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lPO4—5分子筛的制备结构表征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工业级活性氧化铝为原料,Et3n为模板剂,在很宽的合成范围内,均能合成出合格的AlPO4-5分子筛。用XRD、IR、NH3-TPD等表征了AlPO4-5分子筛的结构和表面酸性,并对其作为间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2.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了超细粒碳化钨钴金属陶瓷前驱体原料CoWO4-WO3纳米复合粉体,其粒径约10nm,结构特征为非晶态。探讨了合成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并采用TG-DTA,XRD,TEM等测试方法对粉体的特性以及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DOX型改性噁唑烷合成鞣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作主要以丙烯酸树脂复效剂DA对恶唑烷(oxazolidines)合成鞣剂[4](简化OX-2唑烷)的改性研究。为增加填充和提高革的利用率,研究了DA树脂的合成条件,确定了OX—2与DA树脂的合适配比,固定了粘度和酸度,从而确定了鞣革基础。  相似文献   

4.
聚恶唑烷酮型水冷换热器涂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甲苯二异氰酸酯、环氧树脂作原料,分别以季铵盐和含羟基季铵盐“162”作催化剂合成聚恶唑烷酮(POXDN),以IR和EPV方法对合成的POXDN进行了表征。考察由POXDN制得涂层的阻垢性能、物理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同时考察了“162”加量对上述性能和聚合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性能优良,尤以添加4%“162”样品的综合性能为佳。为开发一种新的水冷换热器涂料提供了可靠的参数和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研究了Ti(OnBu)4-Ba(OAc)2水解法合成高纯超细BaTiO3粉体的制备工艺和工艺参数。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得的BaTiO3粉体进行了TG-DTA、XRD、TEM、SAXS和ICD-AES的测试和分析,找出了其中的规律。采用本工艺方法合成的BaTiO3粉体,纯度达到99.80wt%,比表面积为68m2/g,一次粒子平均粒径为46.7um,二次粒子粗径分布在20~300um之间。  相似文献   

6.
LDH新型材料的制备和烟气的脱硫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实验室合成了一种层状微孔结构的粘土材料(LayeredDoubleHghroxides简称LDH),并对它在高温下吸附SO2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LDH对SO2吸附容量大,吸附速率快,选择性好,具有较典型的化学吸附特性。通过对三种LDH材料在不同温度下SO2吸附速率的研究,发现各自存在最佳吸附温度。LDH材料对SO2的吸附选择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时还研究了LDH的再生性能,经再生后的材料,仍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氯化铜与α-丙氨酸的两种配合物:Dy(Ala)Cl3·6H2O和Dy(Ala)Cl3·3H2O。用化学分析,IR,DV,X-射线及TG—DTG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在常压和较低的温度下的均相和固载型杂多蓝催化剂在合成DOP中的催化作用。实验表明在合成DOP的酯化反应中,杂多蓝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辣根过氧化物酶的5种荧光底物,它们分别是:N,N′—二氰甲基邻苯二胺(DCM-OPA),3,4—二氧喹喔啉-2(1H)-酮(DHQ),3-甲基-3,4-二氢喹喔啉-2(1H)-酮(MDHQ),3,4-二氢喹喔啉-2(1H)-酮-6-羧酸(DHQ-6-A)及3-甲基-3,4-二氢喹喔啉-2(1H)-酮-6-羧酸(MDHQ-6-A)。其中荧光底物DCM-OPA,DHQ和MDHQ都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大量纯品的制备。我们用流动注射分析法对合成底物和已有的最佳荧光底物在HRP及其模拟酶氯化血红素催化体系中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DCM-OPA和MDHQ是合成的5种底物中最好的两个,而对羟基苯丙酸(p-HPPA)和对羟基苯乙酸(p-HPA)优于高香草酸(HVA)和酪氨。底物p-HPPA和p-HPA与合成底物DCM-OPA和MDHQ体系在对过氧化氢的分析方法性能相当,最低检测限都在1~10nmol/L之间。对酶的检测,DCM-OPA是所有研究的底物中最灵敏的,上述两种合成底物保存在4℃的冰箱中都可以稳定一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0.
固载杂多酸盐催化剂TiSiW12O40/TiO2催化合成DOP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用自制的固载杂多酸催化剂TiSiW12O40/TiO2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醌(DOP),结果表明该固载杂多酸催化剂对酯化合成DOP具有催化活性高,催化剂易于回收并可多次重复使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讨论原料配比,酯化时间,催化剂用量及其重复使用次数对醌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双氰胺—甲醛系列阳离子絮凝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双氰胺、甲醛为主要原料并引入添加剂合成了三个水溶性阳离子有机絮凝剂,该絮凝剂用于污水处理,对降低色度,悬浮物和COD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用廉价的工业品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作模板剂,在Na2O-SiO2-C18TMA-H2O的四元水热体系中合成出中孔MCM-41分子筛,并考察了反应物配料比对产物相对结晶度的影响,同时用XRD,SEM,IR,TG/DTA,N2吸附等温线及其孔径分布曲线等测试手段对其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用工业品表面活性剂代替试剂作模板剂同样能合成出高质量的中孔MCM-41分子筛。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水热条件下Bi3+、K+、OH-对水热合成PZT结晶粉末化学性质的影响,并用了XRD、EPMA和SEM及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对水热合成PZT结晶粉末及其烧结体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酯交换法合成DONTP增塑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D M T) 、辛醇、丁醇等低分子质量脂肪醇为原料,采用酯交换法合成出 D O N T P( 对苯二甲酸辛醇丁醇酯) 等增塑剂品种,并就合成工艺条件、催化剂种类等因素对增塑剂性能影响进行了讨论。同时,把合成出的增塑剂与 D O P(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在 P V C( 聚氯乙烯) 增塑中进行比较,对各试样的物理机械性能及电性能进行测试分 析。研究 表明: 控制酯交换反应温度为160 ~180 ℃, D M T 与二元醇的投料摩尔比为1 :(2 .0 ~3 .0) ,既可避免二元醇的被夹带损失,又可保证较高的反应速率,酯交换率可达到98 % 以上;选择有机锡类复合催化剂,催化效率高,反应速度快, D O N T P 收率可达99 .5 % ,酸值低( < 0 .5) ,产品色泽好。该类增塑剂的综合性能赶上或超过了 D O P,是 P V C 一种较理想的主增塑剂。  相似文献   

