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准确把握已婚女性乳腺疾病发病情况及发病原因,为乳腺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9月在本院接受生殖健康检查的已婚女性280例,对乳腺疾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280例已婚女性乳腺疾病检出率为34.29%,乳腺小叶增生28.93%,乳头溢液4.29%,乳腺纤维瘤0.71%,其他疾病0.36%;30~39岁女性乳腺疾病检出率最高,50岁及以上人群乳腺疾病检出率最低;城市女性乳腺小叶增生检出率显著高于农村女性,乳腺小叶增生妊娠1次患者检出率最高。结论已婚女性乳腺疾病发病率较高,应定期展开防癌检查,做到乳腺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女性普查乳腺增生的状况及其危险因素调查。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乳腺疾病普查的589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检查前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健康组和乳腺增生组。将两组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生乳腺增生的危险因素。结果589例女性中,查出乳腺疾病患者170例(28.86%),其中乳腺增生患者159例(93.53%),乳腺纤维瘤患者6例(3.53%),乳腺囊肿患者5例(2.94%)。内分泌失调、情绪紧张、不良生活习惯、不合理饮食结构、长期服用雄激素及避孕药是发生乳腺增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乳腺增生在乳腺疾病的发病率中占据首位,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进行预防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事业单位在职已婚女性妇科病常见病及多发病发病情况,为健康宣教、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省直医院、武警、大学等事业单位2011年3378名已婚女性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及妇科B超及乳腺红外线扫描等项检查。结果3378位妇检人群中,妇科疾病检出率为31.9%,检出率顺位依次为宫颈糜烂456例占13.5%、乳腺增生症405例占11.9%、阴道炎360例占10.7%、附件炎114例3.4%、子宫肌瘤78例占2.3%、卵巢囊肿2.0%。生殖系统炎症在24~35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为,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则在46~56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结论妇科宫颈疾病和乳腺疾病是影响女性健康的两大疾病,应加强妇科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女性自我保健意识和水平,提高女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贾宁 《安徽医药》2018,22(8):1484-1486
目的 对2015年重庆地区各行业女性乳腺疾病的检出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乳腺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5年1~12月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体检中心所有进行乳腺疾病检查的各行业女性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种行业共计8 814例女性职工参加了此项检查,其中乳腺囊肿372例检出阳性,检出率为4.22%;乳腺纤维瘤285例检出阳性,检出率3.23%;双侧乳腺增生5 207例检出阳性,检出率59.08%.教育类行业女性乳腺囊肿检出率(1.18%)明显低于其他行业(x2=18.001 ~53.083,均P<0.05);公务员行业女性乳腺囊肿检出率(7.63%)明显高于电力系统(4.27%)、服务类(4.29%)、金融类(4.12%)、制造业(4.20%)(x2=10.876 ~14.972,均P<0.05).教育类行业女性乳腺纤维瘤检出率(1.36%)明显低于电力系统(4.57%)、服务类(3.72%)、金融类(3.32%)、公务员行业女性(3.97%)(x2=8.922~21.180,均P <0.05),公务员行业女性乳腺纤维瘤检出率(3.97%)明显高于制造业女性(2.21%)(x2=7.285,P<0.05).教育类行业女性双侧乳腺增生检出率(7.64%)明显低于其他行业(x2=420.576 ~884.196,均P<0.05);公务员行业女性双侧乳腺增生检出率(70.11%)明显高于电力系统、金融类、制造业类女性(x2=0.256 ~1.290,均P<0.05). 41 ~50岁女性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双侧乳腺增生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x2 =5.447 ~499.460,P<0.05或P<0.05).结论 重庆地区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双侧乳腺增生好发于公务员行业女性,低发于教育类行业女性;多集中在41 ~50岁年龄女性.应注重高发病职业、高发病年龄女性乳腺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江苏省南通市女性乳腺疾病的患病情况,探讨乳腺临床检查和B超检查及钼靶检查在乳腺疾病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南通市26753例女性乳腺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6753例中有16608例未发现异常,发现乳腺疾病10145例(37.92%),其中乳腺增生8954例(33.47%),良性肿瘤787例(2.94%),乳头溢液318例(1.19%),乳腺囊肿73例(0.27%),乳腺癌13例(0.05%).结论 乳腺专科临床检查联合B超及钼靶检查是当前最好的乳腺疾病普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哈密地区妇女乳腺疾病患病情况,为本地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电脑红外线扫描与手检相结合,对1678名妇女进行乳腺疾病的检查。结果乳腺疾病患病例数895例,患病率为53.34%,其中乳腺增生为49.46%,纤维腺瘤3.75%,乳腺癌为0.12%。结论定期进行妇女乳腺健康检查,是早期诊断与治疗乳腺疾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19708例城市已婚女性妇科体检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城市已婚女性妇科疾病患病情况及各年龄段防治重点。方法选取19708例进行妇科体检的已婚女性,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妇科超声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乳腺检查。结果妇科疾病患病率由高到低为乳腺增生86.20%、子宫肌瘤30.09%、慢性宫颈炎26.19%、阴道炎10.41%、卵巢囊肿5.78%、子宫腺肌症3.37%、TCT结果异常2.13%,且不同年龄段患病率有差异;乳腺癌检出率为0.25%o,乳腺纤维瘤检出率为0.3‰,宫颈癌检出率为0.41%o,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为0.61%o。