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时间反转技术是一种空间信道匹配新技术,具有空间及时间聚焦特性,在克服码间干扰、共道干扰和多址干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简要介绍了时间反转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空间和时间聚焦特性,通过与一些传统抗干扰技术的对比分析,总结了时间反转技术在无线通信抗干扰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空间自适应干扰抑制系统对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空间自适应干扰抑制技术的实现机理出发进行分析,从干扰的角度对系统的工作模式进行了分类,并根据分类讨论提出了对不同工作模式系统的对抗思路。这些分析结果为对抗具有空间自适应干扰抑制功能的雷达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STAP的多通道SAR噪声干扰抑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广泛应用,针对SAR的干扰技术也不断发展.首先分析了SAR噪声干扰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的多通道SAR噪声干扰抑制方法,原理是通过对总干扰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子空间分析,将多通道SAR回波数据投影到杂波子空间以及干扰子空间的垂直子空间,以实现噪声干扰信号的抑制,与通常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相比,子空间方法对存在主波束内的噪声干扰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数据处理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从雷达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技术两方面分析了车载雷达干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红外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红外干扰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红外干扰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红外干扰的技术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了红外干扰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6.
陈祥辉 《电子世界》2014,(11):15-16
介绍了现代有源干扰技术。论述了舰艇的雷达有源隐身技术和舰载雷达有源干扰机。探讨了舰载激光致盲武器与烟幕干扰技术。重点论述了有源光电干扰设备和红外干扰机。最后,对现代有源干扰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箔条干扰走廊空间运动参数,建立了干扰走廊的空间分布和运动模型,并研究了雷达波束与干扰走廊的空间关系、干扰走廊遮盖性干扰效果计算等问题,建立了完整的无源干扰效能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8.
舰载雷达干扰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载雷达干扰技术包括雷达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技术两大部分.阐述了舰载雷达干扰技术的发展现状,并详细介绍了几种雷达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技术及设备.  相似文献   

9.
对统计MIMO雷达的干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采用了空间分集和频率分集技术,克服了雷达截面(RCS)角闪烁带来的性能损失。分析了对MIMO雷达有效干扰的几种方式:多波束雷达干扰、分布式干扰、假目标欺骗干扰和网络雷达干扰。  相似文献   

10.
胡宗恺  吴治霖  迟浩洋 《通信技术》2023,(11):1248-1252
随着信息对抗的发展,敌我双方都开始使用大量雷达和干扰设备,电磁干扰环境日渐复杂,干扰抑制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难题。通常使用干扰对消技术与空间自适应干扰抑制技术来进行干扰抑制。针对空间自适应干扰中需要已知信号源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空间谱估计测向技术进行自适应干扰抑制前的DOA估计。该做法不会额外增加系统的通道和硬件资源,且能同时估计多个信源的方向,测向精度高,稳定性好。该系统可以在无须辅助通道和其他干扰源先验信息的条件下,有效消除接收信号中的多个干扰分量,恢复原始通信信号。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整体提升,我国的航天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卫星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我国作为航天技术强国,近些年一直致力于卫星技术的研究,目前对卫星信号的监测和干扰技术,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目前的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中,太空领域和电磁空间已经纳入到了国家安全的领域之中。国家也提出了加强太空和电磁空间建设的战略,指出了对太空和电磁空间这部分国家安全领域要有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的卫星信号监测和干扰定位,主要依靠卫星信号监测和干扰定位站来实施。本文讨论了卫星信号监测和干扰定位站的建设,重点介绍了如何进行卫星信号监测和干扰定位。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空间和频率的三维联合控制的高重频脉冲遮盖压制干扰技术。文章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提供了技术参数的估算方法,并给出了对一些常规雷达和特殊信号雷达的干扰试验效果,得出了能利用一部干扰机的有限干扰功率有效地同时实现对多部雷达,特别是组网雷达实现压制式干扰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3.
干扰对齐技术可以获得干扰信道自由度的最佳值,从而有效改善系统的性能。在实际系统中干扰对齐技术通常采用迭代的方法进行预编码矩阵与干扰抑制矩阵的设计,而迭代方法都需要对发送预编码矩阵进行初始化处理。然而,目前大多数已有的研究所采用的初始化处理方法都忽略了干扰的影响。因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新的初始化方法的优化算法,该方法在初始化预编码矩阵中既考虑了干扰信号也考虑了有用信号。首先,选取均方误差和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然后利用正交三角(QR)分解将信道空间分为有用信号空间与干扰信号空间来进行预编码矩阵的初始化设计,经过反复迭代得到发送预编码矩阵与干扰抑制矩阵的最优解。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收敛性、均方误差、和速率等方面都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14.
激光干扰技术现状与发展及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现代战争中广泛使用的激光干扰技术的分类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各种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各种激光干扰技术的性能与技术特点,重点分析了激光角度欺骗干扰的功能、干扰机理及在试验实施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激光角度欺骗干扰装备对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的干扰效果半实物仿真评估方法,分析了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的功能组成及存...  相似文献   

