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沙产业与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西北沙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指出沙产业是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论述了沙产业开发必须与沙区生态条件不断改善和绿洲农业持续发展相结合,认为选择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是实施西北地区沙产业开发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从民勤县地理条件、自然坏境、特色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条件入手,论述了民勤县特色沙产业发展的条件及发展现状,总结出民勤县特色沙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统一认识,明确特色沙产业概念、转变观念,以质取胜、优化发展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向沙区迈进,大力开发沙漠资源等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加快发展沙产业,对于防治荒漠化、有效利用沙区自然资源、缓解人地矛盾、培育沙区新增长极、推动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从产业定位看,沙产业是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再加上该产业发展的条件差、困难大、经验少,就更加需要科技创新。因此,急需应用技术预见方法,建立一种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以助推沙产业的  相似文献   

4.
宁夏中北部沙产业发展模式及调控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宁夏中北部沙区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区域农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沙产业构想模式和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产业链的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管理研究》2015,(5):55-58
库布其沙漠以广阔的草原和多变的自然环境条件,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地区之一,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作为黄河泥沙和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影响着中国北方和内蒙古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经过40多年各方面的努力,库布其沙漠治理取得巨大成绩,形成以沙产业带动规模治沙的"库布其模式"。库布其沙漠沙产业发展规模大,发展状况好,初步形成了沙产业体系。但沙产业链条短,联结机制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集群区较少。在对库布其沙产业及生态产业链分析基础上,提出建立沙产业集群的三种模式。对推进沙产业由专业化集聚向产业链集聚发展,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和沙漠稀缺资源循环利用,降低沙产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沙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号召全党要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对于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应确立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原则:一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规律理论为指导;二是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在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指导下,结合我国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可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奋斗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统一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加快内蒙古沙产业发展步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阐述了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 ,提出用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视角去认识沙漠、经营沙漠 ,加快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通过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证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次,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证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中国实践所取得的成就,事实性的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9.
张茵 《科技信息》2010,(2):178-178
本文拟从法国翻译理论体系的历史发展着手,对法国的翻译理论和法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的理论研究进行阐释;在法国,众多优秀的翻译家总结、提炼了很多精辟的翻译理论,把这些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指导并推动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中包含着丰富的民生内容。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崇高的民生目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解放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的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体系,并以此为指导,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富裕民生的建设实践和奋斗目标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植被特征与生态保护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塔克拉玛千沙漠西北地区属于暖温带干旱荒漠气候,植物区系包括中亚成分、古地中海成分等,分布着荒漠生态系统、自然绿洲生态系统和自然水域生态系统,在过境河流两岸分布着草垫带—森林带—固定沙包带—流沙带,植被类型有草甸植被、森林植被、灌木植被、沙生植被和盐生植被。水分状况是导致区域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也在影响植物群落演替变迁。本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区域生态系统、植被群落类型及其结构特征和植被动态演替,分析了各种植被类型的生态与生产功能。并对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绿洲、荒漠过渡带值被、优化荒漠边缘带生态系统、促进绿洲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农田区和荒漠保护区植被协同发展,通过石羊河流域下游某试验场原位试验研究农田荒漠过渡带包气带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结果表明:农田荒漠过渡带上,荒漠区土壤包气带水盐运移与农田区灌溉息息相关。灌溉后,农田区土壤盐分随灌溉水进入地下水中,继而流向荒漠区,引起荒漠区表层土壤盐分大幅升高。水位调控后,灌溉对农田区表层土壤脱盐效果更好,盐分随灌溉水向下运移更深。同时,不仅农田区侧向流入荒漠区盐分减少,而且减少了浅层咸水进入荒漠区包气带土壤中的盐分,有效缓解了荒漠区表层土壤聚盐效应。  相似文献   

13.
陈文玲 《科技信息》2009,(31):I0156-I0157
新疆远离海洋,境内沙漠广布,是我国最大的干旱荒漠区。旅游资源开发相对滞后。新疆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着开发层次还不高,经济效益差与环境保护不理想的现象,对此我们应该合理开发与保护新疆森林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65年至2010年间7期遥感影像数据为信息源,通过目视解译提取若尔盖高原土地覆盖,在GIS空间分析功能支持下,依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对景观时空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65~2010年间,研究区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呈持续增加的趋势,且对环境变化产生双面效应,即以2000年为时间节点,区域生态环境呈现先恶化后恢复的发展趋势;其中,2010年相对于1965年农田、草地、城镇和荒漠的面积呈增加的趋势,而森林和湿地的面积呈减少的趋势;2000年后湿地面积萎缩速度明显减缓,且荒漠面积也呈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北部蝗虫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陕西北部蝗虫群落结构,建立了蝗虫种一面积关系模型,并计算分析了其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不同生境蝗虫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地带>滩地湿地草地>农田草地>河谷阶地草地,丰富度和均匀度趋势与之基本相同,优势度之相反。  相似文献   

