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桃红四物汤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OMIM、Drugbank数据库获取桃红四物汤治疗股骨头坏死活性成分与靶点,构建活性成分-靶点互作网络,绘制蛋白互作(PPI)网络并进行分子对接,最后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桃红四物汤中筛选出活性成分69个,作用于股骨头坏死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关键靶点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及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2(Runx2)。分子对接服务器分析发现,桃红四物汤的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能够紧密结合。GO富集分析显示,分子功能主要包括转录因子结合、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蛋白激酶结合等方面。生物过程主要涉及到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对类固醇激素的反应及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细胞组成主要包括核转录因子复合体、蛋白激酶复合体、蛋白质-DNA复合物等。KEGG富集分析获取相关信号通路为VEGF、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及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信号通路。结论桃红四物汤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在于应用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等活性成分,以VEGF、IL-6及Runx2为靶点,通过VEGF、JAK/STAT及NF-κB信号通路参与治疗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探究芍药甘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文献挖掘整理芍药甘草汤化学成分;利用GeneCards、OMIM、DrugBank、TTD数据库收集CAG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图筛选交集靶点,由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由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筛选出芍药甘草汤有效活性成分103个,与CAG相关靶点76个,重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柚皮素、甘草查尔酮A,核心靶点包括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肿瘤抑制因子p53(TP53)、肿瘤坏死因子(TNF)等,KEGG通路主要富集于白细胞介素-17(IL-17)、TNF、缺氧诱导因子1(HIF-1)等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与关键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芍药甘草汤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CAG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培元化瘀解毒方治疗胃癌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医药数据库和文献检索筛选培元化瘀解毒方的生物活性成分,预测其作用靶点,从疾病数据库检索胃癌相关靶点,构建药效分子-靶点网络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然后进行KEGG分析、GO富集分析。结果 检索获得培元化瘀解毒方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206种,药效分子靶点基因211个,有对应靶点信息的有效成分132个,对应关系1 131个;检索得到胃癌靶点184个;通过PPI对药物靶点进行扩增得到3 592个直接或间接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144个靶点。PPI分析表明,排名靠前的靶点与胃癌密切相关,富集分析也显示这些靶点在癌症通路中被富集。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培元化瘀解毒方在胃癌治疗中的有效成分、潜在靶点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大黄牡丹汤治疗阑尾炎的作用机制及分子基础。方法 在TCMSP数据库中,检索大黄牡丹汤中五味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TCMSP平台查找及预测中药化合物对应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中搜索阑尾炎疾病靶点,取二者靶点交集导入Swiss平台获得PPI网络,筛选核心作用靶点并构建大黄牡丹汤-潜在靶点-阑尾炎作用网络。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子功能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y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采用DiscoverStiudio软件对活性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筛选得大黄牡丹汤中主要活性成分有11个,该活性成分的有效靶点有166个,阑尾炎疾病709个,取交集得核心靶点66个;GO富集分析显示靶点基因主要涉及RNA聚合酶II启动子的转录正调控、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平滑肌细胞增殖正调控、蛋白磷酸化正调控等;KEGG富集结果显示大黄牡丹汤可能具有调控FoxO信号通路、鞘脂类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功效;结论 大黄牡丹汤可通过调控机体炎症反应、NF-kappa B信号通路、炎症介质对TRP通道,参与促炎症细胞因子的转录调节等治疗阑尾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柴胡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合并失眠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在线数据库筛选小柴胡汤的活性成分、药物靶点以及GERD和失眠的疾病靶点;取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的交集,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交集靶点的相互作用;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和分析“活性成分-靶点”“药物-活性成分-共同靶点-疾病”、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BioGPS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定位,结合Cytoscape构建“成分-靶点-通路-器官/组织”网络;使用AutoDockVina进行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结果 小柴胡汤治疗GERD合并失眠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黄芩素等多种化合物,关键靶点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1B(IL-1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肿瘤蛋白53(TP53)等,与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炎症应答、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相关,涉及的通路包括癌症途径、AGE-RAGE信号...