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性的芬芳     
数星期前,我听到一个消息,一个信奉印度教的家庭已数天没有吃东西了,所以我拿了一些米,跑到他们家中,在我还没有弄清楚究竟时,那个家庭中的母亲已把米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送给信奉回教的邻居,接着,我问她:“我给你们的米只有那么一点,而你们家共有10个成员,这样一来你们一家如何够吃呢?”那母亲这样回答:。他们也没有东西吃。”  相似文献   

2.
    
《家长》2004,(1)
如果世间还有真爱,那属于母爱。母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我可以从最平凡的生活中体验出母爱的伟大。是母亲给了我生命,让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是母亲扶着我走出第一步,是母亲教我说第一句话、识第一个字,而我生命中的第一次成功,又有哪个不是母亲的功劳呢?母亲是一位极普通的中年妇女,可是她却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她对我付出的、对父亲付出的、对这个家付出的早已超过了对她自己。生活的不富裕,使母亲不像别人那样穿高档的衣服、鞋子或是戴着首饰,也没有吃过普通的汉堡包,因为她总是说:“省点儿吧,将来你还要上学呢!”生活的辛劳、岁月…  相似文献   

3.
玛夏有两个孩子,她讲了一段发人深省的故事:我4岁的儿子麦克问我“:孩子怎样才有的?”我硬着头皮告诉他“:小孩是在他们母亲的肚子里长成的。”麦克又问“:那他们怎么到那儿的呢?”这真叫我难堪,该如何解释呢?我只好说“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爱得很深,父亲将一粒微小的种子种在母亲的腹中,这粒种子长大后便成了一个婴儿”。麦克懂了,我曾为自己的回答庆幸呢!几星期后,我看见麦克和他2岁的妹妹在后院,麦克拿一颗草籽在妹妹肚脐上戳,我高声叫道“:你们在干吗?”麦克迷惑不解地望着我说“:我要妹妹有个孩子,这些是我找到的最小的种子。”我无可奈…  相似文献   

4.
玛夏有两个孩子,她讲了一段发人深省的故事:我4岁的儿子麦克问我:孩子是怎样才有的,我硬着头皮告诉他人们常说的话:“小孩是在他们母亲肚子里长成的。”麦克又问:“那他们怎么到那儿的呢?”这真叫我难堪,该如何解释呢?我只好说“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爱得很深,父亲将一粒微小的种子种在母亲的腹中,这粒种子长大后便成了一个婴儿”。麦克懂了,我曾为自己的回答庆幸呢!几星期后,我看见麦克和他两岁的妹妹在后院,麦克拿一颗草籽在妹妹肚脐上戳,我高声叫道:“你们在干吗?”麦克迷惑不解地望着我说:“我要妹妹有个孩子,这是我找到的最小种子。”我…  相似文献   

5.
做人     
佚名  兰可 《课外阅读》2006,(4):14-14
母亲住进医院,我去守护她。很多人来看望母亲,带来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补品。每一个人来,母亲都说:“你有心来探望我这把老骨头,我就很感激了,怎么能再让你破费?快把东西带回去给小孩吃。”那些人自然不会把东西带回去。母亲叫我把东西硬塞回他们的怀里,可他们鬼机灵地把东西扔在桌上就跑了。母亲吃不了那么多水果和补品,就叫我也吃,一边看我吃,一边问:“好吃吗?”我说:“好吃。”过了两天,表哥来看望母亲时,手里空空的,没有水果,也没有补品,可是临走时掏出一张百元大钞放在母亲的枕头边。母亲赶紧拿起来,要还给表哥。表哥转身就走。母亲把钱递…  相似文献   

6.
问:我女儿3岁半了,每次看到别人手里拿着好吃的东西,她总是跟人家要着吃,但是自己的东西却舍不得给别人吃。这孩子应该不缺吃的,只要我认为有益于孩子身体健康的食物,我都会给她买。我给她讲了很多分享的故事,希望她能变得大方一点。她现在知道了应该跟别人分享的道理,但是每当要把自己的玩具、食物拿出来的时候,还是很小气。每次从爷爷奶奶家住几天回来就表现得更加以自我为中心,玩的、吃的都要归她或者由她来分配。怎么才能让她不那么自私呢?江苏常州熊晓雅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2008,(13):6-7
版主:同学们,你们爱吃零食吗?平时你们都吃些什么零食?你们认为吃零食是对身体的益处大还是害处大呢?张天虹(高二学生):零食,那可是好东西,我和我的同学都喜欢吃。我们经常三五成群到校门口的超市"集合",搜罗各种美味的零食,然后大吃特吃。谁叫我  相似文献   

