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潜艇的积极作用,使得盟国海军面临一个怎样提高反潜防御的有效性问题。护航船舶的严重不足,特别是舰队驱逐舰的不足以及它们对低速护航的不适应,使得专家们急于研制出一种主要任务是对敌潜艇作战的新型舰艇。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干扰和假目标弹药已成为水面战舰被动防御的主要手段,各主要海军国家都对此给予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西方各国假目标弹药的装备和研制情况,并对几种主要假目标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对任何一个拥有海岸线的国家而言,海岸防御都在国家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许多现代化的局部战争都是从海上发起,具有从蓝水向近岸海域推进的明显趋势,海岸防御担负着拒敌于国门之外的重要任务。在目前的海岸防御中,近程防御主要由海军岸炮部队担负,而岸防导弹系统则承担中/远程防御的重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在重点抵御海上入侵战略原则指导下非常重视发展海岸防御力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装备岸防反舰导弹系统的国家,从其研制的第一个“活火山”岸防导弹系统到最新一型“俱乐部-M”岸防导弹系统,前后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目前已装备有7种岸防导弹系统。这些武器系统的主要作战用途是对抗航母特混舰队和两栖突击部队可能从海上发起的攻击。[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自由伊拉克行动”将对美国及其盟国如何打赢未来战争起重要的影响。在沿海地区迅速集合海上作战力量的能力将成为全球持续反恐战争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根据《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我国沿海港口形成5大区域港口群,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港口群、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从20世纪末开始,西方氽业战略已从“竞争战略”为主导,向“合作竞争战略”为主导转变。当前中国各地建港积极性空前高涨,国际、国内港口竞争更为激烈,港口业也正面临着从竞争走向合作的关键时期,加强区域港口合作与协调发展,规范运输市场显得尤为重要。港口的合作发展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原本作为同盟国的东西方阵营很快便因为价值取向不同而进入冷战状态。苏联军方早就看出了西方国家航母编队对苏联及东方阵营的巨大威胁,相对于当时美国及其盟国强大的海上力量来说,苏联的海军力量确实过于弱小了。如西方国家把它们强大的航母舰队逼近到苏联海岸附近进行威慑,以当时苏联以陆军为主、空军为辅的军事力量来看,将很难对美军构成有效威胁。因此,苏联人除极力发展陆基弹道导弹应对西方国家的战略威慑外,还加大速度发展反舰导弹、加足马力发展潜艇力量并不断增强海军航空兵的作战能力,以求遏制西方国家对苏联海岸和海军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7.
变革的一击 受技术条件所限,20世纪60年代前的第一代反舰导弹相当庞大,其尺寸与二战时期的螺旋桨战斗机相近,飞行高度在300~400米之间,而且飞行弹道死板,突防能力较弱,抗干扰能力、可靠性和命中概率也很低,所以西方国家不太重视发展反舰导弹,美、英等海军强国甚至一度讥笑前苏联及其盟国大量装备的导弹艇为“穷国武器”。但1967年10月21日,埃及使用苏制“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了以色列的“埃拉特”号驱逐舰,尤如当头一棒般给了西方海军强烈的刺激,使他们从过去的惯性思维中惊醒,从此西方各国开始大力研制反舰导弹。  相似文献   

8.
大海 《航海》2003,(2):10-12
2002年,美海军按照美国反恐作战统一部署,积极参加反恐作战,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继续加强前沿部署,加强与盟国的军事合作,不断举行各种军事训练和演习,以提高综合作战能力;为确保美海军装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适应新形势海上作战的需要,加大了建造和研制力度,并有一批新的舰艇装备服役,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2002年,美海军按照美国反恐作战统一部署,积极参加反恐作战,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继续加强前沿部署,加强与盟国的军事合作,不断举行各种军事训练和演习,以提高综合作战能力:为确保美海军装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适应新形势海上作战的需要,加大了建造和研制力度,并有一批新的舰艇装备服役,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现代海战对小口径速射舰炮的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反舰导弹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海战对小口径速射火炮提出了新的需求,以有效地防御反舰导弹的攻击。西方从作战运用的角度,对小口径速射火炮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经北极诸海至苏联北部港口的航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英国向苏联供应物资的三条主要交通线中最短的一条。它全长1800-2000海里,盟国护航运输队从英国或冰岛的港口启航至苏联摩尔曼斯克或阿尔汉格尔斯克,约需航行10-14昼夜。自1941年8月起,盟国将大量物资经北极航线源源不断地运抵苏联,有力地支援了在前线作战的苏联军队。  相似文献   

