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日,上海猪肉追溯系统进一步升级,17万头能繁母猪率先拥有了“二代身份证”——耳标中增加了一块瓜子大小的电子芯片。该芯片记录下每头生猪在养殖过程中的饲养状态、出栏时间、免疫和治疗等信息,并传递至相关数据库,数据库还能对生猪的体征状况进行分析和判断,第一时间通知兽医对生猪进行疾病防治。截至目前,上海本地219个规模化生猪饲养场和6412家养殖户饲养的17万头能繁母猪率先拥有了“二代身份证”电子耳标。而部分本地大型养殖场的生猪耳朵上的电子耳标也在陆续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2.
在规模化奶牛场饲养管理中,佩戴耳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奶牛场的防疫、育种、治疗、牛群的生产性能测定、检疫出证、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等重要环节.1外挂式耳标与电子耳标第区别一般牛场用的是外挂式耳标,这种耳标会随着时间的延长出现耳标脱落、标示模糊等现象,进而造成疫苗漏打、配种混乱、奶牛产期无法确定等,致使奶牛养殖过程中相关资料缺失、养殖档案建立不完整.  相似文献   

3.
《中国动物保健》2006,(10):64-64
目前,听说“电子芯片”猪肉要在自家附近的长顺农贸市场亮相,成都市民黄月一大早就起来瞧个新鲜,没想到市场入口处已经排了不少顾客。购买前,黄月拿起专柜前的电子读写器对着猪肉上的“电子耳标”一扫,电子荧屏上立刻显示出猪肉的屠宰时间、检疫时间、药物残留、重金属残留等详细信息。  相似文献   

4.
肉牛身份识别是牛肉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技术。在肉牛生产全程质量安全追溯中用于记录肉牛身份信息的耳标载体主要有二维条码耳标和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耳标。本试验以实际饲养状态下的肉牛为试验动物,比较基于二维条码与RFID技术的耳标信息识读效果。结果表明:在肉牛实际饲养条件下,二维条码耳标读取信息的速度会受到来自牛只活动状态、污物、图像磨损、字迹模糊、光线和识读角度等因素的限制。RFID电子耳标具有支持信息自由采集、读取速度受外界条件干扰小、协助饲养过程管理、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由此可得出,RFID耳标更适合于肉牛生产全程质量安全的追溯管理。  相似文献   

5.
科技     
《饲料广角》2006,(11):6-7
我国首次为生猪植入“芯片”建立产业链信息库 5月22日.“国家金卡工程”电子标鍪应用试点项目、“四川牲畜、食品产业链电子标识管理系统”在四川省邛崃市正式启动。工作人员采用RFID电子标签技术.为首批1万头生猪安装电子芯片.建立生猪产业链“信息库”。这是中国第一次将RFID技术应用于生猪养殖。据介绍,电子芯片约有近2k的内存,镶嵌在黄色耳标中,通过打卡器固定在生猪的耳朵上。  相似文献   

6.
王洪喆 《兽医导刊》2009,(3):11-11,35
畜禽标识制度是动物防疫工作的组成部分,是为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而确定的一项基本制度.<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牲畜耳标技术规范>、<牲畜耳标生产系统技术规范>,<牲畜耳标管理规范>,<畜禽标识信息数据库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对畜禽标识生产、使用及畜禽标识信息化管理等作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7.
《山东饲料》2006,(7):17-17
把一个一元硬币大小的黄色塑料片固定在生猪的耳朵上,塑料片里镶嵌一颗芝麻大小的电子芯片,通过电子芯片里记录的原始数据,人们可以查到相关猪只从养殖到流通等各个环节的所有信息。一旦发生疫情等非常事件,便可通过芯片信息进行有效追溯,迅速控制,以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8.
王洪喆 《动物保健》2009,(3):11-11,35
畜禽标识制度是动物防疫工作的组成部分,是为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而确定的一项基本制度。《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牲畜耳标技术规范》、《牲畜耳标生产系统技术规范》、《牲畜耳标管理规范》、《畜禽标识信息数据库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对畜禽标识生产、使用及畜禽标识信息化管理等作出了规定。为了便于掌握二维码动物标识这种新标识,下面就有关二维码标识生产、使用及信息化管理等法律规定作一介绍,并谈一谈耳标佩戴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6年9月1日,农业部发布农医发[2006]8号《关于贯彻实施(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该通知另外含有《牲畜耳标技术规范》、《牲畜耳标生产系统技术规范》、《牲畜耳标管理规范》、《畜禽标识信息数据库管理规范》4个附件.现刊登《牲畜耳标管理规范》。其余3个附件.请读者在本社论坛查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正一、兽医器械概述兽医器械简单说是指用于动物的饲养、管理、诊疗、处置和疾病预防、治疗的仪器、器具、设备及组件,是畜禽养殖、保健的重要投入品。其种类繁多,常见类别为动物标识类(如牲畜耳标、电子耳标、耳标钳等)、防疫注射类(兽医注射针、注射器、灌药器、开口器、采血针等)、养殖护理类(饮水器、电热  相似文献   

