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扩大的经前颅底入路切除蝶筛窦及斜坡区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采用扩大的经前颅底入路切除蝶筛窦及侵犯斜坡区肿瘤的临床应用。方法:自19997年6月至2001年3月采用该入路切除蝶筛窦及斜坡区肿瘤26例,其中肿瘤位于筛板8例,筛蝶窦8例,鼻筛窦5例,蝶斜坡区5例。结果:26例中肿瘤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结论:该入路可充分暴露病变,术野开阔,对脑组织损伤小,适合作蝶筛窦区及侵犯斜坡肿瘤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扩大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11例,平均病程4.8年;肿瘤最大径4.0cm-6.3cm;海绵窦均有侵袭,其中单侧侵袭8例,双侧受累3例;4例肿瘤包绕颈内动脉,累及斜坡2例。本组均采用扩大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结果 肿瘤生切除2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切除3例。结论 扩大经蝶入路。术野显露较大,肿瘤暴露优于传统经蝶入路。充分利用海绵窦静脉丛已大部分乃至完全闭塞的解剖特点。切开海绵窦。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和手术显微镜结合单鼻孔经蝶微侵袭垂体瘤切除的效果。方法从2003年7月~2005年8月在神经内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切除23例垂体瘤。结果在神经内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全切肿瘤19例,近全切4例,术后21例内分泌化验恢复正常,10例视力好转,4例病人出现暂时性尿崩,2例病人出现脑脊液漏,均于1~2周后恢复。23例病人随访3~16个月,未见复发,无传统唇下入路常见的唇部麻木、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能达到微创的目的,能更好显示鞍上和鞍旁的肿瘤,神经内镜能清晰显示手术显微镜不能看清的部位,而手术显微镜能提供三维视野,在经鼻入路过程及切除鞍区肿瘤的主体等方面具有其优势,二者结合能更安全更完全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4.
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方法切除鞍区和斜坡巨大肿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Wang RZ  Ren ZY  Su CB  Yang Y  Tao W  Ma WB  Yin J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0):1693-1697
目的 探讨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鞍区和斜坡巨大肿瘤的方法。方法 鞍区和斜坡巨大肿瘤患者 2 8例 ,男 19例 ,女 9例 ;年龄 17~ 6 7岁 ,平均 4 7 8岁 ;病程 1~ 14年 ,平均 6 2年。其中 ,侵袭性垂体巨大腺瘤 13例 ,脊索瘤 10例 ,骨巨细胞瘤 2例 ,垂体转移癌 2例 ,垂体内分泌癌 1例。肿瘤直径为 3 0~ 5 5cm ;向前方及额叶底部生长 2例 ,向侧方生长侵入海绵窦 7例 ,向后方斜坡方向生长 19例。 2 8例患者均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肿瘤。结果 手术显微镜下全部切除肿瘤 19例 ,次全切除 6例 ,大部分切除 3例。随诊 6个月至 4年 ,2例垂体转移癌和 1例脊索瘤的残留肿瘤增大 ,其余患者肿瘤无复发。结论 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鞍区巨大肿瘤 ,显露满意 ,切除较彻底 ,无明显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鼻蝶内镜外科技术在斜坡区脊索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04年8月至2011年10月对7例颅底斜坡区脊索瘤患者行经鼻蝶内镜手术共8次,其中1例因复发行2次手术,1例是复发病例.肿瘤位于中上斜坡及鞍区,或主体位于中上斜坡但向筛窦及眶内下壁明显突出,或呈广泛生长.7例患者均采用经鼻蝶内镜下切除肿瘤.结果 经鼻蝶内镜下全切肿瘤4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6例,无明显缓解1例.术后辅助放疗.随访3个月至4年,1例术后2年复发,再次手术,目前带瘤生存;1例复发外院再次手术后失随访;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的1例病例,目前带瘤生存,一般情况较差;其余患者肿瘤无复发.结论 经鼻蝶内镜治疗斜坡脊索瘤可以更好地辩认深部结构,可以更近距离到达斜坡区,是斜坡脊索瘤治疗的一种较好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川例垂体瘤卒中的临床特点及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收治垂体瘤卒中患者30例,均采取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将肿瘤切除。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28例肿瘤全切除,全切率93.33%:2例次全切除。22例急剧视野改变、视力下降者中,20例术后明显改善。22例内分泌异常者中,21例术后症状得到改善。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垂体瘤卒中患者尽早采取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具有肿瘤全切率高、侵袭性小、内分泌紊乱及视力改善明显等优势,较好地保护了垂体功能,是治疗垂体瘤卒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手术入路和手术技术的改进以提高巨大垂体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扩大前颅底经纵裂经平台入路,对10例侵入蝶窦且突入鞍上的巨大垂体瘤进行显微手术。结果 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过程平稳。结论 采用此入路可提高巨大垂体瘤的手术效果,具有视野广阔、暴露良好、可保留嗅觉和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垂体瘤卒中的特点及经鼻-蝶手术入路手术方法。方法:本组病例均在急诊行经鼻-蝶手术入路将肿瘤切除。结果:共21例,其中18例行全切,3例因肿瘤组织包绕海绵窦行次全切除。术后患者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者均有明显好转;视力障碍者有2例完全恢复、1例部分恢复、1例术后无明显改变;1例意识障碍者术后恢复可。结论:经鼻-蝶入路手术具有肿瘤全切率高、有效降低并发症、侵袭性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垂体瘤卒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Le Fort I经上颌入路用于切除颅底中线区肿瘤.方法使用Le Fort I经上颌入路和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斜坡、鼻咽部和筛蝶窦广泛生长的8例巨大颅底肿瘤.结果5例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Le Fort I经上颌入路可以充分暴露和安全、有效地切除斜坡、鼻咽部和筛蝶窦广泛生长颅底中线区肿瘤.  相似文献   

