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解决露天转地下过渡期的产能衔接问题,以大孤山 铁矿为工程背景,采用楔形转接过渡露天地下协同开采模 式,通过地下开采挂帮矿弥补过渡期露天产能的不足。为 此,优化了露天开采的最终境界,研究了挂帮矿的开采时间 及诱导冒落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了小孤山采区和 大孤山采区的露天地下协同开采方案,小孤山采区过渡期总 产能为 620 万t/a左 右,大 孤 山 采 区 过 渡 期 总 产 能 为 900 万t/a左右。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楔形转接过渡露天地下 协同开采模式能够满足大孤山铁矿过渡期的产能需求,实现 矿山的稳产过渡。  相似文献   

2.
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协同开采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冶金矿山露天转地下的过渡期,由于露天与地下开采相互干扰,造成过渡期安全生产条件差和产量衔接困难,这一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针对过渡期露天开采境界内底部矿量、地下开采挂帮矿量的常用开采模式,提出了挂帮矿地下诱导冒落法开采方案,并从扩展露天地下同时开采时间与空间的需要出发,研究了露天境界细部优化方法以及露天地下协同生产技术,由此研发出露天地下协同开采方法。理论分析与海南铁矿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显著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和有效提高露天转地下过渡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部分露天铁矿山正在陆续或己经转入地下开采,在露天转地下开采的过渡期,矿山产量衔接困难致使出现减产或停产过渡现象,严重制约矿山企业的发展。以攀枝花铁矿为研究对象,提出分区开采、协同开采的露天转地下开采方式,论述了露天转地下协同回采顺序、协同开拓运输系统、协同安全防护、协同形成覆盖层等理论方法,充分发挥露天与地下开采的工艺优势,提高过渡期矿石产量,实现露天转地下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4.
针对常规方法较难实现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期增产衔接的问题,以小汪沟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为例,采用诱导岩体自然冒落形成覆盖层的方法,缩小了露天与地下生产的相互影响范围,延长了露天与地下同时生产的时间。通过优选露天与地下开采工艺,按便于矿石回采和效益最大化原则确定露采最终境界,并采取措施加快地下采矿进程,实现了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期产量的逐年大幅度递增。  相似文献   

5.
鞍钢眼前山铁矿三期开采方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卫军  吉兆宁 《采矿技术》2006,6(3):182-183,222
为解决眼前山铁矿深部开采问题,通过对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方式的系统研究,提出了眼前山铁矿深部合理开采方式.并对露天转地下开采中的首采区段选择、生产能力的衔接、生产过渡方式以及合理生产规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证,得到了眼前山铁矿深部开采方式的系统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国内外露天转地下开采研究现状,对露天转地下安全开采的关键问题,如露天开采极限、露天转地下开拓系统、过渡期采矿方法、安全顶柱、露天坑底覆盖层、露天转地下开采风险特性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过渡期的产量衔接是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关键技术难题之一。以峨口铁矿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了矿山资源、露天生产现状、露天采剥进度计划以及地下开采分区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产能配合露天产能生产衔接和露天产能配合地下产能生产衔接两大过渡方案,并将其应用到矿山得出了最符合实际情况的产能平稳过渡方案。  相似文献   

8.
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崩落法开采挂帮矿,会引起边坡的岩移和陷落,威胁露天矿的安全生产。以大孤山铁矿为工程背景,分析边坡岩移机理,得出挂帮矿持续冒落跨度为临界冒落跨度的1.25~1.65倍,第一分段进路布置在矿体厚度大于3.3l的位置,能够保证露天开采的安全。研究陷落散体所需的回采体积,得出回采体积先随着保安矿柱宽度的增加而减小,后又随着保安矿柱宽度的增加而增大,当保安矿柱的宽度为88.45 m时,所需回采体积最小。采用散体滑落试验,得出了防护坝设置在露天坑底的上一个台阶,保证了露天开采的安全。研究成果能够实现大孤山铁矿露天转地下过渡期的产能衔接和安全生产,对于矿山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型铁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确定大型铁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方案是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以庙沟铁矿为研究对象,首先在系统分析露天开采终了阶段,境界外矿体空间赋存状态的基础上,对不同区域的矿体开采进行方案设计,确定其基建时间节点与逐年产能;然后依据矿山开采现状与计划,结合挂帮矿体开采及覆盖层形成方案,分析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期阶段的时空相关性,提出了4种可行过渡方案;最后以露天转地下平稳过渡为目标,结合现有规范、标准,提出方案优化的评价指标为投资、资源利用可靠系数、产能平稳系数和开采安全系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可行方案进行优化,确定了庙沟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方案为:北端帮挂帮矿体采用崩落法、西边帮挂帮矿体采用平硐溜井联合开拓和回填形成覆盖层的过渡方案。  相似文献   

