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了解肝功能障碍患者并发感染的特点,探讨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并发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3年1月住院的521例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资料,对病例的一般资料、感染部位、病原体种类等,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非连续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肝功能障碍患者并发感染率为35.7%(186例),最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和腹腔,G-杆菌感染101例,G+球菌感染37例,混合感染35例,真菌感染13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低等5个与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肝功能障碍患者并发感染率高,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介入性操作等多种因素可能在并发感染的发生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特点及相关的易感因素。方法对台州市立医院感染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住院患者中157例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率为19.6%;肝硬化失代偿期院内感染率明显高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高年龄、住院时间长、肝功能差、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采取侵入诊疗操作为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检出病原菌中以G-杆菌为主;感染部位以肺、上呼吸道和腹腔最为常见。结论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率较高。可通过对院感的认识建立一整套完善而有效的监控制度和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监测临床及ICU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12月住院患者及ICU院内感染患者的各类标本分离细菌进行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普通病房共分离出病原菌6 024株,ICU院内感染患者分离出病原菌395株。G-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为主,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G-杆菌对第3、4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大于39.2%,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性较好。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严重,但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G+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多西环素均比较敏感。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以G-杆菌和G+球菌为主,这些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我院ICU病房院内感染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合细菌药敏试验,了解ICU院内感染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特征,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从我院近3年来(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ICU患者中筛选出符合院内感染的病人148例,行呼吸道抽吸痰送细菌室培养,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ICU院内感染呼吸道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105株,革兰氏阳性球菌38株,真菌46株.G-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占首位,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且显示多重耐药,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30例,见曲霉菌8例.G+球菌检出率较低,为28株.结论 在ICU院内感染中,呼吸道病原菌以G-菌为主,对抗菌素耐药严重,且多显示多重耐药(%),G-菌、G+菌对抗菌素敏感性高的分别为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同时要加强院内感染监测,规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医院内感染的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院内感染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 1990年 3月至 2 0 0 1年 3月治疗的 2 5 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 5 7例患者并发院内感染 5 8例 ,感染发生率为 2 2 .5 7% ;感染病原菌以 G- 杆菌为主 ,占 5 7.14 % ,G+ 杆菌占 2 3.81% ,真菌占 19.0 5 % ;感染部位前 3位为腹腔、胃肠道、呼吸道 ;并发院内感染的患者功能性肾衰的发生率为 4 1.38% ,病死率为 2 4 .14 % ,均明显高于无院内感染的患者 (P <0 .0 5 )。结论 :院内感染可影响失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林琳  潘宏升  王春楠  兰颖 《医学综述》2009,15(23):3671-3673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及时诊治患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的细菌自动鉴定系统(VITEK-32)对沈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1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液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216例患者的痰液标本中共检测到131株致病菌,其中,G-杆菌84株(64.1%),G+球菌17株(13%),混合感染15株(11.5%),真菌感染12株(9.2%),其他菌3株。G-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等耐药率均较高,对舒普深耐药率最低,其次为亚胺培南、头孢吡肟、环丙沙星等;G+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最低;3种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普遍敏感。结论本地区小儿患者呼吸道感染以G-杆菌为主要致病菌,真菌的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治疗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近十年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分析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12年1月住院诊治的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行痰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取结果为阳性的523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分离出致病菌597株,其中G-杆菌324株,G+球菌196株,真菌77株。G-杆菌对亚胺培南无耐药,对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复方新诺明、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克林霉素耐药率较低,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耐药率较高;G+球菌对万古霉素无耐药,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结论老年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致病菌耐药率高,同时真菌感染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特点、细菌学状态和药敏.方法对82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进行培养送检分析.结果 G-杆菌的比例高达81.0%,其中不动杆菌属23.8%,大肠杆菌14.3%,克雷伯杆菌11.9%,变形杆菌2.4%,铜绿色假单孢杆菌、绿脓杆菌均14.3%,G+球菌为9.5%.药敏结果示G-杆菌对泰能、头孢他啶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相对敏感,G+球菌对泰能头孢他啶等相对敏感.结论临床细菌学检测对控制院内感染,选择用药提高预后,降低病死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98例痰菌及药敏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取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流行情况和抗生素治疗的经验。方法对98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菌培养及药物敏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组患者共培养出致病菌13种,菌株62株。其中G 球菌占14.84%,G-球菌占80.64%,真菌占4.84%。致病菌药物敏感中显示G 球菌对头孢唑啉敏感,G-杆菌对氨基糖甙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哌拉西林及喹诺酮敏感。结论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中G-杆菌感染发生率较高,抗生素治疗应根据细菌学指导,选择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足深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变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9名糖尿病足患者感染部位分泌物中分离的150株病原菌及5年耐药性的变迁.