16.
准中沙漠区沙丘起伏剧烈,厚度变化大,二维勘探时主要采用小折射法进行近地表调查,近地表结构测量不
准确使激发井深设计不合理,造成沙漠区资料品质较差,圈闭可靠程度低。近期开展的新一轮勘探,主要利用深井微
测井近地表调查结果,对沙漠区顶、底板结构、厚度、速度、深度–时间关系、吸收衰减等地球物理参数进行了研究。研
究发现,准中沙漠区属于固定或半固定沙丘,具有平缓稳定变化的沙丘底界面,深度–时间对应关系一致性好,不同
位置相同的深度具有近似的速度与品质因子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等特点。针对不同厚度沙丘分别采用逐点设计井深单
深井激发、多井浅井组合激发,研发了综合沙丘量板拟合静校正、近地表吸收补偿等针对性技术,获得了高品质地震
资料。  相似文献   

17.
探讨物种丰富度格局的中域特征是宏观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温带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为研究区域,结合调查实测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数据及样地间等距插值数据,分析了该区物种多样性分别沿纬向方向和经向方向上分布特点,探讨沙漠植物丰富度和密度格局的中域特征。结果显示,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密度格局在纬向和经向方向上形成不同的分布格局,中域特征不明显。在纬向方向上,呈现右半边驼形峰的格局模式,随着纬度的增加,物种丰富度和密度格局呈下降趋势;在经向方向上,分布格局呈现单调递增的趋势,但是趋势不明显。综合研究出现此现象的原因,认为本研究区尺度较小,纬向跨度为1.5°,经向跨度为4.5°,物种多样性受边界生境强烈影响。在纬向方向上,物种多样性受到绿洲小气候的影响,靠近绿洲地区的物种多样性较远离绿洲边缘的区域丰富度高;而在经向方向上,由西向东海拔逐渐增高,在降水随之增加影响下形成了物种多样性单向梯度变化,未能形成单峰的中域格局。由此可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研究区过小,植物多样性的中域特性不明显,在干旱区中域特征同样表现在大尺度上。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沙漠区侏罗系煤下储层三工河组是主要油气高产层系之一,主要发育构造-岩性复合圈闭,目的层受地表沙漠和西山窑强煤层影响,地震资料信噪比、分辨率低,反射能量弱,储层薄、横向变化快.将地质与地球物理技术有机结合,采用面向目标识别处理技术、岩石物理分析技术、叠前储层预测和流体检测技术,取得了丰富的地震地质结果,为该地区的储量升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9.
空气取水是一种不受限于常规水源的有效取水方式,能够提升部队在沙漠/干旱地区的给水保障能力。以西北某沙漠地区的实际环境(相对湿度20%)为应用背景,对比分析了雾水收集法、空气冷却法和吸附剂取水法的特性,在低湿度条件下确定采用吸附剂取水法。针对硅胶、沸石或分子筛等传统吸附剂水负荷不高的缺点,研究新型材料MOFs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结合其吸附能力强和易再生的独特优势,选定MOF 801为吸附剂并设计了一台套筒式MOFs空气取水装置,对取水装置在相对湿度20%的条件下进行计算研究,得出预估产水量,并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是利用高新技术将沙漠戈壁不毛之地变为绿洲,技术路线的通俗表述为"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边缘的224团场、河西走廊嘉峪关戈壁滩上的葡萄园、大面积的设施农田大棚种植,都是新绿洲的实证。微型藻类是强大的太阳能转化器,先后在库布其沙漠恩格贝、乌兰布和沙漠吉兰太、毛乌素沙地鄂托克旗建成的微藻养殖场,都是叶绿素工厂,在原本的不毛沙地上,生产高品质的营养品。未来的新绿洲沿着钱学森指出的方向,将创造更高水平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