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库淤积导致有效库容减小,同时淤泥中的污染物不断释放到水体,使得水库水质变差,因此有必要对水库进行清淤。针对如何有效预防水库清淤过程中因底泥扰动而导致的水体二次污染、淤泥干化(固化)和合理利用、清淤污泥余水净化处理等关键问题,以通济桥水库为例,通过清淤设备选择、清淤施工工艺、淤泥资源化利用、施工期水体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水质监测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提出深水型环保绞吸式挖泥船开挖淤泥等水库生态清淤技术措施、生态清淤施工要点、淤泥资源化利用途径、清淤污泥余水净化处理及水域浊水拦截等施工期水体环境保护措施等。实践表明:这些措施的实施,能有效减少底泥扰动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好地解决了淤泥的资源化利用和清淤污泥余水净化处理问题,达到了生态清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小河道治理中的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我国河道尤其是中小河道的淤泥清除方法,如排干清淤、水下清淤及环保清淤等,对各种清淤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分析;同时介绍了污染淤泥钝化处理、堆场淤泥处理和淤泥资源化处理技术,并分析了其适用范围,对河道清淤与淤泥处理利用技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的河道清淤和淤泥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国江河大多含沙量高,水库经多年运行后,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淤积。水库淤积严重影响水库防洪安全、运行安全、生态安全,是水库运行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总结了水库淤积性态规律研究、淤积物勘测、机械清淤及淤泥处理技术现状,提出了水库清淤面临的深水清淤、环保清淤、水下孔洞清淤、淤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方面的技术难点和对策思考。虽然目前国内外在水库清淤技术和设备研究应用上均有所进展,但总体还处于研究试点阶段。未来还需结合技术难点和已有研究成果,加大开展水库淤泥勘测、清淤、干化、资源化利用一体化水上施工平台及设备研究,为水库清淤工作的大规模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广州市峨眉沙和大蚝沙岛上进行的2种淤泥无害化处理工艺的应用,分析了广州市主要河涌淤泥成分和淤泥处置现状,结合亚运治水的要求,遵照"集约化清淤、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处置原则,简述了2种淤泥无害化处置工艺的原理、流程、设备以及试验成果,为日后淤泥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中小河道的淤积现象较为严重,清淤工程中所清出的淤泥体量较大,因此,对于淤泥的处理技术,以及淤泥的资源化利用方面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对如何通过新技术来进行河道淤泥的环保型处理,以及如何变废为宝,实现河道淤泥的资源化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嘉善县清淤工作的现状,发现清淤工作的难点主要在于淤泥的处置问题上,结合湖荡淤泥特性和区域特点,清淤方式以带水清淤为主,探索性提出资源化利用主要有抬高田面高程、用于筑堤材料、路基材料、场地回填和绿化材料及制砖等5种。  相似文献   

7.
近年,河道淤泥处理方法及其用途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早期建设的河道工程缺少相关疏浚、清淤处理,目前已建成河道的河底淤泥存量大,汛期严重威胁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重点阐述了淤泥处理的方式及脱水方法,并提出了淤泥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为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清淤方式、将淤泥变废为宝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浅析淤泥化学固化的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概况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江河湖海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而改善水质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生态清淤。清淤工程必将牵涉到淤泥环保处理的问题,因此,如何处理并利用这些淤泥,为其寻找资源化利用的出路,减少产生新的污染,已经成为一个涉及生态修复、资源再生  相似文献   

9.
环保清淤     
《广东水利水电》2009,(1):79-79
浙江省疏浚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浙江疏浚”)是一家从事河、湖、水库清淤疏浚工程的专业公司,主项资质等级为建设部颁发的河湖整治工程专业承包壹级,是清淤疏浚施工的专业资质,增项资质为堤防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近年来,公司致力于生态环保清淤、深水清淤、淤泥全封闭远距离管道输送、堆泥场余水处理及后期淤泥固结、资源化利用等疏浚尖端技术领域的开拓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淤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是当前困扰工程技术人员和阻碍清淤疏浚工程顺利开展的重大难题。梳理了目前我国疏浚淤泥处置与利用的主要技术方法,简要介绍和评述了每种技术的主要特点、原理和应用情况,同时对相关基本概念内涵进行了梳理,对疏浚淤泥处置利用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