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梳棉棉网中大棉块云斑的成因为确保梳棉生条的质量,提高梳棉棉网的质量是关键。我们对梳棉机小漏底部分所引起的棉网中大棉块白云斑问题,进行了跟踪观察测试,现粗浅分析如下。1棉网中棉块的形成1.1小漏底与刺辊气流的关系小漏底的工艺上机要求:变形限度为弧度小于...  相似文献   

2.
赵玉  姜明 《棉纺织技术》1995,23(9):25-27
本文简述了梳棉棉网品质的内在涵久和评级内容;通过试验对比,结合转杯纺纱工艺特点,着重探讨了改善梳棉棉网品质对转杯工艺纺纱质量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梳棉工序棉网的破边会直接影响到棉条重量不匀率和条干不匀率.从前道工序、运转操作、设备、工艺、保全、保养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梳棉工序棉网破边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生产实践证明,这些措施能有效解决棉网的破边问题,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加装固定盖板对生条及成纱质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掌握前、后固定盖板和棉网清洁器改善半制品和成纱质量的效果,针对在A186F型梳棉机上配置前、后固定盖板和棉网清洁器的分梳效能,对分梳元件工艺配置改善半制品、成纱质量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前、后固定盖板和棉网清洁器,能显著增强分梳效能,提高半制品和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5.
陆忠  徐良 《纺织器材》2006,33(6):12-16
为证明在国产普通梳棉机上减少活动盖板,增加固定盖板根数及加装棉网清洁器是其向高产改造发展的方向,通过分析新型固定盖板结构形式(包括根数)并结合纺纱厂对生条、成纱的各项指标试验对比,说明将活动盖板减少到84根左右,后固定盖板增加棉网清洁器时普通梳棉机能在保证原有成纱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台时产量。  相似文献   

6.
在纺织行业棉纱的评等评级中,棉结杂质是影响其评等评级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棉结杂质的多少又与梳棉棉网的棉结杂质多少有着直接的正比关系,这里着重介绍一下配棉与生条棉网结杂和饥械状态与生条棉网结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梳棉机单罗拉剥棉装置是我厂改造项目,该装置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对温湿度要求不高,特别在高湿、冬季温差较大时适用,其特点:棉网剥取质量好,棉网清晰度高,不断头。  相似文献   

