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9 毫秒
1.
要想真正有效地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关键在于老师的正确引导。老师要讲究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效益,首先要全面分析产生“听说”障碍的种种内、外因素,再有针对性地找出相应的对策。总之,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刻苦练习是快速提高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评“三好”     
期末,按照学校分配的名额,孙老师班上评选出了5名“三好学生”。名单还没上报,校长找到孙老师,问:“听说你们班的王威没评上,能不能换一换?”  相似文献   

3.
博客高三     
《中国高校招生》2006,(11):41-42
“我们被地理老师无情地抛弃了……”(一阵假意的痛哭) “抛弃了?为什么呀?”。 “呵呵,别听他瞎扯,听说是换老师了。” “是吗?新老师是谁?” “至今神秘面纱尚未揭晓,欲知详情,请听下回分解”(教室里不禁一阵“拳打脚踢”,伴着阵阵欢笑)  相似文献   

4.
但凡我教过的学生,都知道我是个“三好”老师。只听说过“三好”学生,怎么又冒出个“三好”老师呢?别误会,此“三好”菲彼“三好”也!我所谓的三好是“眼好、耳好、鼻子好”。  相似文献   

5.
加强英语听说能力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最重要的内容。“听”和“说”分别属于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在英语听说课堂语言学习环境中,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听说活动,将“听”和“说”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在图式理论和语言输入输出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听说教程》就是这样一套听说结合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听说“三分钟语文活动”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刚走上讲台,就听人说起,原筠连中学语文老师周明泽老师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很有特色,很吸引人。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设计 一、魔术激趣:以“变”引入 1.出示3杯水,导人:“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画画特别好,老师想考考大家。请小画家来帮老师调颜料,你们可以帮老师这个忙吗?”学生积极踊跃。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梁平县师范附属小学的陈本素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小学二年级“听说训练”实验课。记录如下:一、教学内容:听说训练课,童话故事《咕咚》二、教学目的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和想象能力,能把故事补充完整,能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进行有层次有条理的复述。  相似文献   

9.
田晓克 《河南教育》2004,(10):42-42
一位女生匆匆跑来报告:“老师,你看,不知谁把我的饭碗弄得很脏,还有酒味。”“真不知道谁干的吗?”“听说昨晚放学后,几个男生在教室里过生日。”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语文课中“研究性学习”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老师,新的高中各科教学大纲增加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而且还列出了一些参考课题,我认为大纲体现了时代要求,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现在我们上海不少学校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但语,其他学科也在搞.不但高中在搞,甚至初中、小学也在搞。听说不久还有“大动作”,今天我们来谈谈这个话题怎么样?  相似文献   

11.
翻译教育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地位薄弱甚至缺失,但“译”在基础听说教学中具有天然的制控作用,要正视“译”在听说训练中的客观存在和价值,老师可以借助“译”来打好学生的听说基本功,要善于将“译”融入到日常的英语听说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你听说了吗     
“你听说了吗?格玛因为考试作弊受到老师的批评了。”莎曼说,“我还听说艾米丽这次考试的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  相似文献   

13.
谢红梅 《中学俄语》2008,(10):24-25
“听说读写”四会并举是俄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但如何打开学生的嘴,一直是让老师们绞尽脑汁但仍未很好地解决的难题。值日生报告是俄语课堂上传统的练习学生听说能力的方式。但如果每堂课只是拘泥于形式,学生只是例行公事般说出当天的日期、天气、全勤率,这种方式对于学生听说练习收效甚微。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引导,不断变换报告的内容及方式,提高趣味性。作者尝试利用联想迁移法,尽可能多地拓展学生听说训练的内容,变换其形式,使值日生报告更有效,更充实。  相似文献   

14.
陈娟 《湖南教育》2006,(7):31-31
我终于有机会到汩罗观摩魏书生老师上的示范课,听魏老师作“自强、育人、教书”的学术报告。我很早就听说过魏老师了,也看过魏老师的上课实录,这次能有机会到现场听魏老师讲课和作报告,可算是人生一件幸事。  相似文献   

15.
要想真正有效地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关键在于老师的正确引导。老师要讲究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效益,首先要全面分析产生“听说”障碍的种种内、外因素,再有针对性地找出相应的对策。总之,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刻苦练习是快速提高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老师,听说假后我们这届初三又要分班。” “老师,您给学校说说能不分吗?我们跟您上两年了,都已经习惯了。”当下分班之风弥散于整个校园。对于推倒“重新洗牌”各种声音不绝于耳,仁智者观点不一。我也想谈谈自己的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7.
新语文老师     
我们要换语文老师了,不知新来的老师怎么样?听说……一天下午,这位新来的老师亮相了。她个子不高,黝黑的皮肤跟紧贴在身上的衣服显得很不协调,不大的鼻子上架着一副大大的眼镜,头发还有些打卷儿。啊,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我免贵姓代!”“哈……”我上了九年学了,还没听说新老师这样介绍自己的。这些词只是在武打小说里看过。她不会是个小说迷吧!“笑什么?”这是她说的第一句话。大家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她这第一把火烧得不怎么样吗!我原以为她和我一个姓,准投机,没想到也不怎么样!哎!“这节课同学们复习一下前边的内容,下节…  相似文献   

18.
<正>母亲之于子女,是生命永恒的光亮,照亮了孩子的人生之路。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茅盾的父亲沈永锡属于务实维新派,母亲陈爱珠从小就“跟老秀才学会了读、写、算,还念过不少古书”,又因为家塾中授课的是茅盾的祖父,不但授课内容陈旧,“而且教学不认真,经常丢下学生不管,自顾出门听说书或打小麻将去了”。因此,  相似文献   

19.
听说上级部门要来学校检查,师德师风也是检查内容之一,老师们这几天可忙得不可开交。班主任老师特地上了一节“思想准备课”。“同学们,有上级领导要来学校检查,如果找到哪位同学谈话,就不许随便乱讲,知道了吗?”学生齐声回答:“知道了。”师接着便问:“老师有体罚过你们吗?”学生大声说:“有!”老师一脸愁容:“即使老师体罚过你们,也是为了你们把学习搞好,不许那样说。”师又追问:“老师体罚过你们吗?"“没有!”“有——”其中一位学生拖长了声音压过其他同学。老师用严厉的目光盯着他。“对……我刚才没听清楚,我错了。”那位学生忙支支吾…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班主任工作和授课之间有冲突,因为如果人的精力是一桶水的话,多给了班主任工作,就会“旱”了授课。曾听说一个担任班主任的历史老师,在讲到陈胜吴广起义时,联系班里工作:“有的同学不服从管理,顶撞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