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我发明的“中文字典码”使用汉字字典中规范化的部首拼字,使用户在计算机上可用已经掌握的汉语文知识,勿须专门教材就可学会汉字输入从入门到精通的过程。不拆分的输入模式,保存了汉字的完整性,保持了用中文思维、书写、交流的优势而且容易记。无重码、击键次数少。它用二维图形键盘设计,品字形部首字阵规范。发挥了汉字特有的联想、移向、相似,同义等特点。另又设计了“拼音加部首”音形混合输入法,也给喜用拼音者带来方便。本码已在  相似文献   

2.
由河南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党校郭祖安发明的双元码汉字输入法,已于96年初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发明专利,申请号为96101713.9。双元码是一种形码。该码综合使用部首、笔划、角形三种汉字信息进行编码,独体字编码由笔划代码、角形代码构成;合体字编码由部首代码、右文笔划代码、右文角形代码构成。码长为4码,使用标准键盘。该码优点:(1)编码规则简单,(2)汉字拆分符合汉字认知的常规,(3)代码数字化,(4)不需记忆键盘键位,(5)易学易用,(6)可快速盲打输入。双元码汉字输入法@郭祖安  相似文献   

3.
形码类方案把汉字分解成“单字、部件、笔划”,用间架结构规定取码规则,部件数量多,编码规则多,因而难学。本方案为实现易学性抛开以“间架结构”规定取码规则,而以“笔序”代之。符合人们书写汉字的习惯,汉字的书写规则就是编码规则。取汉字“笔划、偏旁/部首(部件)笔序”的特性,并根据汉字“同音不同形,形似不同音”的特点,用字音作“识别码”区分形状近似的汉字。属形音结合码。 按照笔划顺序输入汉字,是音划汉字  相似文献   

4.
“全息码”发明至今约有四年了,围绕着全息码的优劣方面的争论也相当多。新闻界及学术界的看法不一,有的极力推崇,有的坚决反对。笔者偶尔发现有家名为“上海华强全息电脑公司”。便登门造访,发现这家电脑公司所开发和经销的产品,正是杜冰蟾发明的“汉字全  相似文献   

5.
在计算机汉字键盘编码输入技术领域,汉字整字拆分规则是形码方案的关键技术,是走向规范化的前提,也制约着形码的实用性能。本文研究了当前种种随意拆字现象的成因及其规律,对“随意拆字”现象给出了定义,用反求法发现并确立了汉字整字拆分的规则。即:以笔顺为序,根顺服从笔顺,每个代码所依赖的字根必须是连续写成的。该规则可以用作检验拆字方法的合理性的定则。  相似文献   

6.
前已报道,自然杂志社诉杜冰蟾汉字全息码技术不实用,要求解除汉字全息码技术转让合同一案,经长达5年多的审理,终于在1996年9月23日由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合议庭评议,审判委员会决定,审理终结,判决原被告之间订立的“关于‘汉字全息码’的技术转让合同”为无效合同,杜冰蟾应返  相似文献   

7.
西夏文字中的名—动派生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文字依托汉字而作,并不出于汉字文化圈,但它与汉字的差别却是很明显的。西夏文字与汉字的差异之一,是文字的偏旁部首问题。汉字的部首具有指示词义的作用,包含某一个部首的字,意义上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人”部的字,虽然字数众多,情况复杂,但都与“人”字有关联: 表示人的类别,如:俊、伯、儒、侠、仇……  相似文献   

8.
黄飞梦一九七四年即开始对汉字进行研究,所发明的“飞两笔码”主要有四大突破: 一是字形编码符号少。以6763字的GB—2312字符集为例,目前的输入码大都在200至500个以上,而飞两笔码只用“一、丨、丿、丶、(横、竖、撇、捺、折)五种笔画和二十五个两笔符(相当于字根或部首),比它们少200至500个以上。  相似文献   

9.
简明信息     
“合成字”的构想 上海中华路筷竹弄37号邵昌林、邵枫来稿提出“合成字”的构想。合成字分形符表和音符表,形符是汉字部首整理成100个左右,音符表分声母、韵母,不标声调。它直接和汉语拼音联系起来,使汉字和汉语拼音合二而一,便于汉语拼音推广应用和电脑输入。  相似文献   

