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莪黄汤含药血清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莪黄汤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处理SW480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通路中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MTT检测显示不同浓度莪黄汤含药血清在体外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及浓度依赖关系;流式细胞检测显示莪黄汤可抑制SW480细胞增殖,并提示莪黄汤可能在S期发挥作用,阻止细胞进入G2/M期,其中7.14g/kg组抑制作用最明显;免疫组化及Western检测提示莪黄汤可降低β-catenin及其下游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论:莪黄汤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SW480细胞增殖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毒痰瘀脾虚方含药血清对Hep G2肝癌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及细胞侵袭、迁移、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RT-qPCR实验观察毒痰瘀脾虚方含药血清对Hep G2肝癌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 mRNA、MMP2 mRNA、Cyclin D1 mRNA表达的影响;Transwell细胞侵袭和迁移实验,观察其对Hep G2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AnnexinV-FITC双染流式细胞法检测其对Hep G2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RT-qPCR结果显示,与阴性组比较,毒痰瘀脾虚方含药血清能下调HepG2肝癌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 mRNA、MMP2 mRNA、Cyclin D1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和迁移实验结果显示,毒痰瘀脾虚方含药血清能抑制Hep G2细胞的侵袭(P0.01),对细胞的迁移无明显影响(P0.05);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毒痰瘀脾虚方含药血清能促进Hep G2细胞的凋亡,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毒痰瘀脾虚方含药血清能抑制Hep G2细胞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并能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 mRNA、MMP2 mRNA、Cyclin D1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槲皮素通过G3BP1调控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SiHa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设置模型对照组、槲皮素25 mg/kg、50 mg/kg、100 mg/kg组,检测给药第7 d、14 d、21 d瘤体积变化,给药结束后取肿瘤组织称重,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中GTP酶激活蛋白-Src同源结构域3-结合蛋白1(G3BP1)、β-连环蛋白(β-Catenin)水平。采用CCK-8法分析5μmol/L~320μmol/L槲皮素作用48 h对SiH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将25、50及100μmol/L槲皮素作用于SiHa细胞,绘制7 d生长曲线;观察细胞集落形成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G3BP1、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Myc原癌基因(c-Myc)蛋白表达水平;敲低或上调G3BP1的表达,观察其对抑制率以及G3BP1、β-Catenin、cyclinD1、c-Myc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槲皮素25 mg/kg、50 mg/kg、100 mg/kg组给药第14 d、21 d瘤体积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槲皮素50、100 mg/kg组能明显降低瘤体质量(P0.05)。25、50、100 mg/kg的槲皮素能明显下调瘤体G3BP1、β-Catenin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CCK-8结果显示,槲皮素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并伴随槲皮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增加,IC_(50)为(84.19±5.12)μmol/L;生长曲线提示槲皮素25、50、100μmol/L对SiHa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著抑制SiHa细胞的集落形成;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槲皮素25、50、100μmol/L可下调G3BP1、β-Catenin、cyclinD1、c-Myc蛋白表达;敲低G3BP1的表达,槲皮素50μmol/L显著增加抑制率,下调β-Catenin、cyclinD1、c-Myc蛋白表达,上调G3BP1的表达,槲皮素50μmol/L显著降低抑制率,上调β-Catenin、cyclinD1、c-Myc蛋白表达(P0.05或P0.01)。结论:槲皮素能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靶向G3BP1调控Wnt/β-Catenin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9,(11)
目的研究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对SMMC-7721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鳖甲煎丸不同浓度含药血清(0%、2%、4%、6%、8%、10%、12%、14%、16%)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对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对SMMC-7721细胞BAX、Bcl-2、STAT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BAX、Bcl-2、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分别处理SMMC-7721细胞24、28 h,鳖甲煎丸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鳖甲煎丸含药血清(5%、10%、15%)作用肝癌细胞24 h后,细胞总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随浓度增加而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鳖甲煎丸含药血清(10%、15%)上调BAX mRNA表达(P0.05),而BAX蛋白表达不明显;除5%含药血清鳖甲煎丸组Bcl-2 mRNA外,鳖甲煎丸含药血清(5%、10%、15%)下调Bcl-2、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并能抑制STAT3磷酸化,升高BAX/Bcl-2比值(P0.05,P0.01)。