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忻  穆阳 《黑龙江医药》1997,10(5):292-294
实验观察了蛋壳经特殊工艺加工制成的补钙冲剂在大鼠体内吸收利用的情况并与其它钙源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补钙冲剂吸收利用较好,与碳酸钼、活性钙相近;股骨钙存留补留冲剂组优于活性钙、碳酸钙组。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店》2010,(9):93-93
在向消费者推荐钙产品时,店员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补钙就应该补补停停,不能长期补”、补钙会引起便秘、导致结石”、“越补钙骨头越脆”。很多店员知道以上观点是不科学的,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向消费者解释,为此,我们根据专家意见,总结出以下几点,以帮助大家走出补钙误区。  相似文献   

3.
《医药保健杂志》2005,(7A):43-43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补钙产品繁多,有采取单一补钙的,这类产品中多数只含有一种钙成分,不含其他成分,这种钙剂通常需额外添加促钙吸收物质来服用;有的钙剂中加入促钙吸收物质如维生素D。这类钙剂弥补了只有一种钙成分的补钙剂的缺陷,在补钙的同时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但由于维生素D是脂溶性物质,服用不当容易引起维生素D蓄积性中毒,故在服用时需加以了解该类补钙剂中维生素D的含量,以正确服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店》2004,(8):107-107
目前市场上经国家食品、药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投放市场的钙制剂共达500多种,其中药品钙制剂300余种,保健钙食品有200余种。但钙制剂形形色色,鱼龙混杂。尤其是孕妇、乳母、老年人、孩子等特殊群体……如果选择不好的钙,在补钙的同时也威胁着他们身体的健康。而检验好钙的标准之一是钙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钙剂合理应用的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钙代谢平衡的有关理论及关于钙剂的几个基本概念,同时对钙剂应用的原则和方法:怎样补钙、补什么钙、补多少钙,依据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多年研究结果提出了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6.
《医药保健杂志》2009,(11):49-49
不是所有的补钙剂都能够同时做到补血,但是阿胶钙做到了。做为能补血的补钙剂,在市场已流行了15个年头,无论在新疆还是广东、江苏、广西……阿胶钙,正以自身独特的“标签”——钙血同补,笑傲市场。  相似文献   

7.
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剂,是保证人体健康长寿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然而,当今市场钙制剂种类繁多,在药学一线工作这么多年,发现大家补钙都是盲目地选择钙制剂,有时甚至是滥用滥补,合理服用钙制剂才是提高钙制剂吸收、达到补钙效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钙剂合理应用的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钙代谢平衡的有关理论及关于钙剂的几个基本概念,同时对钙剂应用的原则和方法:怎样补钙、补什么钙、补多少钙、依据我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多年研究结果提出了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
《医药保健杂志》2009,(17):31-31
不是所有的补钙剂都能够同时做到补血,但是阿胶钙做到了。做为能补血的补钙剂,在市场已流行了15个年头,无论在新疆还是广东、江苏、广西……阿胶钙,正以自身独特的“标签”——钙血同补,笑傲市场。阿胶钙的成功,不仅是营销的成功,更重要的是组方的成功,品质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对补钙有关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于是否需要补钙、如何补钙以及其安全性如何尚存在较大争议。2006年2月16日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补钙加维生素D与骨折危险”的研究报告,对如何补钙问题又给人们带来新的困扰。作者根据国内外资料和个人的研究,对补钙争议的相关问题提出一些看法,旨在探讨如何安全有效地补钙。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市场销售的食品中重点关注的化学污染物含量水平,掌握当地食品安全现况,为食品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郑州市市场上19个大类中109个细类共计1 456份食品样品,分别进行农药、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有害元素和非食用物质等不同项目的监测分析.结果 2014年郑州市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合格率为88.94%.1 456份样品中有7个大类14个细类161份样品超标,超标样品均为1项指标超标.超标项目按超标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含铝添加剂、护色剂亚硝酸盐、元素铅、总砷、总汞和农药克百威.4份水发产品类样品中检出有非食用物质甲醛.结论 郑州市售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状况总体良好,但部分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应加大相关监管力度,切实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  相似文献   