12.
《水运文献信息》2007,(1):27-27
随着石油已探明储量和产量迅速增加,非洲已成为重要的石油生产地。但是,无论是非洲旧有的产油国,还是新兴的产油国,其石油资源从被勘探到的那一刻起,就牢牢掌握在西方石油公司手中,而技术和资金是西方公司控制非洲石油的两大法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航海教育研究》2010,(4):39-39
2010年11月5日,大连海事大学和中国航海博物馆签署了为期6年的战略合作协议。中国航海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由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级航海博物馆,将建设成为我国航海文化的重要学科阵地、文化交流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次合作对于积极探索高校与文博部门的合作模式,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领域拓宽合作范围,加深合作层次,共同推动中国航海、航运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已成为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对象国,也是阿根廷重要的投资来源国,阿根廷则是继巴西、智利和墨西哥之后中国在拉美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并已成为南美地区与中国进行投资和技术合作的领袖。  相似文献   

15.
巡航导弹自从问世以来,因其机动、灵活、难以防御、破坏力大等优点而被各国重视。其技术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同时,如何防御巡航导弹成为一个复杂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已成为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对象国,也是阿根廷重要的投资来源国,阿根廷则是继巴西、智利和墨西哥之后中国在拉美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并已成为南美地区与中国进行投资和技术合作的领袖。  相似文献   

17.
现代反舰导弹的性能逐步提高、数量日益增多,大大增加了舰上末端防御的复杂性。现有用来对抗反舰导弹的战术要求,对各个独立的末端防御系统实行广泛的人工协调。反舰导弹快速综合防御系统是一个阶段性的研制项目。它的初步目标是通过协调现有末端防御系统、电子战功能的综合与单机控制以及舰船特定的反舰导弹防御训练,来提高水面作战时实施反舰导弹防御的能力。海军水面作战中心对早期的舰队反导弹快速综合防御系统已很快地样机,随后将分两个阶段进行实尺度工程研制。反舰导弹快速综合防御系统样机是海军技术协会对其作战部队需求的直接反应,它和当今的作战系统一起将证明会提高反舰导弹防御的有效性。尽管研制周期不政党地实行压缩,但是样机仍然是一个具有实用性的系统,计划于1993财政年度供舰队使用。反舰导弹快速综合放手安定义是当今海军作战系统的一个非传统性的附加系统。为了满足现代反舰导弹防御系统的复杂环境所决定的性能要求,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全面开发利用。反舰导弹快速综合防御系统样机是通过有效地协调现有硬杀伤与软杀伤武器资源为反舰导弹防御有效性确定新标准的第一步。在反舰导弹快速综合防御系统工作原理的确定过程中,为了适应舰队的信息输入,系统研制期间是发展变化的。由于末端防御综合战术的意义创新,最初研制试验得到的工作反馈信息,对改进反舰导弹快速综合防御系统的设计与工作原理是至关重要的。该样机将使舰队的作战能力在很多方面得到改善,这些能力将于1990年通过海上作战学习与鉴定。  相似文献   

18.
驱逐舰主船体水密隔舱的划分是综合考虑舰船具有防御水下破损的生命力和获得最优全舰总布置的设计结果,指出对国内外驱逐舰总体设计进行比较研究的意义,进行了驱逐舰两种水密隔舱划分衡准及相应设计实践的比较研究。指出设置多余舱壁带来的不利影响,现代驱逐舰的布置空间要求成为确定舰船尺度的重要因素,因此需对隔舱划分权衡推敲,对今后驱逐舰隔舱划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世界海运》2009,32(4):50-50
IMO秘书长Mitropoulos于2009年2月24日召开了有关工作组的第一次会议,会议负责审议合作协调和信息共享模式事宜,并可能建立一个区域协凋中心和区域能力发展机制,继续有关海军的努力以在索马卫沿海和亚丁湾为国际航运保驾护航防御海盗和武装抢劫船舶行为。  相似文献   

20.
数字通信系统作为舰船上重要的信息交换系统,为保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通常会配以防御系统来抵御外来的恶意攻击。因此入侵防御的可靠性成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传统的可靠性模型仅对防御效果进行评判,不对防御机制进行模型评判,导致评判为可靠的入侵防御系统或机制,仅具备单一种类的入侵防御功能,整体实用性不强。因此提出舰船数字通信系统中入侵防御可靠性模型构建研究,提出的可靠性模型构建中,首先引入了对入侵防御机制的分析计算,通过分析获得可靠性模型的全方位参量;然后通过获得的参量建立起可靠性模型,并对模型的可靠性数据做出详细分析;最后,通过数据导入、对比来证明提出设计可应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