10.
垂体瘤是鞍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为1/10万,占颅内肿瘤的10%,肿瘤按大小分类,直径大于3cm的垂体瘤称为巨大垂体瘤,具有手术操作复杂,全切困难,术后并发症多的特点。因此,术后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我院从2003年开展经单鼻孔鼻蝶入路切除巨大垂体瘤23例取得成功。本文将其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显微手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通过三个间隙不同手术入路应用显微技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的经验。方法: 36例全部进行显微手术,经额下入路22例;经翼点入路13例;联合入路1例;经鼻腔蝶窦入路1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2例。手术后,患者视力明显改善3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0例,其中尿崩症4例,消化道出血2例,右侧视力暂时减退4例,但10天左右视力逐渐恢复;病死1例。6个月后随访,35例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 经额下、翼点或联合入路时,选择其3个不同间隙切除肿瘤对切除鞍上池、额叶及向视交叉池扩展的巨大垂体瘤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具有对视神经、视交叉减压充分、肿瘤全切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巨大型垂体腺瘤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巨大型垂体腺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入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6例巨大型垂体腺瘤,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向及部位分别采用经蝶、经额下、额下经蝶、扩大经蝶、扩大额下硬膜外、额下—翼点等手术入路,并在显微镜下配合电磁刀实施手术治疗。结果:36例巨大型垂体腺瘤全切19例,近全切10例,大部切除7例,复发4例;病死l例。平均随访2年,证明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结论:依据巨大型垂体腺瘤的不同位置及生长方向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是提高全切率、降低死亡率及复发率的重要手段。显微手术结合电磁刀是安全切除肿瘤、保护下丘脑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巨大型垂体腺瘤手术中对垂体柄及垂体的辨识和保护.方法自1998年4月~2002年10月,采用扩大额下硬膜内入路显微手术治疗76例巨大型垂体腺瘤,术中仔细辨识垂体柄及垂体并予保留.结果肿瘤全切63例(83%),54例(71%)垂体柄及垂体得到辨认和保留.术后尿崩发生率为61%,39例(51%)出现血钠紊乱,大部分在1周内恢复.功能性腺瘤术后激素水平明显下降或恢复正常.结论扩大额下硬膜内入路可提高巨大垂体腺瘤的全切率,有利于术中辨识和保留垂体柄及垂体,对垂体柄位置、形态及肿瘤的切除范围的认识和理解,仔细耐心的手术操作是提高垂体柄及垂体保留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的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和经蝶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分析经蝶手术治疗发生脑脊液鼻漏的垂体腺瘤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5例为巨大型泌乳型垂体腺瘤,1例为伴有空蝶鞍的垂体无功能腺瘤,3例以脑脊液鼻漏为首发症状。术后随访3月至6年,4例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脑脊液鼻漏全部治愈。结论:发生脑脊液鼻漏的垂体腺瘤多见于巨大型漏乳素垂体腺瘤;也可见于垂体腺瘤伴有空蝶鞍者;放疗、服溴隐停治疗可促进垂体腺瘤发生脑脊液鼻漏。经蝶入路是最佳手术入路;肿瘤切除后严密填塞蝶窦是修补鼻漏的关键措施,术后腰穿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有利于修补瘘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巨大垂体腺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探讨巨大垂体腺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经验。方法 对56例巨大生 生长方向及部位进行分型,根据分别采用经蝶、经额下、定员下经蝶、扩大经蝶、扩大额下硬膜外、额下、翼点等10种手术入路,并在显微镜下实施治疗。结果 56例巨大垂体腺瘤全切29例、近全切20例,大部切除7例,无死亡。经平均2年多的随访,证明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依据巨大垂体腺瘤的不同位置及生长方向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是提高全切率、  相似文献   

16.
经额下-眶-翼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巨大型垂体腺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巨大型垂体腺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10年产经额下-眶-翼入路显微手术的117例巨大型(直径≥40mm)垂体腺瘤的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切肿瘤同时垂体柄保留完好者94例(80.4%),近全切16例(13.7%),大部切除7例(5.9%),98例获得术后随访,术后复发7例,结论:经额下-眶-翼入路进行显微手术,能明显提高巨大型垂体腺瘤的切除率。  相似文献   

17.
硬膜内外联合入路切除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可一次全切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手术入路。方法;用22例成人头颅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床突间隙及周围结构直接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设计手术方案。结果:经硬膜内外联合切除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须经翼点开颅,磨除前床突暴露床突间隙后切开其内侧壁硬膜和鞍隔,可把颈内动脉从颈内动脉沟开牵开,形成海绵窦前内侧间隙,经此间隙入路可直视鞍底,联合经硬膜外的海绵窦外侧壁入路可达到一次全切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目的。结论:为硬膜内外联合入路切除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这一种手术方法提供了详细的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990年3月至2002年12月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493例(微腺瘤93例,大腺瘤301例,巨大腺瘤99例),其中经唇下-鼻中隔入路345例,经鼻小柱-鼻中隔入路99例,经单鼻孔入路49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69例(54.6%),次全切除117例(23.7%),部分切除107例(21.7%);术后视力及视野改善者占86.7%(268/309),内分泌指标改善者占73.8%(259/351),出现并发症43例(8.7%).结论:经蝶窦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安全有效的;大型垂体腺瘤可以采用分次经蝶窦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