结论鳖甲煎丸含药血清诱导SMMC-7721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可能与影响STA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其抗前列腺癌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C-3细胞,以不同终浓度槲皮素进行处理,设空白组。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观察槲皮素对PC-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槲皮素对PC-3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逆转录-PCR(RT-PCR)分析检测槲皮素对β-catenin和下游靶基因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原癌基因(c-Myc)蛋白表达和转录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检测槲皮素对β-catenin表达的影响;利用荧光酶报告基因分析检测槲皮素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槲皮素对PC-3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并诱导PC-3细胞凋亡(P0.05)。与空白组比较,槲皮素可显著抑制PC-3细胞β-catenin的蛋白表达和转录活性,从而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传导,抑制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槲皮素可显著抑制PC-3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Wnt、β-catenin蛋白表达、TGF-β1分泌的影响及大黄酸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同步化后采用加有高浓度葡萄糖(30 mmol/L)联合不同浓度大黄酸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应用MTT法测量高糖(HG组)及大黄酸高浓度组(HG+R1组)、大黄酸中浓度组(HG+R2组)、大黄酸低浓度组(HG+R3组)干预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活力。各组细胞中Wnt、β-catenin蛋白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①对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NG)组24、48、72 h比较.HG组、HG+R1组、HG+R2组、HG+R3组细胞增殖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HG组各时点相比.HG+R1组、HG+R2组、HG+R3组在24 h呈下降趋势.48、72 h下降趋势显著(P0.05或P0.01),表现为时间、浓度依赖性;HG+R2组在24、48 h细胞增殖较HG+R3组各时点有下降趋势.72h时细胞增殖下降趋势显著(P0.05).而HG+R1组细胞在48h、72h时细胞增殖均显著下降(P0.05);与相比,HG+R1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在72h时较HG+R2组显著下降(P0.05)。②NG组细胞胞浆中有少量Wnt、β-catenin表达,HG组胞核表达Wnt胞浆及β-catenin量明显增高(P0.05).大黄酸干预组Wnt、β-catenin蛋白表达受到抑制(P0.05)。③细胞分泌TGF-β1受高糖刺激增加,TGF-β1的分泌受大黄酸抑制,均呈现出浓度依赖性(.P0.05或P0.01)。结论大黄酸在体外可能抑制Wnt、β-catenin蛋白表达.从而抑制分泌TGF-β1.并抑制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香加皮中提取的宝藿苷-I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的抑制作用及其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RT-PCR技术检测不同质量浓度宝藿苷-I作用48 h后,细胞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 m RNA表达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Eca-109细胞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宝藿苷-I(25、50 μg/mL)作用48 h后,Eca-109细胞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半明显下降(P<0.01),12.5 μg/mL处理组细胞的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宝藿苷-I可能通过下调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 mRNA及其蛋白表达,影响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抑制Eca-109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香加皮中提取的宝藿苷-Ⅰ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的抑制作用及其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RT-PCR技术检测不同质量浓度宝藿苷-Ⅰ作用48 h后,细胞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 m RNA表达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Eca-109细胞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宝藿苷-I(25、50μg/mL)作用48 h后,Eca-109细胞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12.5μg/mL处理组细胞的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宝藿苷-I可能通过下调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 mRNA及其蛋白表达,影响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抑制Eca-109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IEC-6 细胞(大鼠小肠上皮细胞)增殖,多胺调控生长相关基因细胞周期检测点 激酶2(Checkpoint kinase 2,Chk2)、c-Myc 表达,以及对大鼠胃肠黏膜c-Myc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 SD 大鼠制备空白血清及四君子汤含药血清;无负荷细胞实验设空白对照组、腐胺组(10 μmol·L-1)及四君子汤 含药血清低、中、高(5%、10%、20%)剂量组;α-二氟甲基鸟氨酸(α-difluoromethylornithine,DFMO)负荷细 胞实验设空白对照组、DFMO 组(2.5 mmol·L-1)、腐胺组(10 μmol·L-1)及四君子汤含药血清低、中、高(5%、 10%、20%)剂量组;动物实验将SD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吲哚美辛组)及四君子汤低、高(5、 15 g·kg-1)剂量组。