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沥青混凝土室内试件和现场芯样分别进行了三轴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成型试件黏聚力以及K值明显大于现场芯样。现场施工中沥青用量较少,沥青不足以形成沥青薄膜而将骨料裹覆,导致K值偏小,但是沥青用量过度增加时,将导致自由沥青比例增大、结构沥青的比例减小,K值也会偏小,因此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沥青用量。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凝土室内试验试件成型工序复杂,试验环境温度、试件成型工序、试件脱模方法等均对试验结果有较大影响,导致试验结果的差异较大。对沥青混凝土的模量数K值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成型方法、试验温度、沥青含量等对模量数K值有较大影响;沥青混凝土芯样的K值与击实成型试件的K值较为接近,而与静压成型的K值相差较大;温度升高,沥青的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大,矿料间的粘聚力降低,从而使沥青混凝土的K值降低。  相似文献   

3.
鉴于在沥青混凝土心墙性能影响研究中,三轴试验结果的抗压强度和变形参数是有限元计算心墙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沥青混凝土室内试件和芯样三轴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沥青混凝土室内试件和芯样三轴试验结果的各项参数的变化规律,使得现场施工质量的控制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4.
按现场施工的原材料及工艺进行室内模拟试验,并与施工现场钻取芯样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成型的马歇尔标准试件沥青混合料在击实过程中,由于受到刚性约束体约束,其混合料的压实度较大,用击实法成型的试件的模量数K,比静压法成型的试件的模量数K小,但与现场芯样模量数K接近,根据振动及击实能量估算初步推断,用击实法成型三轴试件,室内击实100~120次左右,其击实效果与现场碾压效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5.
沥青含量对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日英  李明霞  陈宇 《人民长江》2011,42(10):83-86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是现在水利工程中防水心墙的主要材料,沥青含量是影响其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在室内通过温控高压三轴仪,分别对沥青含量为8.5%,10.5%,12.5%的沥青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常规三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为5℃及10℃时,试件的最大偏应力及切线模量系数K随沥青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黏聚力c随沥青含量的增加呈现出非线性减小;内摩擦角φ则随沥青含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试件的蠕变随沥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蠕变速率增加的比例大于沥青含量增加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压缩模量作为评价堆石料填筑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大坝变形控制的依据。分析现行压缩模量计算公式存在的问题,通过水布垭室内单轴压缩试验与等应力比三轴试验,建立相同应力路径下考虑泊松比影响的变形模量与压缩模量关系式,并结合水布垭现场荷载板试验与大型压缩试验结果,对变形模量与压缩模量关系进行修正。根据原型大坝的监测沉降量,采用修正后的变形模量与压缩模量的关系式,计算堆石体的压缩模量,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7.
锦屏一级水电站拱坝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混凝土现场浇筑技术,对坝体典型区域取样试件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并测量其相对动弹模量及质量损失系数。冻融过程中按50次循环为冻融基数,每50次冻融完成后即进行相对动弹模量及质量损失测试,并观测试件总体抗冻性能。结果表明,拌和楼出机口及坝体浇筑现场取样测试效果均较明显,其抗冻性能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大坝混凝土动态性能是大坝抗震设计与安全评价的关键要素。为全面评价溪洛渡大坝坝体混凝土的动态特性,通过大坝坝体取芯,采用15 MN大型MTS材料试验机,开展溪洛渡大坝C18040混凝土芯样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抗压试验、轴心抗压弹性模量试验及劈拉试验,得到大坝混凝土芯样的动态力学性能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溪洛渡大坝混凝土芯样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均受应变速率影响显著,混凝土吸能能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两者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混凝土芯样的抗压强度与劈拉强度与实验室制备全级配混凝土试件、湿筛试件的试验结果表现出差异性,原因既有后期大坝混凝土强度的增长影响,也有大坝混凝土现场拌和、浇筑及养护等条件与实验室成型养护条件差异的影响。所得结论可为开展溪洛渡大坝运行期抗震安全深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韩小柠  余梁蜀  庞渊 《人民长江》2023,(4):224-228+246
为研究温度对沥青混凝土动力特性的影响,对沥青混凝土开展了不同温度(4,10,17℃和22℃)条件下动三轴试验,采用等效线性模型分析其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动模量Ed随温度降低而增大。高围压作用时,4℃条件下最大动模量Edmax比22℃条件下的大3~4倍,且温度的降低导致动模量Ed的变化幅度增大;材料常数k值随温度降低有增大趋势,但n值随温度降低有减小趋势;阻尼比λ随温度降低而减小,4℃条件下阻尼比为22℃条件下的1/2,且温度的降低导致阻尼比λ的变化幅度减小。建立的多因素回归公式能较好地描述沥青混凝土最大动模量随温度、围压和固结比变化的定量关系。敏感性分析认为沥青混凝土动力特性对温度变化最敏感。  相似文献   

