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测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胡璟珂  马健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07-308,323
介绍了目前中国地下水污染的状况,对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目前对于地下水样品的前处理的主要方法是动态顶空法与固相微萃取技法,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检测方法是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相似文献   

2.
河流样品有机物监测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国内外监测河流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物的前处理方法,介绍了液-液萃取、液-液微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微波消解和微波辅助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免疫萃取、气体萃取(顶空技术)及其特点,并对未来的前处理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动固相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了水中氯苯类、硝基苯类、苯酚类等20个项目的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方法,对各项目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及回收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提高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检测能力,提出基于光谱特征分析的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谱分析方法。方法构建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光谱成像模型,检测模型中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成分,建立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成分融合检测模型,建立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谱聚类分析模型分析和特征检测,构建定量递归分析模型。结果实现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谱的可靠性检测和污染物分类识别。结论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谱检测,提高了对污染物的定量分析和监测的能力,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定性分析5种香辛料浸提液的挥发性成分.通过固相微萃取技术对5种香辛料浸提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收集,并采用GC-MS对其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SPME/GC-MS分析方法能有效用于香辛料浸提液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6.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未发酵半干罗非鱼和经酵母菌发酵半干罗非鱼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研究,优化了固相微萃取的条件.结果显示:样品在50℃条件下.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PDMS/DVB)涂层的萃取头萃取50 min,可得到较好谱图.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在未发酵罗非鱼与酵母菌发酵罗非鱼中分别检测出74,59种挥发性物质.酵母发酵半干罗非鱼与未发酵半干罗非鱼的挥发性物质有显著差异.酵母发酵半干罗非鱼中苯乙醉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未发酵半干罗非鱼.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包括液液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液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前处理技术;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生物传感器和免疫分析等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包括液液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液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前处理技术;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生物传感器和免疫分析等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9.
利用固相微萃取和液-液萃取两种萃取方法对赊店老酒中呈香物质进行萃取,通过气质联用技术对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两种萃取方法共检出53种物质,其中固相微萃取检出35种微量成分,其中酯类26种、醇类3种、酸类2种、缩醛类3种、杂环类1种;液-液萃取检出45种微量成分,酯类28种、醇类4种、酸类5种、缩醛类5种、杂环类3种。两种方法共同检出的物质有27种。两种萃取方法对白酒中呈香物质的分析具有互补性,将SPME和LLE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以更加全面地检测出赊店老酒中的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PA、CAR/PDMS和DVB/CAR/PDMS 3种萃取头的固相微萃取(SPME)提取熟鲢鱼肉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分析比较3种萃取头提取的挥发性成分差别,确定适宜的萃取头,3种萃取头的固相微萃取共检测出7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PA提取熟鲢鱼肉链长为C14-C23高沸点的物质较多;CAR/PDMS提取链长为C2-C8低沸点的物质较多;DVB/CAR/PDMS提取链长为C2-C23的物质较多。采用不同萃取头的固相微萃取可以全面提取熟鲢鱼肉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11.
对肉制品中杂环胺种类、含量及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不同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如液液萃取(LLE)、固相萃取(SPE)、固相微萃取(SPME)以及在线串联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LLE-SPE).重点讨论了目前最新的杂环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质谱串联法(LC-M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并对每种技术的优势及特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加速溶剂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微波辅助萃取、膜萃取、凝胶渗透色谱等样品前处理技术和色谱法、光谱法及其联用技术、毛细管电泳、生物传感器等仪器检测技术的国内外进展情况,并展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青方腐乳是我国传统腐乳中风味最为独特的品种,目前关于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较少,对其风味物质萃取方法缺少比较研究。本文比较了同时蒸馏萃取、顶空固相微萃取和动态顶空法对青方腐乳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萃取效果,并对动态顶空法萃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动态顶空法萃取效果优于同时蒸馏萃取和顶空固相微萃取,萃取的风味物质数量分别是同时蒸馏萃取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的1.7和2.7倍,峰面积分别为二者的1.2和21.5倍;使用动态顶空法,在萃取温度50℃、平衡时间40min、吹扫时间60min时可得到相对最佳的青方腐乳挥发性风味物质萃取效果。  相似文献   

