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宽沟煤矿E1148(1)是坚硬顶板工作面。为了解决初次放顶问题,提出了单排"一"字形布置爆破眼强制放顶技术方案,并根据地质条件对爆破参数进行了计算。爆破后,顶板整体出现裂缝,并形成网兜,直接顶局部垮冒良好,工作面推进16 m时直接顶完全垮冒;通过KJ21支架压力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了初放期间的顶板压力变化情况,验证了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获得了老顶初次来压位置及时期。  相似文献   

2.
当开采盘区内首个工作面时,老顶较为坚硬且较厚,初次来压步距较大,初次来压时飓风灾害较为严重,采用常规的深孔预裂爆破方法缩短初次来压步距效果不明显。为此,采用切眼(工作面)预裂断顶和两巷预裂断顶联合方法进行强制放顶,放炮后通过对首采工作面支架上部下位岩层冒落情况以及支架载荷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特点分析预裂爆破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次预裂爆破,从而安全平稳度过顶板初次来压。  相似文献   

3.
为消除锦界煤矿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需采取强制放顶措施而产生大面积悬顶等一系列安全问题,分析了爆破强制放顶技术的矿压特点,并通过监测水力压裂初次放顶的水压和流量,统计顶板初次垮落特点和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变化,分析了锦界煤矿31111工作面水力压裂初次放顶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表明:水力压裂初次放顶呈现出分层、分次、逐步垮落特点,消除了初采期间顶板大面积一次垮落给工作面造成的危害。初采期间工作面支架来压动载系数降低,有效缓解初次来压对支架造成的冲击载荷。矿压规律及顶板垮落效果显示,水力压裂是一项安全可靠的工作面初次放顶技术。  相似文献   

4.
《煤炭技术》2017,(9):82-84
以宽沟煤矿E1122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针对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长度长、顶板坚硬、初次放顶很容易造成大面积悬顶等一系列安全隐患,对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采用三巷超前中深孔预爆破初次放顶方法及关键参数选择进行了设计。该技术方案在顶煤回收、消除顶板大面积来压安全隐患等方面取得预期效果,实现了E1122综放工作面初采期间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5.
为减小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过长造成的危害,哈拉沟煤矿采取深孔预裂爆破技术进行强制放顶。通过对哈拉沟煤矿综采工作面开切眼深孔预裂爆破技术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顶板岩性、采高、基岩厚度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爆破方案的选择。基于爆破影响因素分析,对深孔预裂爆破技术方案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伯方煤矿3205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提出切眼爆破强制初次放顶和两巷爆破步距式放顶方案,其中切眼全长布置放顶炮孔14组,上下端头放顶孔为每组3个,其余均为每组2个炮孔;两巷放顶炮孔每组2孔,仰角为50°和70°,水平转角为50°和70°,分2层设计进行爆破强制放顶;现场观测表明,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分别为39.2m和17.6m,来压强度小,支架阻力富裕较大,表明工作面强制放顶控制顶板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煤矿开采》2016,(6):54-56
为解决坚硬顶板在回采工作面初采时的技术难题,采用深孔预裂爆破技术进行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深孔预裂爆破技术强制爆落的煤岩块基本可以充满支架后方的采空区,改变了顶板力学结构,有效减弱顶板初次来压时的动载冲击作用,避免飓风的形成,为类似条件下的煤层顶板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深孔预裂爆破技术对处理顶板问题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某煤矿61202工作面初次垮落步距大、地压显现和支护难度大等问题,通过采用预裂爆破切顶技术分别在切眼和运输顺槽对工作面顶板进行切缝处理。从预裂切缝效果和矿压显现2个方面对工作面爆破切顶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顶板爆破切顶卸压充分破坏了 61202工作面顶板的完整性,极大地缩小了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顶板悬露面积,降低了工作面初次来压的剧烈影响,保证了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9.
以四棵树煤炭有限公司八号井B_51107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针对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容易造成大面积悬顶等一系列安全隐患,对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采用两巷超前中深孔预爆破初次放顶方法及关键参数选择进行了初步探索。在工作面运输巷和轨道巷内向开切眼巷布置炮眼,实施中深孔预爆破。该技术在顶煤回收,消除顶板大面积来压安全隐患以及防止回风隅角瓦斯超限等方面取得预期效果,实现了B_51107综放工作面初采期间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合理设计,在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开切眼、两巷布置初次放顶炮眼,对工作面顶板采取超前预爆破放顶技术,解决了滞后爆破带来的安全等问题,实现了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11.
官地矿为高瓦斯矿井,中八区28416工作面采用"采9放8"综采放顶煤开采方式,工作面顶板坚硬,初采期间初次来压步距较大(一般情况为30m左右),且8#煤为易自燃煤层(发火等级为Ⅱ类),通过确定深孔爆破炮孔布置参数,采用深孔爆破技术进行强制放顶。实践证明,强制放顶深孔爆破技术减小了顶板初次来压步距,降低了顶板初次来压强度,工作面推进16m时,顶板全部跨落,采空区充填严实,保证了初采期间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2.
2201综采工作面是富祥煤矿首采工作面,顶板属中等稳定顶板,初次来压现象明显。通过切眼深孔爆破强制放顶,减小了初次来压步距,取得了较好效果,确保了工作面初采期间的安全生产,为今后类似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为避免采空区坚硬顶板大面积悬顶造成的安全事故,以神农煤业15101工作面顶板赋存K2石灰岩为工程背景,提出采用预裂爆破方法提前破坏坚硬顶板结构,避免采空区形成大面积悬顶现象。基于此,设计了工作面液压支架布置方案、预裂爆破弱化顶板方案。矿压观测结果显示,采用该技术后,初次来压步距减小了56.6%,初次来压强度降低了7.6%,表明了坚硬顶板切眼预裂爆破弱化技术的优越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为防治工作面顶板大面积垮落造成顶板及瓦斯超限等事故的发生,沙坪坝煤矿工作面在回采前需提前对其顶板进行爆破预裂,弱化顶板,本文分析了18208工作面顶板预裂爆破方案,得出进行预裂爆破,缩小了顶板初次垮落步距,切断切眼老顶完整性,将顶板初次来压直接变为周期来压,有效防止了大面积顶板垮落带来的隐患,实现了该工作面初采期间安全、高效生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杨建中 《煤》2013,(7):27-29
介绍了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前,对其坚硬顶板采用深孔爆破进行预裂弱化处理的方法,提高了煤炭回收率,保证了工作面初采放顶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小放顶煤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初次来压步距,增加煤炭资源回采率,确保初采初放期间工作面回采安全,对23111放顶煤工作面开切眼进行深孔预裂爆破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将初次来压步距减小11.1m,初次放煤步距提前14m。  相似文献   

