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危害全球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美国,CKD的发病人数达260万,占总人口的8%。在中国,CKD发病率为13%,而在日本,约有20%的成人患有3~5期的CKD。心血管疾病是导致CKD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在控制了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影响后,仍发现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随着肾衰竭的进展而增高。  相似文献   

2.
肾脏疾病是症状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而高血压又是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在肾脏疾病患者中,控制血压对肾脏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同样对肾脏疾病进行治疗也是消除某些继发性高血压的关键。在大多数肾脏疾病中,高血压随肾脏疾病进展而加重。  相似文献   

3.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针刺降压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肾性高血压系指肾实质病变和肾血管病变所引起的高血压,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占首位。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Ⅲ(NHANESⅢ)数据显示:20岁以上普通人群11%患有慢性肾脏病(CKD)。我国资料显示:20岁以上人群中CKD患病率为7%~13%,且我国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CKD患者中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多数。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肾性高血压的发病率为75%~80%;多囊肾病中肾性高血压的发病率为60%,慢性间质性肾炎中肾性高血压的发病率为35%;由此可见,肾性高血压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4.
肾脏既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又是高血压损害的靶器官。高血压是导致肾功能恶化进展的重要致病因素。肾脏疾病是顽固性高血压的一个常见、被低估且早已存在的医学原因。高血压的治疗是各种原因所致慢性肾脏病(CKD)的最重要的干预措施,可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西方和我国的数据均表明,成年人中,CKD患病率超过了10%[川。由CKD所导致的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也在逐年增长,同时CKD患者还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对于特定病因CKD患者的遗传背景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如IgA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糖尿病等)。  相似文献   

6.
长期高血压对肾血管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在不少肾脏疾病中,组织学检查显示有明显肾血管病变的患者而临床上并无高血压。为了明确肾血管病变除受血压等因素影响外,是否与肾脏功能的丢失有关,我们将两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材料与方法1.病例:回顾性选择140例患者,除外原发性高血压、年龄超过50岁、糖尿病及吸烟患者。考虑到不同的原发病对肾血管病变的影响,故本组选择的病例均为肾活检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MDRD简化公式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并按K/DOQI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分期标准将IgA肾病分期。2.临床分组…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10年中。美国ESRD的发病率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其中因高血压而引起的ESRD新患者占28%。事实上.高血压与肾脏疾病的关系已早为人知,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从临床角度发现该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传统的概念并不完全一致。然而,国内有关该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我们就国外当前对高血压肾损害研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作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尚未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并分析405例尚未行肾脏替代治疗CKD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资料及一般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严重心律失常与年龄、性别、CKD分期、糖尿病、高血压、高钾血症及左室肥大等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 405例CKD患者中,CKD1、2、3、4、5期患者分别为69例(17.04%)、79例(19.51%)、82例(20.25%)、88例(21.73%)、87例(21.48%).各种心律失常中偶发室早、偶发房早、频发房早、阵发性室上速、频发室早、成对室早、多源性室早及室早伴房早的比例分别为53.09%、46.91%、29.63%、29.88%、23.21%、23.21%、20.99%及23.46%.CKD 1~5期患者发生严重性心律失常的比例为45.68%,CKD 1、2、3、4、5期中的比例分别为27.54%、29.11%、42.68%、57.95%和65.52%.在CKD2、3、4期患者中,CKD分期越高,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左心室肥大、CKD分期、糖尿病、高血压及高钾血症为严重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结论 CKD患者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CKD分期高、糖尿病、高血压、左心室肥大、高钾血症的CKD患者更易发生严重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脏病(CKD),由于其患病率高、预后差、医疗费用高,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贫困人群由于经济状况、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就医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肾脏疾病的发生率更高,肾脏替代疗法的应用率更低,预后更差,经济负担更重。因此,应给予贫困人群CKD更多的关注。2015年第十个世界肾脏日的主题是关注贫困人群的CKD,号召全民关注肾脏健康。本文重点阐述贫穷与CKD之间的关系,旨在提高贫困人群CKD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上海邮电系统职工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控制率和降压药使用情况进行横断面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上海邮电系统职工初诊CKD患者810例,其中男性422例(52.1%),女性388例(47.9%),年龄(26 ~96)岁.结果 ①83.58%的CKD患者伴高血压,高血压知晓率为占92.02%,治疗率达到了80.35%,高血压控制率为19.65%;②吸烟、肥胖、糖尿病、尿酸、肾功能减退、高龄,这些变量均为上海邮电系统职工CKD门诊患者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③上海邮电系统初诊CKD患者使用l、2和3种或以上降压药物者分别为72.8% (493/677)、24.3% (165/677)和2.9%(19/677).在已服药的544例中,单药服用的患者中,降压药物中使用比例最高药物是钙离子拮抗剂(CCB)48.0% (261/544),血管紧张素受体Ⅱ受体拮抗剂(ARB) 31.6% (172/544),其次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9.9% (54/544).联合治疗方案中,使用最多的是ARB+ CCB占18.8%(102/544);④上海邮电系统初诊CKD患者的CKD知晓率:46.67%.结论 上海邮电系统职工CKD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高,高血压知晓率与治疗率均较高,而CKD的知晓率低,且高血压的控制率仍低;吸烟、肥胖、糖尿病、尿酸、肾功能减退、高龄,这些变量均为CKD患者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脏疾病(CKD)日益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绝大多数CKD患者合并高血压,与之密切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是终末期肾病患者(ESRD)的主要死因,而这其中的机制十分复杂。近年的研究表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在CKD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交感神经与CKD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影响人类健康最常见、最重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检出率逐年升高。在我国,CKD患病率约为10%~13%,即有1亿以上的患病人群和200多万的尿毒症患者。肾脏作为人体调节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病变时会出现酸碱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病(CKD)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我国CKD呈上升趋势,患病率达10.8%,CKD患者近1.2亿,其中50%~70%合并高血压。高血压是CKD的病因和并发症之一,《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明确指出"严格控制血压是延缓肾脏病变进展,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键。"因此,对CKD进行干预,加强肾病高血压的管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认知功能的下降与日常生活困难和死亡率增加相关~([1,2]),它影响了三分之一的晚期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和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生活~([3,4])。一些研究显示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在CKD患者中显著增加,并且独立于年龄、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因素~([5,6]),然而,导致CK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风险增加的机制我们知之甚少。有研究显示在普通人群中,贫血与认知功能减退和痴呆的风险增加有关~([7~10])。贫血是CKD的常见并发症。本文主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发病率显著增高。高脂血症或血脂异常在CKD患者中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同时血脂异常会加重CKD的进展,两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大多数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及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血脂异常[1];血脂异常是CKD患者的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但是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而且能加快慢性肾脏病本身的进展,因而是影响CKD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2]。  相似文献   

