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奥洛他定与西替利嗪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皮肤科就诊的急性荨麻疹患者6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洛他定组34例和西替利嗪组34例,奥洛他定组给予奥洛他定治疗;西替利嗪组给予西替利嗪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积分、血清IL-4含量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奥洛他定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显著高于西替利嗪组(6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奥洛他定组较西替利嗪组症状积分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血清IL-4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奥洛他定组较西替利嗪组血清IL-4含量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奥洛他定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西替利嗪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洛他定治疗急性荨麻疹患者其疗效显著好于西替利嗪,且症状缓解明显,血清炎症因子含量也显著下降,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观察西替利嗪与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校门诊部皮肤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西替利嗪组给予西替利嗪治疗,地氯雷他定组给予地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瘙痒发作持续时间、瘙痒程度、风团数目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瘙痒发作持续时间、瘙痒程度、风团数目均明显改善(P 0.05),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2周后,西替利嗪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地氯雷他定组(P 0.05);治疗4周后,西替利嗪组的有效率高于地氯雷他定组,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西替利嗪与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均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相当,但西替利嗪起效更快,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枸地氯雷他定与依巴斯汀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2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枸地氯雷他定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递减疗法治疗,依巴斯汀组采用依巴斯汀递减疗法治疗。治疗10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总积分、炎性介质水平以及组胺水平。停药后对2组患者随访4周,记录2组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枸地氯雷他定组的有效率为77.77%(49/63),与依巴斯汀组的74.60%(47/6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枸地氯雷他定组和依巴斯汀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总积分以及组胺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2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枸地氯雷他定组和依巴斯汀组治疗后的炎性介质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2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枸地氯雷他定组的复发率为7.94%(5/63),明显低于依巴斯汀组的19.05%(12/63,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递减疗法和依巴斯汀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基本相当,但与依巴斯汀相比,枸地氯雷他定降低复发率的效果明显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临床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不同的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3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六组.治疗组为雷公藤多苷联合不同的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咪唑斯汀)各一组,以及仅使用不同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咪唑斯汀)各一组作为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六组于治疗前后记录荨麻疹症状评分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表.结果 治疗4周后,雷公藤多苷和抗组胺药联合应用的治疗组的症状评分均低于仅使用抗组胺药物的对照组(P<0.001),有效率治疗组也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的DLQI评分在用药2周与4周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01)结论 使用雷公藤多苷联合抗组胺药(尤其是咪唑斯汀)能够更快的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奥洛他定5mg,每日2次口服,共2周,评价奥洛他定治疗中国人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西替利嗪10 mg,每日1次口服,共2周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比较奥洛他定与西替利嗪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取得知情同意书并筛选合格的患者174例,随机进入奥洛他定组86例,西替利嗪组88例.入组时以及各次随访时,评估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总体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后,奥洛他定组症状积分下降指数为0.640±0.274,西替利嗪组为0.603±0.289,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382).奥洛他定组的总有效率为90.6%(n=85例,77/85)(95%CI:84.4%;96.8%),西替利嗪组的总有效率为80.0%(n=85例,68/85)(95%CI:71.5%;88.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率)奥洛他定组为38例(44.7%),与西替利嗪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奥洛他定治疗国人皮肤瘙痒症能够改善瘙痒症的症状,同时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消银胶囊联合阿维A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严重程度指数和银屑病面积(PASI评分)及生活质量(DLQ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阿维A治疗,观察组采用消银胶囊联合阿维A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及DLQI评分的变化,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消银胶囊联合阿维A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地洛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地洛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 ,并与氯雷他定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法。结果 完成治疗者共 15 8例 ,其中地洛他定组 79例。治疗后 ,患者主、客观症状观察项目平均积分于服药第 14、2 8天均有下降 ,但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治疗结束时 ,地洛他定组痊愈 60例(75 .95 % ) ,总有效率 89.87% (71/79) ;氯雷他定组痊愈 5 4例 (68.3 5 % ) ,总有效率为 87.3 4% (69/7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3 ,P >0 .0 5 )。结论 地洛他定是一种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有良好疗效且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87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28例)每晚口服孟鲁司特钠及氯雷他定,对照1组(30例)每晚口服孟鲁司特钠,对照2组(29例)每晚口服氯雷他定,治疗结束时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同时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清中白三烯B4(LTB4)和组胺含量。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单用孟鲁司特钠组及氯雷他定组的有效率,治疗组的血清组胺和LTB4含量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的血清组胺和LTB4含量,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优于分别单用孟鲁司特钠及和氯雷他定,可能与明显降低其血清组胺和LTB4含量有关,且疗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紫草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轻、中度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31日我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61例轻、中度特应性皮炎(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给予复方紫草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为观察组31例;以给予氯雷他定治疗为对照组30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同疗程内的治疗效果及特应性皮炎评估SCORAD、皮肤病生活质量DLQI各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观察组的SCORAD和DLQI评估分值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组间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结论复方紫草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轻、中度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显著,皮损及瘙痒状况改善明显、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富马酸氯马斯汀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富马酸氯马斯汀口服溶液10 mL 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奥洛他定片5 mg,2次/d,疗程共8周。