10.
黄真劲 《采矿技术》2006,6(3):231-232,268
露天转地下的矿山都有过渡期.在过渡期间,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同时存在,从而增加了过渡期开采的复杂性.如何结合矿山的特点合理地解决过渡期的安全、技术问题、维持矿山生产能力,是过渡方案选择、制定的关键所在.介绍了永平铜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方案,并对相关的技术、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矿山企业首要的问题是产量衔接与平稳过渡,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出现大的滑坡。通过对唐钢石人沟铁矿露天转地下首采层开采工艺及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在现有基础上提出了提高-60m水平首采层生产能力的安全高效措施方案,有利于矿山转地下后的产能提高、产量衔接。  相似文献   

12.
石人沟铁矿露天转地下首采层开采的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矿山企业首要的问题是产量衔接与平稳过渡,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出现大的滑坡。通过对唐钢石人沟铁矿露天转地下首采层开采工艺及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在现有基础上提出了提高-60m水平首采层生产能力的安全高效措施方案,有利于矿山转地下后的产能提高、产量衔接。  相似文献   

13.
《金属矿山》2012,(3):106
近日,山西太钢集团峨口铁矿露天开采转地下开采工程进入设计阶段,标志着该矿1.9亿t地下铁矿石将被盘活,相当于新建一个与峨口铁矿规模相当的地下铁矿。经过30多年的开采,峨口铁矿已累计采矿1.2亿t;截至2010年底,其露采境界内储量还有7 000万t。根据测算,该矿4个露天采区将从2012年开始陆续  相似文献   

14.
根据某铁矿现有的地质勘察资料和矿山的生产实际状况,对该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进行采矿方法、开拓系统、提升运输、通风系统和排水系统设计等进行研究,设计的开采方案实现了该矿山露天转地下的平稳过渡和生产衔接,可为类似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保国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紧迫性,并对露天转地下开采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为矿山开采的顺利衔接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铜山口铜矿目前可采储量仅可服务矿山3 a开采,为了保持生产衔接,过渡到地下开采,结合生产实际,制定了露天转地下过渡期联合开发方案,以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经方案比较,充分论证后期生产组织方案,露天转地下过渡期联合开发方案是可行的,可提高矿山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17.
为指导某铁矿有序开展露天转地下开采工作,在系统分析了矿山露天开采现状和矿体赋存情况的基础上,对矿山露天开采极限、露天转地下开拓系统、挂帮和深部矿体采矿方法等转采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最佳转采方案。通过比选,确定了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挂帮矿体和深部矿体的回采,并针对不同矿体展开回采工艺设计和中深孔爆破参数优化,确保该铁矿露天转地下的高效开采和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8.
姜鹏 《矿业工程》2012,(1):15-17
根据眼前山铁矿矿体赋存条件以及开采现状,分析了该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挂帮矿体开采、采空区处理、覆盖层形成、开拓系统以及开拓系统在时间、空间、产量衔接等技术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大型露天金属矿山深部开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系统研究,提出了眼前山铁矿深部矿体的合理开采方式,并对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生产能力的衔接,开采方式的平稳过渡,地下开采首采区的选择,矿山生产规模的确定,采矿方法的选择以及边坡下压帮矿量的回采进行了论证,得到了眼前山铁矿深部矿体开采的系统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齐大山铁矿经过多年开采已逐步达到露天开采最终境界,露天转地下开采势在必行,亟需研究新的开采方案。自然崩落法在开采低品位破碎矿体时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可作为齐大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备选开采方案之一。通过现场调查研究,对齐大山铁矿矿岩的可崩性进行了初步评价,提出了基于人工致裂技术辅助崩落的自然崩落法应用方案,可为类似矿山提供新的开采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