热稳定性、表面形貌进行表征与测试分析,并对阻燃整理Lyocell非织造布的极限氧指数...  相似文献   

20.
毛针织物全面易护理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酶—聚合物对毛织物进行全面易护理整理可解决SIMPL—X工艺中存在的脱色问题。毛织物的整理效果与酶的活性、聚合物整理剂的性质、用量、前处理工艺和组分有关。将毛织物在40℃时用中性脂肪酶前处理10分钟,45℃时蛋白酶处理20分钟,清洗后用改性双活性环氧化合物处理20分钟,可得到理想的整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