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海洋渔业转型与深蓝渔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渔业发展为保障粮食安全、增加优质动物蛋白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水域环境恶化、生产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影响因素,海洋渔业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拓展渔业发展空间,向深远海域发展的需求与日俱增。该文从中国渔业转型的发展要求、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出发,重点分析了深远海养殖的发展潜力,提出了深蓝渔业"养捕加一体化"的概念。阐明了深蓝渔业由深远海工业化养殖、海洋生物战略性种群资源利用、水产品高值化加工与冷链物流系统、种质资源开发和渔业船联网等要素构成,具体阐述了其发展方式,旨在为推进中国深蓝渔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深远海养殖科技创新速度显著加快,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有力推动了渔业转型升级和海洋强国建设。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深远海养殖业发展现状,分析了问题和发展形势,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发展深远海养殖业提供参考。海水养殖是人类主动、定向利用国土海域资源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对食物安全、国民经济和贸易平衡作出重要贡献的产业。50年来,我国海水养殖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3.
深蓝渔业的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蓝渔业是一项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是解决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水产养殖空间不足、水产品品质不高、优质动物蛋白需求迫切等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目前国内外关于深蓝渔业的概念和内涵还不明确。为进一步明确深蓝渔业的概念、内涵及其特征,文章对国内外深蓝渔业提出的背景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结合中国发展实际,提出了深蓝渔业的概念及其内涵,明确了深蓝渔业是由可持续捕捞渔业、深远海工业化绿色水产养殖业、高值化水产品加工业、海上冷链物流和信息保障服务业等组成的"养—捕—加—网"的有机整体,阐述了深蓝渔业具有全产业链融合、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高、高风险、高投入和高回报等产业特征,为推进深蓝渔业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深远海网箱养殖工程与装备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远离大陆的深远海水域发展大型网箱养殖,已成为缓解近海养殖环境压力、突破资源受限和空间制约问题的重要举措。深远海网箱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加速促进了养殖方式转型升级和海洋养殖空间大幅拓展,形成了海洋设施养殖新发展格局。本文立足我国网箱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深远海网箱养殖产业发展需求、发展前景以及设施装备科技需求,详细介绍国内外深远海网箱养殖工程与有关装备技术的研究应用情况,分析我国深远海网箱养殖工程与装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科学规划、科技引领、规范建设和创新模式等方面,对深远海网箱养殖产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深远海养殖工程装备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远海水域拥有发展水产养殖优良的条件,包括优质的水源、适宜的区域性或洋流性水温,以及极少的陆源性污染与病害。一旦具备安全可靠的工程装备以及海上生产保障系统,对发展深远海养殖,形成"深蓝渔业",具有极好的条件与深远的意义。大型养殖工船与网箱设施是发展深远海养殖工程装备的核心,也是国内外技术研发的前沿。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深远海工程装备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深远海养殖工程装备及"深蓝渔业"的战略构想,以及推进科技进步的重点任务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科技进步,集"休闲观光、竞技垂钓、海洋采摘、食宿赏娱"功能于一体的海上休闲渔业旅游体验平台、大型深海渔业养殖网箱等装备陆续投入使用,山东海洋牧场建设从近岸向海上转移、从近海向远海延伸,走向深蓝、牧渔耕海已不再是梦。目前,山东已拥有全国最大的海洋牧场游钓平台"海上牧歌"、全国首座深远海养殖重器"深蓝1号"、国内第一座可以养殖海珍品的网箱……为现代海洋牧场发展和实现深远海养殖提供了范本。《海洋与渔业》记者通过走访企业和装备制造公司,梳理出山东海洋牧场装备的建设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正为加快推进防城港市渔港经济区、陆基工厂化、深远海网箱养殖建设,稳步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日前,防城港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市金融办、文旅集团、港发集团、农担公司、市担保公司及10多个渔业龙头企业,召开了全市渔业经济工作座谈会。座谈会上要求,2021年第一季度要新建350口标准化网箱,力争网箱总数接近1 000口,  相似文献   

8.
当前,青岛市渔业发展面临着空间、资源、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紧紧依靠青岛海洋科技优势,大力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加快推进高效渔业发展,是青岛渔业发展的希望所在,对于拉动渔民增收和渔区经济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进步,集“休闲观光、竞技垂钓、海洋采摘、食宿赏娱”功能于一体的海上休闲渔业旅游体验平台、大型深海渔业养殖网箱等装备陆续投入使用,山东海洋牧场建设从近岸向海上转移、从近海向远海延伸,走向深蓝、牧渔耕海已不再是梦。目前,山东已拥有全国最大的海洋牧场游钓平台“海上牧歌”、全国首座深远海养殖重器“深蓝1号”、国内第一座可以养殖海珍品的网箱……为现代海洋牧场发展和实现深远海养殖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10.
