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建立雅连不同炮制品的炮制工艺,测定炮制前后7个生物碱的含量,构建雅连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提升雅连药材、饮片、精制饮片的质量控制水平。方法 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以生物碱总含量为指标,筛选了酒雅连、姜雅连、萸雅连的最佳炮制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雅连不同炮制品总生物碱以及7个生物碱(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药根碱、表小檗碱、非洲防己碱、格陵兰黄连碱)含量。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均符合要求。结果 确定了雅连各炮制品的最佳炮制工艺;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萸黄连炮制后总生物碱含量最高,姜黄连次之,皆高于生品,7个生物碱含量,因炮制方法不同差别较大。结论 雅连各炮制品最佳炮制工艺的确定结合多指标成分定量,可以有效控制雅连药材的质量,为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黄连药材质量标准的完善与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定川黄连(味连、雅连、凤尾连)中7个生物碱(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药根碱、表小檗碱、非洲防己碱、格陵兰黄连碱)的含量并建立3种川黄连的特征图谱,构建川黄连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提升川黄连药材、饮片及其中成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水平,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建立了同时测定7个黄连生物碱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准确性、重现性、精密度、稳定性、线性均符合要求。测定6批味连、6批雅连、3批凤尾连的7个生物碱的含量以及总生物碱的含量;建立了黄连药材HPLC特征图谱测定方法,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均符合要求。结果 味连的总生物碱含量最高,7个生物碱在味连、雅连、凤尾连中含量各不相同,差异较大;通过对15批黄连的特征图谱相似度的分析,找出共有特征峰15个,与黄连生物碱对照品比对后,指认了8个峰,均为黄连生物碱成分。结论 川黄连多指标成分定量结合特征图谱,可以有效控制川黄连药材的质量,为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黄连药材质量标准的完善与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基源黄连(雅连、味连)治疗复发性口疮疗效差异,确定最能代表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的基源种。方法:复发性口疮(心胃热盛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雅连组口服雅连提取物3 g,每日3次,味连组口服味连提取物3 g,每日3次,疗程7 d。结果:①共有131例受试者入并完成试验,其中味连组65例、雅连组66例。②治疗7 d后比较,两组疾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雅连优于味连;③治疗7 d后比较,两组心胃热盛证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雅连优于味连。④治疗7 d后比较,两组主证(口疮疼痛、口疮溃疡大小)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雅连优于味连。⑤味连组和雅连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雅连在口疮疗效、心胃热盛证疗效以及改善口疮疼痛、口疮溃疡大小症状方面优于味连。两种基源黄连中,雅连可能更能代表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筛选萸连汤的定性“制剂质量标志物”,为指标成分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撑,并建立指标成分与功效(泻火止痛)的直接联系,做到量效合一。方法 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对萸连汤冻干粉制备工艺的稳定性进行考察,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HPLC-LTQ-Orbitrap-MS)技术对萸连汤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将鉴定化合物的药理活性与萸连汤功效对应的药理作用进行比对,确定萸连汤定性“制剂质量标志物”的组成。结果 10批萸连汤冻干粉的HPLC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9,说明萸连汤制备工艺稳定可行;从萸连汤中共鉴定出29个成分,其中23个生物碱类,3个苯丙素类,2个倍半萜内酯类和1个柠檬酸类;来源于黄连、吴茱萸及木香的成分分别有15,12,2个。得到萸连汤定性“制剂质量标志物”的组成为木兰花碱或10-羟基-2,3,9-三甲氧基小檗碱,黄柏碱,蝙蝠葛任碱,芬氏唐松草定碱,格兰地新,脱氢吴茱萸碱,黄连碱,药根碱,非洲防己碱,甲基黄连碱,黄连素,表小檗碱,黄藤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柠檬苦素,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烃内酯。结论 研究筛选萸连汤定性“制剂质量标志物”的方法科学、合理、可行,可为萸连汤工艺研究中指标成分选择、质量标准中定性和定量指标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丹  何颖  周洁  刘明华 《中草药》2014,45(3):355-361