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附子汤治疗颈椎病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获得每味中药的化学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检索GeneCard、OMIM、DisGeNet等数据库获得颈椎病的相关治疗靶点;通过Venny平台获得核心作用靶点,再利用Metascape对核心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利用KEGG Mapper进行KEGG通路分析,其次借助STRING数据库并结合Cytoscape软件构建附子汤治疗颈椎病的“药物-活性成分-疾病作用靶点”及作用靶点网络与蛋白互作关系。最后检索PDB及PubChem数据库获得小分子和蛋白质结构,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及PyMOL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出药物潜在活性成分38个,药物潜在作用靶点109个,潜在疾病治病靶点976个。其中主要的核心作用靶点是16个。GO功能富集分析获得283个条目,KEGG分析主要涉及NF-κB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55个通路。分子对接提示Fumarine、Stigmasterol、Frutinone A、Beta-sitosterol等与PTGS1、PTGS2靶点具有较强亲...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宫颈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SwissTargetPrediction、STITCH数据库筛选黄芪、党参中药成分及作用靶点,以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宫颈癌相关基因靶点,利用Bioinformatics&Evolutionary预测活性成分-宫颈癌共同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关键靶点。采用Metascape在线分析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参芪扶正注射液筛选出山奈酚、木犀草素、美迪紫檀素等10个主要成分。经PPI拓扑分析共获得30个宫颈癌与成分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结果主要涉及各种酶活性的传导、调节、调控以及各种酪氨酸激酶活性。KEGG通路富集得到8条主要通路,宫颈癌的治疗与癌症的中枢碳代谢、Th1和Th2细胞分化、trp通道的炎症介质调节等相关。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通过多靶点调控多信号通路治疗宫颈癌,为后期研究抗宫颈癌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肝积汤活性成分、治疗靶点及分子机制。方法肝积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从TCMSP数据库筛选,肝癌相关靶点从GeneCard数据库获取,运用String数据库对共同靶点做蛋白互作网络分析,GO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进行,“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采用Cytoscape制作。结果 从 TCMSP 中获得肝积汤有效活性成分 80种以及249 个药效分子靶点。与检索到的885 个肝癌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95个共同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显示有TP53、VEGFA、AKT1等15个核心靶点。GO 功能分析表明,这些靶点主要富集在细胞对化学应激的反应,细胞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对脂多糖反应等;涉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全酶复合物、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复合物,蛋白络氨酸激酶等,主要涉及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KEGG 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肝积汤作用靶点富集在相关肝癌发生与发展的通路上,如PI3K-Akt信号通路、乙型肝炎病毒信号通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信号通路。结论 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可能为肝积汤治疗肝癌的关键成分,TP53、VEGFA、AKT1等为核心靶点,PI3K-Akt、乙型肝炎病毒、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等通路为主要作用的通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骨延迟愈合的潜在药效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获取益气化瘀补肾方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取药物作用靶点并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及TTD数据库中获取骨延迟愈合的疾病靶点后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靶点网络,使用拓扑学分析此网络获得核心活性成分,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靶点蛋白交互作用网络,使用拓扑学分析此网络获得核心靶点,采取Bioconductor数据库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讨潜在作用靶点可能具有的生物学功能及通路。结果:从益气化瘀补肾方中筛选出251个活性成分,核心成分56个,治疗延迟愈合的靶点84个,核心靶点24个;GO分析结果显示生物过程1980个、细胞组分60个和分子功能128个,KEGG分析结果显示信号通路133条。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骨延迟愈合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为进一步阐释其药理作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治伤风颗粒治疗感冒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药物靶点信息数据库(DrugBank)检索治伤风颗粒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基于GeneCards数据库检索“感冒”的靶点,取药物与疾病靶点交集,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应用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应用R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通过筛选共得到治伤风颗粒有效成分146种,药物靶点280个,疾病靶点1 418个,提取出两者的共同靶点117个。