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氧氟沙星片致癫痫1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1 病例报告女,7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a,再发5d入院。血WBC11.2×109/L,N0.8,L0.2。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给予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治疗,症状减轻后换用左氧氟沙星片口服治疗。每次0.2g,2次/d,第2天出现烦躁、失眠,第3天突然出现抽搐,口吐白沫,眼球上翻,意识丧失,尿、便失禁,疑为左氧氟沙星片所致。即停服左氧氟沙星片,给予安定10mg肌肉注射,15min后症状缓解。头部CT示脑萎缩。EEG未见异常。2 讨论口服左氧氟沙星片剂致癫痫鲜有报道[1]。左氧氟沙星药物具有亲脂性。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抑制γ-GABA与其受体结合,导致中枢…  相似文献   

2.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2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 病例报告例 1:女 ,6 4岁。以尿急、尿频、尿痛 2 d入院。血 WBC12 .7× 10 9/L,N0 .84 ,L0 .16。尿十项 :脓细胞 ( ) ,诊断 :急性泌尿系感染。给予左氧氟沙星 0 .2 g静脉滴注 ,2次 /d,第 3天突然出现抽搐、口吐白沫及牙关紧闭 ,给予安定 10 mg肌肉注射后 30min症状缓解 ;次日上午用药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脑电图检查提示 :高尖的 δ波 ,停用左氧氟沙星 ,第 2天癫痫症状消失 ,随访0 .5 a无癫痫症状。例 2 :女 ,6 7岁。以咽痛、发热 3d入院。查体 :t39.2℃ ,扁桃腺 °肿大 ,血 WBC12 .6× 10 9/L,N0 .92 ,L0 .0 8,诊断 :急性扁桃腺炎…  相似文献   

3.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药物所致癫痫发作摘要如下。 1左卡尼汀 例1:女,72岁。因透析后乏力心悸给予左卡尼汀5ml静脉注射,第3次给药后,突发癫痫大发作样抽搐,给予对症治疗后发作停止,停药后未再发作癫痫。例2:男,52岁。因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给予本品10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输入200ml时,患者突发癫痫样抽搐,予对症治疗,发作停止。  相似文献   

4.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药物所致癫痫摘要如下。 1左氧氟沙星 女,34岁。因泌尿系感染给予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g静滴,当输入约50ml时,患者突然出现不自主摇头,双眼睑震颤,眼球下翻,四肢抽搐,双手尤甚,即停药,并对症治疗,30min后上述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5.
乳酸左氧氟沙星诱发癫痫发作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艳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289-6289
对乳酸左氧氟沙星诱发癫痫发作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药物所致精神障碍摘要如下。 1 左氧氟沙星 男,26岁。因右上叶肺炎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3g静脉滴注,2次/d,3d后患者出现行为异常,表现为失眠,短暂的语言混乱。第5天出现极度兴奋,行为异常,不能入睡。停药后给予对症治疗,24h后行为恢复正常。提示有精神病和癫痫史者应忌用本品。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 例1:男,56岁。因阵发性左面部抽动伴同侧肢体抽动5个月,曾在某医院门诊对症处理无效。查体:BP126/74mmHg,左面部及左侧肢体肌力弱.深浅反射减弱。血、尿、粪常规检查和心电图无异常发现,脑电图示右侧半球呈局限性棘-慢波,以局限性癫痫入院治疗,入院后观察抽搐症状每日发作8~15次,每次持续15-20s,发作时神志清楚,抗癫痫治疗4周无效。  相似文献   

8.
癫痫持续状态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持续状态特别是全身(面)性强直一阵挛癫痫持续状态,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少有的几个常见的、需要紧急处置的急诊之一。若治疗不及时将导致死亡,而正确的处理不仅可挽救患生命,还可为患保留良好的生活质量。因此,基层医师应该全面认识和掌握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与治疗知识。  相似文献   