目的 研究车前子Plantaginis Semen不同炮制品的止泻作用;优化车前子炒制工艺。方法 采用醇水双提法提取车前子不同炮制品的有效成分,以腹泻指数为指标,观察不同炮制品对蓖麻油所致小鼠腹泻模型的影响;以京尼平苷酸、毛蕊花糖苷、水浸出物、醇浸出物的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CCD-RSM)优选车前子最佳炒制工艺参数。结果 车前子炒品、酒品和盐品对小鼠腹泻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强弱顺序为炒品>酒品≥盐品,而生品有进一步加重小鼠腹泻的趋势;车前子最佳炒制工艺条件为取车前子饮片,210 ℃炒制5 min。结论 车前子不同炮制品的止泻作用存在差异;CCD-RSM科学性强、预测性好,所得的车前子最佳炒制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黄连及黄连解毒汤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鹰珏  李国辉  张平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18):1399-1404
 目的 探讨黄连单味药及其复方黄连解毒汤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摸索半数致死量(LD50)或最大耐受量,并确定其毒性靶器官。方法 采用灌胃给药的方法,给予不同剂量黄连水煎液或黄连解毒汤水煎液,连续观察7 d,检测药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用加权回归几率法(Bliss)计算LD50,对死亡小鼠进行主要脏器的病理学观察。结果 黄连水煎液的小鼠LD50剂量(以含黄连生药量计)为18.826 g·kg-1,95%可信限为16.923~21.314 g·kg-1,LD5为12.407 g·kg-1,LD95为28.565 g·kg-1。病理结果提示,黄连对小鼠的主要毒性靶器官为脑、肝、脾、肺、肾。黄连解毒汤未引起小鼠死亡,其最大耐受量(以含黄连生药量计,黄连-黄芩-黄柏-栀子=20∶6∶6∶9)为80 g·kg-1。结论 单味黄连水煎液具有毒性,其小鼠LD50剂量(以含黄连生药量计)为18.826 g·kg-1,毒性靶器官为脑、肝、脾、肺、肾;经配伍后的黄连解毒汤则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小鼠的大脑皮层和海马区的病理改变,探讨不同剂量黄连单味药及其在黄连解毒汤中的脑神经毒性,为临床合理使用黄连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方法 黄连(单)1~5组及黄连解毒汤(复)1~5组分别给予含黄连生药3.0、2.25、1.5、0.75、0.3 g·kg-1水煎药液;阳性药组给予阿司匹林0.2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均灌胃给药,连续5 d,每日1次。于末次给药后30 min用二甲苯涂抹小鼠左耳造模,脱臼处死后取脑组织置中性固定液中,切片,HE法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大脑皮层及海马区病理情况。结果 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均正常;单1~4组中,各组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并随剂量增加而增强;复方给药组中仅1组(3.0 g·kg-1)、2组(2.25 g·kg-1)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有小灶性轻微变性,其余各组均基本正常。结论 黄连按0.75 g·kg-1给药5 d即可造成小鼠脑神经损伤,剂量增大,损伤加重;但在黄连解毒汤中应用则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蒌连丸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取4~5周龄雄性db/m+小鼠为正常组,将同周龄成模雄性db/db小鼠根据血糖、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25 g·kg-1·d-1)及蒌连丸组(13 g·kg-1·d-1),每组6只药物干预5周,每周记录小鼠体质量、进食水量及空腹血糖(FBG),5周后检测空腹血糖、肝脏甘油三酯(TG)、肝脏总胆固醇(TC)、糖化血清蛋白(GSP)、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收集小鼠肠道内粪便,应用16S rRNA技术检测各组小鼠粪便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进食水量、FBG、肝脏TG、肝脏TC、GSP、FINS及HOMA-IR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蒌连丸组可显著降低db/db小鼠饮水量、FBG、肝脏TG、肝脏TC、GSP、FINS及HOMA-IR(P<0.01);蒌连丸组肠道菌群从门到属水平均发生了变化,有益菌相对丰度增加,有害菌相对丰度减少。其中,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布劳特氏菌、瘤胃球菌、副拟杆菌丰度显著增加(P<0.01)。结论 蒌连丸可以显著改善2型糖尿db/db小鼠糖脂代谢,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肠道中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布劳特氏菌、瘤胃球菌、副拟杆菌丰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比较吴茱萸生品及不同比例甘草炮制品在毒性剂量对小鼠肝脏氧化应激和自噬的影响,探讨甘草炮制吴茱萸的原理及科学内涵。方法 7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吴茱萸生品组、无甘草炮制品组及甘草炮制品组(吴茱萸与甘草质量比分别为100∶3、100∶6、100∶12、100∶24),依次按30 g·kg-1灌胃给予纯净水、吴茱萸生品及相应炮制品水煎液。