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铁路环境噪声对居民冲击影响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铁路环境噪声对居民的冲击影响程度不仅与列车运行辐射噪声级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密度,及白天、夜间的人口比例等因素有关。考虑以上诸多因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铁路环境噪声对居民的冲击影响的综合比较评价,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铁路环境噪声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浅谈铁路噪声污染的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路噪声包括机车辆辐射的稳态噪声和列车运动有亲的间歇声。综合铁路噪声的声级分析,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昆明,铁路噪声的平均值分别为70、71、72和68dB(A)为治理铁路噪声,除对新建铁路作好规划外,对既有铁路应采取加强声源控制,改善线路结构,提高机车质量,设置档声屏障和种植隔离林带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缺乏高速铁路相关噪声评价和管理标准,在噪声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基于此,文章研究分析了我国铁路噪声相关标准、管理现状以及高速铁路自身特点,并以北京至天津城际铁路客运专线为例,对该线路进行了噪声环境影响后评价。结果表明,最大声级Lmax是高铁对居民产生最大影响的主要噪声指标;高速铁路噪声随距离衰减特征并不明显;高速铁路两侧60 m附近测点噪声值偏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声环境管理建议:健全现有声环境标准规范体系,将高速列车通过时间的Leq(td)和Lp(max)作为评价量,并在标准限值上考虑一定距离内如60 m内的最大控制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沈阳站”地区居民居住环境的铁路噪声、振动进行了监测.在影响程度测试的基础上,应用噪声影响指数法评价的结果发现该地区环境噪声质量属于”差“级.通过对居民身体健康受害情况的调查,得出结论:铁路噪声及振动对居民已经造成一定危害.最后本文对此提出了控制及治理方法,为降低我市的铁路噪声、振动提供方法及经验.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铁路噪声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噪声防治措施。通过对萧甬铁路的调查分析,结合环评中实际预测结果,给出了铁路噪声的主要影响及其程度。针对铁路噪声污染,从声源控制、声传播途径控制及受声点防护三个方面提出防治措施,并结合实例予以探讨,以期降低铁路的噪声影响。  相似文献   

6.
长春轻轨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萍  沈万斌 《交通环保》2005,26(2):28-30
在分析轻轨交通特点基础上,对长春轻轨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进行了系统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轻轨列车单独运行产生的噪声低于70dB,不超标;轻轨与铁路并行段,铁路交通噪声大于轻轨交通噪声,铁路噪声超标,应在并行段设置声屏障以保证交通噪声不超标;轻轨车内噪声比传统的有轨电车低14dB,有利于乘客身心健康,是较理想的城市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7.
以铁路建设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线路方案比选为目标,对铁路建设环境影响展开经济分析,运用环境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方法,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选定适合铁路建设特点的环境影响经济分析方法,用以评估线路方隶环境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便于决策者更直观地认识到各个线路方案在环境影响方面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现场实测,分析了交通噪声对位于公路与铁路交叉口处临街住宅区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
噪声影响评价是确定拟开发建设或已建建设项目发出的噪声对周围人群和生态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评价影响的重要性,提出减少或消除影响的措施,为开发建设或已建建设项目的方案优化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通过阐述噪声污染来源,介绍了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噪声污染的评价方法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不同形式的轨道交通线路具有不同的噪声辐射特性和噪声干扰程度。从噪声对沿线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声级强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地面线路的噪声影响仅次于高架结构而居于第2位。本文分析了地面轨道噪声源的类型,并根据每种声源的特性和影响地面轨道噪声的各种相关因素提出了控制方法,同时对声障的设计做了详尽的叙述。  相似文献   

