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镇海仓库采用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对三层两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进行了考虑张拉施工方案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现行设计法所得的预应力综合弯矩和预应力次弯矩与实际值有较大的偏离.为保证按逐层法施工时现行设计法能满足框架控制截面的抗裂和承载能力要求,提出了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颢  李霆 《华中建筑》2011,29(6):90-93
海南省体育中心综合训练馆为单跨36m预应力框架及屋盖网架的三层混合结构.为解决单跨结构抗震问题,在建筑两端设置抗震墙作为主要抗侧力结构;为解决大跨边柱的大偏心受压问题,在边框架柱中设置斜向预应力筋,并通过设置牛腿增大预应力筋偏心距及解决柱张拉端问题.该文对强震区的大跨预应力梁柱设计,尤其是预应力柱的计算分析方法具有较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钢筋混凝土大跨超长结构的预应力和无缝设计技术要点的研究,提出了预应力裂缝控制的一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某工程 1 5.6m跨预应力框架梁的实例 ,从设计、施工及经济性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大跨度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大面积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时一般将直接荷载产生的作用与温度、混凝土收缩产生的作用分开计算,分别配筋以满足裂缝控制的要求,这种做法不尽合理。确定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用量时,应将框架梁按照拉弯(压弯)构件需求进行配筋。为解决超长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中间跨预应力损失较大的问题,可采取在中间跨增配预应力筋、利用后浇带或施工缝将预应力筋分区段张拉等措施。在次梁与板中为有效利用无粘结预应力筋,建议在板厚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曲线形预应力筋。  相似文献   

6.
曾辉  杨凡坤 《山西建筑》2012,38(10):218-219
结合广东某特大桥(48+80+48)m三跨连续梁,从考虑和不考虑预应力损失两种情况进行了论述,介绍了预应力损失的组成和计算方法,进行了预应力损失对桥梁结构内力影响的研究,为三跨连续梁桥设计计算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徐州机场航站楼为两层框架结构,柱网尺寸为12m×18m,楼盖采用仅在柱上设梁的预应力梁板结构,通过将板中预应力筋集中布置,取代次梁,形成大面积平板,便于管线布置。由于航站楼结构设计荷载大,结构尺寸偏小,给设计和施工带来了困难。本文通过介绍重荷载作用下大跨预应力楼盖的设计与施工过程,对大跨预应力结构的设计要点、构造措施、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潘旭东  罗韧 《市政技术》2011,29(1):50-51,55
一干河特大桥位于溧水至马鞍山高速公路江苏段,主桥为三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介绍了主桥的设计要点,包括箱梁构造、内力计算分析、预应力钢束布置等内容。该桥主桥设计要点可为其他同类桥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多层多跨双向预应力连续梁的施工顺序、主要过程的施工要点、预应力筋张拉控制计算以及施工经验及体会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连续五跨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结构设计,对预应力梁方案选择、裂缝控制条件、边柱节点设计等进行了分析与计算,最后对预应力专业施工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二期综合馆采用37.2m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重点介绍该工程的结构选型、结构布置、预应力控制指标和预应力效应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楼板平面内刚度对预应力效应的影响。对大跨预应力楼盖的舒适度进行了多种模型下的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跨楼盖中采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楼盖梁可以实现较大的跨高比,经济性好,楼盖竖向振动舒适度较高。预应力效应的分析可采用平面框架模型,但应重视楼板平面内刚度对预应力轴向效应的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耐久性要求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德锋  吕志涛 《工业建筑》2003,33(3):31-34,25
基于耐久性要求设计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能自动满足耐久性要求的裂缝控制宽度 ,但应用于超静定结构时 ,需要考虑预应力作用效应的影响。推导了单跨及对称双跨框架考虑预应力作用影响的计算公式 ,并对算例进行了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各跨跨度及荷载情况的差异,使得预应力张拉与锚固端的安排以及索形曲线布置变得比较复杂。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软件PRCS通过可视化界面让设计人员比较简便地初选预应力方案、直观地验算并选择合理的方案、设计示例表明,该软件可以比较方便地设计处理结构中长短跨、悬臂跨、较大集中力等情况以及边跨索形垂点偏离跨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正 《山西建筑》2007,33(32):312-313
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原设计时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到60 m跨T构的端部下挠值与预应力损失值之间的曲线关系,同时分析了控制截面箱梁的上下缘在不同预应力损失情况下的应力变化,从而通过实测结构跨中下挠值估计结构预应力损失量,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跨预应力超长结构无缝设计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某横向35m跨、纵向120m超长结构的工程实例,合理运用纵横双向预应力技术,既解决了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梁的强度变形要求,又解决了超长结构的纵向不设缝问题.本文通过对钢筋混凝土大跨超长结构的预应力和无缝设计技术要点的研究,提出了预应力裂缝控制设计与施工的控制参数,方法和一些技术措施,并在实际工程中通过现场测试得到了检验和应用.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综合集成技术对多层大跨结构和超长结构裂缝控制是行之有效的,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大跨超长结构无缝设计的全过程控制.这对突破现行规范对不设缝结构长度的严格限制,为建筑创新创造自由空间具有很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沈阳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工程的训练馆部分为满足结构上大空间的需要,设计上采用了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预应力梁单跨长度为41m(连续两跨81m三跨最长103.5m),梁截面为1200×2000,模板支设高度为15.2m,柱梁节点钢筋密集且预埋钢结构埋件。如此大跨度、大截面、节点如此复杂的预应梁在国内公共建筑上罕见。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多跨超长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提出了结构应选择混合耗能机制,并论证了由重力荷载控制配筋设计的多跨超长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采用混合耗能机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 3层跨度为 3 9 7m单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的设计计算情况。工程采用预应力度法 (PPR =0 6)进行计算 ,概念明确 ,设计方便 ,为今后超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曹登武  陈妍桂 《华中建筑》2008,26(1):105-107
该文通过对32.0m跨次梁与17.0m连续三跨主梁构成的双向正交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介绍,强调主梁的抗扭设计应根据釜施工阶段正确地选取相应的计算简图。同时对在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谢韬  张天伟 《重庆建筑》2011,10(1):34-36
某工程桥梁预应力空心板台座上未张拉梁板跨中出现裂隙,从空心板的设计、施工和商品混凝土配制三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处理意见。后续实践证明,通过改进台座和对商品混凝土生产进行事前质量控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