10.
汉语字典检索的方式分为音序和形序,音形互映的两种检索形式给学习和使用汉字提供了方便条件。所谓音序是利用汉语拼音的形式检索汉字;形序主要是指部首检字法。由于部首检字法“意形”并存,仅确定部首就是一门学问,况且还要从部首目录到检字表再到正文的复杂程序才能查到汉字。“汉字难,查字  相似文献   

11.
商忠 《中州学刊》2005,(1):206-208
全息既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又是一个哲学的概念.从哲学的视野观照汉字,汉字是全息的,而且汉字的全息是多层面、多视维的.汉字创制的全息表现可以具体概括为:汉字创制原则中蕴涵着全息思维模式;独体"文"具有全息构形的表现方式;合体"字"体现出全息构形联想.其中,合体"字"的全息构形联想最能体现汉字创制的全息理念.全息汉字的这种文化学意义,是世界上任何拼音文字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12.
最近,笔者看到了“全国中小学教学用汉字编码规范与计算机汉字输入系统研制组”编著的《认知码汉字输入方法》一书。经过笔者的分析研究,感到认知码的规律性不强,其编码规则并不能很好地符合拼音规范、笔顺规范、部首规范和标准键盘规范。  相似文献   

13.
汉字怎样表音和怎样分化同音字,是汉字编码界的一个饶有兴趣的老问题。笔者推出的“汉林音形代码系统”是这样处理的:汉字表音使用“汉林音码”,也可称做“汉语拼音压缩码”,它是将音素化拼式压缩为三个字  相似文献   

14.
论汉字部首系统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众多构形符号平面建构而成的方块形体使汉字在世界文字之林中独树一帜。部首是汉字文化所特有的概念,它对汉字庞杂纷繁的构形符号提纲率领,反映了汉字符号的系统性。部首系统的创制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部首检字法自发明以来长盛不衰,而且后来的四角号码检字法、笔画笔形检字法及计算机汉字格人法,莫不与之相关联。本文旨在揭好汉字部首系统得以产生的语言文字内部机制及其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外部条件。成书于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是最早按部首法编排的一部字书,其作者许慎当然就是汉字部首系统的创制人。许恒是东汉著名的经学家…  相似文献   

15.
汉字编码的专利权之争,是权与法之争,打起官司难能解决。我建议对汉字编码方案不应授予专利权。因为汉字编码是汉字的另一种使用形式,是汉字拆分法、部件分类法、汉字排序法的综合,因此,它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能授予专利  相似文献   

16.
廖志林 《兰州学刊》2005,(6):286-287
现代汉语教本对汉字偏旁和部首的解释是明晰的,但对什么样的字可以作偏旁分析、偏旁和部首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很少有详明的叙述.本文就此作了较为具体、独到的阐述,对人们理解、掌握和使用汉字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文章还就汉字偏旁与汉字的信息化问题、汉字的发展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7.
汉字部首是东汉著名的文字学家许慎创造的,是对汉字形义分析的结果。众所周知,许慎建部是以小篆的形体为分析对象,以六书为编排原则的。部首的创造,对分析文字的形义很有帮助,给学习和使用汉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汉字的形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演变的结果,使楷书成为日常应用的书体。由许慎创造的部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或合并或分化。明代梅膺祚根据这些特点,编写了《字汇》一书,总括为二百一十四部,即楷书的部首。尔后,字词典的编排多沿用,可见其影响之  相似文献   

18.
香港City Polytechnic计算机科学系Sam Kwony与S.Kan著文指出:由于汉字是象形文字,故采用部首编码策略。 一.选择部首集的规则  相似文献   

19.
经多年研究发明了“动态码”。每字三码,取一、二、末三个字根加空格结束。由于字报表设计精巧,一级汉字基本无  相似文献   

20.
国家语委提出探索拼音汉文的任务后,很多同仁寄希望于类似全息码的深入开发。本人所研究的代字码就是一种。代字码由四个拉丁大写字母完成。第一码是代声母,第二码是代韵母,第三码是代部首,第四码由声调加部首尾笔组合用一个字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