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足是一类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基础上,由于足应力、外伤感染等因素引起的严重的下肢病变的总称,也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糖尿病足也越来越多,一旦发生糖尿病足,其治愈率较低,常截肢致残,花费巨大,生活质量下降。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8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情况加以分柝。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足是一类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基础上,由于足应力、外伤感染等因素引起的严重的下肢病变的总称,也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糖尿病足也越来越多,一旦发生糖尿病足,其治愈率较低,常截肢致残,花费巨大,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占0.9%~14.5%,是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肢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糖尿病足发病率逐年增加,大多数患者对其认识不够,直到出现显著症状、甚至已有了肢端的溃烂才来医院就诊,其伤口处理比较棘手。由于糖尿病足的患者出现下肢神经和血管的弥漫性病变,血管和神经病变互相影响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足病,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者下肢组织坏死的一种病变。患者肢体的供血发生障碍,表现患肢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以及趾(指)或足发生溃疡或坏疽。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为2.8%~14.5%。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预防是治疗的关键,充分认识糖尿病足发生的高危因素,重视足部护理,可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大量临床资料显示,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史、住院前空腹血糖、血糖控制的情况、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发生的高危因素,患者的年龄越大、病史越长、入院时空腹血糖越高、治疗过程中血糖控制不良和合并下肢血管和神经病变者,越容易发生糖尿病足。因此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显得尤为重要,现将临床工作中几点护理本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以肢体麻木感觉减退、肢端发凉、间歇性跛行、静息疼痛、溃疡及坏疽为特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中有15%-20%在其病程中发生足溃疡或坏疽,是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我院内科于2004—2007年共收治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病人2例,依据Wagner分级2级1例,1级1例。经治疗护理创面均愈合。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有15~20%在其病程中发生足溃疡或足坏疽[1],主要表现是在糖尿病的基础病变上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造成下肢远端组织缺血,临床上出现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糖尿病足的症状和体征因病程和病变严重程度而不同,轻者只有脚部微痛、皮肤表面溃疡;中度者可以出现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合并软组织炎;严重者在溃疡同时合并软组织脓肿、骨组织病变,脚趾、脚跟或前脚背局限性坏疽,甚者可以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及(或)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它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患者15%以上,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因素[1],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和负担,加强护理是提高糖尿病足治愈率的关键.我科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60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常因足部感染引起足及下肢坏疽,称为糖尿病足,表现为足部麻木、发冷、疼痛等。一旦发病,由于治疗困难大,会面临截肢等后果。因此,糖尿病足部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因此,对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其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多由于糖尿病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自1999年-2006年,笔者运用丁桂散治疗糖尿病足8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5%~20%的糖尿病患者在其病程中发生足或下肢组织坏死、溃疡和坏疽,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溃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1].早期糖尿病神经病变往往出现在糖尿病足初期.按照Wagner分级法,没有足溃疡、但伴有1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状态被称为0级糖尿病足[2].0级糖尿病足的症状虽轻,但研究表明超过60%的患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3],随时可能由此引起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的破坏,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足浴与足底按摩方法治疗早期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60例,获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有乐 《家庭中医药》2008,15(2):28-28
糖尿病人因下肢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及感染等因素,导致下肢疼痛、麻木、足部溃疡及肢端坏疽,临床上统称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临床表现,是糖尿病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足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病程较长而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足是一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基础上由于足外力、外伤、感染等因素引起的严重下肢病变总称.糖尿病足下肢截肢率较高,全球平均每30秒就有1个人因糖尿病足而被截肢.2008年2月~2010年10月,我们对36例糖尿病足患者实施健康指导,给予积极合理的足部护理,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杨军  赵炳儒 《光明中医》2005,20(5):33-34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多发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易伴感染,与下肢静脉炎相比疼痛较轻。国外报道,糖尿病足坏疽的发生率约占住院糖尿病患者的20%,需截肢的占3%。在非创伤截肢中,糖尿病患者占50%以上。据统计,死于糖尿病足坏疽的患者占糖尿病总死亡率的5%~8%,而重症糖尿病足坏疽死亡率更高。我国糖尿病患者并发足坏疽者约2·8%~14·5%,截肢率约为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从糖尿病足发生发展的病程看,神经病变及肢体动脉硬化引起的缺血是发病的基础,细菌感染则是其加重因素。多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足是一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基础上由于足外力、外伤、感染等因素引起的严重下肢病变总称.糖尿病足下肢截肢率较高,全球平均每30秒就有1个人因糖尿病足而被截肢.2008年2月~2010年10月,我们对36例糖尿病足患者实施健康指导,给予积极合理的足部护理,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足部病变是指糖尿病患者因下肢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而并发踝关节以下部位的溃疡、感染或坏疽,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足坏死,有下肢截肢的危险。因此,糖尿病患者要高度重视对足部的保健,早期预防和护理非常重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性肢端坏疽中西医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以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为主要临床特征,因多发于下肢足腿、足底部,故称之糖尿病足。本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治疗较为棘手,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此病属中医学“坏疽”、“痹证”范畴。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和护理治疗糖尿病足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全球约有1.5亿糖尿病患者,15%以上将在其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糖尿病足[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稍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组织的破坏[2]。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被认为是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血管并发症发病的关键因素,其除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病足发生的病理基础 ,下肢周围性神经病变常表现为以下肢麻木和疼痛 ,双足梗塞 ,足部痛觉、温觉及触觉障碍。在外伤、受凉、烫伤后 ,足部极易破损 ,加之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差 ,易发生坏疽。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常常表现为足部苍白、发冷、间歇性跛行 ,甚则出现静息痛等 ,在外伤或感染后极易发生坏疽 ,此称为糖尿病高危足。及时预防和护理此类患者对预防糖尿病病足的发生有积极意义。1 糖尿病病足的预防1.1 加强卫生宣教工作 :对糖尿病患者 ,尤其是高危足患者进行预防糖尿病病足知识的教育 ,因人制宜 ,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