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主要有效成分及部位对大鼠离体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心房肌和心乳头肌,研究药物对心肌自律性,心奋性和功能不应期的作用。结果甘草酸、人参总皂苷和麦冬总皂苷合用能明显降低大离体左心房肌自律性和左心房肌心奋性,明显延长大鼠离体左心房肌功能不应期,明显抑制肾上腺素诱发大鼠离体乳头状肌自律性和心律失常,而缺少这3种成分的炙甘草汤作用明显低于炙甘草汤全方。结论甘草酸,人参总皂苷和麦冬总苷为炙甘草汤中抗心律失常的主要有效成分及部位。  相似文献   

2.
炙甘草汤对低钾诱发家兔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炙甘草汤对低钾诱发家兔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影响。方法:应用常规的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炙甘草汤对低钾诱发家兔心律失常的动作电位0相幅值(APA),动作电位时程(APD),50%复极化时间(APD50),90%复极化时uj (APD90),最大舒张电位(MDP),4相自动去极速度(Vmax),自发放电频率(RPF)的影响。结果:(1)用20mg/mL的炙甘草汤灌流心室肌细胞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细胞电生理变化不明显。(2)用40mg/mL的炙甘草汤灌流心室肌细胞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动作电位时程(APD)缩短(P〈0.05),90%复极化时间(APD90)缩短(P〈0.05)。(3)用80mg/mL的炙甘草汤灌流心室肌细胞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动作电位时程(APD)明显缩短(P〈0.01),50%复极化时间(APD50)、90%复极化时间(APD90)缩短(P〈0.05)。(4)用80mg/mL的炙甘草汤灌流左心室流出道慢反应自律细胞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自发放电频率下降(P〈0.05)。结论:炙甘草汤能缩短动作电位时程、50%及90%复极化时间,降低自发放电频率,并能防治低钾诱发的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人参麦冬散一方始出于《妇人秘科》一书,药由人参、麦冬、茯苓、黄芩、知母、生地、竹茹、炙甘草八味组成。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其加味治疗妊娠心烦,疗效满意。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采用乌头碱诱发小鼠心律失常的模型,观察炙甘草与牛磺酸合用对予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比较合用组与两药单用组、生理盐水组和奎尼丁组的作用.结果合用组炙甘草、牛磺酸,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率与生理盐水组、炙甘草组和牛磺酸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且奎尼丁组与上述各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室性早搏的发生率,合用组与生理盐水组及单用牛磺酸组比较也明显降低,P值分别<0.01和0.05.而单用炙甘草组和牛磺酸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则无显著性意义.对窦性心律完全转复率,合用组与生理盐水组和奎尼丁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两个单用组与这两组比较无显著意义.结论炙甘草与牛磺酸合用对抗乌头碱诱发小鼠心律失常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且优于单用组及奎尼丁组.  相似文献   

5.
古方生脉饮是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组成。研究表明,生脉饮具有强心,抗休克,抗心律失常,增强免疫,提高对抗伤害能力等广泛的药理活性。用于治疗心悸、胸闷、气短、汗出、口干思饮、眠差、舌质淡红、少津、脉结等证。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生脉饮还具有抗脂质氧化的特性,对O~(2-) 及CC_4诱导的细胞损伤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人参为本方中君药,故以人参为定量对象。因复方制剂生脉饮在制成水剂时其内部成份发生了变化,人参皂甙R_(b1)、R_(b2)、R_d、R_e、R_(g1)均已消失,而R_(g2)、R_(h1)的含量比单味人参中明显增高;在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治疗心房颤动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方法:筛选临床研究文献中治疗心房颤动的中药复方,应用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算法,对中药复方进行数据挖掘,探讨其核心药物及配伍规律。结果:共筛选中药复方119首,核心药物34味,药对配伍规则20条,药组配伍规则24条,其中炙甘草、麦冬、丹参、五味子、黄芪、当归等为常用核心药物,麦冬-五味子、龙骨-牡蛎、炒酸枣仁-柏子仁、川芎-红花、麦冬-五味子-丹参-炙甘草等为常用配伍组合,苦参、延胡索、甘松为常用抗心律失常中药。结论:益气养阴、安神定志、活血化瘀和专病专药为治疗心房颤动的基本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复脉汤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盐酸普罗帕酮组,炙甘草汤组,复脉汤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大鼠灌胃给药14 d后,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除假手术组外),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记录各组大鼠Ⅱ导联心电图1 h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采用心律失常评分判定。结果复脉汤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AST、CK-MB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心律失常评分显示,复脉汤各剂量组及炙甘草汤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复脉汤各剂量组与盐酸普罗帕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复脉汤中、低剂量组与炙甘草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复脉汤对缺血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效果优于盐酸普罗帕酮和炙甘草汤。  相似文献   

8.
生脉饮是中医著名的传统方剂,由红参、麦冬、五味子3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复脉、生津止汗的功效,临床上多用来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生脉饮合煎液对于心血管疗效好于分煎液,但到目前为止,其复方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对生脉饮合煎液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分离得到6个皂苷类化合物,经鉴定为25-羟基-20(R)-人参皂苷Rh1(Ⅰ)、25-羟基-20(R,S)-人参皂苷Rh1(Ⅱ)、25-羟基-20(R)-人参皂苷Rg2(Ⅲ)、25-羟基-20(R,S)-人参皂苷Rg2(Ⅳ)、20(R)-人参皂苷Rg3(Ⅴ)和20(R,S)-人参皂苷Rg3(Ⅵ),均为首次从生脉饮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马钱子碱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马钱子碱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为此药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给小鼠腹腔注射氯仿或静脉注射CaCl2,大鼠静脉注射乌头碱,家兔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制成心律失常模型。比较用药组(马钱子碱组)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室颤发生率、心律失常维持时间和心律失常潜伏期。结果马钱子破对氯仿、CaCl2引起的小鼠室颤有保护作用、小鼠室颤发生率用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能缩短用药组大鼠马头碱诱发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P<0.01);延长肾上腺素诱发家如C律失常的潜伏期(P<0.01)和心律失常维持时间(P<0.05)。结论写钱子碱对心律失常有一定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用炙甘草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西医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服炙甘草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取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95.24%vs65.00%),差异显著(P<0.050),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炙甘草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及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