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评价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荧光法检测肝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血红素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1(GSTA1),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和p62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磷酸化核糖体p70 S6蛋白激酶(p-p70S6K)、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Ⅰ和LC3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吴茱萸生品组给药7 d后小鼠体质量的增加开始减缓,差异逐渐增大,肝体指数显著升高(P<0.01);病理形态学观察显示肝小叶结构紊乱,局部肝窦狭窄或消失,存在炎性细胞浸润,局部出血等现象,血清中ALT、AST及肝组织中RO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中Keap1、HO-1、NQO1、GSTA1、p62 mRNA及p-mTOR、p-p70S6K、p6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LC3Ⅱ/LC3Ⅰ显著上升(P<0.01)。与生品组比较,所有炮制品组小鼠体质量升高,肝体指数、血清中ALT和AST、肝组织中ROS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仅甘草炮制品组(100∶6)的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窦大小趋近于空白组;各炮制品组肝组织中Keap1、HO-1、NQO1、GSTA1和p62 mRNA的表达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仅甘草炮制品组(100∶6)各指标均有明显上升(P<0.05,P<0.01);各炮制品组p-mTOR、p-p70S6K、p62蛋白表达及LC3Ⅱ/LC3Ⅰ均有所回调,其中甘草炮制品组(100∶6)p-mTOR、p-p70S6K的蛋白表达和LC3Ⅱ/LC3Ⅰ,以及甘草炮制品组(100∶24)p62蛋白表达回调幅度最大,除p-mTOR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吴茱萸造成肝损伤与其能够诱发氧化应激,进而产生病理性自噬,造成肝细胞损伤密切相关,不同比例甘草炮制后可相应减弱该作用,尤以100∶6比例甘草炮制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茯苓多糖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及胆固醇逆向转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茯苓多糖组、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饲,其余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饲12周。茯苓多糖组以0.2 g/kg/d灌胃,辛伐他汀组以2.275 mg/kg/天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共干预4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脂质沉积情况,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载脂蛋白A1 (ApoA1)、对氧磷酶-1(PON1)含量,Real-time 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磷脂转运蛋白(PLTP)、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G、TC、LDL-C含量均明显上升,HDL-C含量明显下降(P<0.01),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肝脏脂质沉积明显,小鼠血清ApoA1、PON1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小鼠肝脏CETP、PLTP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升,LCAT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茯苓多糖组血清TG、TC、LDL-C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HDL-C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质沉积程度均有所减轻,茯苓多糖组ApoA1含量明显上升(P<0.01),PON1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茯苓多糖组CETP、PLTP mRNA及蛋白表达有所下降,LCAT mRNA及蛋白表达有所上升(P<0.05,P<0.01)。结论 茯苓多糖可能通过调控血脂水平与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改善ApoE-/- 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进而发挥防治AS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不同质量浓度黄连水提物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效应。