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碳汇渔业实践已成为一个新的重大课题。2010年11月,中国工程院召开“碳汇渔业与渔业低碳技术”工程科技论坛。同年12月,全国渔业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开展碳汇渔业与渔业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渔业提供技术支撑”。2011年1月,我国首个碳汇渔业实验室在黄海水产研究所成立。碳汇渔业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加快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动力。作为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在辽阔海域上先行先试探索发展碳汇渔业具有非常独特的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养殖工船系统构建与总体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开发海洋生物资源是国家战略及必然趋势。养殖工船是发展深远海养殖工程的核心装备之一,深入研究养殖工船,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该文从装备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以动力系统、系泊系统、养殖系统、物流系统及加工系统的总布置为基础,兼顾安全性、经济性及环保性,将商用运输船设计方法和养殖技术要求有机结合在一起,初步探讨了构建深远海养殖工船系统和总体技术框架。提出了重点关注和研究的技术方向,以期实现船舶和养殖行业的联合技术攻关,早日形成产业指南和设计规程,指导后续养殖工船设计。结合中国强大的船舶海工制造能力,完成养殖工船的批量建设,实现未来规模化深远海养殖。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粤东柘林湾海洋牧场的建设效果,以环境卫星遥感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柘林湾海洋牧场建设前(2011年8月)和建设后(2013年8月)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叶绿素a质量浓度(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Chl a)、总渔获物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生物多样性、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及栖息密度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柘林湾海洋牧场建设后,海域氮磷比(N/P)接近16,Chl a质量浓度由海洋牧场建设前的7.5~12.3 mg·m-3提高到建设后的10.4~16.2 mg·m-3。总渔获物CPUE从2.1~5.5 kg·h-1提高到5.8~14.5 kg·h-1。鱼类、甲壳类、头足类和贝类的种类数分别增加了25种、3种、2种和3种,鱼类、甲壳类、头足类和贝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分别提高了0.5、0.4、0.1和1.0,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及栖息密度均有所增加。柘林湾海洋牧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渔业生境,对渔业资源的养护和增殖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分隔池塘养殖系统是绿色高效池塘养殖设施研究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提出了分隔池塘养殖系统的定义,阐述了系统设计的原理和国内外发展历程,归纳了标准分隔池塘、简易分隔池塘和流水槽池塘3种国外发展的主要系统模式类型,通过文献收集和实地调研对3种系统模式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比较了国内外发展模式的养殖品种、水循环方式、研究概况和产业应用情况,通过进一步讨论分级序批养殖池塘、跑道池养殖池塘2种在国内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系统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为分隔池塘养殖系统的结构优化和技术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水产养殖常用的投饲方法是定时定量投喂,往往导致投饲不足或过量。通过监测养殖对象摄食状态为投饲控制提供有效反馈信息,能够根据养殖对象食欲实时调整投饲量,满足摄食需求并减少饲料浪费。声学方法由于其固有的物理特性可以在浑浊水体中测量养殖对象摄食状态。本文介绍了残余饲料检测、鱼群空间分布监测和摄食声音监测这3种基于声学方法的投饲反馈技术,总结了近30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对不同反馈技术的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声学方法需要与其他反馈技术和投饲量预估方法结合使用,以满足复杂养殖条件下精准投饲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盐碱池塘生态工程化种养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系统中排水渠和蓄水池分别收集浸选盐碱水和渗透盐碱水,监测系统中盐碱水、土壤中的氮、磷营养盐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渗透、浸洗两种方式对土壤进行洗盐脱碱,抬田土壤总氮、总磷明显下降,盐碱水中总氮、总磷明显上升,通过土壤浸洗方式对土壤中氨氮、硝酸盐氮、正磷酸盐洗脱作用较弱,但通过土壤渗透方式对土壤中氨氮洗脱作用较强,蓄水池作为土壤渗透后的盐碱水收集池,水体中氨氮较高,可以作为养殖补充用水;在盐碱池塘生态工程化种养系统中养殖水体总氮<4 mg/L,总磷<1.3 mg/L,符合养殖需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CFturbo的离心式吸鱼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离心式吸鱼泵设计基本上是根据设计经验与相似泵推导设计,导致设计周期长且性能参数无法确定。