将药物与靶点导入Cytoscape软件,分析得出槲皮素、山奈酚和木犀草素等为中药中度值较高的活性成分,无水咖啡因为西药中度值最高的活性成分。STRING数据库分析得出IL-6、AKT1、INS、VEGFA、MAPK8等属于感冒的关键靶点。GO分析显示生物过程(BP)、细胞组分(CC)和分子功能(MF)3个方面的富集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出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20条信号通路,并绘制了“通路-靶点”关系图。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了治伤风颗粒治疗感冒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通路,初步得出了其作用机制,为该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坤泰胶囊治疗卵巢早衰的主要活性成分、核心靶点、相关通路等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用TCMSP与BATMAN-TCM两大数据库获取药物成分及对应靶点,在Uniprot数据库中进行靶点蛋白名称的标准化处理;用GeneCards与OMIM两大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用Venny 2.1.0平台获得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用Cytoscape3.8.0对“药物-活性成分-相关靶点”与“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PPI)”进行可视化展示;用DAVID数据库获得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相关数据,用Bioinformatics平台进行可视化展示;最后,用Autodock tools与Autodock Vina两大软件对核心药物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使用Pymol软件对对接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最终得到坤泰胶囊的药物成分80个、潜在靶点蛋白219个,卵巢早衰相关靶点2497个;GO富集分析共得到1012个条目,KEGG通路分析共检索到169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主要药物活性成分能与核心靶点蛋白稳定的结合。结论:坤泰胶囊通过槲皮素、β-谷固醇、山萘酚等药物成分作用于TP53、AK...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青风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平台筛选青风藤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中获取类风湿关节炎靶基因。通过R语言对基因进行匹配运算并绘制韦恩图;在String平台生成成分-蛋白互作网络图;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通过R3.5.1软件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6个活性成分和23个潜在作用靶点;GO功能富集显示,青风藤可以影响炎症因子的细胞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青风藤可以通过调控P53等凋亡相关通路发挥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结论青风藤可能通过作用于CASP3、JUN、OPRD1等关键靶点调控P53等信号通路,从而调控炎症细胞凋亡进而发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青蒿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国传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青蒿的有效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运用Uniprot数据库将药物靶点进行基因名字标准化处理,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检索SLE相关靶点,使用R软件绘制Venny图找出青蒿与SLE共同作用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互作(PPI)网络,Cytoscape软件中进行PPI网络可视化,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疾病"网络,并筛选出核心基因,对共同作用靶基因进行GO、KEGG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青蒿的有效活性成分22个,111个青蒿有效成分与SLE共同作用靶基因,30个核心基因.GO功能富集显示青蒿治疗SLE生物学过程和功能主要集中在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核受体活性、转录因子活性、受体配体活性、类固醇激素受体等.KEGG通路富集显示,青蒿治疗SLE主要涉及TNF、IL-17、Toll样受体、Th17细胞分化等信号通路.结论:通过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疾病"网络,阐释了青蒿多成分、多靶点、多条通路治疗SLE的作用机制,为深入研究青蒿治疗SLE的机制提供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HZC)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ETCM数据库和文献查阅获得复方活性成分,运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进行靶点预测。用GeneCards、DisGeNET、OMIM数据库筛选RA相关靶点,绘制韦恩图获取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采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3.9.1软件中centiscape2.2插件筛选潜在关键靶点。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用Cytoscape3.9.1软件绘制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最后选取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筛选出32个有效成分,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91个,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盐酸青藤碱和杠柳苷元,核心靶点为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作用机制可能与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有关。分子对接显示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究赤茵合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Pubchem和SwissTargetPrediction在线数据库中筛选出赤茵合剂的有效活性成分和相对应的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TTD及PharmGkb数据库筛选出CHB的靶点,构建“赤茵合剂-有效成分-潜在靶点-CHB”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网络(PPI),利用Cytoscape3.7.2进行优化及筛选核心靶点,并进行聚类分析。借助Matescape在线平台数据库,分析潜在靶点的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结果。