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南海近海渔场航空测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南海近海渔场春季清漾鱼汛的捕获得,及时向海洋渔业生产指挥部门提供大面积的环境信息速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与海洋技术研究所合作,于1994年7月6日利用国家海洋局在“七五”期间建立的航空遥感监测速报系统,对南海南岛附海域进行了飞监测试验。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国家海洋局在北京召开了海洋渔场环境航空遥感监测系统总体方案论证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家计委、总参作战部、海军航空兵部、海航独立二团、农牧渔业部水产局、农牧渔业部渔政渔港监督局、农牧渔业部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东海渔业指挥部,大连、天津、烟台、上海、宁波海洋渔业公司,舟山地区水产局,黄海、东海、山东、江苏、浙江海洋水产研究所,水科院渔机所,福建驻浙江渔业指挥部和国家海洋局系统有关单位领导、专家和科技人员,共62人,会议由国家海洋局调查指挥司司长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东海近海渔场冬季带鱼汛的捕获和汛期现场测温服务效果,以及弥补在使用海洋断面调查数据和卫星红外图片分析中的不足,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海洋技术研究所合作,在海军航空兵等单位的配合下,于1984年12月24日和29日使用国内自己研制的SWH1—1型航空红外测温仪、投掷测温仪浮标低温黑体和ZD—3型罗兰导航定位仪等配套设备,成功地进行了东海渔场大面积航空测温试验。所获数据具有快速、准确和同步性强的特点,航空红外测温仪测量精度为±0.5℃,分辨率为0.1℃,投掷浮标测温精度为±0.2℃,根据这些测量数据首次发布的东海近海渔场表层温度速报受到了用户欢迎,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东海近海渔场冬季带鱼汛的捕获量和汛期现场测温服务效果,以及弥补在使用海洋断面调查数据和卫星红外图片分析中的不足,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海洋技术研究所合作,于1984年12月24日和29日使用国内自己研制的HWL-1型航空红外测温仪、投掷测温浮标、低温黑体和ZD—3型罗兰导航定位仪等配套设备,成功地进行了东海渔场大面积航空测温试验。所获数据具有快速、准确和同步性强的特点。航空红外测温仪测量精度为±0.5℃,分辨率为0.1℃,投掷浮标测量精度为±0.2℃,根据这些测量数据首次发布的东海近海渔场表层温度速报受到了用户欢迎,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985年5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放宽政策,加快发展水产业的指示”》,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1986)参作字第112号文件批复和海军司令部(1986)司作字第167号公函批准的东海近海渔场航空遥感测温的工作计划,国家海洋局依据批文和1985年海洋渔场航空遥感监测系统总体方案,为组织1987年东海近海渔场航空遥感测温实施飞行,并及时、准确地向海洋渔业生产指挥部门提供大面积的渔场环境测温数据和温度速报,于一九八七年八月十三至十五日,在天津召开了飞行协调  相似文献   

6.
国家海洋局监测管理司于1989年12月23~24日在京组织召开了“海洋渔场环境航空测温速报系统鉴定会”。来自我国海洋界、海洋水产界的代表和专家对这一系统的建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茫茫大海,去哪里捕鱼?这一直是从事海上捕捞生产人员时刻关心的问题。众所周知,海洋渔类的栖息和迥游与海洋环境要素息息相关,而海洋温度是众多海洋环境要素的重要项目之一。因此世界上许多海洋国家对海水温度的分析、速报及预报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开展海温速报的手段也很多,一般地主要是利用船舶测报资料发布短时间内的海况速报。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利用飞机、卫星遥感遥测资料来发布海况速报。用飞机进行航空测温,在发达国家已有二十几年的历史,而在我国始于八十年代。  相似文献   

7.
1984年12月下旬,由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和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共同组织,在海军航空兵等单位的配合下,首次成功地进行了东海渔场大面积航空测温试验,并发布了东海近海渔场表层温度速报,受到了用户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着重叙述航空测温系统的要求,传感器配置特点,概述了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东海渔场冬季带鱼汛的捕捞量和汛期现场测温服务效果,以弥补在使用各种海洋断面调查数据和卫星红外图片分析中的不足,国家海洋局调查指挥司决定,由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合作,进行东海渔场大面积航空测温试验。经过近一年的技术准备于1984年12月24日和29日,首次使用国内自己研制的HWL-2型航空红外测温仪、低温黑体、投掷测温浮标及罗兰A/C航空定位仪等配套仪器设备,成功地进行了两次东海大面积航空红外及同步浮标测温试验。测温范围为北纬28°30′~32°00′,东经 122°00′~124°00′,航线长度为两千公里,调查海域面积为八万六千多平方公里。两次航测共计四  相似文献   

9.
海洋渔场环境航空遥感监测系统总体方案论证会,于1985年9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海洋局、农牧渔业部水产局和渔政局、计委国土局、总参作战部、海军航空兵及水产科学院等22个单位和部门的62代表。 会议根据中央1985年5号文件“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中“加速发展水产业是关系到改善人民生活、繁荣城乡经济,促进内外贸易发展的一件大事。当前要集中力量,用三、五年时间,分期分批解决大中城市吃鱼难的问题”的精神,提出了加速我国海洋渔场环境航空遥感监测系统建设的总体方案,要求在1986—1988年期间系统基本建成,即在国内现有技术装备和引进国外部分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完成机载温、盐、叶绿素等传感器的研制和改进、以及温、盐、深水下传感器和机载接收、处理设备的研制和配套工程。系统建成后将具有对汛期海洋渔场的海况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10月29日,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信息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司司长周庆海、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徐胜、国家海洋局预报减灾司副司长易晓蕾为实验室揭牌。国家海洋局及有关部门和单位领导、重点实  相似文献   