16.
患有慢性肾脏病(CKD)的人数正在不断增长,美国约11%的成人患CKD,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CKD患病率为79/6~13%,而大部分CKD患者(58%)死于心血管疾病(CVD)。美国肾脏病基金会一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NKF-KDOQI)指南中将CVD定义为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肾动脉狭窄、周围血管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左心室肥厚,并指出CKD患者是冠心病的最高危险因素人群。  相似文献   

17.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肾性高血压包括肾实质性高血压、血管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其中以肾实质性高血压最常见(约占高血压的5%~10%),是继发性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原因。与原发性高血压比较,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眼底病变、心血管并发症更重,更易进展为恶性高血压,预后更差肾实质性高血压叉可加速肾脏疾病(尤其是慢性肾小球疾病)的进展。近年来,关于肾性高血墟的研究甚多,但是其发生机制井未完全阐明。本文就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加及糖尿病患者生存期的延长,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也在逐年增加。糖尿病已是发达国家CKD的首要原因,也正在迅速成为发展中国家CKD的首要病因。目前公认,高血糖造成的肾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糖代谢异常所致的一系列后果以及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是造成肾脏病变的基础[1]。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及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都发现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可以减少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糖尿病与血管疾病行动(ADVANCE)研究结果显示[2],强化降糖治疗可有效地将糖化血红蛋白(HbAlc)降至6.5%以下,同时使新发或恶化肾病危险显著降低21%,新发微量白蛋白尿危险显著降低30%,再次证实了强化血糖控制在预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脏病患者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不同原因的肾脏疾病发展到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阶段都会合并有高血压,而不易控制的高血压又进一步加剧肾脏功能恶化,因此认识CKD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对延缓CKD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re monioring,ABPM)能够提供24h内多次血压测量数据,为了解患者全天的血压水平和波动趋势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在高血压的诊断、治疗效果评价及预后分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动态血压监测在CKD患者的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脏疾病(CKD)已成为一个威胁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如不及早预防与干预,将导致进行性肾脏纤维化和肾功能减退,直至进入终末期肾衰竭,而不得不依赖透析或肾移植生存。原发病的类型是决定肾功能减退速度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目前的研究显示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脂质代谢紊乱等亦能影响CKD的进展。鱼油中的主要成分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被证实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饮食富含n-3PUFA的爱斯基摩人和日本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死亡比例较其他人群明显降低。CKD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与动脉粥样硬化有许多相似之处,近来一些研究提示n-3PUFA对于肾脏疾病亦有益处,我们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