采用MTT 法检测IEC-6 细胞增殖情况;qPCR 法检测细胞Chk2、c-Myc mRNA 表达; Western Blot 法检测细胞Chk2、p-Chk2、c-Myc 蛋白表达和大鼠胃肠黏膜的c-Myc 蛋白表达。结果①细胞实 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20% 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可促进给药24 h 后IEC-6 细胞的增殖(P<0.01),提高 p-Chk2 蛋白及c-Myc mRNA/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5%、10%、20% 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可促进给 药48、72 h 后细胞增殖(P<0.01),促进Chk2 mRNA/蛋白表达(P<0.05,P<0.01)。与DFMO 组比较,5%、 10%、20% 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可促进给药48 h 后细胞增殖(P<0.01),提高c-Myc mRNA/蛋白表达(P<0.05, P<0.01);10%、20% 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可促进给药72 h 后细胞增殖(P<0.01),促进Chk2 及p-Chk2 蛋白表 达(P<0.05,P<0.01);20%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可促进Chk2 mRNA 表达(P<0.05)。②动物实验:与模型组比 较,四君子汤5、15 g·kg-1 可上调模型大鼠胃黏膜及小肠黏膜c-Myc 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四君子汤可促进IEC-6 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多胺信号通路,上调生长相关基因Chk2、c-Myc 表达有关。四君子汤可提高胃肠黏膜损伤模型大鼠胃及小肠黏膜c-Myc 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经典wnt信号通路抑制剂大鼠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的干预下,观察益骨汤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的经典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益骨汤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使用补肾活血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益骨汤水提液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10天,获取含药血清。从乳鼠颅盖骨中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实验分为4组,即A组(益骨汤含药血清组)、B组(DKK1组)、C组(DKK1+益骨汤含药血清组)、D组(空白血清对照组)。进行细胞增殖MTT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RT-PCR检测经典Wnt/β-catenin通路中β-链蛋白(β-catenin)、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DKK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根据MTT法动态观察各组成骨细胞增殖,发现成骨细胞增殖呈规律性:48 h至72 h成骨细胞呈对数增长期,96 h后细胞增殖逐渐受到抑制。同一时间点与B组比较,A、C、D各组成骨细胞的增殖和ALP活性显著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点与D组比较,A组成骨细胞的增殖和ALP活性显著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C、D组β-catenin mRNA、LRP-5 mRNA、TCF 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DKK1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A组β-catenin mRNA、LRP-5 mRNA、TCF 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DKK1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骨汤含药血清可能是通过抑制DKK1的高表达,从而上调经典Wnt/β-catenin信号中β-catenin、LRP-5、TCF基因的表达,达到促进成骨细胞增殖,起到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壮骨健膝方含药血清对大鼠膝关节退变软骨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因子Dkk-1、sFRP-3蛋白表达的影响,揭示该方保护膝关节软骨细胞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取清洁级2周龄SD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采用含10 ng/mL IL-1β的10%FBS/DMEM培养,干预24 h后制备退变软骨细胞模型,模型鉴定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和含药血清组,分别采用含10%大鼠空白血清、10%壮骨健膝方大鼠含药血清的DMEM进行干预,干预24、36、48、72 h时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软骨细胞Dkk-1、s FRP-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空白血清组DKK-1、sFRP-3蛋白表达水平随着干预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干预48 h和78 h均显著低于24 h(P均0.05);含药血清组DKK-1、sFRP-3蛋白表达水平随着干预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其中干预36 h高于24 h(P0.05),干预48 h和72 h显著高于24 h(P均0.01),干预48 h和72 h高于36 h(P均0.05);与空白血清组同一时间点比较,含药血清组DKK-1、sFRP-3蛋白表达水平在干预36 h、48 h和72 h时均显著增高(P0.05或0.01)。结论壮骨健膝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提高Dkk-1、s FRP-3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从而对经IL-1β诱导退变的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起保护作用,其效果在一个细胞培养换液周期内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四君子汤含药血清(SJZ)对小肠上皮(IEC-6)细胞损伤后迁移、增殖及c-核蛋白类基因(c-Myc)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四君子汤促进胃肠黏膜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制备四君子汤含药血清,Tips划痕法建立IEC-6细胞迁移模型,观察四君子汤药物血清对细胞迁移的影响;实时细胞分析仪(RTCA)检测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对IEC-6细胞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c-Myc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c-Myc蛋白表达。