11.
王凯  吴丹  蔡更元 《猪业科学》2019,36(7):88-91
生猪追溯管理体系对于国内目前的集约化养殖和智能化管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生猪追溯管理体系涵盖多方面,其中电子耳标识别系统扮演了极其关键的角色,文章总结了电子耳标识别系统(RFID)在不同领域及不同国家在养猪业上的应用情况,可对养猪企业以后如何加强生猪产业追溯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宠物犬数量上升,其监管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电子芯片的出现,为宠物犬"实名制"管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城市宠物犬丢失、遗弃、伤人和违法监管难的窘境。但犬电子芯片在普及过程中面临不少问题,如政府对犬籍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电子芯片植入缺少法律依据,管理部门重收费轻管理,植入电子芯片导致犬局部感染等。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养犬的法律法规建设,施行宠物犬"实名制"管理,坚持"轻收费、重管理、严处罚"的犬籍注册办证机制,并加大对兽医植入电子芯片的技术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河北省大力推进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工作,通过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出台相关保险政策、创新信息平台技术研发、建立多部门配合联动机制等措施,创立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的"平山模式",取得初步成效。本文详述了"平山模式"的运转机制、理赔流程及"新型畜禽专用耳标"的使用、信息平台操作与管理等工作情况,探讨了开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工作成效和困难,客观分析了该模式具有"保险理赔联动、信息耳标联动、处理监管联动"的优点,同时存在配套政策不完善、耳标生产滞后、群众认可度不高等问题,提出le通过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调整相关政策和保险条款、完善运转机制,提高平台工作效率、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等方式,进一步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在种猪场的生产管理中,耳标是非常重要的,关系着整个猪场的配种、妊娠、分娩、防疫、治疗以及系谱建立、猪群分析,公猪性能测定,杂交利用等重要的环节,传统耳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墨迹模糊、标示模糊等现象,往往造成疫苗漏打、配种混乱、母猪产期无法确定等一系列问题。利用RFID制作的耳标,采用非接触式IC卡,通过读写器读写猪的信息,犹如给每头猪做了一个“身份证”,可用于猪饲养管理的各个方面。RFID作为猪只与电脑“连接”部分,由于RFID体积小,通讯性能稳定,是制作电子耳标的可靠材料,配合无线通讯读写器,读取猪只个体资料,传输到电脑中,为猪群建立档案,也可以配合诊断,定制治疗方案,还可以结合配种建立猪群妊娠档案,妊娠期管理;配合猪群资料建立“一猪一卡一方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畜禽标识是国家农业部批准使用的耳标、电子标签、脚环以及其他承载畜禽信息的标识物,在我国从事畜禽及畜禽产品生产、经营、运输的活动,必须遵守。《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要求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畜禽标识的建立和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一直以来对肉食品安全质量方面都非常关注,尤其对兽药残留、违禁药品、饲料添加剂方面特别关注。为了使消费者吃到肉质鲜美纯天然牧草养殖的绿色无公害牛羊肉,青海省大通县种畜繁殖场应用了手持终端养殖溯源系统,该系统包括牛羊档案、耳标更换、牛羊转群、牛羊死亡、免疫管理、兽药使用、繁育管理、销售管理、统计等9个模块。消费者通过扫描该场生产的肉食品的二维码就可以得知肉食品生产源头的各种信息如品种、来源、生产性能、免疫状况、健康状况、畜主、兽药残留、饲料使用情况等,从而彻底解决了无公害畜产品的可追溯性,消除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7.
罗远明 《猪业科学》2021,38(9):52-54
智慧养猪已成为生猪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其核心主要聚焦于智能环控、智能饲喂和对猪群的视频监控等技术的应用。大数据采集是实现智能化的前提,因此,通过射频识别(RFID)技术建立猪只大数据是实现智慧养猪的基础。通过正确的猪只个体识别技术的选型,在不同生命周期给猪只选配合适的电子耳标,给猪只建立精准的身份证明。在不同阶段的数据采集场景中,通过识别电子耳标产生真实数据的关联,准确掌握每一头猪从出生到屠宰再到消费市场终端之间的信息,从而确保了动物健康养殖、疫病控制和食品安全,真正意义上实现智慧养猪。  相似文献   

18.
<正>1 技术总结平台采用云计算、大数据、IOT、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围绕养殖生产监管升级、畜牧兽医系统共享贯通和科技金融赋能扶持三个方面,打造从养殖、检疫、调运、屠宰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信息化风险追溯监管信息体系。实现一个平台进行全流程监管、应急指挥和风险控制;一套基础数据贯穿各畜牧兽医系统;一套IOT平台接入电子耳标、视频监控、出猪通道等智能终端;一套中台架构支持平台扩展、数据应用和金融服务延伸。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在畜牧养殖领域,为生猪等动物佩戴(或植入)专用溯源耳标(标识),把动物的饲养管理、疫病预防检疫、屠宰加工、商业流通等情况实时录入管理系统,不仅可实现养殖业主对生产管理状态进行网络远程了解、下达生产指令等,政府监管部门也可以在网上实时监管查询养殖场疫病预防、动物死亡、出栏补栏、检疫报检、屠宰流通等环节的情况,实现全程无缝监  相似文献   

20.
正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一个占地54亩的养猪场更多地依靠"数据"管理。每只能繁母猪的右耳都戴上了电子耳标,这是一种由二维码和电子标识组成的复合标识,通过专用智能阅读器可以轻易地读取农业部牲畜二维码图案和二维码号。工作人员采用智能阅读器采集每头能繁母猪胎次、采食量、产仔数、孕期等数据,传至电脑控制中心后,对每头能繁母猪进行科学分析,量身定制养殖方案。在能繁母猪饲养区的圈舍内,共有6套带着栏杆的设备,这些就是自动饲喂站。自动饲喂站下料口附近有一个扫描仪,当母猪进入饲喂站后,电子耳标里的身份信息就会被识别出来,母猪就能吃到专门定制的营养餐。这些"刷卡"吃饭的母猪,能够在圈舍内自由活动,而不用像以往那样被固定在定位栏中,避免缺乏运动影响生长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