9.
背景:老年卒中后继发癫痫是老年人癫痫的主要原因,对卒中的康复和预后有一定的影响。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痫发作与卒中类型、部位以及卒中面积的关系。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1999—01/2004-12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60-83岁,平均(68&;#177;7)岁。患者均知情同意。方法:①根据入组患者卒中后癫痫首发时间分为早发型癫痫(卒中后2周内发作);迟发性癫痫(卒中后2周后发作),分析癫痫发生时间与卒中类型的关系。②根据影像学结果将缺血性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按梗死面积分为:〈一侧半球的1/4,1/4~1/2和〉1/2;按脑出血量分为小于20mL,20—40mL和大于40mL。分析癫痫发作与卒中部位和面积的关系。③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并采用复诊形式进行随访6个月~4年,平均21个月。④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6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癫痫发生时间与卒中类型的关系:早发性癫痫患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数明显多于迟发性癫痫患者(10,2例;4,0例,P〈0.05),而脑血栓形成患者数明显少于迟发性癫痫患者(3,36例,P〈0.05)。②癫痫发作与卒中部位和面积的关系:脑梗死面积占一侧半球的1/4~1/2和〉1/2患者明显多于〈一侧半球的1/4(26,17,9例,P〈0.05);脑出血20~40和〉40mL患者明显多于〈20mL者(4,9,1例,P〈0.05)。③癫痫发作的预后:21例早发性癫痫患者中,6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15例患者2周内未再发作。47例迟发性癫痫患者中,18例1年后完全控制;23例癫痫控制良好;6例发作较频繁。结论:①早发性癫痫以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栓塞为主,迟发性癫痫以脑血栓形成为主。②脑梗死面积超过一侧半球面积的1/4,脑出血〉40mL者发生癫痫的危险性明显增高。③早发性癫痫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左氧氟沙星(Levonoxaein,LVFX)是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为氧氟沙星的光学活性L一型异构体,其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及革兰阴性细菌均有较好抗菌作用。近年来不断有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报道,本文将近几年来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静滴左氧氟沙星引起癫痫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旋光异构体,是最新一代光学活性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包括厌氧菌在内的各类革兰阳性菌、阴性菌以及沙眼衣原体均有较强的作用,组织中分布性好、尿浓度高,其临床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肠道感染等。其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但引起癫痫的不良反应,笔者从近期国内文献检索未查阅到此类报道。现报告2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低血糖症在内科急诊较为常见,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严重者以昏迷、抽搐发作为首发,易误诊为癫痫。笔者通过对35例低血糖症误诊为癫痫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现将近年来文献报道药物所致癫痫摘要如下。 1环丙沙星 男,46岁。因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给予乳酸环丙沙星0.8g/a静脉滴注,用药第2天患者出现全身关节疼痛,第3天上午患者突然出现四肢抽搐,神志丧失,双眼向右上方凝视,口角有粉红色液体流出,即停药,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逐渐好转,停用本品后癫痫未发作。  相似文献   

14.
尼莫地平对癫痫患者脑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有资料显示,钙通道阻断剂对难治性癫痫有某种程度的抗癫痫作用。在常规抗痫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脑损伤后继发性难治性癫痫,可加强其抗癫痫作用,本组在常规抗痫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观察加用尼莫地平后癫痫患脑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不同级别胶质瘤的癫痫发生率。【方法】分析本科2004年1年内经手术治疗的胶质瘤癫痫发病情况。【结果】胶质瘤总的癫痫发生率为33.6%(103/307),星形细胞瘤为35.9%(70/195),其中2级以下(舍2级)的低级别(高分化)星形细胞瘤发生率为46.5%(53/114),2级以上的高级别为21.0%(17/81),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5)。低级别的星形细胞瘤其发病的平均年龄比高级别的发病年龄低,病程则低级别的更长。【结论】低级别(≤2级)星形细胞瘤的癫痫发生率比高级别(〉2级)的高。胶质瘤的级别越低,其平均年龄就低,级别越高,年龄越大。  相似文献   

16.
现将腹痛型癫痫60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5~20岁。其中5~14岁55例,16~20岁5例。病史调查中,3例为不足月早产,2例有头部外伤史,3例有难产窒息史,4例家族中近亲有癫痫史。脑电图诊断按冯应琨标准,癫痫诊断按国际癫痫联盟1981年癫痫发作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17.
现将我院2004~2006年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癫痫16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97例,女69例,年龄5月龄~17岁。病程10d~10a,其中特发性癫痫101例,继发性癫痫65例。按照1989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关于发作分类标准确诊,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62例,失神发作45例,单纯部分性发作38例,复杂部分性发作20例,不能分类发作1例。按病因分为原发性癫痫77例,继发性癫痫89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42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脑梗死后症状性癫痫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426例患者中有早发性癫痫发作的患者56例,占13.15% ,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多见.单因素分析显示,皮质脑梗死、复发脑梗死、电解质紊乱患者易发生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梗死部位、梗死次数和电解质情况与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有关,其中皮质脑梗死为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较高,皮质脑梗死、复发脑梗死以及电解质紊乱是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皮质脑梗死为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癫痫和非癫痫临床发作的动态脑电图监测。方法:对100例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均先做普通脑电图(EEG),再做24h动态脑电图(AEEG)检查。结果:AEEG阳性率明显高于EEG。结论:AEEG作为长程监测,对于癫痫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提高了发作期间痫样放电的检出率,为诊断癫痫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脑卒中后癫痫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癫痫发作与脑卒中发作时间、病灶部位的相关性以及癫痫发作类型的发生率。【结果】70例病例中,早发型癫痫45例(64.2%),迟发型癫痫25例(35.8%);脑卒中病灶位于皮质的55例,占78.6%,其中颞叶癫痫17例;癫痫发作类型中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35例,占50%。【结论】脑卒中后癫痫以早发型癫痫为主,病灶部位多位于皮质,而癫痫发作类型多见于全身强直阵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