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指出当前居住区交往空间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建立小区交往空间、改善邻里关系的有效途径,包括小区的合理规划及建筑的平剖面处理、景观设计特别是建筑绿色设计、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提升居住区的文化品味等。  相似文献   

2.
楼下见     
<正>在很长时间的居住区设计中,一直摆脱不了规划指标的种种限制,容积率、得房率一直是地产开发的追求目标,导致的结果就是房子越盖越高,住区密度越来越大。居住区本身与城市之间越来越封闭,但邻里关系却越来越淡薄。一系列矛盾愈演愈烈,却没有时间给设计师思考、探索。此次“好房子”设计大赛给设计师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在北京这样一个遍布着高密度住区的城市中,探索居住区规划的本源,如何解决以上矛盾是此次设计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居住区的不断涌现,老旧社区的问题愈发突出:空间布局不合理、公共空间绿化不足、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空间功能混乱等,导致空间活力越来越弱,空间利用率越来越低,加之随着后疫情的发展,人们被迫放慢生活和工作节奏,户外公共空间的行为活动再次被激活,邻里关系也得到了空前回归。  相似文献   

4.
冯静 《地下水》2011,(1):174-175
本文分析了居住区水景观在居住环境中的功能作用,总结了居住区水景观规划设计的手法,归纳了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意见,从而梳理出一条较清晰的居住区水景观设计脉络.  相似文献   

5.
高品质居住区景观环境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品质的要求呈多元化需求的趋势,购房目的更多的是追求生活质量和舒适度的提升。通过对房地产开发中的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与建设的思考,分析了我国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设的策略,阐述了在房地产开发中,景观设计与建设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并提出居住区景观设计与建设的程序、方法等内容。通过分析研究得出,只有通过景观设计师、开发商、政府部门和住区居民的有效配合和工作,才能创造出满足居住者需求,实现开发商和国家利益及需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6.
《河南地质》2011,(4):46-46
北京部分区域自4月1日起上调停车费,最高达15元/小时。政策实施后引发的一个直接后果是,部分小区也开始或酝酿上调车位租金。出现这个结果是必然的,因为非居住区停车费上涨后,上班族肯定会想到把车停到单位周边的小区,而小区肯定吃不消这个压力,于是跟风上涨。  相似文献   

7.
《浙江地质》2013,(2):25-26
1月,京投公司联合北京京投置地房地产有限公司连续竞得海淀区玉渊潭乡及昌平区东小口镇两个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项目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并将建设9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这一在国外和香港地区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也将在北京市兴起。所谓地铁上盖开发是指在离地面9米至13米的地铁终点站停车库库顶进行民用建筑开发建设。这种“凭空造地”的模式在香港非常流行。由于用地紧张,香港几乎每个地铁站都与周边的商业和居住区紧密联系,还有很多居住区与地铁站结合成一个综合建筑体,即真正意义上的地铁上盖物业。  相似文献   

8.
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区,因此,考虑地质灾害风险的国土空间规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基于地质灾害调查数据,选取坡度、坡向、地质灾害发育密度等评价指标,采用信息量模型以斜坡单元进行危险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叠加承灾体易损性进行定量风险评价,划定地质灾害风险分区。利用ArcGIS将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现状功能区叠加,将高西沟重构为4个国土空间分区:地质灾害中风险–生活居住区、地质灾害低风险–生态功能区、地质灾害低风险–农业生产区和沟谷区,并提出国土空间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城市居住环境是城市本土性的重要载体。旧居住区环境改造应以场地固有的地域特点、历史文化沉淀为基础,培育小区本土化的环境格局和多样化的景观空间体系。本文以农展南里环境改造规划为例,来探讨如何提升住宅老区活力,挖掘居住环境的本土性,实现一个有机、舒适、便捷、安全、美观、有地域文化和特色的现代复合型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东坝南区1105-667地块二类居住用地(限价商品房)项目为例,从规划、住宅、地库等三方面总结归纳出控制居住区建设成本的合理设计手法,在保证住户居住质量、满足规范和法规要求的同时,合理控制居住区建设成本,达到节约资源、低碳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齐芳 《山东地质》2010,(5):63-64
“震动”是地球的常态。全球每年7级以上的地震要发生17~18次。最近一段时间大家感觉地震多,是因为这几次地震都发生在人口居住区,媒体关注度高、报道多。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简称TADI)创立于1952年,是天津地区最大的综合建筑设计院之一,主要承接民用建筑设计、工业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居住区、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承接民用与工业建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程咨询、  相似文献   

