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漯河市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为开展儿童口腔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漯河市中小学生1 264名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漯河市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18.99%和0.31,城乡女生均高于男生,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龋病未治疗率高达86.71%,牙龈出血检出率和牙石检出率在城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农村高于城市,女生高于男生。结论漯河市12岁儿童龋病治疗率低;应大力加强中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提高龋病治疗率。  相似文献   

2.
湖北十堰留守儿童和城区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湖北省十堰市留守儿童和城区儿童12岁年龄组龋病与牙周疾病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十堰市留守儿童居住区及城区分别抽取12岁留守儿童456人及城区儿童528名。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结果]12岁留守儿童的患龋率、恒磨牙窝沟封闭率及龋齿充填率分别为37.7%、1.5%及11.1%,均明显低于城区儿童,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中男性患龋率均明显低于女性(P﹤0.05)。12岁留守儿童的牙龈出血与牙石检出率分别为68.4%与70.4%,明显高于城区儿童,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堰市12岁留守儿童的患龋率、龋齿充填率及牙周疾病的发生率均相对较高,口腔卫生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3.
调查分析河南省农村12岁留守儿童恒牙患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龋病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农村12岁留守儿童740名进行口腔检查及问卷调查,并以783名非留守儿童作为对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40名留守儿童恒牙患龋率为60.41%,龋均为(1.75±2.04).女生患龋率及龋均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和t值分别为19.737,-4.308,P值均<0.05).留守儿童的患龋率和龋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和t值分别为16.850,4.851,P值均<0.05).留守儿童龋齿好发于下颌第一恒磨牙(48.54%),其次为上颌第一恒磨牙(29.64%),下颌前牙患龋率为0.留守和非留守儿童窝沟封闭率分别为0.41%和1.02%,龋齿充填率分别为2.17%和2.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进食甜点是恒牙龋的危险因素,持有"龋齿可以由牙面上细菌引起,定期口腔检查非常必要"观念是恒牙龋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 河南省农村部分12岁留守儿童恒牙患龋状况严重,不良的饮食习惯是恒牙患龋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陕西省12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为陕西省开展儿童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基线资料。方法 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要求,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陕西省城乡6个地区788名12岁儿童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龋病及牙周健康状况。资料整理采用Epi Data软件进行录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21.2%、0.33;龋均在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龋齿充填构成比仅为5.4%,且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P<0.05)。牙龈出血的检出率为21.2%,城市高于农村地区(P<0.01),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石的检出率为71.2%。结论 陕西省12岁儿童龋齿充填率低,牙周卫生状况较差,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龋病发生。提高龋齿充填率,改善牙周状况,加强口腔卫生宣教,提高口腔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12岁儿童恒牙患龋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贵州省12岁儿童恒牙患龋病的患病情况,为学校开展口腔预防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单纯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792名(男女各半)儿童进行恒牙龋病检查。结果:12岁组恒牙患龋率为18.43%,龋均(DFMT)为0.29,男女间患龋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均为女性高于男性。龋齿充填率为1.14%,其中城市为1.01%,农村仅为0.13%,城乡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贵州省12岁儿童恒牙龋病的流行状况与全国第二次口腔健康调查的结果相比龋患率和DFMT均较低,但龋齿的充填率很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江西省中小学生龋齿的患病现状,为今后江西省中小学生的龋齿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江西省2 400名中小学生进行龋齿检查。结果江西省中小学生的龋患率为37.3%,12岁恒牙龋均为(0.27±0.96)。随着年龄的增长,乳牙龋患率和龋均逐渐降低(P0.001),恒牙龋患率和龋均大体呈上升趋势(P0.001)。城、乡男生乳牙龋患率和龋均,城、乡女生乳牙龋患率比较,城市均大于乡村(P0.001),乡村男生乳、恒牙龋患率和龋均均小于乡村女生(P0.05)。乳、恒牙龋患构成比分别高达88.8%和89.2%,龋补构成比仅为2.9%和5.8%。7、9岁小学生的乳龋患构成比均大于12岁小学生,乳龋补构成比均小于12岁小学生(P0.01)。城市男、女生的乳、恒牙龋失补状况大体优于乡村男、女生。结论江西省中小学生的龋患情况较为严重,口腔保健水平极其低下。应加大口腔健康宣教力度,提高家长和学生口腔保健的"知-信-行"水平,构建多级口腔保健网络等。  相似文献   

7.