15.
Dawson结构稀土磷钼钨杂多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嵌入改性法合成了10种通式为K15H2[Ln(P2W16MoO61)2]·nH2O,Ln=(La、Ce、Pr、Nd、Sm、Eu、Gd、Tb、Dy、Yb)的新型稀土杂多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和UV测定,证明所合成的10种化合物同属于Dawson结构,利用TG-DTA及变温IR技术考察了该系列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阐述标准参考物质在环境监测中的重要作用.介绍有机标准废水样(采集的环境水样及模拟合成水样)的制备、均匀性检查、定值和稳定性考察的主要步骤.并通过对其稳定性考察,确定有效期,判断其作为环境有机废水标样(主要控制BOD5,CODcr指标)用于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溶胶——凝胶法合成超微LaNiO3及电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溶胶-凝胶法在低温合成了LaNiO3超微粉末。XRD分析表明所合成的LaNiO3为单相的钙钛矿型微晶,属于三方晶系,空间群为R3M。SEM分析表明,所合成的LaNiO3粒子呈球形,平均粒径大于0.1μm。计算表明LaNiO3的平均晶粒度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平均晶格畸变率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室温电阻率测量表明,超微LaNiO3的电阻率比相应的氧化镧、氧化镍混合物的低,而高于金属镍的电阻率  相似文献   

18.
在甲醇体系中,合成了3种新的异三核配合物,其组成为(Ln2(bpy)4〔Cu(opba)〕(ClO4)2)(ClO4)2。其中opba表示邻苯双(草胺酸根);bpy表示2,2‘-联吡啶;Ln表示Y,Gd、Dy。通过元素分析、IR、UV、DTA-TG、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表征了配合物。  相似文献   

19.
综合CAD系统     
本文讨论了以AUTOCAD为核心,建立和其它相关软件如3D-STUDIO、DBASEⅢPLUS、CCAD等的联系,形成功能增强的综合CAD系统的过程。说明民AUTOCAD的接口,以及综合CAD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利用CO2 在超临界条件下与环氧丙烷(PO)和甲醇(CH3OH)一步法合成绿色化学品碳酸二 甲酯(DMC).为了揭示反应条件对DMC产率的影响,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种类、脱水剂种类、催化剂 用量(0.48~1.44g)、脱水剂用量(0.10~0.90g)等因素的影响,产物采用Agilent 6890GC气相色 谱仪分析.结果表明:K+的存在能加速反应进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副产物的生成,而甲醇钾 (CH3OK)是一步法合成DMC的良好催化剂;添加脱水剂有利于提高DMC的收率,其中以氯化钙 的效果最好;DMC的收率随催化剂和脱水剂的投加量变化而变化,在适宜的条件(CH3OK 用量 1.20g、氯化钙用量0.50g)下,DMC的收率达4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