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氧效应决定了乏氧细胞的辐射抗性,人的实体肿瘤都有不同程度的乏氧现象,从而成为影响放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改善肿瘤放疗效果,放射增敏剂成为放射生物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但半个世纪以来,所研发的有效制剂,多止步于或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尚无一药物应用于临床。在此历程中,放射增敏研究在哲学思考和研究策略上也发生变  相似文献   

2.
放射增敏剂AK和MISO的临床药物动力学和疗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放射增敏剂AK和MISO的临床药物动力学和疗效比较研究骆传环,鲍云华,王作华,王友茹,俞受程肿瘤组织中的乏氧细胞对射线敏感性低,限制了放疗效果。因此,人们研制了放射增敏剂,以提高肿瘤的放疗效果,并打破肿瘤治疗中的不良循环。目前研究最多的是硝基咪唑类化...  相似文献   

3.
放射增敏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放射增敏剂在肿瘤放疗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因而对它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已先后合成并筛选出MISO等乏氧细胞放射增敏剂,对这些化合物的药效、毒性及临床都做了大量工作,同时还对具有放射增敏活性的生物还原剂及合并用药等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莪术油对肺腺癌(LA-795)的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克服肿瘤组织中乏氧细胞的放射抗拒性,改善放射治疗效果,国内外进行了太最的放射增敏剂研究,但均未能找到真正能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放射增敏剂。  相似文献   