11.
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遥感技术研究室承担的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76—04—01专题中的“东海、黄海海况速报及中心渔场测报”试播工作在宁波、舟山等海洋渔业公司的协助下,于1987年11月6日至12月25日进行,并于1988年3月18日通过国家海洋局局级鉴定,受到了与会专家、代表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技术研究所、上海海洋预报区台等单位合作,于1984年12月24、29日先后二次在东海区近海进行了大面积航空测温实验,并将航测结果编制成“航空测温速报”发给国内140多个有关部门使用。这一工作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 在每年的渔汛期间,尤其是冬季带鱼汛期,水产科研和渔业生产指挥部门为了及时掌握了解海况变化,通常要派船只进行大面积海况调查,需要投入许多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由于调查设备和手段落后,又常受天气影响致使调查不能按时完成,调查数据在同步性、准确性诸方面均存在一定欠缺。  相似文献   

13.
东海近海渔场航空测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及时地向海洋渔业生产指挥部门提供大面积和准同步的渔场环境数据,为东海近海冬季带鱼汛捕捞作业提供海况信息速报,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技术研究所和上海海洋预报区台联合于1986年10—12月,在东海近海使用航空红外测温仪、投掷式测温浮标、罗兰C导航定位仪、彩色录像机等系统设备进行了五次渔场航空测温,测温精度小于±0.5℃。依据所测数据及时对监测海域的表层海水温度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与常年和前一年同期温度场作了对比分析,在监测现场还发布了五期测温速报。飞行监测范围为东海冬季带鱼洄游的主要渔场,即北纬28°-32°和东经124°以西海域。所获测温数据,由于具有快速、准确、同步和传输及时的优点,在冬季带鱼汛的生产指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12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在天津组织国家计委、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部门的有关专家对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完成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土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信息系统及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子专题“中国海洋资源综合数据库集成”进行了验收。一致认为:  相似文献   

15.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研究中心最近引进了美国控制数据公司(CDC)的CYBER180/840计算机系统。为了更好地为海洋环境预报业务及各科研项目服务,我们将为国内海洋界介绍有关CYBER180系列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操作系统特点,有关应用软件以及用户使用方法等。 本文将介绍海洋环境预报研究中心CYBER180/840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及软件配置以及操作系统特性。  相似文献   

16.
1985年2月份,在国家海洋局调查指挥司支持下,在海军航空兵和其它兄弟单位的协助下,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海洋技术研究所共同组织,进行了首次渤海湾和辽东湾冰情航空遥感试验,取得了成功,并获得了大量资料。一、试验目的海冰遥感工作,世界上较先进国家在七十年代初就已开始,如第一颗气象卫星《泰勒斯—1》发射后,几小时内就发出圣劳伦斯湾的冰图象。后采在卫星和飞机上装备的传感器就愈  相似文献   

17.
国家海洋局首次风暴潮预报服务及科研工作会议,于1986年1月9日—13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海洋局机关有关司、处、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以及各研究所、分局、区台和宁波海洋学校等单位的49位代表,会议由国家海洋局调查指挥司石忠阳同志主持。国家海洋局局长严宏模、付局长陈德鸿到会听取了代表们的汇报。  相似文献   

18.
《海洋通报》2012,31(1):120
《海洋通报》是由国家海洋局主管,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办,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东海分局和南海分局协办的海洋科技综合学术刊物。主要报道我国海洋科学的最新成果,包括海洋水文、气象、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海洋工程、资源开发、水产养殖、环境预报、环境保护、仪器设备等方面调查、  相似文献   

19.
1988—89年海冰年会于1988年10月11—13日在天津塘沽召开,参加本届年会的有渤海石油公司、交通部一航局、秦皇岛海监局、海军、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海洋局系统有关部门等21个单位48名代表。会议期间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包澄澜、渤海石油公司副总经理付同运到会祝贺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20.
中国风暴潮研究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于1986年11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从事风暴潮预报、科研.教学的有关部门有:海洋、气象、水利、交通、港工、海军、以及防汛等部门的科技工作者代表91人参加了会议。国家海洋局严宏谟局长;中国海洋学会罗钰如理事长到会讲话;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袁业立到会代表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也讲了话。到会讲话的还有国家海洋局调查指挥司副司长魏万;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陈景元;以及中国海洋学会秘书长赵林等。 在开幕式上中国风暴潮研究会刘风树会长代表第一届常委做了近年来研究会的工作总结;中国风暴潮研究会杨华庭秘书长做了有关更名为中国风暴潮及海啸研究会的报告和修改研究会章程的报告。经分组讨论审议,呈交大会通过了上述报告,并经民主选举通过组成中国风暴潮及海啸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刘风树当选为理事长,选出副理事长4名,理事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