8.
生在犹太家庭里的孩子在他们的生长过程中 ,负责启蒙教育的母亲们几乎都会要求他们回答一个谜团 :“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了 ,你的财产就要被人抢光 ,那么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 ?”孩子们少不更事、天真无知 ,大多数自然会想到钱这个好东西 ,因为没有钱哪能有吃的穿的玩的 ?也有的孩子会说是家中珍藏的价值连城的钻石 ,有了它 ,还愁缺啥 ?可这些显然不是他们母亲所要的答案 ,她们会进一步问 :“有一种没有形状 ,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的宝贝 ,你知道是什么吗 ?”要是孩子们回答不出来 ,母亲就会说 :“孩子 ,你要带走的不是钱 ,也不是钻石 ,而…  相似文献   

9.
母性     
从心灵里爱了生命,就是通彻了生命的最深的秘密。在小学三年级的教室里,正是上修身课的时间。出于什么动机,已经忘记了,我发了下面的质问:“肚皮里面有什么东西,你们知道吗?”“知道,知道!”孩子们的口里都这样叫了。我一个个地叫他们回答。“里面有吃下去的东西!”“里面有胃袋!”“里面有肠!”他们这样回答我,大概他们的知识就只尽于此了。“除了这些以外,肚皮里还有什么东西,有知道的人吗?”最后我这样发问时,举起手来的是——一个头扎红缎带的名叫A的女孩子。在A的脸上,微微地现出别人不晓得、只有自己晓得的得意之色。“A君,你说说看…  相似文献   

10.
最佳女主角     
我的母亲不是职业演员,但是她自编自导了很多电影,只有我才是她最忠实的观众,也是唯一的观众。根据我的不完全统计,我母亲有三部代表作。第一部是《美丽的谎言》。我已经记不起自己从小被骗了多少回,至少从我有记忆以来已是数不胜数,这才发觉做母亲的女人是最会撒谎的,特别是面对孩子。她不想让孩子因为明白了不该明白的东西而学坏,或是怕孩子担心自己。例如我问母亲我是哪儿来的,她的回答竟是“捡来的”!还有经济条件不好时,她老是挑最差的吃,却搭配得跟汉堡包一样令人垂涎。我那次问:“很好吃吗?”妈妈笑着回答:“嗯,很好吃,但是这个东西…  相似文献   

11.
余秋雨 《下一代》2014,(5):11-12
正请给我一个机会九旬老母病情突然危重,我立即从北京返回上海。几个早已安排好的课程,也只能调课。校方说:"这门课很难调,请尽量给我们一个机会。"我回答:"也请你们给我一个机会,我只有一个母亲。"妈妈已经失去意识。我俯下头去叫她,她的眉毛轻轻一抖,没有其他反应。我终于打听到了妈妈最后说的话。保姆问她想吃什么,她回答:"红烧虾。"医生再问,她回答:"橘红糕。"说完,她突然觉得不好意思,咧嘴大笑  相似文献   

12.
传说,从前在日本的某座山里闹蜘蛛精。听人说这个大蜘蛛精生了数也数不清的小蜘蛛精,而这些小蜘蛛精又老是饿,老是闹着要吃的,于是大蜘蛛精为了填饱小蜘蛛精们的肚子就在周围的村子里闹起鬼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来讲给你们听一听。很可怕的呀!从前,有个地方住着一个非常小气的木桶匠。他自己每天吃喝很少,也从不请人吃东西。如果有人跟他要东西吃,他一定回答家里什么吃的也没有。有一天,一个漂亮的女人来找他,跟他说:“我保证不吃东西,请你娶我做你的老婆吧。”这个男人一听,非常高兴,就娶了这个女人。这个女人果然如她所答应的,早…  相似文献   

