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根据对张家峁井田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利用GIS多源数据融合方法,采用“三图—双预测法”进行煤层顶板水害危险性预测评价。首先以“富水性结构指数法”对煤层顶板基岩裂隙含水层进行富水性分区评价,然后针对煤矿正在开采的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进行研究分析,最终将之前得到的富水性分区图与冒落带分区图进行叠加分析,得到顶板含水层突水危险性分区图,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研究表明,由于导水裂隙带均发育到其顶板含水层,故涌突水条件主要取决于其含水层的富水性,对于基岩裂隙含水层来说,总体上中部、西南部和西北部突水危险性较高,东部突水危险性较弱,由东至西突水危险性逐渐增大,相关研究在22202工作面涌水量观测结果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陈年华 《现代矿业》2019,35(9):220-221
近年来煤矿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频发,为了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需要制定完善的顶板管理措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根据作业现场顶板垮落形式对顶板冒落进行分类,从矿压显现角度分析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的成因,通过事故树图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确定掘进工作面需要加强管理的关键部位,并根据作业现场地质条件制定作业规程和事故预防措施,减少掘进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黄太光 《煤炭技术》2007,26(5):62-63
根据益新煤矿高档普采工作面的生产实践,从几个不同方面分别对高档普采工作面的顶板支护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采煤工作面顶板冒落控制及顶板支护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针对煤矿采空区顶板大面积冒落将采空区的空气瞬间高速压出而形成的空气冲击灾害,通过建立全部切落-整体运动型顶板冒落和房采采空区顶板冒落两种常见的种顶板冒落形式下的空气冲击的理论模型,分析了空气冲击危害的形成机理,并推导出风速计算公式,为空气冲击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并针对大同煤矿集团某矿采空区现场情况进行实际应用,提出了灾害防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煤矿坚硬顶板冒落时对回采工作面造成的冲击大,严重影响开采安全。首次研制开发的顶板离层遥测系统,经在木城涧煤矿坚硬顶板预报实践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对顶板冒落的遥测预报,该成果对地下工程顶板冒落的监测预报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划分采场顶板安全等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山采场顶板冒落是地下矿山开采中常见的灾害。本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以金属矿山采场顶板等级划分标准中的各个级别类型作为学习样本,通过自动学习,建立BP网络模型,据此自动识别采场顶板的安全等级。  相似文献   

7.
《煤炭技术》2017,(11):12-14
建立水平应力作用下层状顶板岩层冒落分析方程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层状顶板岩层自下而上逐步冒落并收敛,层间破坏始于弱面位置,层状顶板冒落形态差异受侧向应力系数、岩层硬度和厚度及其下覆岩层跨度影响。通过层状顶板冒落机理分析,提出四道柳煤矿6003进风顺槽联合支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试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云 《地矿测绘》2010,26(2):30-32,37
根据国内非煤矿山安全管理的现状,对非煤矿山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探讨.从设计、施工、监测到应急救援体系等方面,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充分、详细的论述,最后得出对非煤矿山的安全管理,抓住关键工作有指导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急倾斜工作面顶板变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望  张艳伟 《煤矿安全》2013,(1):189-192
利用材料力学等相关理论,结合龙煤集团新铁煤矿某工作面的实际煤岩赋存条件,根据急倾斜煤层赋存的非对称性以及工作面下部冒落矸石的充填特征,将上覆岩层作用载荷和充填矸石支撑力进行简化,建立了急倾斜工作面顶板弯曲变形力学模型,给出了急倾斜工作面顶板的挠曲线方程,分析了不同煤层采高、不同工作面长度条件下顶板最大挠度点位置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
根据鹤岗矿业集团公司兴安煤矿多年来对复合顶板煤层开采的实践,分析复合顶板冒落特点和原因、控制冒顶的基本原理、预防冒顶的措施。为复合顶板煤层开采和预防冒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李全明  杨曌  张红 《现代矿业》2019,35(1):185-188
为有效遏制非煤矿山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风险管控能力,特提出非煤矿山安全风险评估新方法。以某石料厂为例,从非煤矿山现场安全管理和固有风险两方面建立非煤矿山安全评估方法,明确非煤矿山安全评估步骤和具体要求,现场安全风险分为3类调研项目运用符合或者不符合和扣分的形式记录调研情况,并询问和勘查得出固有风险项的具体数据等情况,进行总结并根据非煤矿山现场风险分级表和固有风险分级表判定企业整体风险等级。针对非煤矿山安全管理和固有风险进行更加全面的掌握和评价,改善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管理现状,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管理水平,为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提供理论支撑,为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安全投入提供根本的依据,预防和控制非煤矿山企业重特大事故。  相似文献   