为了更加快速、精确地设计出不同尺寸类型的吸鱼泵,并估算出离心式吸鱼泵的流量、扬程等性能参数,运用CFturbo设计软件进行参数化设计吸鱼泵,通过CFturbo软件建立吸鱼泵的三维模型,并通过软件内置经验函数优化设计,然后通过CFD流体动力学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仿真验证,最终设计出符合性能参数要求的离心式吸鱼泵,实现离心式吸鱼泵的快速研发。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在水温为(29.3±1.1)℃的自然海水条件下,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丁香酚对体质量为(4.83±1.30)g的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的麻醉效果。结果显示,在30~80 mg·L^–1时,黄斑篮子鱼幼鱼的入麻时间随其浓度的升高而减少,复苏时间随其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麻醉过程中,呼吸频率在浅麻时略微上升,深麻时快速下降,直至麻醉过度呼吸停止。研究发现,丁香酚质量浓度在30~100 mg·L^–1时,黄斑篮子鱼幼鱼均能在3 min内进入4期麻醉,4 min内完全复苏,成活率100%。入麻后在空气中暴露时间少于8 min时,复苏时间随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大于8 min时,复苏时间随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延长,且复苏率逐渐下降。结果表明,丁香酚对黄斑篮子鱼幼鱼具有入麻快、复苏时间短、复苏率高等优点,是其理想的麻醉剂;建议生产上使用的质量浓度为30 mg·L^–1,且入麻后人工操作不宜超过6 min,若追求更快麻醉,丁香酚质量浓度也不宜超过80 mg·L^–1。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雷州湾及其附近海域渔业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物理影响因素,于2016—2017年开展了4个季度的底拖网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运用聚类分析、相似性百分比分析以及冗余分析研究了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雷州湾附近海域共捕获鱼类256种,以底层鱼类和暖水性鱼类为主;各季节均可划分为两个亚群落(Anosim test:R=0.28~0.77, P<0.01),群落Ⅰ的平均相似性为38.48%~47.44%,相似性的主要贡献种为斑头舌鳎(Cynoglossus puncticeps)、中华海鲇(Tachysurus sinensis)和线纹鳗鲇(Plotosus lineatus)等;群落Ⅱ的平均相似性为41.38%~52.59%,主要贡献种为多齿蛇鲻(Saurida tumbil)、斑头舌鳎和花斑蛇鲻(Saurida undosquamis)等。两个亚群落的平均相异性为57.74%~76.25%;水深是4个季度显著影响鱼类分布的重要生态因子,溶解氧是3个季度显著影响鱼类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综上所述,雷州湾及其附近海域鱼类种类数丰富,高于海州湾、大亚湾等海域;本研究揭示了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该海域鱼类资源的养护及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Ecopath模型的大亚湾黑鲷生态容量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评估大亚湾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的生态容量,根据2015年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with Ecosim6.5(EwE)软件构建了由26个功能组组成的大亚湾Ecopath模型,分析了大亚湾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并结合食物网结构和能量流动估算了黑鲷的增殖生态容量。结果显示,黑鲷营养级为3.44,营养转化效率为0.302;大亚湾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在1~3.95之间,系统总转化效率为7.636%,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为2.142,系统连接指数为0.364,系统杂食性指数为0.210,表明系统各营养级转化效率较低,能量未被充分利用;系统总转化效率低于10%,营养级I、II流向碎屑量占总流向碎屑量的98.11%,说明能量传递发生阻塞,具有增殖空间。经估算黑鲷生态容量为0.034 t/km2,是现存生物量的1.4倍,此时其他浮游生物食性鱼类的转化效率等于1,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达到生态容量前后大亚湾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变化很小(变化值为0.001),系统杂食性指数和系统连接指数均没有变化,因此认为放流黑鲷至生态容量对大亚湾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营养结构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对鱼类行为量化过程中运动阴影区域去除难的问题,以金鱼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去除噪点及孤立数据点、使用马氏距离作为距离度量方法、明确聚类个数以及初始聚类中心点选择等方面对传统K-means聚类算法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K-means聚类算法的金鱼阴影去除及图像分割方法。在室内正常环境下,使用相机采集玻璃鱼缸中金鱼图像,首先等比例压缩10倍,使用中值滤波方法对样本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其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Lab颜色空间,最后提取a、b分量并使用改进的K-means算法进行聚类。试验结果显示:和传统K-means聚类算法及FCM(Fuzzy c-means)聚类算法进行比较,改进算法对于图像阴影去除及分割具有更好的效果,在200幅具有不同阴影的金鱼样本图像中,基于改进K-means聚类算法的平均误分类的像素比率和平均运行时间分别为2.48%和0.87 5s,能够满足离线鱼类行为量化过程中图像预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