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博客”一词,大家一定已经不陌生,对于城市里工作生活的人来说,写博客,看博客,早已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博客对互联网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时代,很多原先普普通通的日子被赋予新的寓意.在网友们的集思广益下,涌现出了诸如“光棍节”、“吃货节”、“卖萌节”等网络节日. 网络节日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之下,网络与传统习俗碰撞和融合的产物,它与传统节日一样,承载着人们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真实片段,不同的只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是一种新兴的媒体,是一种崭新的文化表达形态.网络节日的兴起,使人类社会活动的格局为之一新.所谓“世上本没有节,过的人多了便成了节”.在创造节日上,网友们总是能脑洞大开,产生奇思妙想.流行的网络节日中,既有温情的“5·20网络情人节”、“9· 12示爱节”,也有喜感十足的“5·17吃货节”,甚至还有颇具戏谑意味的“8·18八卦节”、“10· 10卖萌节”、“11· 11光棍节”等.网络时代,像这样由网友创造的节日花样百出,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项重大的科技成果的问世都会对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从而导致一种新秩序的出现。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出现和迅速普及在改变人们工作、学习、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法律提出了挑战。特别是有关无形资产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随着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的形成越来越成为科技界、法律界、工商界探讨的热点。随着“电子商务”(electronicbusiness)、“网络营销”(onlinemarketing)等新概念的提出,国际互联网日益显露出无限商机。企业要在国际互联网上开展商业活动,先决条件就是在…  相似文献   

4.
新冠疫情的爆发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既有的生活观念,并且几乎可以确定,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这些已经被改变的生活方式还会继续影响经济走势,由此引发的新的经济风向值得关注。01宅经济“宅经济”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出现,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场景和现代化物流所形成的新型经济形态。“宅”在家里网络办公、在家兼职、在家消费等成为新的生活风尚。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共同体作为互联网出现之后的新的社会形式,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一个新空间。它借助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实践活动方式及社会关系,引起了社会结构的新构建。相较于传统共同体在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意识结构上都体现出诸多新变化,准确把握这些新变化有助于人们在互联网时代的生活中转变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确立理性的生产和生活理念,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互联网共同体建设之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帝国主义的腐朽透顶,非常明显地表现在所谓“美国生活方式”上。被美国的领袖人物、大资本家、学者、作家和资产阶级报刊所大肆煊染的“美国生活方式”,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如果剥去他们用各种各样美丽词藻给它装饰超来的外衣,实质上这就是一种“人对人是豺狼”的生活方式。这是帝国主义发展到了垂死阶段的一种社会生活现象,它反映了建立在私有制和所谓“自由竞争”基础上的阶级对抗和人与人之间的对抗,反映了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精神世界的空虚,道德理性的堕落和人性的畸形发展。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美国生活方式”涉及美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切方面,它是经济制  相似文献   

7.
杨冰  高宁 《科技咨询导报》2010,(25):34-34,50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的过程愈演愈烈,移动存储设备正快速渗入到国家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络银行、U盾等等。它在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使人们对网络信息系统的依赖也越来越强烈,而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严重的信息安全危机。  相似文献   

8.
在廿世纪末,仅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互联网就从实验室的“星星之火”,燎原到了全世界每个角落。如此蓬勃发展的互联网究竟为我们人类社会、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什么好处,为什么它会受到如此广泛的欢迎呢?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联上互联网,就如同踏入了全人类的知识和文化的宝库,随着鼠标轻轻移动和点击,就可以在宝库中畅游。即使是不懂电脑的人,只要三言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向社会提出了变革的要求,技术进步带来“重新洗牌”,即竞争态势的变化。互联网使传统意义上的传播形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还以其惊人力量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乃至经济模式。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知识获取途径;网上求学使许多阻隔在校园外的人圆了大学梦;它还催生了“e”文化和电子商务;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促使传播媒介更进一步的发展;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还造就了一批新的媒介人物;人与人的交流,距离不再是障碍,网络使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 日前,记者参加了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研究会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主办,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社科  相似文献   

10.
在博客、BBS等互联网技术大红大紫之际,维客,这种群体书写方式,如一股暗流,悄然兴起于互联网世界。维客的原名叫wiki,据说它来源于夏威夷语“weekeeweekee”,意思是“快点快点”。它是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主要是支持面向群体的协作式书写方式,同时也包括一组支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上网人数的不断增长和互联网应用的迅速发展,网络营销已成为企业常用的营销方式之一,也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它拓宽了中小企业的业务范围和生存空间,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机会,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就业难的问题。然而我国的网络营销起步较晚、资金投入少、整体水平较低、管理体制不明确、及一些企业认为建网站就是进行网络营销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开展。随着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加入到网络经济中来。因此研究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策略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  相似文献   

12.
田恬 《科技导报(北京)》2016,34(18):314-314
 互联网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正在改变并将继续改变人们的世界。它引领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带来了社会生产的变革,是人类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后的又一重大产业技术革命。互联网产生的数字技术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社交网络到自动驾驶汽车,数字技术正深刻地改变人们工作、交流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了青年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影响和挑战,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移动互联网特性和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角度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思政教育与时俱进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与外界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有积极健康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对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要顺应潮流,将学校德育工作锲入互联网络,使之为我所用,助我所长。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新媒体、微信尤盛,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尤其给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及思维方式等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给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该文就海口经济学院图书馆在这种新形势下,利用新媒体"微信+微课+社群"服务方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美国计划在今后10至15年建成的“信息高速公路”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并融合的产物,它将形成信息时代信息流通的主干线。这一计划的实施将给美国人的工作、学习、购物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进入我国20年了。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说,很少有新技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社会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互联网是如何提出的?它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本刊记者采访了见证我国互联网发展的胡启恒院士。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孕育了新的用工方式:在零工经济市场,如果你有一项技能,并能借助平台、网站、移动终端将其充分利用,那么恭喜,你将成为新用工时代的宠儿.放眼当下,五花八门的零工需求、兼职岗位呈几何级数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打破从一而终的“铁饭碗”,选择即插即用的“U盘”生活——按需服务,用完即走,让“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9.
赵娜  刘飞 《当代地方科技》2011,(20):140-140
物联网作为一种“泛在网络”,它利用互联网将世界上的物体都连接在一起,使现有的互联网、通信网和各种物理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本文基于物联网发展的现状,探讨了物联网在学校教务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应用已经渗透到每个角落。今天的世界已经离不开电脑了,互联网的推广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然而正是由于电脑网络创造的这个“虚拟空间”从而消除了国与国之间边界,打破了种族、阶级、政治、社会和空间的界限,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岗位、家庭、地区、社会面貌,用数字的方式把人们连在一起。几乎从因特网一开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