13.
正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路易斯·康(Louis Kahn)曾说过:"光是所有存在物的来源……当这个世界仍在混沌状态时,没有任何形状或方向,混沌便充满了表现之欲,是喜悦的美妙凝结,而欲望是它的外壳,让它被人看见。"[1]光线对于建筑空间来说,除了有着采光、照明等要求外,还有着传达独特精神氛围的作用。对于幼儿园空间来说,除了使光环境呵护儿童的身体健康外,还应创造出贴切且独特的空间光影氛围,从而实现对儿童心灵与智慧的启迪。2017年,耿丹·克丽斯幼儿园准备将位于北京顺义牛栏山镇的一处原北京维尼纶厂教育科办公楼旧址改造成一座幼儿园。对这座幼儿园的设计,是从光影氛围的想象与营造为切入点开始的。  相似文献   

14.
何铸文  杨忆 《矿物学报》1998,18(2):219-224
利用有色对称理论解释了各种晶体结构的空间群转变的规律性问题。得出:一个有色空间群(子群)可能代表一个相转变,从单色空间群(母群)转变为有色空间群(干群)意味着结构或是从无序变体向有序变体转变;或是从母体结构向衍生体结构转变;……等。亦即各衍生体的空间群必定是母体空间群的有色空间群(或子群)。  相似文献   

15.
綦占胜 《吉林地质》2003,22(4):69-70
国土资源包括空间资源、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泛指一个地区的立体空间。空间资源的质量取决于存在于其中的物质成分、数量和比例,所以环境的破坏和生态恶化是空间资源质量下降的结果。物质资源主要有大气、水、土地、森林、牧草、矿产、生物等,这些资源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又是重要的环境要素。能量资源指太阳能、转化太阳能和地球内能。空间资源、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在自然界是一个相互影响,互为依存的整体。因此国土资源的管理也不应是各种资源管理的简单相加或板块式拼接,而应是互相兼容、兼顾,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是高层次的宏观…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及其所属环境呈现出全龄化、人文智慧化、生态健康化、空间灵性化的要求,居住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将成为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在宜居建筑空间的可持续生命中,无论是适用于年轻人的刚需性安居住宅、老年人的适老化养老住宅,亦或是儿童养成的适幼成长空间,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中,需要注重城市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建筑绿色空间设计、社区完善的配套设施等方面,强调“有温度”的人文关怀空间与其智慧便捷的空间体验,打造出健康舒适、安全便捷、绿色环保、人文智慧的宜居品质环境,同时要强化公共服务生活圈建设,提升民生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17.
沈阳市土壤铅的空间分布及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测定,沈阳市土壤铅含量范围为22~2910.600mg/kg,平均值是270.297mg/kg。铅污染比较严重且空间变化大,局地污染非常严重。利用地统计方法研究了沈阳市土壤铅的空间结构和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沈阳市土壤铅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性,利用半方差函数的结果进行克里格插值得到土壤铅含量的分布图。沈阳市有6个土壤铅污染中心,其中以铁西区和太原街的污染比较突出。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和污灌是沈阳市铅污染的三大污染源。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铁西区属于极高风险区,儿童铅中毒的潜在风险非常大。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的户外环境是幼儿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儿童身体、心理的成长都至关重要。经过优化、美化的环境能够使幼儿心灵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从儿童心理成长的角度,探讨在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中如何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并有助于性格发展的空间环境,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王芳 《辽宁地质》2010,(11):24-28
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国家,不仅拥有96075km^2的陆域疆土,还有近300万km^2的管辖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巨大的空间资源。海洋,是国家战略资源基地、国家安全的海上屏障、贸易往来的必经之路,是沿海大都市区发展的重要依托、沿岸生态环境的支撑保障和未来生产与活动的空间,是开发潜力巨大的空间领域。未来  相似文献   

20.
1 "九五"重大重点项目的布局及思考 地球物理学是通过对地球的各种物理场(地震波、重力、磁、电、热等)的观测和研究来认识地球,是固体地球科学中吸纳高新技术能力最强的一个分支学科.空间物理学是把日球作为一个系统,研究太阳、太阳风同行星、慧星的上层大气、电离层、磁层、高能量粒子、其它星际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网的建立等探测技术的进步,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个发展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人们跨越时间界限,全方位的、定量的观察地球及其外围空间的各种过程,包括地球系统各层圈相互耦合和作用过程、动力学过程、非线性物理过程等.从而要求将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的研究层次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