15.
刘允 《电子科技》2015,28(8):77
干扰对齐技术是解决无线通信系统中同频干扰的重要手段,与传统干扰管理方法相比可获得更大的信道复用增益,提高系统容量。基于工程应用实现的考虑,重点研究了多小区MIMO系统中干扰对齐技术的实现,对求闭式解的经典算法和分布式迭代典型算法在系统容量、收敛性等方面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针对未来Massive MIMO技术的应用,同时仿真分析了算法在空间相关信道下性能,并分析总结了算法的适用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矩阵投影距离的分布式迭代干扰对齐算法综合性能最优,且具有更好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在大功率激光对光电探测器干扰机理基础上,提出了激光干扰效果反演激光干扰能量的方法,对激光干扰饱和面积反演激光干扰能量的进行理论推导,证明了方法的合理性。在干扰实验和理论分析基础上,给出了激光干扰效果反演激光干扰能量的使用条件,本方法可克服激光大气传输理论计算误差大、空间测量成本高、动态测量技术实现难等问题,为不具备干扰激光能量监测的场景提供了新的干扰激光能量获取途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地对抗日趋严重的红外导弹威胁,机载红外干扰机技术在迅速发展与更新,而为有效地保护坦克装甲车辆,国外的新型坦克已经普遍采用了反导弹红外干扰和激光干扰装备,本文综述了国外光电干扰装备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8.
曹鑫  何小锋 《现代导航》2016,7(3):227-231
根据火控雷达的工作原理,分析了通用的压制干扰和欺骗干扰技术。同时为适应不断发展的雷达跟踪技术,重点对新型组合式干扰——“灵巧干扰”进行了研究。在设定仿真条件下,对干扰效果进行了仿真评估。  相似文献   

19.
针对组网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提出了一种新式的针对组网雷达的干扰技术,详细介绍了这种新干扰技术的干扰原理,并对这种新干扰技术的布站模式和RCS的计算进行了阐述,最后从有效干扰功率密度的角度分析了该方法的干扰效果。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证明该技术具有很多优势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0.
高频返回散射系统中一种非长干扰的抑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蔚娜  李铁成  柳文  凡俊梅 《电子学报》2010,38(3):620-625
高频返回散射系统工作在HF频段,这一频段电磁环境非常复杂,并且存在各种类型的干扰,这些干扰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工作性能,必须加以抑制. 通过对高频返回散射系统实测数据中存在的干扰进行分析,发现有种干扰在Doppler域相邻Doppler单元以及相邻距离单元均有较强的相关性. 针对这种干扰,提出了一种Doppler域基于特征子空间的干扰抑制方法,即在Doppler域构造干扰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分解得到干扰子空间,然后将待处理单元的回波向干扰子空间的正交补空间投影,从而将干扰滤除. 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