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性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腔隙性脑梗死。但对不同年龄患病因分析少见。近年来,我们收治缺血性脑梗死315例,对不同年龄脑梗死患及病因的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以指导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所致动脉粥样硬化、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结论 中青年脑梗死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病因复杂,除了常见原因之外尚需注意少见的原因,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大,治疗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青年人脑梗死的病因及可控危险因素,为中青年脑梗死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近年来收治的36例45岁以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分析其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大部分脑梗死患者都可找到病因,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47.2%),其次为栓塞性血管病(16.7%),高血压、心脏疾病并房颤、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酗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是中青年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结论:积极寻找病因,早期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才能降低中青年脑梗死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患者的病因、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4例首发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次为心源性疾病、凝血异常、血管畸形及血管炎等。主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饮酒、脑卒中家族史、肥胖。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预后良好。结论尽早明确病因,积极防治各种危险因素,可有效减少青年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2例中、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资料分为老年脑梗死组、中年脑梗死组,分别为150例、112例,研究分析各组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均以小动脉闭塞为最常见,小动脉闭塞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原因引起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在中年组中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高血压、不良生活习惯及吸烟是中年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及高脂血症是老年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病人中老年与中年患者间存在着病因及危险因素差异,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并积极给予病因治疗,可有效预防脑梗死及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改变及影像检查技术的进步,青年脑梗死的一些主要的传统病因及危险因素被取代,新的危险因素被发掘肯定,并进一步从分子基因水平得到分析,具有更多样化的特点。探讨其病因及危险因素,可为临床及早判断病情和及时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从而降低青年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在此,就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危险因素进行讨论、总结及展望。  相似文献   

7.
李艳梅 《中外医疗》2012,31(3):54+56-54,56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有效治疗青年脑卒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栓塞,青年脑出血的最常见病因是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高血压是脑卒中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吸烟、饮酒是青年脑卒中最危险因素。结论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研究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对预防和诊断、治疗青年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157例中、青年脑梗死的原因及临床特征。结果 青年脑梗死占同期脑梗死病例的7.66%,中、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仍为主要因素,其次是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及个人生活习惯。结论 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可能是中、青年脑梗死最危险的因素,个人生活习惯影响亦非常大。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是内科常见病,多见于老年人,但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青年脑梗死发病逐年增多,且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所以深入探讨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对该病的早期干预及防治有重要意义。笔者对70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青年与中老年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病因、危险因素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150例青年脑梗死和1 170例中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病因方面,中老年组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青年组以动脉粥样硬化及心源性因素常见.青年及中老年脑梗死的临床表现、预后、转归不完全相同.两组病人的共同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结论:青年脑梗死的临床预后较中老年好.两组病因不完全一致.两组病人对脑梗死危险因素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偏低.  相似文献   

11.
