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新闻     
《电源技术》2012,(6):771-774
德国与加拿大联合研发新型锂-硫电池德国慕尼黑大学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联合研发新型锂-硫电池取得重大进展。研究人员应用纳米科技对锂-硫电池技术进行重大改进,用碳纳米微粒构成多孔电极,使吸附硫的能力大大增强,从而大幅提升电池性能,未来有望取代目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由锂电极和硫-碳电极  相似文献   

2.
《电源世界》2012,(6):57
近期新型锂—硫电池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研究人员应用纳米技术对锂—硫电池技术进行重大改进,使用碳纳米微粒构成多子孔电极,使其吸附硫的能力大大增强,电池达到最高的性能。据悉,该项目由德国慕尼黑大学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研发,他们表示该项目未来有望替代目前的锂离子电池。  相似文献   

3.
国际信息     
德国加拿大联合研发新型锂—硫电池:德国慕尼黑大学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联合研发新型锂—硫电池取得重大进展。研究人员应用纳米技术对锂—硫电池技术进行重大改进,使用碳纳米微粒构成多孔电极,使其吸附硫的能力大大增强,电池达到最高的性能,未来有望替代目前的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由锂电极和硫—碳电  相似文献   

4.
国际     
《内蒙古电力技术》2012,(3):124-124
德国加拿大联合研发新型锂—硫电池:德国慕尼黑大学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联合研发新型锂—硫电池取得重大进展。研究人员应用纳米技术对锂—硫电池技术进行重大改进,使用碳纳米微粒构成多孔电极,使其吸附硫的能力大大增强,电池达到最高的性能,未来有望替代目前的锂离子电池。  相似文献   

5.
碳材料作为电化学嵌锂宿主材料一直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重点。硬碳材料具备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较好、成本低等特点,使其在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方面受到人们的关注。选用了硬碳材料作为负极材料,正极材料采用氧化镍钴锂(NCA)体系,探讨了材料体系、电极配方设计、电极制备工艺、隔膜对电池设计的影响。制备15 Ah功率型锂离子电池,对电池进行了大倍率快充、快放性能、循环性能及安全性能的相关测试。  相似文献   

6.
麻微  陈何  王红  阳炳检  廖小珍 《电源技术》2013,37(1):152-155
锂空气电池作为理想的高比能量化学电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年来锂-空气电池空气电极催化剂和碳载体的最新研究进展,比较了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和贵金属催化剂在空气电极上的电催化行为,总结了碳载体的孔容利用率及其比表面积和孔径大小的关系。此外,还介绍了新型碳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掺氮碳载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锂离子电池碳负极研究新动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锂离子电池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池,其研究重点是电池负极材料。本文根据国内外锂离子电池发展现状,讨论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负极——碳电极的发展动态。比较了各类碳材料的性质,如石墨、焦炭、碳纤维和微珠碳等。并提出对石墨无序化条件、石墨掺杂形成纳米级复合材料和对石墨改性使其形成纳米级孔、洞和通道等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目的是提高锂的可逆贮量和减少不可逆容量损失,有利于负极比容量的提高,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并认为这些技术将是未来锂离子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固态锂离子电池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方面有超过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潜力。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性能固态负极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硬碳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较小,有利于维持与固体电解质(膜)的物理接触,是固态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首选之一。在电极中构建良好的离子和电子传导网络是制备高性能固态负极的关键。首次利用硬碳为活性物质、锂化的全氟磺酸(Li-Nafion)树脂与Li--6.4La3Zr1.6Ta0.6O12(LLZTO)的复合物同时作为粘结剂和电极内部固体电解质研制了固态复合负极。运用电化学测试和XPS表征,探究了固态复合负极中不可逆容量的来源。通过优化复合负极的组成和结构,实现了硬碳复合负极的稳定循环。所研制的固态复合电极在70℃下循环180次的平均库仑效率为99.82%。以Li-Nafion膜作为电池的固体电解质隔膜,将经预锂化处理的硬碳复合负极与磷酸铁锂正极组装了全电池。该电池稳定循环400次,平均库仑效率达99.80%。此外,该复合负极与单晶LiNi0.6...  相似文献   

