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导管做膈下动脉(IPA)化疗栓塞后并发症的频次、类型和高危因素.方法对168例经血管造影确认有IPA参与肝肿瘤供血者进行了226例次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ACE),其中单独或主要栓塞IPA者占11.3%,与栓塞肝动脉和(或)其他侧支同时进行占88.7%.原发性肝癌152例,转移瘤14例,血管瘤2例.做肝恶性肿瘤TACE时先用碘油-抗癌乳剂栓塞肿瘤末梢血管,然后注入明胶海绵颗粒.观察术后临床经过、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并与血管造影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既往未做其他治疗、首次接受TACE者2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鱼肝油酸钠碘油抗癌药乳剂加明胶海绵同时栓塞肝动脉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不能手术切除的7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进行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这些病人随访6~18个月。结果:显示肿瘤直径缩小50%者占64.4%(47/73)、25%~50%之间占24.6%(18/73)、25%或肿块无变化者占11%(8/73),无1例治疗后肿块继续增大。AFP 下降者占80.8%(42/52),其中降至正常者占51.9%(27/52)。6、12、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75.3%及57.3%。全部病人对鱼肝油酸钠-碘油乳剂耐受良好。无严重合并症发生。结论:鱼肝油酸钠-碘油乳剂加明胶海绵栓塞肝动脉治疗肝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肝-胰动脉的DSA解剖学特征,探讨其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000例肝动脉DSA造影片.将发自肝固有动脉以远的各级肝动脉分支的供应胰腺的变异血管命名为肝-胰动脉,分析其起源、走行、分支、分布等解剖学特征,并统计其发生率.结果共发现16例存在肝-胰动脉,占1.6%,其中1例可见2支,共显示17支肝-胰动脉.其中起源于肝固有动脉7支,占41.2%(7/17);起源于肝右动脉6支,占35.3%(6/17);起源于肝左动脉4支,占23.5%(4/17).结论肝-胰动脉是一种少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肝外血供的血管造影表现及其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本组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肝外血供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性插管及化疗栓塞治疗(TACE)。结果32例患者共见37支肝外营养血管,分别为肠系膜上动脉12支,右膈下动脉9支,左膈下动脉1支,胃左动脉6支,胰十二指肠动脉弓2支,胃网膜动脉2条,胃十二指肠动脉2支,右胸廓内动脉1支,右肋间动脉1支,脾动脉1支。大多数肝外血供为肠系膜上动脉和右膈下动脉;4支肝外营养血管因未能成功行超选择性插管而只予化疗药灌注治疗,其余33支肝外血供均行超选择性插管和化疗栓塞治疗。结论原发性肝癌的肝外血供较为常见和多变,对肝外血供的化疗栓塞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生性肝癌血供特点及经肿瘤供血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疗效.方法 5例外生性肝癌经股动脉插管,肿瘤供血动脉造影、化疗栓塞治疗,用榄香烯350 mg肿瘤血管内热灌注化疗和顺铂60~80 mg加碘油8~15 ml乳剂及明胶海绵化疗栓塞.结果 5例患者共行10次经血管途径的化疗栓塞术.造影显示肿瘤供血动脉以肝外血管为主,肝动脉部分参与供血.5例患者术后瘤体缩小30%~50%,4例AFP下降.结论 外生性肝癌有不同于肝内肝癌的血供特点,经肿瘤供血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外生性肝癌同样有效,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后继发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和临床过程.方法对1 240例患者做TACE 2 680次,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无明确胆系异常表现,18例于术后3周~3个月出现胆管损伤并发症.采用回顾性调查,观察TACE术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临床表现、转归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肝转移性肿瘤TACE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8.8%(13/148),肝细胞性肝癌(HCC)组为0.5%(5/1092).胆管损伤的影像学表现有局灶性胆管扩张4例、多发性肝内胆管扩张8例、囊性病灶或胆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E)、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精(PEI)和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术(TAI)3种方法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常规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术,透视或CT定位经皮穿刺多点注射无水酒精.结果随访1~3年,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0.3%,28.6%,17.3%.结论运用3种介入方法治疗中晚期肝癌有明显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评估骶骨肿瘤供血动脉的来源及术前栓塞的价值。方法 对42例骶骨肿瘤手术切除前24 h内以明胶海绵颗粒对供血动脉进行栓塞。肿瘤包括脊索瘤14例、神经鞘瘤8例、转移瘤7例、骨软骨肉瘤3例、骨肉瘤1例、骨巨细胞瘤5例、成血管细胞瘤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血管肉瘤1例、成软骨细胞瘤1例。结果 根据骶骨肿瘤的位置及大小不同,供血动脉来源不一致。42例造影提示肿瘤供血动脉有98支,其中右腰2动脉1支、左腰3动脉1支、右腰3动脉3支、左腰4动脉6支、右腰4动脉8支、左腰5动脉1支、左骶外侧动脉9支、右骶外侧动脉11支、左髂腰动脉1支、右髂腰动脉6支、骶正中动脉1支、左臀上动脉10支、右臀上动脉8支、左臀下动脉10支、右臀下动脉8支、左阴部内动脉8支、右阴部内动脉6支。肿瘤染色均较术前减少75%以上,栓塞24 h内行肿瘤切除术,术中、术后24 h内出血量40~7 200 mL,平均(1 255.2±982.1) mL。所有肿瘤均顺利切除,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骶骨肿瘤血供来源复杂,术前充分栓塞供血动脉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危险性,提高肿瘤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9.
【摘要】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是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对于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细胞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被视为禁忌症。但实际临床工作中仍有大量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笔者对肝动脉化疗栓塞在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细胞肝癌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效果.方法 4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者,其中单纯灌注化疗14例,化疗栓塞28例.经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碘油药物乳剂和明胶海绵栓塞.结果完全缓解(CR)2例(4.8%),部分缓解(PR)20例(47.6%),无变化(NC)18例(42.9%),进展(PD)2例(4.8%),有效率(CR+PR)52.4%(22/42).平均生存期为16.4个月.0.5、1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5%、66.7%和23.8%.结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是一种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