《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365-1366
目的:探讨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的病因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DWI分为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组和急性单发脑梗死组,全面收集相关的临床资料,结合脑卒中的临床分型,探讨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的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急性多发性脑梗死发病率为20.05%;与急性单发脑梗死组相比,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组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患者多见(P<0.05);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发现,既往卒中病史、高血压病、心房纤颤等危险因素在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多发性脑梗死临床中并不少见;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是其最主要的两个病因;既往的卒中病史、高血压及心房纤颤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中青年脑梗死与老年脑梗死病因及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10月柘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中青年脑梗死患者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100例,对这些脑梗死患者病因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高黏血症、病因不明、血管畸形、血管炎病因方面,中青年组高于老年组;而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因方面,老年脑梗死组高于中青年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以及吸烟史等方面,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糖尿病、酗酒、肥胖等危险因素方面,老年组脑梗死组与中青年脑梗死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脑梗死与老年脑梗死在病因以及危险因素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58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艳  任明山 《安徽医学》2009,30(4):421-423
目的分析青年人脑梗死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58例青年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分别分析其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根据TOAST病因分类,将患者分为5组(ATR,CEMB,LAC,OTH,UND)。结果58例脑梗死患者中,除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外同时存在其他不同危险因素,2种以上危险因素并存者20例。根据TOAST病因分类ATR10例(17.2%),CEMB12例(20.6%),LAC19例(32.7%),OTH14例(24.1%),UND3例(5.1%)。结论青年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有其临床特殊性,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本院内120名心源性猝死(SCD)患者的病因进行临床分析,探讨SCD患者的影响因素和临床病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主要通过对本院内120名SCD患者的临床病因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对120个病例分析研究之后得出SCD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不良情绪、饮酒、劳累、剧烈运动、用力排便等,临床病因主要是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心肌梗塞,其次是心律失常、心肌病,主动脉瘤、心律失常,较少见的是肺心病。结论院内心源性猝死病例的危险因素主要与患者日常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临床诱因则与病例的各种心脏类基础性疾病存在直接关系,必须提高警惕并加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青年脑梗死病因多样化,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主要相关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酗酒、心血管病。结论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有效戒烟限酒,防止动脉硬化发生是降低青年脑梗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脑梗死(ACI)的病因分布和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与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511例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头颅CT或(和)MR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根据年龄、不同病因将患者分组,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本研究511例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男性占比较女性高,高龄段患者占比明显高于低年龄段患者。(2)根据低分子肝素急性卒中实验(TOAST)病因分类,ODE病因复杂多样,在18~35岁组多见,LAA在36~45岁组多见。(3)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后得出,青年脑梗死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凝血功能异常、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脏病、脑卒中家族史有明确相关性。结论青年脑梗死男性多见,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凝血功能异常、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脏病、脑卒中家族史是青年脑梗死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年脑梗死患者其他原因型脑卒中(ODE)最为复杂多样,临床应全面评估,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韩敏  莫颖敏 《微创医学》2005,24(4):519-520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梗死可能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明确病因者58例(89.2%),其中心源性脑梗死27例(41.5%),早发性动脉硬化15例(23.1%),钩端螺旋体性脑动脉炎9例(13.8%),血液高凝状态3例(4.6%),其他原因4例(6.2%),原因不明者7例(10.8%).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结论青年人脑梗死病因复杂多样,风湿性心脏病可能是南方(尤其是亚热带地区)青年人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其次是早发性脑动脉硬化和钩端螺旋体性脑动脉炎.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是诱发青年人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年型缺血性脑梗死可能存在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以达到对高危人群的干预治疗。方法对我科1989~2004年间的年龄在19~45岁之间经影像学证实为脑梗死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及病因分析。结果高血压、吸烟、饮酒、高脂血症、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病变、偏头痛、围产期等均为引起青年型缺血性脑梗死的主要病因。结论高血压、吸烟、酗酒、高血脂、风湿性心脏病及感染性病变作为引发青年人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应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病因、危险因素的异同。方法对2011年1—11月我科收治的112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和15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病因类型及危险因素。结果据TOAST病因分型,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均以小动脉闭塞为最常见,两组小动脉闭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栓塞、大动脉粥样硬化及原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青年组脑梗死患者其他原因引起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老年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吸烟和不良生活方式,而老年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心脏疾病、高脂血症和糖尿病。中青年组患者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心脏疾病、吸烟及不良生活方式所占比例与老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他危险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患者在病因学和危险因素等方面有其特殊性,及时干预危险因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脑梗死的预防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韩敏  莫颖敏 《医学文选》2005,24(4):519-520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梗死可能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明确病因者58例(89·2%),其中心源性脑梗死27例(41·5%),早发性动脉硬化15例(23·1%),钩端螺旋体性脑动脉炎9例(13·8%),血液高凝状态3例(4·6%),其他原因4例(6·2%),原因不明者7例(10·8%)。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结论青年人脑梗死病因复杂多样,风湿性心脏病可能是南方(尤其是亚热带地区)青年人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其次是早发性脑动脉硬化和钩端螺旋体性脑动脉炎。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是诱发青年人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