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卞文斌 《城建监察》2004,(11):28-29
具体行政行为的诉前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于法定起诉期限届满前,在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未按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期限履行义务且尚未提诉讼时,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活动。其中,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的活动,属于行政强制执行法研究的范畴,本文姑且不论。  相似文献   

2.
公安消防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公安消防部门依法在其职权范围内,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采取的某种行政措施的活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消防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违法或者不当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根据《行政复议法》、《消防法》和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下列公安消防具体行政行为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一、消防行政确认行为 该行为是指公安消防部门依据技术规范和行政规定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进行判别,给…  相似文献   

3.
公安消防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公安消防机构依法在其职权范围内,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采取的某种行政措施的活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消防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违法或者  相似文献   

4.
《电梯工业》2004,5(4):35-3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定义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对电梯企业实施的制造许可和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都是对企业法人的行政许可。  相似文献   

5.
消防行政强制执行,是指消防管理相对人负有法定义务,拒不执行处罚决定,由消防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或者由他人代为履行义务以达到同样目的的具体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6.
消防热潮是行政热潮的一种,当消防监督机关或者消防热潮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不适当,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佥利益造成损害时,可依法追究其错案责任。错案追究是一种监督措施,它的实施能进一步促使消防监督人员加强法律、法规和业务学习,严格贪污办事,从而养从而减少冤假错安的发生。然而,消防监督人员哪些行为不当追究错案责任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河南省行政机关热潮条例》,汇总如下: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而公发的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给法人或其他组织造成捐赠失的。二,没有…  相似文献   

7.
金玮 《城建监察》2007,(1):22-24
在我国,行政处罚是指行政处罚实施主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目前我国的行政法学仍处在逐步成熟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关行政处罚的唯一一部立法是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根据该法第一章总则第三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由此可见,被给予行政处罚的行政相对人(或称行政处罚的当事人),指的是因实施了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而应当被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除此之外,行政处罚法中并没有对如何认定当事人作明确的规定,这也使得行政机关在行政处罚实践中对当事人的认定有时会比较复杂。近期我们在查处一起文物行政违法案件中,就遇到了当事人认定相对复杂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特征行政处罚.是指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定的其他组织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或者组织实施的惩戒行为。行政处罚具有以下特征:1、行政处罚是特定行政机关或法定的其他组织的行为。行政机关或法定组织的行政处罚权由法律明文规定。例如.根据《江苏省消防条例》第50条、第55条规定,单位接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整改通知,不按照规定的期限和要求进行整改的,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可以对主要负责人处以警告或罚款.对单位处以罚款。从第50、55条规定可以看出.行政处罚权是由法定组织(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行使的…  相似文献   

9.
李萌 《河南消防》2001,(3):43-44
《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10.
消防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对公安消防监督部门的消防行政执法行为不服而发生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为解决争议而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的一种司法活动。消防行政诉讼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引起消防行政诉讼的必须是公安消防监督部门依职权作出的具体行政执法行为,而且必须是经过了消防行政复议的。对于不属于此范围的行为,如火灾原因鉴定或认定和火灾事故责任认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即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得提起诉讼。二是消防行政诉讼的被告必须是公安…  相似文献   

11.
浅议消防法中的“责令停产停业”处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责令停产停业处罚是行政机关依法责令从事违法生产经营活动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停止生产、经营的一种行政处罚。现行消防法规体系中,公安消防机构无权实施责令停产停业处罚。但新颁布的《消防法》规定公安消防机构在查处当事人违反消防监督管理行为时,可依法责令当事...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十条规定,“行政机关违法实行检查措施或者执行措施,给公民人身或者财产造成损害、给法人或者其它组织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提出了作为的行政机关的违法具体行政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 从法律上讲,消防作为的违  相似文献   

13.
张剑 《河南消防》2001,(2):24-25
公安消防行政行为是指负有消防监督管理职责的公安机关(主要是公安消防机构)依法实施行政管理,直接或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时会认为公安消防行政行为(包括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通常会寻求一定的救济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政复议即是一种常用的救济方式。复议机关通过对具体行政行为和部分抽象行政行为合法性及适当性的审查,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根据《行政复议法》、《消防法》及公安部的有关规定,相对人对公安消防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的规定,行政相对人对公安消防机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消防行政诉讼的案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15.
消防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并做出判决的活动。在消防行政诉讼中,应诉是公安消防机构的诉讼活动。应诉人员要维护消防行政的执法行为的合法性,法庭辩论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辩论失败不仅打不赢官司,而且也有损公安消防机构形象,甚至对消防监督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在法庭辩论中,应诉人员应注意哪些方法呢?(一)系统陈述事实在法庭辩论中,作为被告的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要首先将其作出消防行政执法行为所依据的事实,系统地陈述清楚…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和监督建设行政执法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建设行政执法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根据(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建设系统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建设行政处罚是指建设行政执法机关对违反建设法律、法规、规章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而实施的行政处罚。本规定所称建设行政执法机关(以下统称执法机关),是指依法取得行政处罚权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系统的行业管理部门以及依法取得委托执法资格的组织。本规定所称建设行政执法人员(以下简称执法人员),…  相似文献   

17.
戴丹 《城建监察》2006,(3):23-23
继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出台后,作为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立法三部曲之三的行政强制法草案.已于去年12月24日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该法律的制定目的是为了规范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以此寻求行政权力与百姓权利的平衡点,在确保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同时切实保障普通百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消防行政处罚是指公安消防监督机构依据消防法规,对违反消防法规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实施法律制裁的行政行为。如果被处罚对象了解自己在被处罚时享有哪些权利,则更能使处罚达到公正合理,真正起到教育公民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的目的。被处罚对象在接受消防处罚时...  相似文献   

19.
《建筑机械化》2006,27(6):5-5
为了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防止不正当低价出口行为,商务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不正当低价出口行为调查和处罚规定(暂行)》(修订草案),已将办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主要内容有:中国境内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以下统称申请人),可以依照本规定,就中国境内生产和出口同类产品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以下统称被申请人)可能存在的危害对外贸易秩序的不正当低价出口行为向商务部提出调查申请。商务部收到调查申请后,应进行初步审查。  相似文献   

20.
消防复议机关进行行政复议活动的主要依据,是我国的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这一规定确立了行政复议活动的一项重要原则,即合法性与适当性审查原则。由于司法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的适当性一般不能审查,无疑复议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的适当性审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