评价海南省2005-2015年12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健康行为的变化,为儿童口腔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比较2005与2015年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海南省12岁儿童口腔健康检查与家长问卷调查,分析儿童恒牙龋患率、饮食习惯、口腔健康行为、就医行为的变化.结果 2005年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49.9%,牙龈出血率为63.2%,牙石检出率为31.5%,2015年分别为57.0%,46.8%,3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78,36.78,9.45,P值均<0.05).2005年,31.0%的儿童每天吃甜点、糖果,13.1%的儿童每天喝甜饮料,21.8%的儿童每天喝加糖牛奶、酸奶,分别低于2015年的40.3%,27.5%,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53,38.76,12.73,P值均<0.05).2005年,49.3%的儿童有过牙疼,2015年上升到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43,P<0.05).结论 海南省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较高,饮食习惯较差,口腔健康行为有改善,应加强12岁儿童的口腔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学龄期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恒牙患龋情况和干预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分层抽样法选取178例学龄期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留守儿童组94例,城市儿童84例。观察并记录两组学龄期儿童的恒牙患龋、龋齿充填、龋齿失牙以及窝沟封闭情况,统计两组学龄期儿童的患龋恒牙的牙位分布。结果在178例学龄期儿童中,恒牙患龋率为42. 13%,龋均为(1. 85±1. 97),其中恒牙患龋率随儿童年龄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以7~岁组患龋率13. 95%最低,11~12岁组患龋率84. 62%最高;城市儿童组恒牙患龋率为35. 71%(30/84),龋均为(1. 30±1. 62),均显著低于留守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各组女性儿童的恒牙患龋率和龋均,均显著高于男性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城市儿童组龋齿充填率23. 33%(7/30)显著高于留守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城市儿童组窝沟封闭率9. 52%(8/84)显著高于留守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学龄期儿童龋齿好发于下颌第一恒磨牙,其中留守儿童组中下颌第一恒磨牙占总龋患牙的48. 89%,而城市儿童组中下颌第一恒磨牙占总龋患牙的50. 00%;两组儿童患龋恒牙的分布情况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结论学龄期儿童中留守儿童恒牙患龋率高于城市儿童,提示临床需加强对学龄期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龋病预防、宣教以及治疗工作,提高其口腔保健意识,进一步有效降低学龄期儿童恒牙患龋率。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12岁学生口腔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海南省12岁学生口腔健康状况,为中小学生口腔卫生保健提供相关信息.方法 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南省12岁城乡常住人口777人,进行口腔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2岁人群患龋率为49.9%,龋均为1.1;患龋者中,因龋充填率仅为3.6%;男、女生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龋均男女间和城乡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牙龈出血率为63.6%,牙石检出率为32.6%,城乡之间和男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海南省12岁人群龋病状况处于"很低"等级水平,且其中绝大部分龋齿未得到治疗,牙周健康状况不良,牙龈炎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新疆兵团第四师汉族、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6~12岁儿童龋齿患病率的相关因素,为学龄儿童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典型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新疆兵团第四师2个团场2所小学的1 181名6~12岁儿童进行口腔龋齿检查,并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基本信息、基本情况、基本知识及基本行为。结果 1 181名儿童乳、恒牙患龋率分别为83.23%、14.65%,6~9岁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79.69%(3.63)、84.81%(3.96)、84.97%(3.93)、85.67%(3.26),恒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5.47%(0.08)、9.54%(0.16)、16.76%(0.28)、20.20%(0.36),随年龄增加而增高(P0.05);不同年龄、不同民族儿童患龋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中,族别、是否独生子女、父亲文化程度、刷牙时间、刷牙方法、吃糖果/巧克力频率、喝糖水频率、喝果汁饮料频率等因素对儿童患龋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是否独生子女(P=0.024)、父亲学历(P=0.01)及吃糖果/巧克力频率(P=0.001)是6~12岁儿童患龋的影响因素。结论本地区6~12岁儿童患龋率较高,家庭环境及饮食习惯对儿童口腔健康影响较大,应加强口腔健康宣传教育力度,降低儿童患龋率,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