17.
崔树江  张百胜 《中国煤炭》2012,38(11):41-43
常村矿3#煤层基本顶致密坚硬,回采初期不易垮落,针对S6-2工作面采用开切眼深孔预裂爆破、预先破坏开切眼顶板的完整性、缩小顶板初次垮落步距的方法,对综放工作面进行采前顶板弱化处理。实践表明,该方法不但解决了大面积顶板来压隐患,也可以提前回收顶煤,实现综放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18.
高河煤矿主采煤层为3#煤层,平均厚度6.5m,采用综采放顶煤的采煤方法。为使工作面初采后顶煤随顶板随采随冒,不致因悬顶面积过大给顶板管理和瓦斯防治带来隐患,甚至造成冲击矿压等重大灾害,在E1305工作面切眼处采取深孔爆破预裂顶板的方式进行人工强制放顶。通过深孔预裂爆破技术的实施,促使顶煤、顶板的提前断裂、垮落,缩小了初次来压步距,提高了放煤采出率,实现了初采期间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9.
《煤矿安全》2021,52(2):188-193
针对某矿3407工作面初采期坚硬顶板难以垮落易造成支架冲击载荷、顶板冲击矿压、有毒有害气体异常涌出等难题,通过测定工作面煤层及其顶底板岩石力学参数,检测基本顶细砂岩的矿物成分并对其做饱水风干实验;使用ANSYS/LS-DYNA软件模拟爆破后岩石裂隙发展情况,制定深孔预裂爆破方案;利用岩层钻孔探测仪对爆破后的炮眼进行窥视,观测初采期间工作面液压支架载荷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对基本顶细砂岩的破坏作用非常小;LS-DYNA软件爆破数值模拟3.5 m炮眼间距可以形成顶板贯穿裂缝;3407工作面初采期顶板深孔预裂爆破切顶后,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21.6 m,比上个工作面减少9.6 m,多采5 600 t煤,采出率提高14.4%,不仅解决了初采期坚硬顶板大面积悬顶的难题,同时提高了初采期煤炭采出率。  相似文献   

20.
马海胜 《煤》2021,30(2):20-22,106
玉溪煤矿1301首采工作面老顶为一层坚硬厚实的中粒砂岩,在工作面切眼内实施工作面回采前深孔预裂爆破,通过对顶板预裂前后老顶断裂极限跨距的理论分析、回采初期顶板垮落情况、工作面综采支架工作阻力等的综合分析,发现顶板爆破有效缩短了初次来压步距,减小了悬顶面积,防止了大面积垮落时工作面瓦斯超限,减弱初次来压对支架的冲击破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