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冯源立 《百科知识》2012,(18):21-22
正科学家在3000米以下的海底工作、生活,是好莱坞大片里曾出现过的场景,但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幕也可能在我国实现。在陆海空天四大空间中,海洋是地球上远未充分开发的资源宝库。"下五洋捉鳖"的难度不亚于"上九天揽月"。"蛟龙"号下潜7000米2012年6月27日,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米,再创中国载人深潜记录。"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  相似文献   

2.
7月16日上午,随着"向阳红09"船顺利返抵青岛,为期44天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任务圆满完成,这也标志着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持续支持下,"蛟龙"号历时10年的研制和海试工作圆满结束。在此次海试任务期间,"蛟龙"号共完成6次下潜试验,其中3次超越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对潜水器  相似文献   

3.
科技动态     
《今日科苑》2011,(15):6-7
<正>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突破5000米海深可以到达全球超过70%的海底 2011年7月28日,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北京时间13时02分下潜至5188米,顺利完成本次5000米级的海试任务。这是继2010年创下3759米的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网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现场副总指挥、中船重工702所副所长崔维成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将在总结“蛟龙”号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国外先进设计理念,2018年左右完成4500米载人潜水器关键技术攻关和研制。  相似文献   

5.
<正>4月26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布入水中,"蛙人"解缆完毕。当日7时,"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上离开,缓缓进入水中,向南海深处潜去。这是中国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首潜,也是"蛟龙"号2017年在南海展开的第一潜。本航段主要科学目标,是利用"蛟龙"号载人深  相似文献   

6.
深海是当今国际科学探索的前沿,是世界各国对地球内层空间竞争的热点。而开发利用海洋离不开深海运载装备,拥有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和具备作业能力,是一个国家深海技术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为推动我国深海运载技术发展,为我国大洋国际海底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高科技装备,同时为我国深海勘探、海底作业研发共性技术。2002年,科技部将"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863计划重大专项,正式启动了"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现代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其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工作范围可以覆盖全球海洋区域的99.8%,代表着深海高科技领域的最前沿。在刚刚落幕不久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中,"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震撼亮相"十一五"科技成就展。上期杂志中我们领略过"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的速度后,这一次我们又把目光聚焦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来到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直面项目具体主管——李向阳高工,探求我国深海圆梦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信息》2013,(12):18-19
中船重工702所所长翁震平,最近除了"蛟龙"号海试前的一大堆准备工作外,格外关注一样东西:可燃冰。"‘蛟龙’号本身不是目标,科学应用才是目标"6月1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首次赴南海开始试验性应用。翁震平较少谈研发成就,而是更关注研发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重点。"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还有差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6):684-684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参与研制的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3000米级海上试验获得成功。此次海试中,“蛟龙”号4次突破3000米深度,最大下潜深度达3759米,已经超过了最新公布的世界海洋平均深度。  相似文献   

9.
许琦敏 《科协论坛》2013,(7):39-40,F0002
人生格言我的脑海中,经常想象这样一幅画面:我们的潜航员驾驶着我国自主建造的深潜器,在大洋深处通行无阻,带回各种矿物资源、前所未见的物种,造福我们的社会和人民。等到那一天,我觉得我的使命可以算完成了。他,浙江镇海人,1936年3月生。195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研究员,中国7000米载人深潜器"蛟龙"号总设计师。他是我国深潜器高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早年主持创建的迄今我国最大的深海模拟实验设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孙波日前向媒体透露,2013年该集团公司将加快推进"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实际应用工作,使之早日造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孙波在该集团公司1月15日举行的2013年工作会期间介绍说,"蛟龙"号下一步将应用于海洋工程等领域,如针对海洋石油装备进行水下维修工作等。  相似文献   

11.
自1964年美国"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研制成功后,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相继开发了各自的载人潜水器并投入使用.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的载人潜水器已搭载几万人下潜至深海海底,完成了万余次的下潜作业,载人潜水器已成为世界海洋科学研究领域中不可替代的先进技术手段.我国的载人深潜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2012年以来,"蛟龙"...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南海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6月18日和19日分别搭乘两名科学家下潜,取得了了丰富的海底生物和矿物样品。随船科学家认为大量的样品是给他们的一场"盛宴",可供他们做很多科学研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周怀阳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首位"乘客",这位海洋专家18日在南海海底见到了一种奇特景观。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5):588-588
8月18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和声学所参与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000米级海试返航炊迎仪式在江苏江阴举行。“蛟龙”号本次海试自2011年7月11日出发,历时49天,航程万余海里,共进行了5次下潜,下潜深度分别为:  相似文献   

14.
据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披露信息,隶属该局的中国大型远洋科考船"海洋六号"日前在执行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警戒与保障任务期间,首次对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南端的"挑战者深渊"进行了高精  相似文献   

15.
正2012年,我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造了我国最深的7062米深潜纪录。如今,历经3年多时间,我国万米级载人潜水器也研制成功并进行了水池试验!这台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将成为继"蛟龙号""深海勇士号"之后的又一"国之重器"。下图中这个外形近似于卵形,同时科幻感十足的大型设备,就是我国新一代万米载人潜水器的真身。全新一代万米载人潜水器也被称为全海深载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众》2011,(10):10-11
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分别于2011年7月21日、26日、28日、30日完成了四次下潜试验。其中,第三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米,这不仅是中国载人深潜新的历史纪录,更意味着中国在深海探测能力上有了重大提高,这可使中国深海活动范围覆盖世界70%以上的洋底。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3月20日,"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搭载"海龙"三号、"海龙"11000和"潜龙"三号潜水器,开始了为期45天的2018年综合海试航次。"海龙"和"潜龙"同船亮相是此次科考的一大亮点。作为承担深海探测和开发任务的国之重器,"蛟龙""海龙""潜龙"系列潜水器未来有望同住一"家",携手探海。下面就让我们来见识一下"三龙"的本事有多大。"蛟龙"—"载人"的含金量就是高  相似文献   

18.
"全海深潜水器声学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项目属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项目重点开展全海深载人/无人潜水器水声通信、声学探测等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在"蛟龙"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研制成功的基础上,2020年完成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声学系统中全海深水声通信机、水声电话、测深侧扫声纳、多波束前视成像声纳、多普勒测速仪、避碰声纳的自主研发以及定位声纳(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和惯性导航设备(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的系统集成,实现潜水器万米深度下水声通信、定位导航以及精细探测.  相似文献   

19.
"全海深潜水器声学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项目属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项目重点开展全海深载人/无人潜水器水声通信、声学探测等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在"蛟龙"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研制成功的基础上,2020年完成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声学系统中全海深水声通信机、水声电话、测深侧扫声纳、多波束前视成像声纳、多普勒测速仪、避碰声纳的自主研发以及定位声纳(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和惯性导航设备(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的系统集成,实现潜水器万米深度下水声通信、定位导航以及精细探测.  相似文献   

20.
"全海深潜水器声学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项目属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项目重点开展全海深载人/无人潜水器水声通信、声学探测等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在"蛟龙"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研制成功的基础上,2020年完成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声学系统中全海深水声通信机、水声电话、测深侧扫声纳、多波束前视成像声纳、多普勒测速仪、避碰声纳的自主研发以及定位声纳(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和惯性导航设备(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的系统集成,实现潜水器万米深度下水声通信、定位导航以及精细探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