最后将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赤茵合剂治疗CHB的活性成分152个,包括槲皮素、毛蕊异黄酮、木犀草素、山柰酚、丹参酮ⅡA、芒柄花黄素等;127个核心靶点,包括TP53、AKT1、PTGS2、TNF、IL6、JUN、STAT3、1L1B等;包含466条生物过程、55条细胞组分、107条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包含了Hepatitis 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参竹心康方主要活性化合物,预测参竹心康方在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潜在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主要利用TCMSP平台并结合ETCM数据库检索参竹心康方各中药的化学成分及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DrugBank、OMIM、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系统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及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采用Metascape数据平台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得到参竹心康方有效成分158个、药物靶点1688个、慢性心衰靶点1913个,最终获得参竹心康方作用于慢性心衰的关键靶点206个,KEGG通路204条。结论:参竹心康发治疗慢性心衰主要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黄芩苷、异鼠李素,关键靶点为AKT1、VEGFA、IL6、TNF、TP53,关键通路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丹栀逍遥散治疗失眠障碍的相关成分、靶点及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检索TCMSP数据库,获取丹栀逍遥散中各药物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在UniProt数据库中规范靶点名;在GeneCards、OMIM、TTD3个数据库中检索失眠障碍相关基因,筛选复方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将其导入String数据库,导出蛋白互作关系,并使用CytoscapeV3.8.0构建疾病-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和核心蛋白互作网络;利用Metascape平台分别对交集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丹栀逍遥散活性成分102种,对应靶点147个,与失眠障碍交集靶点52个,其中核心成分12种,核心靶点7个;GO富集分析共得762条结果,其中主要涉及神经递质水平调节、肾上腺素受体活性以及突触膜的组成部分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61条通路,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与核心成分均能形成稳定结合.结论:初步获得丹栀逍遥散治疗失眠障碍的关键成分、关键靶点和关键通路,为临床使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整合药理学平台分析“独活-桑寄生”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药理学数据库查找出“独活-桑寄生”药对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从数据库平台查找出KOA的疾病靶点,利用软件分析出药对和疾病的交集靶点及其相应的活性成分,构建药物-成分-KOA网络图。基于交集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应用平台及软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独活-桑寄生”有效成分11个,作用靶点151个,KOA靶点2 261个,分析得到药物-疾病的交集靶点94个,根据度值排名靠前的为TNF、ILB、AKT1、TP53、MMP9、CASP3等;通过GO分析发现,涉及的范围包括脂多糖、细菌源性分子反应、氧化应激等;KEGG富集分析表明主要涉及AGE-RAGE、TNF和IL-17等信号通路。结论:“独活-桑寄生”药对KOA的治疗作用可能主要通过调节IL6、VEGFA、CCL2等靶点,涉及的通路主要为AGE-RAGE、TNF、IL-17、NF-κB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太子参-牡丹皮药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Pubchem网站、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候选靶点。通过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糖尿病心肌病的靶点基因,利用Venny图取中药与疾病的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互作网络图,并通过Cytoscape 3.9.0软件对网络图进行优化,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中药共筛选出19个活性成分,277个作用靶点,糖尿病心肌病筛选出疾病靶点2424个,通过韦恩图得出交集靶点109个。通过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分析可得山奈酚、槲皮素、刺槐素、木犀草素对疾病的治疗可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PPI网络图可知核心靶点为TNF、AKT1、SRC、TP53、EGFR等。根据KEGG分析,预测该药对主要通过干预癌症、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作用。结论:太子参-牡丹皮药对可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对糖尿病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补肾定眩汤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效果及机制。方法 从TCMSP数据库筛选补肾定眩汤活性化合物及作用靶点,在Uniprot数据库转化为基因靶点,通过Cytoscape 3.6.1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在OMIM、DisGeNET、TTD数据库及文献报道收集高血压的治疗靶点。将化合物-靶点网络与疾病-靶点融合,筛选补肾定眩汤治疗高血压的潜在核心靶点。利用STRING平台,获得核心靶点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富集分析;基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验证补肾定眩汤改善高血压的作用效果,并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的潜在调控机制。结果 筛选出补肾定眩汤的活性化合物23个,潜在核心靶点16个,包括ECE1、AGT、BMPR2、HIF1A、ACE2、TGFB1等,可通过调节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HIF-1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平滑肌收缩、肾素分泌、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等机制改善高血压;动物实验表明补肾定眩汤可显著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