12.
李彦敏  武建忠  薛颖 《河北医药》2010,32(3):317-318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孕期女性补钙的情况。方法对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产科门诊和住院的孕产妇进行分类选取试验组和对照组,测定产妇分娩后1~3d的血清骨代谢指标。结果自孕早期补钙组、自孕中期补钙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清钙、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早期补钙组及孕中期补钙组与对照组之间B-ALP及BG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石家庄地区产后早期女性自孕早期始补该组与自孕中期补钙组之间骨代谢指标无统计学差异,而部分孕产妇存在补钙不足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钙维康胶囊中维生素D3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钙维康是国防科工委军事医学研究所研制的新型高效中性补钙剂,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钙缺乏症,其主要配方为:碳酸钙、枸橼酸、维生素D3以及其它一些辅助成分。钙维康目前已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NO.97115225)及国防科工委卫生部批准文号:(1997)委制FPH5008,委制流字(1997)第01号。曾有文献报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和某些药品中维生素D的含量[1~3]。本实验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钙维康胶囊中维生素D3含量的方法。1 仪器与试剂日本岛津公司LC—6A液相色谱泵;SIL—6B自动进样器;SPD—6AV紫外-可见分光光…  相似文献   

14.
在门诊常常会遇到前来咨询儿童补钙的父母,其中有些谈到补钙也说得头头是道,但语言中明显有着受商业宣传影响的痕迹,这种不讲科学、盲目补钙的方法,往往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所以,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科学补钙",远离误区,千万别被广告宣传拐进"死胡同"。听信广告无论你何时打开电视或读到书刊,总会看到铺天盖地的儿童补钙广告,有的广告词把钙的作用吹得天花乱坠,使部分家长误解了钙的作用,以为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钙制剂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5年1~6月及2006年1~6月的口服补钙剂的品种、数量、金额,DDDs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迪巧、凯思立D等碳酸钙在临床应用中占主导地位,老一代钙制剂已趋于淘汰。结论:该院钙制剂应用合理,但补钙人群主要集中在婴幼儿,其他人群补钙问题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对儿童补钙的见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钙是最易缺乏的营养素,钙摄入不足易引起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但补钙过量也可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儿童如何补钙一直存在争议。怎样选择含钙食品和钙剂,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D以及如何补充维生素D等问题是争议的焦点。本文对钙剂吸收、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止补钙过量,正确选择钙剂、维生素D,补钙与铅中毒等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儿童能科学合理的补充钙剂。  相似文献   

17.
正怎样帮助钙吸收?食物中的有4个补钙冠军,不妨常食之。1.谷类——燕麦。各种谷类粮食当中,以燕麦的钙含量最高,达精白大米的7.5倍之多。尽管燕麦中的钙吸收率不如牛奶中的钙,仍然对预防钙缺乏有益。如果将燕麦和黑芝麻一起熬成美味的粥品,补钙效果更佳。2.豆类——芸豆(俗称二季豆或四季豆)。每100克带皮芸豆含钙达349毫克,是黄豆的近两  相似文献   

18.
李宁 《家庭医药》2012,(9):40-41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约有1200克,也是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其中99%形成骨骼,1%存在于血液软组织里。人体是否缺钙与两方面原因有关。一是峰值骨量,即在35岁左右时,人体骨量达到人生中最高骨量时的钙含量,主要由遗传因素、补钙因素和锻炼因素决定;二是钙流失情况,由钙的补充、流失量及生活习惯所决定,如嗜烟酒、咖啡、茶、可乐、盐摄入量过高,少吃肉或吃  相似文献   

19.
正市场上出现的很多标识"无糖" "0糖"和"0蔗糖"的食品,是否真的不含糖呢?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0糖"食品消费提示指出,产品标签中标称"无蔗糖"或"0蔗糖",并不代表产品不含有其他的"糖",特别是配料标有水果、蜂蜜等含糖的成分,并非真正的"无糖"。对于声称"无糖不含糖零(0)糖"的食品,应在营养成分表中标注"糖",并且每100g或100ml中含量必须标注为"0"。  相似文献   

20.
正不知何时起,补钙已成为生活中的一股潮流:儿童因身体需要补钙,白领为健康保养补钙,中老年人为防骨质疏松等疾病补钙……有数据显示,早在2002年,全国钙保健品零售市场总规模已在70亿元以上,市场上可见的补钙产品就有近200多种。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钙剂,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科学选择呢?更年期更需补钙我国成人日需要钙量为800毫克。一日三餐中的饮食,能提供400~500毫克的钙,如果加上各种奶制品、豆制品等食物,一般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