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谢空  白梅  邓康 《工业建筑》2008,38(2):114-116
在提倡环保与节能的时代背景下,太阳能与建筑的结合是建筑节能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行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成为建筑界关注的问题。虽然太阳能利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目前在我国却属于探索阶段,缺乏有推广价值的实例和经验,通过对一体化设计理论探讨和设计实例分析,提出对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一些思路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在设计、施工等阶段对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一些看法,对江苏省大面积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住宅的建设具有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住宅建筑一体化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红 《建筑节能》2010,38(1):53-56
阐述了特朗博墙、直接受益窗、附加阳光间等构造和节能措施在太阳能住宅建筑一体化设计中的应用,分析研究了太阳能住宅建筑一体化设计中的建筑物体型、朝向、主导风向等因素对太阳能住宅能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朝霞  倪明 《山西建筑》2010,36(26):224-226
通过重点分析世界著名的Heliotrop太阳能住宅,归纳总结了太阳能建筑的有效节能技术做法,依据相关太阳能利用理论,结合我国居住建筑特点,提出了适合我国居住建筑利用太阳能的有效途径,并为实现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而进行的建筑空间设计提出了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银川市2008年起将对新建建筑推行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节能措施,本文就如何做到太阳能与建筑的一体化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王铭 《安徽建筑》2008,15(2):32-34
所谓"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不是简单地将太阳能与建筑相加,而是通过建筑的建造技术与太阳能技术集成,整合出一个崭新的现代化节能建筑。文章简要介绍其优越性及基本设计原则,重点论述其设计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7.
何水清  毛希元 《砖瓦世界》2012,(2):25-29,38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示范住宅,介绍了两坡顶设计和玻璃瓦设计,列举了别墅节能设计示例。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城市环保节能需求的不断增加及太阳能开发技术的日益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势必主导未来建筑工程对新能源利用的潮流。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深化该地区建筑屋顶太阳能光伏一体化构造设计,既可以加快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应用与推广,又可以实现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效果,为光伏建筑一体化在国内建筑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维菊 《华中建筑》2000,18(1):62-64
文章论述了太阳能及其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和节能的重要意义。作者通过江阴华昱康居村太阳能热水工程的试点与理论研究,探讨了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及节能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若干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将太阳能利用设施与建筑有机结合,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替代屋顶覆盖层或替代屋顶保温层,即部分立面外墙、护栏、窗玻璃与建筑融为一体的完美结合,既消除了太阳能对建筑物立面的影响,又减少了重复投资,降低了成本。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太阳能技术和节能环保建筑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季斌 《建筑知识》2014,(9):164-164
随着太阳能技术的成熟,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广。建筑与太阳能热水器的一体化结合,充分吸收利用太阳能,将太阳能产品成为建筑构件的一部分,将会是未来建筑领域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从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的应用角度上,简单探讨了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位置、与不同建筑的结合、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建筑在陕西农村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建设发展迅速,建筑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建筑物理以及能源科技工作者的跨学科的合作,更新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综合解决建筑功能、采暖方式、空间组合及造型等问题,并进行一体化构件的研制,在建筑与太阳能利用一体化设计中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我国太阳能建筑的研究与建设刚刚起步,尚未形成良好的技术基础,而且太阳能建筑的设计不同于普通建筑的设计,太阳能建筑作为多专业、多学科、多门类技术高度综合运用的建筑产品,已经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13.
对青藏高原地区某100套太阳能示范建筑规划、布局、建筑平面和热工设计等进行详细解析。对太阳能示范建筑在采暖期最冷月和过渡月份室外气温、太阳能辐射、室内温度、集热部件运行参数等进行了全面测试,掌握了被动太阳能技术对室内热环境的调节效果,明确了太阳能集热部件集热性能等;并与当地传统建筑进行理论对比分析,获得了示范建筑的节能效果。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被动太阳能技术对建筑室内热环境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采暖期过渡时段室温可达到12℃以上,基本满足热舒适要求,但最冷时段室温尚难满足要求;与当地传统建筑相比,此被动太阳能示范建筑节能率可达到86%。通过研究给出了此示范工程进一步改进措施,为该地区推广太阳能建筑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4.
郭文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7):107-108,113
建筑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其中设计是一个重要环节。文章主要对太阳能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落实一体化的措施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将太阳能光电转换板与PVC减噪孔板结合应用于建筑遮阳百叶中,在改善建筑光环境的同时对建筑声环境与能耗有所改善。在已有建筑中,将太阳能光电转换板与PVC减噪孔板结合构成建筑遮阳百叶的叶片,在保证系统遮阳性能的条件下,与原有建筑对比测试,分析太阳能减噪结合板节能效益和减噪性能。通过对比遮阳板设置前后得到太阳能减噪结合板的节能效益,发现在北京地区在一定的设计结构下,每使用100 m2太阳能光电转换板能节约1.52吨标准煤,减噪板能减少10%~20%的室内噪音。一定结构的太阳能减噪结合板遮阳百叶可减少夏季进入室内的阳光,能保证冬季必要日照的同时减少进入建筑室内的噪音;结构简单,耐用,可减少建筑供暖和空调的冷热负荷,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6.
浅谈太阳能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雯 《广东建材》2009,25(8):196-198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然而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这是与建筑师对技术的认识贫嵴密切相关的。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太阳能在建筑上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和提出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翔宇经典住宅项目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研究,在尊重建筑立面表现效果和保证太阳能集热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对多层住宅和小高层住宅分别提出了几种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了方案优化,为今后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工程项目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超  朱赛  鸿侯 《建筑与环境》2009,3(6):157-159
本文以天津市太阳能建筑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分析、比较各项目的优缺点,研究太阳能建筑在城市中的发展情况与遇到的问题,以期找到太阳能建筑在城市中发展的动力和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能建筑在天津市发展情况并不乐观,各种因素束缚了太阳能建筑在大城市的发展。目前,推动太阳能建筑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太阳能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和建造.这对政府、开发者及设计施工人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太阳能在建筑上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和提出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士荣 《住宅科技》2008,28(1):32-34
文章就合理太阳能集热系统在住宅建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建筑和给排水设计利用太阳能并选用和设置太阳能集热器提出了要求,并对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及太阳能集热器的发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