11.
风力发电项目主要环境问题及可能的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力发电项目环境影响集中反应在噪声和生态方面,噪声源主要是空气动力噪声、机械噪声及结构噪声。空气动力噪声是主要噪声并呈现明显的低频特征;生态环境影响体现在项目占地带来的地表植被破坏、生物量损失、地表扰动、水土流失等问题,减少项目占地是减缓生态影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通用航空已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噪声影响问题。通过对目前通用机场噪声影响预测评价工作进行总结,发现通用机场噪声影响预测评价存在现有技术导则及规范的针对性不强,机场噪声评价标准的适用性不强,评价等级和范围确定的合理性不足,且缺乏对噪声预测源强进行实测验证,噪声防治措施研究及有效性论证不足等问题。由此提出积极制定适用性强的技术导则和评价标准,以期更好地指导通用机场噪声影响预测评价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3.
采用现场监测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线噪声影响开展了后评价。评价结果表明 :明珠线列车运行噪声对沿线居民影响较大 ;对沿线办公楼和学校的影响相对较轻。明珠线现有噪声防治措施无法完全解决其噪声影响问题。建议今后城市轨道交通在人口密集区建设应采用地下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14.
环境噪音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除了传统的听力损伤和生理评价标准之外,它对人群的心理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为了补充传统评价模型在心理学方面评价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分析的评价模型,计算篮球赛体育馆内环境噪音对人群影响的评价指标,以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为基础,把环境噪音对人群影响的定性评价转变为定量评价,用来表达环境噪音对人群影响的不确定性;以人群对篮球赛体育场馆内环境噪音的主观感觉和环境噪音的强弱、环境噪音频率以及环境噪音随时间的变化为基础,对评价指标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评价指标综合矩阵,并采用模糊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通过三部分实验测试,证明所提模型能够准确评价篮球赛体育场馆内环境噪音对人群心理烦躁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地铁噪声水平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广州地铁1、2、3、4号线的车站环境噪声和列车车厢内部噪声水平,探讨了车站环境噪声的日变化趋势和地铁噪声的来源。结果表明:地铁列车高速运行是地铁车站环境噪声的主要噪声源,地铁车站环境噪声还与车站广播次数、广播音量、客流量、车流量等因素有关;地铁列车车厢内噪声除了与地铁线路质量、列车运行速度及地铁列车结构有关外,还与车厢内广播次数、广播音量有密切联系;非节假日噪声峰值与乘客上下班高峰时间一致;车站屏蔽门能有效降低噪声。  相似文献   

16.
噪声污染有局部性特点,现阶段城市内噪声污染的根源主要集中于汽车噪音,在交通拥堵的环境下,对声音进行隔断降噪十分必要。不同环境下的噪声评价方法各有不同,但归根结底,任何噪声污染事件由噪声源、传声途径和接收者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在交通拥堵环境下对噪声源和传声途径两个角度对声音进行降噪是当前隔声降噪的主措施。因此,提出对车辆的组装结构和行车路线进行改进、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采用具有良好隔声、吸声效果的材料进行降噪。并结合实例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日趋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导致的噪声污染问题,对噪声进行了预测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一种新的隔声屏障降噪模式并进行仿真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道路基础设施的改善,城市中各类机动车辆数量急剧上升,公路交通量大大提高,道路交通污染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噪声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伤害,使人感到焦躁不安、无法睡眠。因此,对公路运营期可能产生的噪声进行预测并提出减少影响的措施,是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车辆噪声源强是公路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噪声预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其进行准确预测是确定敏感点噪声声级的基础。公路运营期噪声源主要是各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包括机动车发动机噪声、排气噪声、车体振动噪声、传动和制动噪声等),其中的主要污染源是发动机噪声。本论文通过介绍中国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包括96年和06年规范)及环保部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一声环境》中噪声源强的计算方法,对双城市堡旭大道公路的噪声源强进行预测分析,认为2006年《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的噪声源强计算比较合理、科学。根据该公式计算得到的各型车车速及车辆源强符合实际情况,且适用范围较广,因此建议在公路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中运用06年规范中的车辆源强公式。  相似文献   

18.
声屏障作为从传播途径解决噪声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简单介绍了声屏障设计的一般步骤和设置所需考虑的周边环境条件的一般原则;同时还介绍了一种简易声屏障参数计算方法,通过声屏障衰减理论和工程实践验证,证明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为声屏障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采用Noise system模型软件预测城市道路工程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影响.通过预测,拟建道路沿线路中心线两侧200 m范围内随距离增大受交通噪声影响呈明显衰减趋势.从路段达标距离分析,相对于昼间噪声达标距离,夜间噪声达标距离均大于昼间的达标距离,说明拟建道路夜间交通噪声影响大于昼间;沿线敏感点近期、中期、远期昼间、夜间噪声预测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2类、4a类标准;通过对首排在建小区均为3层以上建筑物不同垂直高度的影响进行预测,对居民区不会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新导则中的评价类别的确定、评价等级的划分、各评价等级的基本要求对比、声环境保护标准和噪声影响评价量的选用等方面分析了环评中理解和执行声环境影响评价新导则和声环境保护新标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促进正确合理地应用新导则和新标准,对做好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