10.
斜坡热稳定性是沥青混凝土面防渗层设计和施工的突出问题之一。结合宝泉工程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进行各种斜坡流淌试验,证明钻取直径10cm的芯样进行斜坡流淌试验是不合适的。Asbeck试验及大芯样试验结果相对真实可靠。中国标准采用马歇尔试件测试并评价沥青混凝土热稳定性简便实用。如果马歇尔试件斜坡流淌值不大于0.8mm,并且空隙率控制在3%以内,则沥青混凝土面板斜坡稳定性通常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11.
丹江口大坝位于湖北省。该坝已历经40余年,运行完好。在大坝建设初期,长江科学院曾派人前往现场进行大量的取样和试验工作。试验结果发现,采集到的砂和各级砾石中均含有活性骨料-燧石。由于采取的措施得当,在历经40余年后,在大坝上没有发现任何碱骨料反应破坏的痕迹。针对大坝混凝土中所含骨料的碱活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测试混凝土芯样的力学性能;检查是否有碱骨料反应的发生;将芯样试件置于一定条件养护后,验证其是否发生碱骨料反应。采取的微观分析手段为扫描电镜微观分析(SEMA)和能谱分析(EDSA)。通过对混凝土芯样进行微观测试与分析,得出为了大坝的长期耐久性以及安全性,除采取初期措施以外,还应该加强大坝的抗渗性。  相似文献   

12.
江口水电站岩石力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口电站的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139m,坝址岩体中存在大量的软弱夹层,拱座的变表及稳定受夹层的变形特性及抗剪强度控制,为此进行了岩体及夹层变形特性试验,混凝土与基岩,结构面以及岩一身的抗剪强度试验,岩体皮测试,地应力测试以及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研究,并据此提出了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变形模量,抗剪强度等参数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3.
沥青混凝土料和过渡料是大石门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施工的重要质量控制指标,也是大坝施工中关键施工技术,对大坝渗流稳定起着决定性作用。主要进行沥青混凝土料、过渡料检测试验,原料满足设计要求后再进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过渡料试验。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沥青混凝土原材料和过渡料检测试件密度、孔隙率、稳定度、流值、水稳定系数、渗透系数、油石比、矿料级配均符合设计技术要求。因此沥青混凝土及过渡料试验是大坝施工安全和结构问题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
根据设计要求,对金安桥水电站大坝碾压混凝土钻孔取芯,检测芯样性能,进行现场原位抗剪试验.检测结果表明,芯样外观光滑致密,骨料分布均匀,力学性能、极限拉伸和耐久性均满足设计要求;压水试验透水率小于1Lu;刷新了在同一个碾压混凝土钻孔中取出3根超过10m的芯样纪录.现场原位抗剪试验表明,大坝碾压混凝土层(缝)面接合良好,满足抗滑稳定要求.大坝碾压混凝土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整体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寒地区高抗冻等级F300的设计要求,对大坝口工程的两个料场的天然骨料分别进行了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同时用细石混凝土作胶凝材料进行了砌石体的研究试验,通过试验,得出与现场施工方法一致的砌石体的抗压强度、变形(弹性)模量,对控制施工质量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实际应用,对影响水工沥青混凝土静三轴试验结果的温度、加载速度、围压三大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了温度、加载速度、围压三大因素对水工沥青混凝土静三轴试验结果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7.
2016年新安江水电站大坝安全第四次定期检查中,为评价大坝混凝土的老化情况,对大坝混凝土开展了现场外观检查、回弹测强、碳化深度检测、大坝混凝土声速测试、钻芯取样与芯样试验等。结果表明,经过近60年的运行,新安江大坝上游面混凝土的强度与抗渗等级均满足或超过设计要求;而采用火山灰水泥浇筑的混凝土,尤其是大坝下游面表层混凝土老化程度相对严重,但火山灰水泥大坝内部混凝土强度较高,强度和抗渗等级均达到设计要求;库水对大坝混凝土的溶出性腐蚀可忽略不计。总体而言,坝体混凝土目前的老化状况基本不影响大坝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黄丹  李丽 《人民长江》2016,47(11):98-102
黄金坪水电站大坝为沥青心墙混凝土坝。为了确定合理的大坝填筑料配合比及施工工艺参数,现场开展了试验研究。主要试验内容包括:沥青参数试验检测,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混凝土拌和出机口温度和混凝土浇注温度和混凝土摊铺及碾压参数的确定等。根据试验结果,参照国家相关技术要求,最终确定了合理的材料及施工参数,为保证沥青心墙混凝土大坝顺利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双K 断裂准则在丹江口大坝安全性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工程中出现的裂缝可用双K断裂准则进行裂缝的稳定性分析和结构的安全性评定。本文结合丹江口大坝18坝段上游竖向裂缝在水压力下的稳定性分析,介绍了双K断裂准则应用于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将大坝混凝土钻芯芯样制成的圆柱体楔入劈拉试件,通过试验测定混凝土双K断裂参数,并分别采用三维数值法和解析法算得水压力作用下缝端应力强度因子值。比较缝端应力强度因子值和双K断裂参数的大小及相互关系,获得裂缝的扩展状态,合理指导对裂缝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本文为双K断裂准则的工程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某电站坝基固结灌浆效果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坝基础经固结灌浆处理后岩体的变形模量会有相当程度的提高 ,其值通常采用孔壁变模仪进行测试 ,并通过孔壁声波波速进行验证 ,但其测试值受到地质条件、裂隙发育、孔壁质量、测试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与岩体真实变模值存在一定的误差。本文从测试方法、灌浆过程等方面分析了某工程钻孔变模测试值偏低的原因,通过类比推证了在陡倾裂隙发育地层对穿声波波速和平板载荷模量相关性较好 ,更能反映地层岩体的整体变形模量 ,分析论证了在大规模灌浆处理后岩体的变模值将比灌浆试验时有相当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