结果:中体积浓度(10%)和高体积浓度(20%)的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可促进IEC-6细胞迁移(P0.01);细胞损伤后12 h,中体积浓度(10%)和高体积浓度(20%)的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可促进IEC-6细胞增殖(P0.01);细胞损伤后24 h和36 h,低(5%),中(10%),高(20%)体积浓度的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均可促进IEC-6细胞增殖(P0.05,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中体积浓度(10%)和高体积浓度(20%)的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可提高与胃肠黏膜损伤修复密切相关的c-Myc mRNA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四君子汤修复胃肠黏膜屏障损伤,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可能与其提高c-Myc mRNA和蛋白表达,促进黏膜上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姜黄素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人LECs系SRA 01/04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3组:Wnt3a组,姜黄素组和对照组。Wnt3a组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技术将Wnt3a c DNA表达载体瞬时转染入人SRA 01/04细胞中,构建PCO的细胞模型。姜黄素组在转染Wnt3a c DNA表达载体48 h后加入20μmol/L姜黄素,对照组转染pc DNA3-HA表达载体。采用Western blot技术验证载体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CKK-8实验检测姜黄素对SRA 01/04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Wnt3a过表达后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Wnt3a过表达对Wnt/β-catenin下游信号分子cyclin D1和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Wnt3a过表达后β-catenin表达的定位变化。[结果]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转染pc DNA3-HA表达载体后,SRA 01/04细胞内Wnt3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CKK-8检测表明,姜黄素组SRA 01/04细胞的增殖率明显低于Wnt3a组(t=2.782,P=0.049)。姜黄组SRA 01/04细胞PCNA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3.6%±4.0%,明显低于Wnt3a组的43.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1,P=0.018)。转染后48 h,β-catenin蛋白密集分布于Wnt3a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而在对照组仅出现于细胞之中,姜黄素组β-catenin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少量分布于细胞质中。Western blot检测姜黄素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靶蛋白Cyclin D1和c-Myc蛋白表达明显低于Wnt3a组。[结论]在SRA01/04细胞中,姜黄素抑制Wnt3a过表达诱导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下游靶蛋白Cyclin D1和c-Myc表达下调,抑制人LECs的增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提取物桑根白皮素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外以不同浓度桑根白皮素作用于HCT116细胞72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和IC50,取25.4μmol/L和50.8μmol/L桑根白皮素作用于HCT116细胞24、48、72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镜下观测细胞形态并摄图;25.4μmol/L桑根白皮素作用于细胞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荧光显微镜下TUNEL法原位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干预后β-catenin通路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桑根白皮素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72 h IC50为25.4μmol/L;桑根白皮素阻滞HCT116细胞周期于G0/G1期和G2/M期,对细胞凋亡无明显诱导作用;桑根白皮素显著降低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c-Myc及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1、cyclin B1的表达。结论桑根白皮素可阻滞HCT116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β-catenin通路活性,并抑制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B1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mad4蛋白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A的影响以及左归丸的干预作用。方法:以不同剂量的左归丸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用MTS法检测各组颗粒细胞24、48、72 h增殖情况以及用Western bolt法检测卵巢颗粒细胞Smad4和cyclin A蛋白表达。结果:左归丸含药血清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在作用48 h,2.5%左归丸含药血清组作用最为显著(P0.05);同时Smad4和cyclin A蛋白也达到最大表达(P0.05)。结论:左归丸含药血清对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与增加Smad4信号通路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A表达,抑制细胞分裂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壮骨止痛方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新生SD大鼠颅骨进行成骨细胞原代培养,传代后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中药组。