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日益普及,移动互联网用户和业务呈爆炸式增长,预计未来3年内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超过电脑上网用户,5年内,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规模将超过传统的互联网。  相似文献   

2.
高弋坤 《通信世界》2011,(40):15-15
这是一个需求稀缺的时代,每个人都被过载的信息和繁琐的软件所困扰。因此,激发用户需求并从业务创新角度去突破,是运营商平台最有价值的开放。近日艾媒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21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1%,且未来3年内这一市场将保持平均每年50%左右的增长速度,预计2012年整个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面对如此庞大的移动互联网舞台,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终端厂  相似文献   

3.
1引言 由于政府和运营商的合力推动,移动互联网业务日益丰富,据CNNIC统计,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55亿,占网民总数的45.9%,半年内增长32.1%。市场发展情况表明,语音业务目趋饱和,移动数据业务则持续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因此,未来竞争将是得移动数据业务者得3G业务的天下。  相似文献   

4.
移动互联网被视为下一个发羼潜力巨大的技术领域和产业方向。随着3G网络规模商用、无线宽带网络能力迅速增长以及用户终端智能化能力不断提高,多种互联网业务将在移动终端上得到规模应用,拉动移动器联网市场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通信》2009,(8):56-57
众巨头欲问鼎移动互联网,运营商发展面临新挑战据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已有5000万用户尝试用手机访问互联网,每天多次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达到34%,手机用户上网的频率正稳步提高。随着未来以“上网本”为代表的新式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不断推出,智能手机占手机销量比例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需求将呈现爆炸式增长趋势。显而易见,移动互联网正在孕育着一个巨大的市场商机。  相似文献   

6.
《广东通信技术》2009,29(11):79-79
1 移动互联网用户逼近2亿,用户价值高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11月初透露,截至2009年9月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到1.92亿,较去年增长62.7%;2008年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了117亿元,增长速度达545%,估计2009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随着3G的推广和应用,移动互联网在2009年迎来了快速的发展,有60%以上的网民通过各种不同的认知渠道接触到移动互联网;在最近半年内,  相似文献   

7.
2009年我国3G牌照发放以来,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截止2012年移动通信用户已达到11亿多户,其中3G用户超过2.34亿户,3G用户渗透率已经超过了20%,2013年3G业务快速增长与移动通信刚性需求等因素推动我国3G用户发展加速,预计2013年中国3G用户将增长1.5-1.8亿户,用户规模突破3亿户,用户渗透率超过30%。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引发信息通信产业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8.
苏金生 《世界电信》2010,(11):47-48,54
当前,3G业务的逐步应用使移动互联网开始渗透和融合到社会、生活和产业的各个环节,其用户与业务规模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截至2010年9月,我国移动用户达到8.3亿户,净增8608.7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4.21亿,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2.77亿。2009年1月3G牌照发放以来,我国3G在网络建设、用户发展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0年9月,我国3G用户达到了3498.6万,其中TD—SCDMA达到了1528万。3G正在从起步发展期迈入快速增长期。  相似文献   

9.
程子阳 《移动通信》2012,36(5):30-35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文章分析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现状与特征;然后阐述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趋势,包括八点:手机中心化,信息化、娱乐化、商业化与行业化,SNS与LBS将成为业务融合的基础平台,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新技术将会影响业务的设计与性能,愈发关注用户的互动与体验,移动互联网业务没有固定的商业模式,业务国际化和服务本地化;最后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作了展望,指出:终端操作系统是各方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而移动Web运行环境有可能取代操作系统成为移动互联网竞争新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3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移动数据流量呈爆炸性增长,聚焦前景无限但充满挑战的流量经营,有效提升单位流量对运营商和用户价值,是中国通信产业尤其智能管道运营商在应对话音和宽带规模运营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必须打赢的互联网业务转型和突围战。  相似文献   

11.
陈琛 《通信世界》2009,(46):16-17
手机浏览器是用户感知移动互联网服务的“第一人口”。近日,随着各手机浏览器厂商深挖本土用户需求,并将更多的业务和应用集成到下一代手机浏览器功能中,未来手机浏览器将承载更多用户满意度的实现,从而进一步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阿呆 《通讯世界》2013,(8):24-25
Analysys Mason日前发布的一些报告显示,到2017年全球电信业务收入将达到1.7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7%。新兴市场和移动数据业务是推动收入增长最主要的动力。另外,在亚太区一些成熟市场,电信零售业务收入将逐年下降。在中东和非洲的一些市场上,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热情也超过预期。新兴市场和移动数据:最主要的增长动力尽管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会对电信运营商的收入产生影响。但未来几年内,努力获得增长依旧是电信运营商的重要话题。新的战略和新的商业模式对运营商的生存和增长至为关键。在全球很多地方,电信依旧是增长性行业,尤其是在移动业务领域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霍志军 《电信技术》2007,(10):57-60
在语音业务时代,移动通信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黄金10年",并且基本完成了移动语音业务的广域覆盖.如今,互联网业务快速发展,预计到2015年将有50亿互联网用户,移动通信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互联网接入手段,移动数据业务拓展的空间十分广阔.打造无处不在的宽带无线网络,为广大客户提供更经济、更丰富的信息通信业务,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每一个移动运营商的梦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LBS类业务快速发展,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市场规模。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截至2010年底,国内LBS用户总数已经达到1800万户,提供相关服务的企业超过60家。有专家预测,LBS将成为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下一个爆发点。  相似文献   

15.
自2004年以来,中国的互联网用户继续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平均增长率为18.4%。截至2005年6月已超过1亿.其中宽带用户数达到5300万。如此巨大的用户规模为流媒体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在3G的推动下,移动流媒体业务得到了一定规模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周兰 《世界电信》2011,(4):59-61
2011年,移动互联网业务将持续繁荣,成为互联网应用中的领军者。2010年,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成为互联网用户增长的主要来源,移动互联网热点不断,移动互联网业务繁荣发展。手机在线支付、手机微博、手机网上银行、手机网上购物、手机旅行预订、移动广告、位置服务、二维码等新业务也不断推出,业务种类增长  相似文献   

17.
电信重组的消息发布后.几乎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3G市场竞争和全业务运营上。可以想象.在未来几年内,对用户的争夺将会异常激烈.尤其是在3G话音市场上。但值得注意的是.在3G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是2G到3G的更替,同时还伴随移动和互联网的融合。不管是从互联网还是移动通信的角度来看,移动和互联网的融合将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通信》2011,(19):95
据易观发布的《国内移动支付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1》显示,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普及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远程支付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大,运营商和银联对近距支付的推广力度也将不断增强。易观预测,2011年移动支付用户有望达到2.2亿户,市场收入规模将增长78.8%,达到52.4  相似文献   

19.
《电信快报》2011,(8):1-2
日前举办的“2011易观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易观国际的报告预测,2013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将突破7亿,市场营收将达到6000亿左右。这些数据预示着2011年移动互联网产业将出现井喷效应.据业内人士透露.2011年移动互联网用户与互联网用户重叠率将超过70%。到2012年将完成互联网用户向移动互联网的迁徙。  相似文献   

20.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产业中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中国已经具备了很好的产业基础。设备制造、网络运营、终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系统、芯片、软件等基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2011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超过1.1亿户,超过2010年一年的总量。同时,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成熟,规模不断增长,截至2012年7年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10.62亿,其中3G用户达到1.84亿用户,消费者已形成通过移动智能终端上网的习惯,手机超过其他终端成为第一大上网方式。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