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能够与维甲酸诱导的G基因(RIG-G)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以了解其功能。方法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RIG-G为诱饵,筛选人类骨髓cDNA文库,寻找能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 利用生物信息学,一对一酵母回复性杂交 β-GAL实验等提供的信息、筛除假阳性克隆,确定阳性克隆。结果 经过酵母双杂交共获得109个克隆,经过验证,有24个阳性克隆,它们分别是细胞的信号传导蛋白、细胞骨架蛋白、激酶等。结论 为了研究诸如RIG-G新基因的功能,酵母双杂交技术是可靠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与抑癌基因LKB1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人 LKB1为诱饵,筛选人类全基因组开放阅读框酵母双杂交文库,寻找能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并且通过免疫共沉淀和 GST-Pull down实验证实其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经过酵母双杂交共获得17个克隆,经过验证分析,最终确定1个无重复阳性克隆.结论 获得的1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可能揭示LKB1新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与增生性瘢痕相关新候选蛋白P311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人P311为诱饵,筛选成人肝cDNA文库,寻找能与之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以回复性杂交试验排除假阳性,并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经过酵母双杂交共获得355个克隆,经过测序和验证,最终确认8个克隆基因.结论获得的8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可能与P31l的作用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4.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MRP2胞内区相互作用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与多药耐药蛋白MRP2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人MRP2胞内区C末端220个氨基酸为诱饵,筛选成人肝cDNA文库,寻找能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一对一酵母回复性杂交等提供的信息,筛除假阳性.结果 经过酵母双杂交共获得162个克隆,经过验证分析,最终确定3个无重复阳性克隆.结论 获得的3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可能揭示MRP2新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胞内氯离子通道蛋白1结合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胞内氯离子通道蛋白1(CLIC1)的结合蛋白,以进一步了解其功能。方法首先将CLIC1的全长cDNA连接到pGBKT7载体中,重组质粒pGBKT7-CLIC1转化入酵母菌株AH109,再将人Hela细胞的cDNA文库转化AH109细胞,用α-gal检测阳性克隆。所获得阳性克隆测序后进行BLAST检索。结果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到了16个阳性克隆,其中有4个是已知蛋白的基因。结论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到了数个结合蛋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克隆人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TIP60β基因,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筛选与TIP60β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 运用RT-PCR 方法从人脑组织克隆TIP60β cDNA,构建酵母双杂交BD诱饵载体pGBKT7- TIP60β,以其为诱饵从成人肝cDNA文库中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并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和相关生物学分析.结果 诱饵载体pGBKT7-TIP60β经双酶切可释放出1 443 bp DNA片段,与理论值大小一致,测序比对分析表明序列正确.以其为诱饵经酵母双杂交筛选共获得32个克隆,进一步验证与测序分析,最终确认HDAC7A、DMD2、CREB1、BD73、PHF17、AR等 9个克隆基因. 结论 以TIP60β为诱饵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获得9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它们很可能与TIP60β转录活性调节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在人胎脑文库中筛选与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 UL146基因编码蛋白相互作用蛋白,以探讨HCMV-UL146的生物功能.方法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构建pGBKT7-UL146诱饵质粒,转化酵母AH109,与含人胎脑cDNA文库质粒的酵母相互作用,于涂有X-α-gal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筛选生长.挑选蓝色克隆,提取此酵母克隆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提取质粒DNA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pGBKT7-UL146构建成功.经严格筛选,共有200余个阳性克隆,分离测序80个克隆,成功筛选出30个与HCMV-UL146特异性相互作用的蛋白.结论 HCMV-UL146与多种蛋白有相互作用,提示其生物学功能复杂.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CMV-UL146基因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人FOXP3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将成功构建的酵母诱饵表达载体pGBKT7-FOXP3,与转化了成人肝cDNA文库的酵母菌Y187接合,筛选与FOXP3相互作用的蛋白,通过一对一的回复性杂交实验排除假阳性,并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经过酵母双杂交共获得最终确认3个阳性克隆,测序后经生物信息分析为肿瘤蛋白D52、分裂因子3b及未知蛋白.结论 成功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与FOXP3相互作用的3个蛋白,它们可能与Treg细胞的发育分化及其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与蛋白激酶CK2B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人蛋白激酶CK2B为诱饵,筛选成人肝cDNA文库,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一对一酵母回复性杂交等提供的信息,筛除假阳性。结果经过酵母双杂交共获得211个克隆,经过验证分析,最终确定12个相互作用蛋白,其中3个是已知的,9个是新发现的相互作用。结论获得的9个新的相互作用蛋白可能揭示CK2新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小鼠胚胎干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与PIASx(protein inhibitor ofactivated STAT x,PIASx)相互作用的蛋白。通过对其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和研究,探讨PIASx在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pGBKT7-PIASx为诱饵质粒,从小鼠胚胎干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出与PIASx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对验证后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采用直接酵母双杂交进行相互作用验证。结果经过筛选、测序、同源性分析及直接酵母双杂交验证,发现了6种与PIASx相互作用的蛋白。结论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共筛选得到了6种不同的基因,其编码蛋白与PIASx相互作用,可能与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相关。对PIASx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有助于揭示PIASx在胚胎干细胞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