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土木工程创新设计实验班的架构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科教育作为整个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文章以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为契机,通过土木工程创新设计实验班的建设与实施,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力求在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10)
"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北京邮电大学2016年组建成立了"物流工程(邮政快递智能工程)"实验班,积极探索面向行业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培养机制。本文对实验班的学生选拔方式、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做了介绍,并对实验班培养特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3)
钢结构设计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在钢结构设计教学过程中,对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辩证理解。本文结合具体实例谈谈土木工程专业钢结构设计教学中的一些辩证思考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为土木工程专业其他结构类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结合湖北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提出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共赢的合作机制,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基地,推进和完善实践教学信息化改革,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方法,以期为同类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8):1157-1158
目的:探讨创新培养模式培育平乐正骨传承人才的可行性。方法:平乐正骨传承实验班(简称平乐班)是河南中医学院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开办的培养中医传承型人才的三个实验班之一。平乐班依托平乐正骨优势资源,通过高校与医院结合、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创新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强化基础、立足传承、系统完整、实用管用"的原则构建平乐正骨传承人才特色课程体系;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结果:中医学(平乐班)人才培养,以"中医+中医骨伤+突出平乐正骨特色诊疗技术"为思路,培养的学生在具备中医执业医师素质的基础上,也成为平乐正骨特色技术的传承人和发扬者。结论:创新培养模式培育平乐正骨传承人才依托的是优势资源,创新的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必然是特色人才。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通过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基础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并重;引导学生参与科研,触摸学科前沿;筛选相关课题,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基金;组建学生创新团队,参加"挑战杯"大赛等多种手段,形成由基本能力培养、应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三段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根据土木工程多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将PBL教学引入桥梁工程设计。以项目为载体,将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相结合,通过PBL模式实施教学改革,同时分析了PBL模式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实践表明,在桥梁工程设计中应用PBL模式能提高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这要求高等教育转变和拓展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以江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从培养方案和运行机制、教学方法与内容改革、学科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构建培养机制、教学方法内容和创新平台三位一体的创新教育体系,以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双创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随着土木工程行业不断发展,目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土木工程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科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尤须注重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即注重学生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合格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文章提出校企协同"双线"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潘永灿  荀勇 《山西建筑》2014,(2):251-252
依据制定的培养目标,围绕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创新教育与应用能力培养,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和实践进行探索,制定了相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提出了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智能材料与结构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土木工程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及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提出在高等院校土木专业研究生阶段加强智能材料与结构课程内容设置的必要性,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特点探讨智能材料与结构课程研究生教学的授课内容,并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工程地质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运用工程地质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专业基础课程。文章以内蒙古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公路工程地质课程为例,结合多年来教学实际情况,就非地质学专业工程地质课程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的联系,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问题,提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课程改革模式,以期为其他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智能建造是以传统土木工程专业为基础,面向国家建设需求的新工科发展方向。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作为传统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仍是智能建造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目前国内高校智能建造专业的核心课程分析,探讨了现有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知识的改革措施,构建了适应智能建造背景下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的知识体系,明确了混凝土结构设计在智能建造专业中的作用,相关成果可为智能建造专业结构设计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构电算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土木工程专业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将PKPM系列结构设计软件CAI教学引入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加强手算与电算相结合环节的建设,使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更加紧密。从而保证这个重要环节手段先进、实践性强。其意义在于创建“对比复核式”的课程设计新模式、以便培养出更加适应市场需要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5.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文章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特点,探讨将团队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课程教学的方法,经过实践过程中的不断探索总结,取得了较好效果,希望能对不同专业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以及本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材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设立了新的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涵盖了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等领域,其施工课程内容较以前有了拓展。基于此,章对土木工程施工教材的内容及表达形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以便在新的教学大纲下更有效地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17.
土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根据土木工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民族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土力学课程自身的特点,探讨了适合民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土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其相应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8.
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是高等院校土木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文章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该课程开展微课适应性研究,演绎微课教学制作过程,总结并分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过程与策略,推进微课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以及应用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实践能力,提出服务于土木工程三层次专业课程体系,即土木工程“核心—方向—拓展”课程体系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思路。三层次课程体系具有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工程实际有机结合的特点。新开设具有“虚实结合”特点的土木工程综合实验(含虚拟仿真)课程,包含土木工程专业急需的实验教学内容,以适应大学生成长的新特点和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的新规律。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多项教研教改课题,以虚拟仿真“金课”标准建成服务于三层次课程体系的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库,并结合虚拟仿真项目、课程建设及教材建设,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引入科研成果,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钢结构设计原理是高等工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依据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及教学特点,结合笔者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实际教学经验,选择有关钢结构稳定的教学内容作为具体教学案例,在教学中适当引入科研成果以体现教学的学术性质和艺术功能。结合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从熟悉教学内容、切入点选择、课外的利用等方面进一步具体阐述如何将科研融入教学,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艺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