14.
葡萄酒香气成分萃取中固相微萃取纤维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葡萄酒香气成分气相色谱分析的要求,比较了3种固相微萃取纤维萃取葡萄酒香气成分的效果。【方法】选用常用的PA、PDMS/DVB、PDMS 3种固相微萃取纤维进行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富集、浓缩处理,然后用GC-MS检测香气成分。通过对不同固相微萃取纤维萃取香气成分的数量、化学种类以及各类化合物累积峰面积标准化值的比较,评价供试固相微萃取纤维萃取葡萄酒香气成分的效果。【结果】3种固相微萃取纤维萃取出的葡萄酒香气成分中,高级醇、化学酯和有机酸是主要成分,萜烯醇、β-大马酮、挥发性酚和呋喃酮等是微量成分。不同固相微萃取纤维萃取的化合物存在明显差异,PA萃取出化合物49种,PDMS萃取出53种,PDMS/DVB仅萃取出38种。累积峰面积标准化值分析表明,PA萃取高级醇、有机酸、3-甲硫基-1-丙醇、2(3H)-二氢呋喃酮、2,4-二季丁基苯酚的灵敏度高;PDMS萃取化学酯类、萜烯醇和β-大马酮的灵敏度高;PDMS/DVB几乎萃取各类化合物的灵敏度都低。【结论】在供试的3种固相微萃取纤维中,PDMS是萃取富集绝大多数葡萄酒挥发性成分的最佳纤维。  相似文献   

15.
顶空固相微萃取分析落叶松刨花挥发性有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对落叶松刨花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静态顶空吸附萃取,优化了萃取分析条件,即萃取温度80℃,萃取40min,吸附30min,脱附4min,并在优化条件下利用静态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自动进样测定分析了刨花释放的组分。结果分析鉴定了9种组分,其中质量分数最高的组分为α-蒎烯(0.334),其次为β-水芹烯(0.130)、正己醛(0.113)、3-蒈烯(0.094)、2,6-二(1,1-二甲基乙基)-4-(1-甲基丙基)-苯酚(0.031)。优化的测试条件和原料的组分分析为后期落叶松刨花板的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研究提供了支撑数据。  相似文献   

16.
系统分析了固体、液体和生物样品中抗生素的液液萃取、固相萃取、自动在线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搅拌棒吸附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以及免疫亲和色谱法等前处理方法的原理、应用及优缺点,通过对目前提取和净化方法的比较,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顶空固相微萃取与GC-MS联用的鱼露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认鱼露挥发性风味的关键成分。[方法]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液相(GC-MS)联用分析了4种不同鱼露样品的挥发性风味,初步确定了其中某些关键成分,并通过正交试验L16(45)确定了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最佳条件。[结果]利用HS-SPME与GC-MS联用可以很好地分析鱼露挥发性风味;固相微萃取的最佳条件为:将鱼露pH值调节至6.0,使用100μm PDMS萃取头在40℃水浴温度下萃取25 min,解析12.5 min。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和醛类物质是鱼露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主要成分。[结论]有机酸能有效地改善鱼露的风味。  相似文献   

18.
17β-雌二醇MIPs薄膜的制备及表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利用分子印迹技术(MIT)与固相微萃取、石英晶体微天平(QCM)联用技术探索聚合液在介质表面合成分子印迹聚合膜的方法,并对其识别特性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对固相微萃取头分子印迹聚合膜以TFMAA为功能单体,TRIM为交联剂聚合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薄膜对17β-雌二醇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耐热效果.以20mmol/L T...  相似文献   

19.
对近年来农药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进行综述,不仅包括传统的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凝胶渗透色谱、加速溶剂提取、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等方面的内容,还包括膜萃取、QuEChERS等新技术,旨在为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枣花蜂蜜中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立娅  张晓宇  王庭欣  马英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056-18057,18192
[目的]研究枣花蜂蜜中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枣花蜂蜜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法分离检测枣花蜂蜜中挥发性成分并建立其指纹图谱。[结果]将蜂蜜置于40℃水浴中预热15 min,利用85μm PA固相微萃取头顶空萃取30 min,再于230℃进样室中解吸3 min,并采用SupelcoWaxTM10 30 m×0.25 mm×0.25μm毛细管柱和梯度升温方式是分离枣花蜂蜜中挥发性成分的最佳方法。并建立了77个指纹峰,14个共有峰组成了枣花蜂蜜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结论]利用枣花蜂蜜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可以为枣花蜂蜜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