13.
一名妇女发现三位蓄着花白胡子的老者坐在家门口。她不认识他们,就说:"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人,但各位也许饿了,请进来吃些东西吧。" 三位老者问道:"男主人在家吗?" 她回答:"不在,他出去了。" 老者们答道:"那我们不能进去。" 傍晚时分,妻子在丈夫到家后向他讲述了所发生的事。丈夫说:"快去告诉他们我在家, 请他们进来。"  相似文献   

14.
《新作文》2013,(6):25
饭桌上。爸爸:"今天老师都教你们什么新知识了?"周舟嘴巴动了一下,没有理爸爸,抓起鸡腿继续大吃起来。妈妈提醒道:"儿子,爸爸问你话呢!"周舟不耐烦地回答道:"乌鸦和狐狸的故事我懂,我要一开口说话,盘子里的鸡肉就都该被你们吃光了。"妙语妙趣:把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周舟是个实践派。客厅里。爸爸和妈妈在考唐糖英语单词。妈妈:"狮子怎么说?"唐糖:"Lion。"妈妈:"大象怎么说?"唐糖:"Elephant。"妈妈:"变色龙怎么说?"唐糖拿起一块西瓜:"唐糖吃东西呢,吃东西不能说话。"妙语妙趣:这就是应对之策,唐糖回答得真巧妙。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故事:“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母亲问。“钱。”一个孩子回答说。“钻石。”另一个孩子这样说。“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母亲继续问。孩子们左思右想,却找不到答案。母亲笑了,接  相似文献   

16.
我的女儿已经上小学了,可还非常胆小,晚上不敢一个人睡觉,即使我在旁边陪着也不让关灯,自己更不敢一个人到黑暗的房间拿东西,问她怕什么?她说怕鬼,不论我怎样给她解释那只是编出来的故事,根本没有鬼,她也不信,照样害怕黑暗。我该怎样帮助她克服对黑暗的恐惧呢? 读者:王可欣  相似文献   

17.
易拉罐沙球     
开学了,老师问我们:“你们暑假里有没有喝过可乐?”“喝过!”大家齐声说。“你们那些空易拉罐怎么处理的?”有的说:“扔了!”,有的说:“卖了!”“那你们想过没有,空易拉罐可以做一些有用的东西,可以让废物变成宝贝呢。”咦!我怎么没想到呢? 我想,空易拉罐可以做什么东西呢?回家后,无意中,我听见音乐声响起,“沙沙……”沙球的有节奏的响声更增加了乐曲的魅力。我  相似文献   

18.
生日礼物     
正弛弛:现在已经是夜深人静了。爸爸在给你写信——这是我当爸爸以来第一次给你写信。明天是你十四岁的生日。爸爸妈妈早早就想,送给弛弛什么礼物呢?送生日蛋糕?送玩具?送精美的钢笔、日记本?还是去吃麦当劳?对这些东西你们已经没有任何惊喜了——因为你们已经司空见惯了。你们再不像我们小的时候,父母给买一双白球鞋或者一件新衣服就已经高兴万分了。于是我就想,我在十四岁的时候,是怎么过生日的呢,我是因为什么礼物而高兴的呢?……想来想去,不记得有谁给我过过生日,更没有人送我任何礼物。只是依稀记得,当我看见有些老人做寿的时候,我问  相似文献   

19.
几个好朋友,议论起今年暑期生活,都觉得“收获”很大。可谈论起来,大多是说去的地方生活上有多么舒适,吃的如何美味,喝的如何可口,玩的如何开心,着实使他们享乐了一把。他们问我如何?我回答说:“我没有你们那么‘幸运’,可我却得到了你们得不到的东西!”这是因为我参加的是市关工委组织的野营拉练式的“小记者  相似文献   

20.
智慧的金币     
敬超 《初中生》2006,(16):39
生在犹太家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被他们的母亲们要求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了,你的财产就要被人抢光,那么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孩子们小,不懂事,天真无知,自然会想到钱这个好东西,因为没有钱哪能有吃的穿的玩的?也有孩子说要带着家中价值连城的钻石出逃,有了它,还愁什么?可这些显然不是母亲们所要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