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目的分析比较奥氮平与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老年性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患者,参照组采用喹硫平治疗,治疗组采用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治疗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奥氮平与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不明显,但喹硫平不会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综合考虑患者需求选择安全合理的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9月本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奥组和喹奥组,每组30例,单奥组给予奥氮平治疗,喹奥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单奥组和喹奥组治疗后各项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喹奥组治疗后各项PANSS评分明显低于单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喹奥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奥组和喹奥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喹硫平联合奥氮平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翁燕恋 《北方药学》2021,18(8):146-147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喹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精神科收治的126例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的63例患者接受奥氮平联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的63例患者接受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喹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析针对老年期精神障碍疾病的治疗中分别应用奥氮平同喹硫平产生不同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共76例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并分别使用富马酸喹硫平片和奥氯平片进行治疗,对两组不同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6.84%),但二者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在老年期精神障碍疾病的治疗中分别应用奥氮平同喹硫平产生的临床效果趋近,然而喹硫平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较少,所以临床施治应结合患者病情特点给予合理施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本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喹硫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舍曲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GI)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4、8周后阴性症状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2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起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服用不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观舒适度.方法 对124例使用不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测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主观舒适度(SWN)简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 氯氮平、奥氮平组患者SWN评分接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齐拉西酮及阿立哌唑组患者SWN评分接近,任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组患者SWN评分最高.前两组中任一组与后四组中任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喹硫平组与前五组中任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不同种类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主观舒适度不同,喹硫平主观舒适度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喹硫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与喹硫平组,各50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喹硫平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组与喹硫平组显效率为84.00%、80.00%,总有效率96.00%、94.00%,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拉西酮组与喹硫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0%、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喹硫平对早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伴行为和精神障碍(BPS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老年期痴呆伴行为和精神障碍患者75例,随机分组,38例行喹硫平用药治疗,37例采用奥氮平用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在BEHAVE-AD、MMSE、ADL评分均明显改善;奥氮平组的口干、体质量增加、锥体外系反应要明显多于喹硫平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伴行为和精神障碍均有确切疗效,结合药物不良反应,喹硫平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0例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和奥氮平组,每组35例.喹硫平组口服喹硫平治疗,平均剂量为(215±87)mg/d.奥氮平组口服奥氮平治疗,平均剂量(8.1±2.9)mg/d.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9,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周、2周、4周、8周,2组患者的BPRS评分、ADL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但是2组间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ADL量表评分于治疗4周起有显著性差异,喹硫平组更低(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疗效相当,但是喹硫平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更优,更适合患者服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利培酮组20例,喹硫平组20例,奥氮平组20例,阿立哌唑组20例,齐拉西酮组20例。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1、2、3周均采用运动平板试验进行评估,治疗后的第1、2、3周分别进行B超、肝肾功能、血常规、血脂、血糖、水电解质、血清催乳素检查,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喹硫平、奥氮平组患者体重增加及血糖升高例数多于其他组,喹硫平组患者心动过速例数多于其他组,利培酮组、喹硫平组、奥氮平组过度镇静例数多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55%)、喹硫平组(65%)、奥氮平组(8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阿立哌唑组(30%)和齐拉西酮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患者用药3周后,运动平板试验阳性数、自我疲劳等级较用药前显著增高,达亚极量心率所需时间较用药前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五组引起各种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功能改变,齐拉西酮引起的QTc间期延长较突出,喹硫平可引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引起不良反应较多,临床上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1.
《抗感染药学》2016,(2):362-364
目的:比较3种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与成本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间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喹硫平组和奥氮平组,每组40例;3组患者均分别给予利培酮、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比较3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成本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利培酮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50%优于奥氮平组为90.00%(P<0.05);利培酮组患者的调整治疗总成本费用为(13 354.86±314.12)元低于奥氮平组为(19 045.58±312.28)元)(P<0.05);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奥氮平组(P<0.05)。结论:利培酮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喹硫平组和奥氮平组,且抗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成本费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喹硫平治疗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因吸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口服富马酸喹硫平片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口服利培酮片进行治疗。患者入组时采用经阿片成瘾严重程度量表(OASI)和阿片戒断症状量表(OWS)进行评估,并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8周采用精神病阳性症状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主要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患者SAPS与SANS评分在不同组别与不同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别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8.46%,15/39)低于对照组(66.67%,2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可以有效缓解精神障碍阳性和阴性症状,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患有精神障碍的小儿患儿药物治疗当中,奥氮平与喹硫平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34例小儿精神障碍患儿为分析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参照组患儿奥氮平治疗,而研究组患儿接受喹硫平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接受不同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儿,其中研究组患儿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儿,嗜睡发生率与参照组患儿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参照组患儿PSQI量表评分别为(14.22±2.76)分、(14.11±2.8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参照组患儿PSQI量表评分分别为(9.24±1.26)分、(9.13±1.45)分,均低于治疗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小儿精神障碍患儿的治疗药物选择而言,奥氮平与喹硫平的效果大致相当,在临床中都可以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时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喹硫平、奥氮平治疗6周,用BPRS评定疗效,MMSE评定认知功能,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6周后喹硫平组与奥氮平组BPR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喹硫平组有效率为72.5%,奥氮平组为77.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奥氮平组嗜睡、便秘出现率高于喹硫平组(P<0.05)。结论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均有效,两种药物对认知功能均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均较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喹硫平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64例,按照入院顺序号随机分成研究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研究组给予单用喹硫平治疗,对照组则实施喹硫平及碳酸锂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效果跟喹硫平与碳酸锂联合治疗的效果较为接近,都可以较好地控制病情,但是喹硫平的临床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血清催乳素水平(PRL)的影响。方法?对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用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8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同时检测两组的血清催乳素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但两组间各项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喹硫平组不良反应较少,其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治疗8周后喹硫平组血清催乳素水平无明显改变,而利培酮组则明显升高,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喹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与利培酮比较,喹硫平对女性患者血清催乳素影响较小,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国产奥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符合DSM-Ⅳ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奥氮平和喹硫平治疗,疗程共8周,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显效率87.2%、喹硫平组显效率为81.1%,两药对阴性症状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是嗜睡、体质量增加,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氮平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疗效,与喹硫平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喹硫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各40例.分别给予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疗程共8周.治疗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 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NSS、SAN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喹硫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低于利培酮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喹硫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似,但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李韧娇 《北方药学》2020,(4):165-166
目的:分析小儿精神障碍患者应用奥氮平与喹硫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从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到我院接受精神障碍治疗的小儿患者中随机选择70例参与本次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选择奥氮平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喹硫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7%(9/3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3/3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小儿精神障碍患者应用奥氮平与喹硫平都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是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喹硫平的安全性更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了患儿的不适症状,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组(单用组)和艾司西酞普兰联用喹硫平组(联用组)各30例。两组疗程均为8周。疗效判断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与治疗前和治疗1,2,4,6,8周末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用组显效率76.7%(23/30),明显高于单用组50.0%(1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4,P<0.05)。联用组在治疗1,2,4,6,8周末HAMD评分明显低于单用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TESS量表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抑郁症可以提高疗效,并迅速改善焦虑躯体化和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