8.
精梳长绒棉5.8 tex纱的节棉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纺精梳长绒棉5.8 tex纱的节棉效果。配棉工序选用了成熟度较好、单纤强力高的新疆长绒棉,马克隆值控制在3.7~4.2。开清棉工序降低打手速度,减少棉结和短绒的产生。梳棉工序增加刺辊齿密,适当降低刺辊速度。精梳工序提高棉网均匀度,降低落棉。细纱工序优选关键器材,采用压力棒隔距块,最终实现成纱质量显著提高,吨纱节约原棉55.71 kg。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梳棉工序减少棉结的作用进行较深入地分析,指出了在梳棉工序中控制棉结数量的途径和方向,并结合实践提出了具体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倪敬达 《纺织学报》2022,43(8):7-11
针对新型高产梳棉机采用顺向给棉方式生产细绒棉产品,梳棉机产量不高、刺辊区落棉率高、除杂效果不够理想、生条和成纱质量指标不佳等问题,通过分析顺向给棉和逆向给棉的优缺点,并在同型号梳棉机上分别采用顺向给棉和逆向给棉2种形式进行梳棉,对比给棉方式对高产梳棉机刺辊梳理效果的影响,验证了给棉方式对高产梳棉机纺精梳纯棉纱和普梳纯棉色纺纱的影响。结果表明:逆向给棉方式可提高梳棉机产量,提高给棉与刺辊之间的分梳能力,降低落棉率,提高落棉含杂率,减轻锡林周围主分梳区的分梳、除杂负担,提高生条和成纱质量,提高梳理器材的使用寿命,尤其对生产以细绒棉为原料的本色纱和色纺纱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高产梳棉机提高除杂作用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提高高产梳棉机除杂作用的技术措施.分析了影响梳棉机刺辊部分除杂及锡林盖板部分除杂的因素,并从工艺参数、工艺测试入手,研究了目前所采用的新技术措施的梳理和除杂作用及其对梳棉机落棉率、生条和成纱质量的影响.指出:为提高刺辊部分的梳理除杂作用,可采用梳针刺辊和梳针分梳板、刺辊下安装吸风尘刀的方法,为提高盖板部分的除杂作用,可采用锡林盖板间紧隔距、强分梳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紧密纺普梳纱与传统环锭纺精梳纱成纱性能的差异,在相同配棉、相同开清和梳棉工艺、同一粗纱定量条件下,利用DTM129型细纱机纺制了CJ 14.5 tex精梳纱,并加装Suessen公司Elite紧密纺装置纺制了C 14.5 tex普梳纱.通过测试对比两品种的成纱性能,结果表明:C 14.5 tex紧密纺普梳纱成纱细节、粗节和棉结指标较CJ 14.5 tex传统环锭纱差一些,但强伸性能指标较好,毛羽较少.生产中可通过加大梳棉落棉率等措施改善紧密纺普梳纱粗细节.认为紧密纺采用普梳工艺流程,相对于传统环锭纺精梳流程生产效率提高,在满足成纱质量要求的情况下紧密纺采用普梳纺纱工艺可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FA224型梳棉机工艺配置,介绍了FA224型梳棉机纺不同品种时,根据原棉性能确定的最佳工艺配置,试验分析了前后棉网清洁器工艺效果的差异,并就盖板反转相关工艺配置进行了分析,认为一般情况下前棉网清洁器的隔距偏小掌握,后棉网清洁器的隔距偏大掌握,且盖板反转工艺要把握好分梳强度和盖板花量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成纱条干CV,在纺纱各工序应用了系统纺纱工艺原理.认为原料是纺纱质量的前提,设备服从于工艺,工艺服从于质量.在开清棉工序要精细抓棉,以梳代打;在梳棉工序要合理配置梳棉工艺;精梳工序采用后退式给棉;并条工序要合理配置并合和牵伸;粗纱工序要控制张力;细纱工序要控制牵伸区纤维的运动并确定适当的牵伸倍数.从而使改前改后的条干CV普遍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为了顺利纺制竹纤维18.5 tex针织用赛络纱,确保成纱质量,根据竹纤维性能特点,通过纺纱实践,对纺纱各工序进行了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清梳工序要充分开松和梳理,减少纤维损伤;并粗工序采用轻定量;细纱工序加强操作,减少断头.竹纤维18.5 tex赛络纱成纱条干、强力、毛羽指标较好,但成纱细节较多,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6.
胥密霞 《棉纺织技术》2006,34(11):41-45
为了提高CJ/T 4.9 tex纱的成纱质量,并保持质量长期稳定,通过对A系列开清棉设备纺特细号纱工艺流程的选配,就各工序工艺参数、纺专器材对半制品及成纱质量的影响进行了优选试验,开清棉工序适当降低各打手速度,可减少对纤维损伤;梳棉工艺参数的合理与否对棉结的多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加强设备、操作和运转管理是纺好CJ/T 4.9 tex纱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17.
提高Modal 9.8 tex成纱质量的生产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保证顺利生产出Modal 9.8 tex纱,针对Modal纤维的性能特点,开清棉避免纤维损伤,梳棉工序加强纤维的梳理和转移,并条工序提高纤维的伸直度和匀整效果,粗纱工序严格控制纺纱张力,细纱工序重点解决毛羽和条干均匀度,最终成功纺制了Modal 9.8 tex纱,其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探讨纯棉赛络纺竹节纱生产工艺.针对纯棉赛络纺竹节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一系列工艺技术措施:开清棉控制打手速度;梳棉优选梳理元件;并粗合理配置牵伸工艺、粗纱捻系数;细纱正确选用喂入喇叭口间距、捻系数、钢领钢丝圈、整顿机械状态,减少断头;络筒正确配置速度及电清参数;严格控制温湿度,加强运转管理.结果使纺纱顺利进行,断头减少,成纱质量稳定提高,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原棉未成熟纤维含量与成纱质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棉纤维的成熟度、原棉的未成熟纤维含量是影响原棉短绒率、疵点的关键,棉纤维的成熟度、原棉未成熟纤维含量主要因素是由棉花的栽培条件决定.分析了原棉未成熟纤维含量与清梳工序半制品质量和精梳工序质量的关系,原棉中的未成熟纤维必须在配棉、清梳和精梳工序进行控制,才能控制梳棉条、精梳条和成纱质量.原棉未成熟纤维含量不仅影响梳棉条、精梳条的短绒率、棉结、带纤维籽屑等疵点,而且严重影响成纱的各类主要疵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