结果 2003~2007年糖尿病足感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病原菌以G6菌为主(55.3%),其次是G-菌(40.7%)和真菌(4.0%);G+Sg菌比例下降,C-杆菌比例上升,真菌感染亦呈上升趋势;混合感染多见;G+球菌的菌群分布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未见对万古霉素耐药的G+球菌;G-杆菌的菌群分布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对G-杆菌抗菌活性较高;其他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在病原体不清的情况下经验性用药;不间断地对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监测,可为糖尿病足感染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解放军425医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109例,检测患者血清学、血生化指标,对临床资料进行整理,使用非条件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感染组患者年龄,住院天数明显多于肝硬化无感染组患者,肝硬化组患者介入性操作,合并糖尿病,合并肝癌,Child-pugh分级C级,有消化道出血史患者的例数明显大于肝硬化无感染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住院天数,介入性操作,合并糖尿病,合并肝癌,Child-pugh分级C级,消化道出血史经单因素分析可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4.163),住院天数(OR=3.168),介入性操作(OR=2.674),合并糖尿病(OR=2.965),合并肝癌(OR=3.689),Child-pugh分级C级(OR=4.952),消化道出血史(OR=5.674)为肝硬化合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应采取措施消除肝硬化合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肝炎肝硬变患者18例作为病例组,发生敏感菌感染的肝炎肝硬变患者91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院内感染、插管、血清总胆红素、抗生素应用时间为肝炎肝硬变患者发生多重耐菌药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只有院内感染、抗生素应用时间与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有关。结论:控制院内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可以减少肝炎肝硬变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儿童感染菌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儿童感染菌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谱及致病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2年各类送检的培养标本和31例机械通气患儿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院儿童感染细菌的构成比中G 球菌所占比例45.5%,G杆菌占53.0%,PICU病房感染菌分布G杆菌明显增加,占88.5%,G 球菌仅占7.4%,VAP感染菌分别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真菌占前3位.结论:G杆菌已成为ICU和VAP的优势菌群,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多重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医院内恶性肿瘤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谱、药物敏感性及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科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食管癌和肺癌放化疗后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在获得的54株致病菌中,革兰阴性杆菌38株,以铜绿假单孢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12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4株,药敏显示耐药现象严重。肿瘤分期晚、高龄、白细胞低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昏迷、使用广谱抗生素等的患者与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为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对白细胞减少者进行保护性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并加强对放化疗的扶正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AL患者化疗期间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25例次AL化疗后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医院感染感染者部位以呼吸道最多见。结论应针对危险因素加强预防措施,积极预防医院感染,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和统计某院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病例,为有效控制和防治ICU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本院ICU病房的432例患者病例资料,对医院感染患者的发生部位和病原菌进行调查.结果 ICU医院感染发生98例,发生率为22.7%;98例ICU医院感染患者中,≥60岁237人感染发生71例,为30.%(71/237);<60岁195人感染发生27例,为13.8% (27/19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x2=5.759,P<0.05);医院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3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为82株(59.5%),真菌为37株(26.9%),革兰阳性球菌为19株(13.8%);医院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53.1%)、泌尿系统(21.4%)、器官/腔隙(10.2%)、胃肠道(10.2%)和其他(5.1%).结论 针对我院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重建患者免疫系统、加强ICU病房空气清洁流通、严格无菌操作制度、科学选择抗生素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ICU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①目的 了解引起ICU气管切开患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种类及药敏性。②方法 无菌条件下取1998年1月-2000年12月ICU气管切开患的深部痰做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细菌学分析。③结果 143例气管切开患中,133例诊断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93.0%)。送痰培养767次,培养出1153株病原菌,G^-杆菌821株(72.2%),其中绿脓杆菌196株(17%),G^ 球菌167株(14.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3株(8.9%),真菌165株(14.3%);混合感染340次,气管切开保留时间越长,混合感染率越高(P<0.01)。氟康唑是首选的抗真菌药物,G^-杆菌对头孢类及青霉素类抗生素普遍产生耐药,G^ 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目前尚未发现耐药菌株),各类细菌对喹诺酮类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亦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性。④结论 气管切开后呼吸道防御病原菌免疫力下降,反复医源性交叉感染,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不合理应用是引起气管切开患易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4月住院治疗14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住院期间并发SBP80例为研究组,未发生SBP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SBP史、肝炎后肝硬化、上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顽固性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C-反应蛋白、肝功能分级(Child-pugh)。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上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顽固性腹水、肝性脑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既往SBP史、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及肝功能分级(Child-pugh)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既往SBP史、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分级(Child-pugh)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独立高危因素,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肝硬化合并军团菌感染的情况 ,以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方法 对 79例肝硬化患者的军团菌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ELISA法检测IgM抗体 )。 结果 肝硬化合并军团菌感染者与非感染者临床症状比较 ,相对缓脉差异显著(P <0 .0 1) ,发热及腹泻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根据肝功能分级 ,肝硬化同级军团菌感染者与非感染者相比 ,血钠、血磷值(P <0 .0 5 )。 结论  肝硬化患者除原发症状外 ,凡伴有发热、相对缓脉、水样腹泻、较严重的或难以纠正的低钠、低磷血症时 ,即使军团菌抗体检测阴性 ,仍然要考虑到军团菌感染 ,并采取经验性抗军团菌治疗  相似文献   

20.
吴晓春  成燕  候章梅  杨薇 《重庆医学》2015,(6):775-776,779
目的:对肝胆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187例肝胆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87例肝胆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63例,感染率5.31%,其中切口浅部组织51例,切口深部组织8例,器官腔隙4例,分别占80.95%、12.70%和6.35%。分离出革兰阴性菌15株,占55.56%,革兰阳性菌12株,占44.44%,其中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最多,分别占25.93%和14.81%,未分离出真菌;年龄、有无合并糖尿病、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和开腹手术等为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肝胆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患者术前术后病情评估,同时提高手术操作水平,从而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