12.
非煤矿山是我国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生产的复杂性和高危性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为确保非煤矿山生产安全稳定有序运行,各省非煤矿山均开展了“风险分级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为高效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在充分调研基础上,设计并研发了双重预防体系数字化平台。借助5G、物联网、GIS等先进技术,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现行非煤矿山相关安全管控问题,实现了双重预防体系在非煤矿山的应用。结果表明:通过数字化技术与双重预防体系的结合,双重预防体系在非煤矿山的执行更加有效,管理数据更加准确,有助于解决目前非煤矿山面临的部分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3.
郎琦 《矿山机械》2021,49(2):1-5
复杂不稳定煤岩开采,由于涉及因素复杂,无法建立统一模型,现场实测数据分散,来压规律不易总结,需顶板垮断机理解释和指导.以同发东周窑矿复杂不稳定煤岩综放开采实测不规则矿压规律为切入点,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该矿复杂不稳定煤岩综放开采顶板的8种典型垮断机理,从理论上解释了该区特殊矿压规律,对复杂不稳定煤岩顶板垮断机理进行了探...  相似文献   

14.
非煤矿山的开采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许多新兴产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的不断加大,非煤矿山行业也产生了较多典型的安全生产事故,为探讨我国非煤矿山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搜集了我国“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数据,分别从事故发生区域、事故类型、事故发生时间、开采方式、矿种类型、所属行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非煤矿山中小型矿山以40%左右的产能、酿成了超过90%的事故,安全生产基础总体薄弱;(2)如内蒙古、湖南、广西等重点区域安全成产形势仍严峻;(3)地下矿山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占非煤矿山事故总量的50%以上,以冒顶坍塌为主的10类事故死亡人数较大。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管理能力仍然较弱、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仍需提升、我国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事故重灾区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建设程度总体较低。只有进一步推进非煤矿山企业及监管监察部门装备设备的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从矿山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生产流程及环节进行改造升级,才能实现“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非煤矿山冒顶片帮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非煤矿山冒顶片帮事故频发这一现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了预防及其控制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实现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酸刺沟煤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方法对6上105-2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无煤垛和留煤垛条件下,随着工作面支架支护强度增大,煤壁片帮值和顶板下沉量均减小,相同支护强度条件下,留煤垛开采时,煤壁片帮值和顶板下沉量均较小,工作面支护效果明显优于无煤垛开采。  相似文献   

17.
煤矿和非煤矿山在用仪器设备定期检测检验工作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是煤矿和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保证,同时也是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实施定期的煤矿和非煤矿山在用仪器设备的检测检验能够发现安全隐患,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的目的是推动煤矿和非煤矿山仪器设备的本质安全,强化安全仪器设备的管理。煤矿和非煤矿在用设备安全性能的好坏对煤矿和非煤矿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定期进行在用仪器设备的检测检验:是督促煤矿企业加强在用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在用仪器设备的安全性能的方法;是减少在用仪器设备引发的各类事故的重要手段;是煤矿安全监察和非煤矿山监管机构行政执法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鹤煤集团在复合顶板、断层构造多、软煤层等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用走向长壁炮采放顶煤的采煤方法。在炮采垮落放顶煤工艺中,根据自身条件,采用π型钢梁对棚支架和液压支架联合对顶板进行控制,找出适合该矿井的顶板控制措施,很好地指导了矿井的安全与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类似条件的煤矿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相似材料模拟试验 ,初步总结出北京矿务局大安山矿缓倾斜厚煤层悬移支架放顶煤顶板活动规律 ,及矿压显现规律 ,为缓倾斜厚煤层悬移支架放顶煤制定较为合理的方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某铅锌矿采用分段空场嗣后法开采,由于充填系统建设滞后导致近地表开采区域遗留大面积采空区及矿柱。针对采空区及残矿赋存现状,运用中深孔顶板及矿柱联合崩落的方式,崩落近地表采空区顶板隔离层及矿柱。采空区顶板及矿柱崩落后利用井下现有出矿系统集中出矿,出矿结束后对采空区进行充填。该技术方案有效消除采空区垮塌的安全隐患同时回采矿柱残矿,为同类矿山采空区处理及残矿回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