培养3代后进行鉴定,加入相应含药血清干预48 h。测定各组成骨细胞Wnt3a、β-catenin、LRP5、GSK3β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β-catenin、LRP5蛋白及mRNA降低(P0.05),GSK3β蛋白及mRNA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和中药组β-catenin、LRP5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5),GSK3β蛋白表达降低(P0.05),中药组GSK3βmRNA表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5),GSK3β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壮骨止痛方可通过上调Wnt3a、β-catenin、LRP5蛋白的表达,下调GSK3β的表达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灌胃法获得左归丸、右归丸含药血清。体外培养SD乳鼠颅骨成骨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对照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各组含药血清培养后分别测细胞增殖、Sclerost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归丸组在5d、7d、9d时细胞明显增殖,左归丸组在7d、9d时细胞显著增殖(P<0.01),与左归丸组比较,右归丸组在5d时细胞明显增殖(P<0.05)。右归丸组在24h、48hSclerostin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高(P<0.05),左归丸组在24h较对照组减少(P<0.05)。与右归丸组相比,左归丸组在24h、48h Sclerostin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右归丸组β-catenin蛋白表达在48h时较对照组有显著增高(P<0.05),左归丸组β-catenin蛋白表达在24h、48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右归丸组(P<0.05)。结论:右归丸、左归丸对成骨细胞均具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而右归丸较左归丸作用更明显。左归丸可能是通过抑制Sclerostin蛋白的表达发挥促成骨作用,右归丸无抑制Sclerostin蛋白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十全大补汤对肺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A549/DDP)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的干预作用。方法:以SD大鼠制备高、中、低剂量(65,32.5,16.25 g·kg-1,10 m L·kg-1)的十全大补汤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血清(生理盐水10 m L·kg-1)。培养细胞分为十全大补汤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血清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50%抑制浓度(IC50),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p-GSK-3βser9,β-连环蛋白(β-catenin)及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随着十全大补汤含药血清浓度的升高,顺铂(DDP)对A549/DDP细胞的IC50逐渐降低,以中、高剂量组最显著(P0.01);十全大补汤含药血清对A549/DDP细胞浆GSK-3β蛋白的表达无影响,但可显著下调胞浆p-GSK-3βser9蛋白的表达及细胞总β-catenin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以中、高剂量组最明显(P0.01)。结论:十全大补汤可通过降低A549/DDP细胞浆p-GSK-3βser9蛋白及细胞总β-catenin,survivin蛋白的表达而影响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进而发挥对顺铂耐药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炎散中活血化瘀药含药血清对成软骨诱导下兔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SOX9的影响。方法提取并培养MSCs,先分为成软骨细胞诱导剂组和未成软骨细胞诱导剂组,每组又分为不加血清组、含药血清组、空白血清组、sFRP-3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情况,运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信号通路相关Wnt5a、β-catenin,SOX9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显示,活血化瘀含药血清抑制诱导前MSCs表达Wnt5a、β-catenin mRNA和蛋白,促进SOX9 mRNA和蛋白表达,而对诱导后的MSCs促进Wnt5a、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SOX9 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消炎散中活血化瘀药含药血清可通过作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变SOX9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MSCs的软骨分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mRNA和蛋白水平阐明通芪方对胃癌MGC803细胞周期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作用。方法:MGC803细胞常规体外培养24 h,加入6个质量分数的通芪方,分别于24、48和72 h用MTT染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PCNA和Cyclin-D1 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通芪方抑制MGC803细胞增殖24 h的IC50浓度约为6.75 g·L~(-1);48 h的IC50浓度约为3.17 g·L~(-1);72 h的IC50浓度约为2.71 g·L~(-1)。通芪方可抑制细胞于G1期,48、72 h时S期细胞比率显著下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显示48、72 h通芪方组细胞PCNA和Cyclin-D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 h,P0.05;72 h,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通芪方作用细胞72 h,Wnt、β-catenin、PCNA和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芪方抑制MGC803细胞增殖,具有明显量效、时效性;可调节细胞周期,分子机制与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分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