9.
合金材料具有高容量、高密度的优势,有望成为新一代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合金材料在锂化过程中产生较大的体积膨胀,易开裂粉化,活性物质内部丧失电接触,电极容量衰减迅速.米复合结构是提高合金负极材料循环稳定性的有效途径.述了锂离子电池Sn基合金-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纳米合金-碳复合结构是提高Sn基合金负极循环性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综述了目前常用的锂离子碳负极材料的研究概况,并且按碳材料的石墨化程度不同对其进行分类,具体阐述了多种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特点及其制备方法。同时还简述了锂离子在碳材料中的几种嵌入机理,综合讨论了这几种嵌入机理的优缺点。通过对碳材料的循环伏安性质、充放电性质、电容量、可逆性及结构特征的比较,介绍了不同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嵌锂特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锂硫电池硫/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进展,针对目前锂硫电池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满足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的高比能量、快速充电、长寿命等需求,使电动汽车达到燃油车接近的使用条件,是电池研究者追求的目标。新一代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等。介绍了这些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并对今后的研发态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锂离子电池用碳负极材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比较了锂离子电池中所应用的各类碳材料的结构.综述了碳材料贮锂机理的几个主要观点。指出利用聚合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作前驱体,适当条件下进行结构预控,是获得高产量、低成本、强贮锂能力碳材料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贾旭平 《电源技术》2014,(2):193-194
正最近,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先进的锂硫电池,其能量密度是锂离子电池的两倍。近年来,锂硫电池由于硫正极的理论比容量(1 675 mAh/h)高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瞩目,因为它不仅能用作"零"排放汽车的电源,还能用作先进电子设备的电源。但是,也  相似文献   

15.
锂硫电池硫电极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锂硫电池硫电极材料研究现状;介绍了正极制备工艺(如粘结剂、导电剂、添加剂、硫颗粒的尺寸等)和电解液对硫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展望了硫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6.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树脂包覆石墨的性能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高的脱嵌锂容量及平坦且低的(相对于锂金属)电压特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高倍率充放电性能及与电解质的相容性方面。本工作制备并研究了环氧树脂包覆石墨制备的复合碳材料。当用这种复合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时,它的无序结构的焦炭壳层防止了石墨核心材料在插锂过程中的剥落现象,改进了锂离子在阳极材料中的扩散性能。这种材料与石墨相比,不仅保留了石墨具有较高的插锂容量的特性,并且大大改进了其与电解质溶液的相容性和动力学性能,当这种复合碳材料用1C充放电时,仍保持有200mAh/g的容量。  相似文献   

17.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10,他引:21  
吴川  吴锋  陈实  王国庆 《电池》2000,30(1):36-38
综述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对锂钴氧化物 ,锂镍氧化物和尖晶石锂锰氧化物的特点 ,制备和改性方法作了介绍。并简介了纳米电极材料及其它正极材料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锂氟化碳电池放电热效应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立丽  王松蕊 《电源技术》2016,(5):1098-1102
通过对氟化碳电极和金属锂电极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中建立了锂氟化碳放电热效应模型,并模拟计算了绝热条件下,25 Ah锂氟化碳原电池在1/30 C恒流放电过程中电池温度的变化。模拟结果与绝热对照实验相比,误差在-6.28%到0.44%之间。  相似文献   

19.
锂氟化碳电池具有很高的比能量,是其他锂原电池的2~3倍,如锂二氧化锰电池、锂二氧化硫电池。但是在其放电过程产生的氟化锂会在多孔碳表面沉积,导致正极板膨胀,而约束电池膨胀将产生很强的内应力。介绍了一种电池内应力的测试方法,并对锂氟化碳电池的测试结果进行了研究。根据锂氟化碳电池内应力测试结果,结合力学仿真分析手段进行了电池壳体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现状,指出石墨型材料作电池负极比硬碳更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