方法制备黄连水提物,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通过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的黄连水提物对秀丽隐杆线虫死亡率、最长寿命与半数致死时间、个体发育、产卵数和运动行为的影响,评价黄连水提物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效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黄连水提物0.5、1.0、2.5 mg/mL可使秀丽隐杆线虫的死亡率显著提高(P0.01),最长寿命与半数致死时间显著降低(P0.01);在个体发育方面,黄连水提物1.0、2.5 mg/mL能显著抑制线虫生长(P0.01);生殖行为方面,3个质量浓度的黄连水提物均能显著降低秀丽隐杆线虫产卵数(P0.001),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在运动行为方面,3个质量浓度的黄连水提物均能显著降低秀丽隐杆线虫头部摆动频率(P0.01),黄连水提物0.5、1.0 mg/mL组线虫身体弯曲频率无显著性差异,黄连水提物2.5 mg/mL组线虫身体弯曲频率极显著降低(P0.01);3个质量浓度的黄连水提物组线虫向前摆动、向后摆动和Omega/U摆动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黄连水提物对秀丽隐杆线虫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为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评价黄连不同炮制品毒性提供了依据,为中药毒性的生物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崔祥  陶金华  江曙  魏晓燕  徐君  钱大玮  段金廒 《中草药》2018,49(9):2103-2107
目的研究人体肠道菌群对黄连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的代谢及黄连提取物对人体肠道菌群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UPLC-Q-TOF/MS技术分析肠道菌群对黄连提取物转化后的代谢物;并应用浊度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黄连提取物对4类肠道细菌(乳酸菌、双歧杆菌、肠杆菌和肠球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肠道菌群对黄连提取物生物碱类成分主要进行氢化和去甲氧基作用,其中小檗碱和黄连碱被代谢为氢化产物,巴马汀被转化为去甲氧基产物;黄连提取物显著抑制病原菌(肠杆菌、肠球菌)的生长,显著促进益生菌(乳酸菌、双歧杆菌)的生长。结论肠道菌群对黄连提取物生物碱类成分具有多种代谢作用,且黄连提取物具有改善肠道微生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配伍比例及p H值环境对黄连-大黄配伍后4种生物碱成分溶出的变化规律。方法在一测多评法的基础上,采用HPLC法测定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及表小檗碱的量。结果黄连-大黄合煎组及分煎合并组中4种生物碱的量及相对溶出率随着大黄比例增加均有相似的降低趋势,2组黄连与大黄配伍比例为1∶2时,4种生物碱的量及相对溶出率均达到最大值;且配伍比例与4种生物碱的量及相对溶出率无效应关系;盐酸溶液单煎黄连组p H值为5.2时,4种生物碱的量及相对溶出率达到最大值,p H值与4种生物碱的量及相对溶出率无效应关系。结论 p H值环境对黄连-大黄配伍后4种生物碱成分的量有影响,且不同比例黄连-大黄配伍后形成的p H值环境与用盐酸调配的p H值环境对生物碱成分的溶出产生的影响不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匙羹藤果水提液的降血糖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对急性毒性进行研究,以四氧嘧啶致高血糖的糖尿病小鼠和大鼠为模型,以二甲双胍作为阳性药,以葡萄糖过氧化物酶法(GOD-POD)测定小鼠和大鼠血糖,观察匙羹果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的降血糖作用,分别按照SOD活性试剂盒,总胆固醇试剂盒(COD-CE-PAP法),甘油三酯试剂盒(GPO-PAP法)检测法,GOD-POD法测定高血糖小鼠用药前后的SOD活性,高血糖大鼠给药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正常小鼠糖耐量等指标,比较用药前后高血糖大鼠胰胰腺组织的病理状态,探讨匙羹藤果水提液降血糖的作用机制。结果:匙羹藤果水提液的半数致死浓度(LD50)为66.65 g·kg~(-1),水提液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致高血糖小鼠和大鼠血糖,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血糖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的血糖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高糖尿病小鼠SOD活性,降低糖尿病大鼠甘油三酯,修复糖尿病大鼠的胰腺和增加其胰岛数量,同时不影响正常小鼠的糖代谢。结论:匙羹藤果水提液具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调节脂代谢和糖代谢有关,为明确匙羹藤果降血糖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连多组分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吸收及其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戚娟  郭涛  李海燕  张学举  殷宪振  葛卫红  张继稳 《中草药》2013,44(13):1801-1806
目的 研究黄连水提取物中多组分的不同组合与吸收的相关性,探索甄别中药多组分吸收相互影响的方法.方法 采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以黄连水提取物中的多组分及其不同组合为受试药物,通过HPLC法对各组分同时进行定量,以各组分单独转运时的固有表观渗透系数作为参照,采用最小二乘法多元线性回归进行拟合,获得各组分间表观渗透系数的作用强度与各组分浓度及其不同组合间的相关性,分析多组分在吸收中的相互作用类型及强度.结果 甄别出黄连碱、药根碱、小檗碱和巴马汀跨Caco-2细胞单层膜吸收的相互作用,得到影响各组分吸收的单组分因素和多组分组合因素,获得影响其吸收的定量关系.结论 本实验采用数学方法研究黄连多组分在吸收中的相互作用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6.