5.
放射增敏剂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乏氧是导致放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放射增敏剂由于能提高乏氧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而受到广泛重视,目前,放射增敏剂的研究包括传统硝基咪唑类化合物,乏氧细胞毒性物,一氧化氮供体,血红蛋白别构效应物和金属卟啉等,它们通过不同作用机制改善组织氧合状态或选择性杀死乏氧细胞,从而提高细胞对射线敏感性,由于肿瘤微环境极其复杂,尽管已合成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化合物,但尚未发现真正能适用于临床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放射增敏剂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乏氧是导致放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放射增敏剂由于能提高乏氧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而受到广泛重视。目前,放射增敏剂的研究包括传统硝基咪唑类化合物、乏氧细胞毒性物、一氧化氮供体、血红蛋白别构效应物和金属卟啉等,它们通过不同作用机制改善组织氧合状态或选择性杀死乏氧细胞,从而提高细胞对射线敏感性。由于肿瘤微环境极其复杂,尽管已合成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化合物,但尚未发现真正能适用于临床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谷胱甘肽在沙纳唑对人宫颈癌细胞放射增敏效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沙纳唑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与谷胱甘肽的关系。方法:用通氮法造成培养细胞乏氧模型,给药和^60Coγ照射后用集落形成的方法观察HeLa细胞存活率,由单靶多击模型拟合后测出放射增敏比来评价增敏效果;用四氧嘧啶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谷胱甘肽含量以探讨增敏作用机制。结果:SER大于1.4,谷胱甘肽含量随照射剂量和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尤以乏氧时更为明显。结论:沙纳唑具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沙纳唑复合^60Coγ照射使肿瘤谷胱甘肽含量明显降低可能是其放射增敏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恶性脑瘤治疗困难,手术难以全切,极易复发,而且有些脑深部的肿瘤不适合外科手术治疗.因此,放疗已成为恶性脑瘤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放疗的疗效也不尽理想,主要原因是某些肿瘤细胞对放射线不太敏感,除肿瘤细胞遗传的放射抗性外,细胞的氧合状况以及细胞周期时相的差异也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苯并杂环化合物的放射增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增敏指的是通过一些化学物质(化学合成药物、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生物制品等)的作用,能提高射线对肿瘤细胞,尤其是肿瘤组织中乏氧细胞的杀伤力,但对受照射的正常细胞影响不大。随着世界各国对放射增敏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陆续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增敏剂。它们都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分别起到了增敏的效果。其中最新和最有代表性的是苯并六元杂环的增敏剂。笔者主要介绍以苯并杂环为母体的衍生物的放射增敏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甘氨双唑钠对乏氧胰腺癌细胞放射增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甘氨双唑钠(CMNa)在乏氧环境下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的放射增敏效果.方法 在乏氧和加不同浓度CMNa环境下对体外培养的人胰腺癌Panc-1细胞进行单次大剂量的γ射线照射,通过微孔板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死亡率来研究放射增敏作用.CMNa在乏氧环境下的选择性增敏效果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验证.结果 胰腺癌Panc-1细胞30 Gy照射后的细胞死亡率在乏氧环境下随CMNa浓度的增加显著增高;而在常规环境下CMNa却无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CMNa在乏氧环境下的选择性增敏作用具有时间相关性.结论 CMNa在乏氧环境下对人胰腺癌细胞大剂量γ射线照射具有明显的增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黄连素对乏氧环境中鼻咽癌细胞系CNE-2及裸鼠移植瘤的增敏效应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黄连素对CNE-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5 μmol/L黄连素对常氧和乏氧环境中CNE-2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黄连素乏氧下作用24 h后给予8 Gy X射线照射,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NE-2细胞凋亡率。建立鼻咽癌CNE-2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黄连素及单次8 Gy照射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检测乏氧条件下黄连素对HIF-1α及VEGF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 结果 黄连素显著抑制CNE-2细胞增殖,且存在时间、浓度依赖效应,24 h药物作用后半数抑制剂量IC50为(14.9±2.2)μmol/L。乏氧环境下,5 μmol/L黄连素处理后的克隆形成率较单纯乏氧组下降,其增敏比(SERD0)为1.27。在常氧环境中克隆形成率较乏氧组显著增加,常氧组和常氧加药组的SERD0分别为1.45和1.74。5和15 μmol/L黄连素能在乏氧环境中单独发挥促凋亡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9.02,P<0.05),黄连素联合照射后,凋亡率较单纯照射组增加(t=5.31、9.91,P<0.05)。 体内实验显示,照射给药组肿瘤体积的增长显著延迟于对照组及单纯给药组,肿瘤倍增时间联合组较单纯照射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14.52,P<0.05)。Western blot显示乏氧条件下HIF-1α、VEGF表达升高,黄连素作用24 h后表达显著下调。结论 黄连素对乏氧环境中的CNE-2细胞及裸鼠移植瘤有放射增敏作用,其与下调乏氧环境中HIF-1α及下游因子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三氧化二砷对鼻咽癌放射增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对鼻咽癌放射增敏作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将61例T1-4 N0-1期鼻咽癌病人随机分入单纯放疗组和三氧化二砷放射增敏组,观察两组病人鼻咽肿瘤和颈部肿瘤消退情况及毒副作用。结果放射治疗40Gy时三氧化二砷增敏组和单纯放疗组的鼻咽肿瘤消退率分别为53.13%(17/32)和17.24%(5/29),χ^2=8.495,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颈部肿块消退速度无差别;三氧化二砷增敏组的白细胞降低和恶心呕吐较单纯放疗组发生频率高,但多为Ⅰ~Ⅱ度反应,未见Ⅳ度反应。其他的不良反应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放疗相比,放疗加三氧化二砷使鼻咽肿瘤消退较快,无严重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3-硝基三氮唑衍生物的放射增敏作用,并对其生物学效应作出评价。方法本文用克隆形成法研究了22个3-硝基-1,2,4-三氮唑衍生物的体外放射增敏活性和乏氧、富氧细胞毒性。结果两个化合物的活性胜过MISO,有三个化合物与MISO和SR-2508相当,其余的其活性均较低。3-硝基三唑衍生物也像2-硝基咪唑类那样,其放射增敏活性与电子亲和性(用半波还原电位E1/2表示)有关。亲和性越大,即E1/2值越偏正,增敏活性越强。环核N1位和5位上取代基的结构和性质影响着化合物的E1/2、分配系数p和细胞毒性。结论3-硝基三唑衍生物对乏氧和富氧(空气)细胞的毒性差别是很有限的,所以它们不是有效的乏氧调节细胞毒剂。但某些的放射增敏作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苏州  吴敬波 《西南军医》2010,12(3):528-531
研究表明,肿瘤的生长是无序的生长,血管生成不充分,所以人体实体瘤大多存在氧缺乏区域,这一区域的肿瘤细胞抵抗电离辐射的能力超过含氧量正常的肿瘤细胞的2~3倍,其主要原因是减少了氧自由基对DNA增殖的损伤。实体瘤乏氧是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克服乏氧所导致的放疗抵抗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放射增敏剂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临床上多数肿瘤的放射治疗疗效较低,因此如何增加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一直是肿瘤放射治疗领域中受关注的问题。已有为数不多的放射增敏剂应用于临床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各种放射增敏剂的作用方式及效果各有差别,本文作者从几个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放射治疗是临床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是影响肿瘤放疗疗效的关键因素.放射增敏药物能够增强机体的放射敏感性,通过提高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达到降低照射剂量、提高放疗疗效、降低正常组织损伤的目的.现有的放射增敏药物主要分为细胞毒类药物、靶向药物以及中药制剂3大类.该文将对肿瘤放射增敏药物的作用机制、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许多文献报道中草药作为放射增敏剂可以提高放疗疗效。目前,发现的放射增敏剂多属活血化瘀类中药,其作用机理与通过活血化瘀、改善肿瘤局部供血,或是直接增加肿瘤乏氧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参一胶囊(Rg3)诱导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再分布,探讨Rg3放射增敏的作用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18.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常因正常组织耐受剂量的限制而不能给予肿瘤足够的照射剂量,而造成治疗失败,因此,如何提高肿瘤对射线的敏感性是临床肿瘤放疗面临的突出问题。放射增敏剂作为一种增强肿瘤放疗敏感性、提高放疗疗效的药物,通过增加辐射诱导的氧自由基及DNA损伤、调控放疗关键分子靶点以达到放射增敏目的。本文结合放射增敏剂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概述了放射增敏剂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多种放射增敏剂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放射增敏调控的分子机制、促进放射增敏剂的研发,以及设计新的策略改善放射治疗结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PKC抑制剂对人胰腺癌细胞的放射增敏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已成为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由于胰腺癌放射敏感性低,严重影响了放射治疗在胰腺癌l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如何提高胰腺癌的放射敏感性,成为胰腺癌放射治疗研究的重点之一。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是重要的细胞内信号传导分子,其过度活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据文献报道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CH)具有选择性抑制PKCα、β亚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已有确实证据说明肿瘤中存在抗拒放射的乏氧细胞,至少在人类的某些肿瘤乏氧细胞的多少决定着放疗的疗效,因此用氧增敏法使乏氧细胞对放射敏感的研究也广泛开展起来,而另一方面也有人用止血带切断血供使组织乏氧以保护正常组织,可是切断血供在有些组织氧减少的速率很慢而且乏氧的区域亦不均匀。鉴于上述因素,我们采取其它诱导组织乏氧的方法,即应用影响氧运载的药物进行灌注,因正常组织的微血管网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