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3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富马酸氯马斯汀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抗组胺药对体外培养皮肤组织中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多种药物对体外培养皮肤组织中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咪唑斯汀、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地塞米松、环孢素等药物和皮肤组织体外共培养,同时加入组胺、花生四烯酸等致炎刺激物,培养24h后逆转录PCR法测定上述药物作用后皮肤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MCP-3、活化后可调节的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的因子(RANTES)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等的mRNA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白介素(IL)-4、IL-5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症递质的含量。结果:咪唑斯汀组中MCP-1基因的表达显著低于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组;MCP-3基因的表达显著低于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组;eotaxin和RANTES的表达显著低于氯雷他定组(P<0.05);培养上清液中的IL-4含量显著低于非索非那定组,IL-5的含量显著低于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组,TNF-α的含量显著低于氯雷他定组(P<0.05)。结论:比较不同的抗组胺药,咪唑斯汀显示有较强的抗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 band ultraviolet B,NB-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浴联合NB-UVB治疗,对照组(30例)单独用NB-UVB治疗。结果治疗组银屑病面积和严重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而对照组有效率仅为53.3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药浴联合NB-UVB对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稳定期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84例门诊稳定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中药药浴及NB-UVB照射治疗,对照组予NB-UVB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银屑病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ASI)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4.2%,对照组有效率为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DLQI评分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DL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药浴联合NB-UVB照射治疗稳定期银屑病疗效确切,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清热化瘀方药浴治疗寻常性银屑病(血热证)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寻常性银屑病(血热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85例,两组均给予消银胶囊口服,同时治疗组每晚采用清热化瘀方药浴治疗,对照组每晚采用婴儿沐浴液洗浴,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81例和79例纳入研究,疗程结束后,两组主要中医证候皮疹灼热感、瘙痒和心烦易怒积分、PASI评分、DLQI评分及血清IL-17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1),且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主要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PASI评分、DLQI评分及血清IL-17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化瘀方药浴可有效改善寻常性银屑病(血热证)型患者皮损状况和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阿司咪唑与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进一步观察阿司咪唑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氯雷他定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结果 11个试验中心共完成合格病例429例,其中阿司咪组215例,氯雷他定组214例。治疗后,患者主、客观症状观察项目平均积分于服药第7、14、21、28天均有下降,但两组间比较(除皮肤划痕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4天后各项指标(除白天瘙痒外),两组比较阿司咪唑组明显优于氯雷他定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6-0.0476)。治疗结束时,阿司咪唑组痊愈106(49.30%)例,总有效率为(73.95%)159/215;氯雷他定组痊愈105(49.07%)例,总有效率为(70.09%)150/21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阿司咪唑或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均具有良好疗效和安全性,但阿司咪唑停药14天后对症状控制明显优于氯雷他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咪唑斯汀、氯雷他定、西替利嗪3种抗组胺药的抗组胺及抗花生四烯酸的作用。方法:给大鼠左、右爪分别皮下注射花生四烯酸(1.0g/L,0.1mL)和组胺(10g/L,0.1mL)构建鼠爪水肿炎性模型。在注射花生四烯酸和组胺2h前分别给予咪唑斯汀、氯雷他定、西替利嗪(0.6mg/kg)灌胃,注射后应用体积测量仪分别测定给药后鼠爪体积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结果:咪唑斯汀可抑制花生四烯酸所致的鼠爪水肿(P<0.05),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对其无明显抑制作用;咪唑斯汀对组胺所致的鼠爪水肿有抑制作用(P<0.05),抑制作用强于氯雷他定组,但与西替利嗪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咪唑斯汀具有抗组胺和抗花生四烯酸的作用,且其抗组胺作用强于氯雷他定;与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相比,咪唑斯汀表现出其独特的抗花生四烯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片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入选1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90例,治疗组予雷公藤多甙片10mg口服,3次/d,地氯雷他定5mg口服,1次/d,均连用28天;对照组仅予地氯雷他定5mg口服,1次/d,连用28天。结果治疗第7天时治疗组有效率为69.77%,对照组为54.02%;第14天时治疗组有效率82.56%,对照组59.77%;第28天时治疗组有效率93.02%,对照组67.82%。两组患者在治疗第7,14和28天时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主观生活质量评估在治疗14天后DLQI和睡眠情况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28天后DLQI、睡眠情况和日常活动评分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治疗组发生率为8.14%,对照组为6.9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药6周后进行随访和复诊,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片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比单纯应用地氯雷他定治疗的疗效好,停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月间住院及门诊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数字分组法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风团消失时间、瘙痒缓解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积分;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风团消失时间、瘙痒缓解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积分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积分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相关症状,减少疾病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颗粒序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序贯组(n=30)、连续组(n=30)及对照组(n=30),对照组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连续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8周,序贯组第1、2周给予枸地氯雷他定和玉屏风颗粒治疗,用法同连续组;第3、4周予以枸地氯雷他定隔日1次,玉屏风颗粒用法同上;第5、6周予以枸地氯雷他定4次/d,玉屏风颗粒用法同上;第7、8周予以枸地氯雷他定1次/周,玉屏风颗粒用法同上;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及停药4周后VAS,LFS及UAS评分。结果 3组治疗8周后LFS、VAS、UAS及有效率均明显不同(均P0.05)。3组停药4周后LFS、VAS、UAS及有效率均明显不同(均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枸地氯雷他定序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奥洛他定联合四妙丸及马齿苋水剂治疗急性阴囊湿疹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75例急性阴囊湿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口服奥洛他定片并外用马齿苋水剂,治疗组38例加服四妙丸。2周后判断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为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两组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分别为2.79±2.55和4.16±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洛他定联合四妙丸及马齿苋水剂治疗急性阴囊湿疹安全、有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