结论已婚女性妇科疾病的患病率较高,且各年龄段患病率有差异,因此定期妇科检查,提高已婚女性的自我保健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代谢热成像(TMI)对乳房热源的分析和评估;方法 对南京地区某公司360例女性职工进行TMI乳腺部位的检查及临床触诊;结果 乳腺增生61.11%、乳腺纤维瘤5.43%,乳腺脂肪瘤1.3%、乳腺导管瘤l3.6%、乳腺癌0.05%、乳腺无异常19.5%;结论 TMI对乳腺的普查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2015年重庆地区各行业女性乳腺疾病的检出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乳腺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体检中心所有进行乳腺疾病检查的各行业女性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6种行业共计8 814名女性职工参加了此项检查,其中乳腺囊肿372人检出阳性,检出率为4.22%;乳腺纤维瘤285例检出阳性,检出率3.23%;双侧乳腺增生5 207人检出阳性,检出率59.08%。教育类行业女性乳腺囊肿检出率明显低于其他行业(?2值为18.001~53.083,P值均小于0.01);公务员行业女性乳腺囊肿检出率明显高于电力系统、服务类、金融类、制造业(?2值为10.876~14.972,P值均小于0.01)。教育类行业女性乳腺纤维瘤检出率明显低于电力系统、服务类、金融类、公务员行业女性(?2值为8.922~21.180,P值均小于0.01),公务员行业女性乳腺纤维瘤检出率明显高于制造业女性(?2=7.285,P<0.01)。教育类行业女性双侧乳腺增生检出率明显低于其他行业(?2值为420.576~884.196,P值均小于0.01);公务员行业女性双侧乳腺增生检出率明显高于电力系统、金融类、制造业类女性(?2值为0.256~1.290,P值均小于0.01)。41~50岁女性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双侧乳腺增生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2值为5.447~499.460,P<0.05或P<0.01)。 结论 重庆地区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双侧乳腺增生好发于公务员行业女性,低发于教育类行业女性;多集中在于41~50岁年龄女性。应注重高发病职业、高发病年龄女性乳腺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市某机关干部人群患病情况,为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并提出保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248例某市某机关干部健康体检资料,对检出率前8位疾病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各年龄段人群组间差异及变化趋势。结果体检结果异常者2242例,检出率为99.73%。前8位疾病顺位是血脂异常、白内障、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前列腺增生、高血压、乳腺囊性增生、超重或肥胖和脂肪肝。男性白内障、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脂肪肝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女性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在职干部的血脂异常、乳腺囊性增生、超重或肥胖、以及脂肪肝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离退休干部,白内障、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前列腺增生以及高血压的检出率显著低于离退休干部。结论该市某机关干部健康状况堪忧,建议开展健康教育,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很多女性在体检中都被诊断为"乳腺小叶增生",但往往平时并没有太多症状,在乳腺外科门诊我也遇到过不少女性因为乳腺疼痛前来就诊,检查后发现得了"乳腺小叶增生"。"乳腺小叶增生"覆盖了从青春期到更年期各个年龄段的女性。那么,这个看似跟感冒一样常见的疾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乳腺小叶增生"是什么?小叶是女性乳腺的基本组成单位,我们先来看看乳腺小叶增生产生的生理机制:当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超声探讨女性体检者乳腺增生性疾病、子宫肌瘤患病率及二者相关性。方法以女性体检者986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年龄不同将其分为绝经前人群组637例及已绝经人群组(1年以上没有月经史)349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了解总人群及两组乳腺增生性疾病、子宫肌瘤患病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986例体检者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患病率分别为18.97%、15.82%,二者并存率为6.29%。绝经前人群乳腺增生性疾病患病率、乳腺增生并子宫肌瘤率均明显高于已绝经人群组(P<0.05),而两组子宫肌瘤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女性体检者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患病率具有相关性。结论绝经前人群组乳腺增生性疾病的患病率要明显高出绝经后人群组,说明女性生理周期对乳腺增生性疾病有很大影响;超声检测到绝经前人群组中患有乳腺增生性疾病同时伴有子宫肌瘤的阳性率为24.6%,说明二者很可能存在一定关联,应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乳腺疾病的发病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当地女性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探讨开展群体乳腺疾病普查的可行方法,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病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乳腺检查两种方法,调查和检测不同女性的乳腺发病情况。对全县15100名妇女进行了免费健康检查,利用红外线乳腺检查仪进行检查。根据乳腺疾病普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统计学检验方法对各种乳腺疾病的检出率进行年龄分段分析。结果:被检查的15100名女性中,乳腺疾病患病率为56.94%,且集中在30~40岁年龄组。其中乳腺增生8432名,乳腺纤维瘤59名,其他乳腺良性肿瘤56名,乳腺癌51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腺疾病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特点、流产次数、初潮年龄等多因素有关。结论:通过调查分析乳腺疾病的危险因素和加大乳腺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倡导健康的生活习惯,降低群体患病率。  相似文献   

14.