黄玲  齐路明  王科  李娜  董继晶  马云桐 《中草药》2022,53(20):6343-6353
目的 中药多基原物种间的效用差异性受到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FT-NIR)和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FT-MIR)技术,考察光谱化学表征技术应用于多基原黄连共有物质基础测定和品质辨识的可行性。方法 以黄连的4种基原(黄连Coptis chinensis、三角叶黄连C. deltoidea、峨眉野连C. omeiensis和云南黄连C. teeta)的共有物质基础小檗碱、黄连碱、木兰花碱、非洲防己碱和巴马汀为研究对象,基于光谱矩阵的优化和特征学习算法,串联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特征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和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光谱化学表征模型以测定药材中共有活性成分的含量,辨识其品质差异。结果SVR模型对小檗碱的测定效果最优,剩余预测偏差(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RPD)值高达4.842,模型对黄连碱、巴马汀和木兰花碱含量的预测RPD值均大于2;PCA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有效鉴别多基原黄连共有成分含量的差异,为其品质辨识提供依据。结论 多元光谱技术串联应用可有效表征多基原黄连药材中共有成分的含量差异,提高多基原中药品质辨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基线等比增减设计法优选葛根-黄连抗消渴最佳配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不同配比葛根-黄连(葛-黄)对不同模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影响,对链尿佐菌素(STZ)复合高脂饲料喂养致糖尿病小鼠模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的影响,探索葛根-黄连伍用抗消渴的最佳配比方案。方法:雄性SPF级小鼠,对正常小鼠血糖影响实验随机分为空白组、二甲双胍组(0.5 g·kg-1)、葛-黄0∶10,8∶3,6∶5,3∶8,10∶0组(4 g·kg-1);对四氧嘧啶和STZ所致糖尿病小鼠实验,造模72 h后尾尖取血测定小鼠空腹血糖(FBG),成模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葛-黄10∶0,8∶3,6∶5,3∶8,0∶10组,给药后7,14 d分别观察不同配比葛-黄对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FBG的影响,对STZ复合高脂饲料致糖尿病小鼠FBG,TC,TG的影响。结果:葛-黄10∶0,8∶3,6∶5,3∶8,0∶10这5组均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致高血糖小鼠模型和STZ复合高脂饲料喂养致糖尿病小鼠模型空腹血糖,降低STZ复合高脂饲料致糖尿病小鼠模型血清TG,TC含量,同时降低正常小鼠空腹血糖,其中降糖、降低TG,TC效果葛-黄3∶8组疗效突出(P<0.01),黄连单味药次之。结论:葛根、黄连单用及伍用抗消渴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糖尿病相关生化指标,伍用后药效优于单味药且存在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8.
戴梦翔  金姝娜  宋成武  李森 《中草药》2023,54(5):1620-1635
泽泻Alisma Rhizoma是具有着悠久使用历史的传统中药,具有利水渗湿、泄热、化浊调脂之功效。历代医书古籍中均有记载,是许多经典名方的主要组成部分。泽泻有多种炮制品,随着泽泻炮制工艺的历史变革以及使用需求的改变,目前以盐泽泻和麸泽泻最为常用。由于不同的炮制方法对泽泻的化学成分种类、含量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炮制品的药理作用也不尽相同。目前尚未有文献对泽泻及其炮制品的差异进行系统比较和总结。通过对泽泻及其炮制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为泽泻药材的合理使用、质量控制、炮制工艺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