黄冬梅  王涛  陆尊慧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070-307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妇女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乳腺疾病的发病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51例妇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结合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451例患者中,占乳腺疾病前三位的是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分别为56.1%、10.6%和5.3%;乳腺增生在各年龄段中发病均较高,并且在50岁之前呈增加趋势,在50岁之后逐渐减少;乳腺纤维瘤在30岁以下发病最高,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减少;乳腺癌多发病于60岁以后的妇女,但是恶化倾向常出现于40~ 50岁的妇女.结论 在对乳腺疾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应结合乳腺疾病的发病特点以及患者年龄、病史等多种因素对结果进行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15.
姜怡  陈进 《安徽医药》2010,14(8):968-970
乳腺增生病(erythroplasia of mammarygland,EMG)是以乳腺腺泡、导管的上皮组织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是一种既非肿瘤又非炎症的乳腺病变。乳腺增生病多见于25—45岁女性,其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占乳房疾病的75%,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并有一定的癌变倾向。乳腺增生病的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世界卫生组织(WHO)统称良性乳腺结构不良。  相似文献   

16.
乳腺疾病与负性心理因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疾病与负性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医院抑郁焦虑问卷及自行设计状况问卷,对274例乳腺增生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同时由269例乳腺正常女性组成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在月经中期,乳腺增生组负性心理发生率为78.47%,正常对照组仅为24.9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负性心理与乳腺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惠州市"全国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普查结果,以了解惠州地区乳腺癌的高发因素及高危人群。方法针对惠州地区不同单位的已婚育龄妇女群体作为普查人群,采取车载仪器于组织现场进行乳腺普查。对普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惠州地区女性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普查人群共计11187人次,其中乳腺肿瘤236例(占2.1%)、囊肿645例(占5.8%)、瘤样增生2118例(占18.9%),增生6409例(占57.3%);病理检测结果,阳性人数4720例,总阳性率为42.2%。结论不同年龄段的妇女群体容易发生乳腺疾病的种类不同,而不同职业和地域也是引起乳腺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针对患病特点,对高危人群开展筛查工作,可以提高乳腺疾病及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吉林市农村妇女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及乳腺癌的发病率。探讨乳腺癌发生的相关因素,研究降低乳腺癌发生的应对策略。方法对参加2011、2012年吉林市乳腺癌筛查的农村妇女进行乳腺临床触诊-乳腺彩超-钼靶摄片检查。结果在5794例参检的妇女中,通过临床触诊发现异常者有1486人,其中发现乳腺癌5例,患病率达到0.09%,轻度乳腺增生482人,患病率8.31%,乳腺良性占位性病变45人,患病率0.78%。结论乳腺癌筛查是发现乳腺疾病甚至乳腺癌的重要措施。学会自检,定期进行乳腺临床检查,提高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  相似文献   

19.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收集了我院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的511例乳腺超声检查病例,着重分析了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征,探讨其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全部检查病例均为本院住院和门诊患者,女性509例,男性2例,年龄3-85岁,平均33岁。共检查出各类乳腺疾病497例,其中乳腺增生379例(单侧增生72例;  相似文献   

20.
女性乳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探讨女性乳腺疾病流行病学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来本院进行体检的3500名女性作为调查对象,根据调查要求认真填写流行病学表格,同时,临床对所有受调查者均进行乳透、彩超及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将结果进行整理记录。结果:3500名调查对象中,发现有乳腺疾病为2500例,检出率为71.4%。其中乳腺增生1672例,患病率为66.9%;乳腺良性肿瘤756例,患病率为30.2%;乳腺癌6例,患病率为0.24%,其他乳腺疾病66例,占2.6%。结论:乳腺增生性疾病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孕情况、职业、工作压力、服用保健药物等因素有关,应加强对乳腺疾病的宣传力度,定期进行体检,合理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可降低乳腺疾病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